我在南大校报十五年

方延明

<p class="ql-block">  我与新闻宣传有缘,迄今整整五十周年。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南京大学报》的十五年。</p><p class="ql-block"> 1970年底中学毕业在家务农,1971年秋天,由我中学老师推荐,到莱芜县寨里公社广播站工作,采、编、播,包括架线都干过。1973年进入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在班上是团支部宣传委员。1977年1月毕业留校到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从专职对外宣传到1988年开始主办《南京大学报》,再到2003年离开校报到新闻传播学系任教,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中间除去1982至1984年二年多时间,协助匡亚明老校长撰写《孔子评传》外,前后三十多年执着于新闻宣传,忠诚宣传母校,记录母校,我很幸运。</p><p class="ql-block"> 现在,有时碰到一些毕业校友,包括已经是大领导和大学者的校友。见面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在学校时,是读着方老师写的南大报道,看着校报,度过大学生活的……”。每每至此,心里感到很欣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英国的马丁.沃克,曾在《报纸的力量》里讲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他说:“一家报纸的历史是出版这家报纸的国家的历史”、“一家报纸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一部日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其实,一份厚重的大学校报,又何尝不是这个大学的文化日记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989年在校报</span></p> <p class="ql-block">我是1988年6月6 日,学校党委发文任命校报编辑部主任。那时王维中老师已经调至思想家研究中心,只剩宋新桂老师一人。老宋也很快就到新闻专业去了 记得他临走时说,“老方,你从复刊第121期开始,一二一,起步走”,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可仍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写了一个《校报新打算》,登在第121期上,现在看看,三十多年过去了,还不落后。后来赶紧招兵买马,到我离开校报时已有6个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是我办的第一期校报(复刊第121期)。</span></p><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激光照排,是铅字排版,大样排好之后,修改稿件要到印刷厂的排字间,删去几个字要再补同样数量的字才行,而且要特别小心,生怕把排好的版子弄翻,那就费事了。有时想把标题弄出个花样来,也得先写好字,再去制做鋅版。</p> <p class="ql-block">那时,我们特别关注大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和学习动态,非常接地气。针对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进学校不适应的问题,由学生记者罗兴平撰写长篇深度报道《断奶后的寻觅》,我特意写了一个标题去制锌版。</p><p class="ql-block">兴平才思泉涌,一万多字一个晚上就写出来了,插图也是他自己弄得。兴平现在工作也很有成就。</p> <p class="ql-block">针对研究生中出现的思想问题,由学生记者王月清采写了关于研究生的深度报道,因研究生的校徽是橘红色的,故称《橘红色的忧思》,我特意给月清的稿件配了一张个人照,青色十足。</p><p class="ql-block">月清后来是我的同事,很有成就,现在是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p> <p class="ql-block">1992年1月24日,江泽民同志访问母校,我跟着采访,参加了江泽民接见南大39位师生的见面会,聆听了他激情洋溢的演讲,写成一篇3000多字的通讯稿件。经主管部门审定后刊登在2月13日《中国教育报》一版头条,2月15日《光明日报》又在一版双头条位置刊登,影响久远。由一个基层通讯员采写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稿件,登在中央级大报上,迄今寥若晨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在南京状元楼酒店,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先生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我充分利用名人、要人,采访他们,提高母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杨振宁、吴健雄等。采访吴健雄的长篇通讯被1993年第二期《新华文摘》全文刊登,还被收进冰心主编的《当代卓越女性传》,列为首篇。</p> <p class="ql-block">北院的南平房(后来成了门面房归出版社用),一直是南大同学们挑灯夜战的好去处,每到考研时节或者期末,整夜灯火通明,是南大的一道绚丽风景。我和《新华日报》总编办陶达主任,在1991年的元旦之夜,一直到零点的时候我们还守候在南平房,为夜读的学生拍照片。第二天,《新华日报》在头版隆重推出,图文并茂。</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很在乎和爱护学生。新生进校之后,我们把他们的名字登在校报上,让他们有一种仪式感、自豪感,好多新生都会买几份校报保留。</p><p class="ql-block">这在全国也是首创。</p> <p class="ql-block">1993年,当时拜金主义在社会上很流行,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小。3月初,我寻到一个好由头,精心策划了一个由柯望来信引发的“重塑理想”大讨论,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青年》策划的潘晓来信讨论有异曲同工之妙。4月10正式在校报刊登“柯望”来信:《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一个多月时间,有数千人参加讨论。从学校领导到知名教授,都坦陈己见,效果非常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于5月5日在一版头条,刊出南京大学开展“重塑理想”大讨论的稿件,并配发编者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京大学师生开展‘重塑理想’讨论这篇报道很有意义。它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许多青年学生在认真思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第二,南京大学党组织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积极引导师生讨论。这给在新时期如何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启示。我们希望这场讨论取得积极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大学在《人民日报》上头版头条有两次。一次是19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为题,刊出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钟志民的退学报告。19年后,南京大学再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除此未见其他上一版头条的报道,实属不容易。这件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有十多家媒体在重要位置转发。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到南京大学哲学系拍纪录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工作热情极高,经常在半夜里到学生宿舍采访未入睡的大学生。</p><p class="ql-block">冬天,冰天雪地,我们到南平房发问卷,采访夜读的大学生。那时南大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p> <p class="ql-block">1995年5月,我们国家开始施行双休日制度,对刚刚建成的浦口校区来说,两天时间如何打发?新校区缺少文化底蕴,有同学说是文化沙漠。如何引导他们过好双休日,成了各院系的头疼事。我找到曲校长,通过一封给曲校长的信,策划了“点菜式双休日系列活动”,很受同学们欢迎。那时许多高校的新校区都遇到类似问题,这件事在全国高校具有很重要的示范意义。《人民日报》配发短评,重点推出,《光明日报》也给予重点报道。/</p> <p class="ql-block">  1997年,上海FD大学有一位年轻教师出现学风不端正的问题,社会反响强烈。我们在蒋树声校长支持下,通过校报在全国率先开展整顿学风问题的大讨论。学校拨出专款,由我负责,最早从一个学校的层面,制订出一套学术规范条例试行,得到全国高校和科研部门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96年10月,校报与教务处合作,在全国高校率先开展以“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都给予突出报道,全国有上百家高校来南京大学取经。后来,我们把这次大讨论的文章出版了一本文集,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请亲自作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困扰学校和家长的心。一个学生的非正常死亡,对学校可能只是几万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一旦出事,学校和家庭都担待不起。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写过几篇深度报道,得到媒体高度重视。后来,我和学生处的张遐道处长联手,于1998年9月共同策划,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与学校签订《自律协议书》,以保证学生在校几年,家校共管,平平安安,成人成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段时间以来,劳动观念对大学生来讲很淡漠。1997年,网上曾曝出上海、西安、武汉有些学生雇佣保姆打扫宿舍,给社会不小震惊。我们校报和浦口校区共同策划,一起探讨让大学生通过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再由学校补贴给他们一些生活费。我们招收55名大学生,负责浦口校区8栋宿舍的卫生和垃圾处理,名曰“学生保洁员”,这件事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报道时称:“既净化环境,又净化心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办校报那时,学校党委和曲校长都非常重视支持校报,经常通过校报搞一些全校性的策划。在学校支持下,我们通过校长信箱和校报,在全校开展万人合理化建议活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都给予高度关注,重点报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20年前就讨论关于大学精神的问题,并结合南大精神一起在全校展开讨论。我们约请董健教授、蒋广学教授、龚放教授来做开篇。董健校长的开篇,收在他的《跬步斋读思录续集》里。现在董校长已经去世2年了,但精神依然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南大校报,一直积极参与学校的主旋律工作,为学校的重大决策鼓与呼,这是我和编辑部的同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建设中的浦口校区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忙里偷闲,秋游也很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高济宇副校长、院士(1902——2000)</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那时,在全国首开无人售报之先河,似乎没有第二。校报那时是旬报,每月逢10出版。当天一大早,我们就把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校报,恭恭敬敬地放在汉口路北院大门口的一个专门制作的报架上,一角一份,由师生自己付钱自己取报,基本上一上午就可以售光。有时报纸一放下,就有学生和老师来买。碰到上面有热门话题,你在校门口看着有好多师生一人买一份,在北院路上边看边走,那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心里感到特别满足。</p><p class="ql-block">有好多大学生没有零钱,他们就丟一角钱的饭菜票。</p><p class="ql-block">让人感动的是,老副校长高济宇院士和化学系戴安邦院士,他们都住在南院门口路西的小楼。我经常看到高老和戴老自己去买校报,有时没买到报纸,他还会打电话给我们。那时我们服务意识不强,怎么就没想到主动去给二位老人送报纸呢?现在非常后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戴安邦院士(1901——1999)</span></p> <p class="ql-block">2002年是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我们校报为百年校庆出版了一期36个版面的专刊。百年校庆巧遇校报复刊800期,我们又出版了一期纪念专刊。我们请一批著名师长和校领导为我们的800期题词,他们都欣然答应,他们的题词给我们巨大鼓舞。今天,当我再阅览这期校报时,其中好多先生都已仙逝多年。追念他们的鼓励,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当时,曲校长已经卸任南大校长,任职江苏省人大副主任,他的题词,擎旗知音,顶天立地,掷地有声,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曲校长那时就提出两个一百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韩星臣书记的题词,中规中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蒋校长的题词,对我们的工作褒奖有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郑集教授(1900——2010)与世纪同龄,那一年已经102岁啦,他给我们的题词是“南大之声”,评价特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86岁的魏荣爵院士特意为我们集联题词,他说:“校报八百期,瞬息满千,乃积若干年南大之声,传于海内外响遏行云,余音缭绕,兹草拙句致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校报八百华章传万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风范三江遗韵谱千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魏先生和我是忘年交,他给校报的题词,特意盖上一枚私章。整个题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字斟句酌,意蕴深远,深情厚谊,力透纸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郭令智院士(1915——2015)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德滋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董健教授(1936——2019)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毛家琦教授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任美锷院士(1913——2008)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冯端院士(1923——2020)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闵乃本院士(1935——2018)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游效曾院士(1934——2016)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颖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伍荣生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方成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孙义燧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陈洪渊院士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林德宏教授的题词,韵味十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时任省记协主席刘向东先生题词</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代人有个特点,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挑肥拣瘦。我在校报15年时间,从37岁到52岁,倾注了我最好的青春年华。我觉得校报是块风水宝地,办报育人,也锻炼自己。原西北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浙大党委书记任少波,东北大学副校长孙雷,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珍名等,都曾是校报编辑,长期在校报工作。报人是杂家,我边工作边学习,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邓小平思想、高等教育、新闻传播、数学文化等。在这15年里,我先后独著和主编了《南京大学新闻集锦》《新闻文化导论》《新闻文化外延论》《数学文化导论》《与世纪同行——南京大学百年老新闻(1902-2001)》。我获得省级以上好新闻奖200多个,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其中有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世界高等教育的“九化”态势》和《邓小平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论邓小平思想的时代性》分别被《新华文摘》1990年第9期和1993年第3期全文转发并上了封面要目,另外还有七八篇被《新华文摘》转发论文摘要。</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年轻有热情,利用校报这个平台,写了好多头版头条,还经常在头版刊登一个整版,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很欣慰。。</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的新闻宣传工作,我的体会是,有为方能有位,有位更有作为。我刚到校报时,校报是一个科级单位。那些年,我们校报的同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把学校宣传搞得有声有色。我粗略统计一下,仅1990年前后几年,单是《人民日报》就发表了40多篇我写的南京大学的新闻报道,包括1993年5月5日《人民日报》和2002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2个头版头条及《人民日报》五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二版等多个版面的头条。那时的《人民日报》版面比现在少多啦,容量有限,以这样的频率宣传南大,很难得。那个时候,写了五十四个大报的头版头条,有时甚至是整版。南京新闻界朋友送给我一个雅号“南通社”,意即南京大学通讯社的意思。</p><p class="ql-block">由于校报工作突出,在学校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责智能,1996年12月23日,学校党委发文,明确校报是正处级建制,这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非社会新闻媒体单位的人,仅仅只是做南京大学的新闻宣传,写南京大学的新闻稿件,以自己的作品感动人,赢得同行认可。我三次获得“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获得江苏新闻最高奖“戈公振新闻奖”。我获得了二百多个省级以上奖项。曾任中国记协特邀理事,多次参与评选“中国新闻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0年获得江苏省新闻最高奖:《戈公振新闻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001年,获教育部论文一等奖。</span></p> <p class="ql-block">我在校报工作期间,全力把校报办好,被同行称为江苏校报旗帜和全国校报第一组团。我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参与筹建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全国一级学会),并担任两届常务副理事长。在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朱万金理事长领导下,从1988年始,历经几年时间,终于在1992年9月8日,由民政部崔乃夫部长签署、登记注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国家一级学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7年,在全国高校面临取消内部刊号的情况下,由我倡议发起并主持起草给江泽民等领导同志写信,在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任彦申理事长领导下,最终促成了1998年3月18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新闻出版署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新出报[1998]324号),文件规定“其刊号形式为:CN(G)××-××××”,为高校校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名正言顺的名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经过多年经验积累和几代校报人的不懈努力,在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关心下,在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理事长的具体领导下,八易其稿,最后由教育部于2005年6月15日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确立了高校校报在学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确保校报的可持续发展。</p> <p class="ql-block">与袁贵仁部长在校报会议上</p> <p class="ql-block">与陈希书记在成都会议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理事长的领导下,首次完成了对全国高校校报评估,在全国评选出54家先进校报,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专门到会为大家颁奖,“南京大学校报”也名列其中。 </span></p> <p class="ql-block">在校报期间,我们团结一心,在全国同仁的支持下,我和魏国英老师、汤继强老师,共同编辑出版了《中国高校校报史略》</p> <p class="ql-block">2018年,我们又编撰一本纪念文集。</p> <p class="ql-block">虽然离开校报快二十年了,老同事们还是待我如初。经常找个由头小聚一下,分享他们的成绩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套用句时髦话,不忘初心。虽已届古稀之年,但还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一步一步不停地继续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