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使者——灯

张全生(蒹葭苍苍)

<p class="ql-block">得弟子如此美誉,也是醉了。</p> <p class="ql-block">灯应该是起源于火,火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意义非凡,它不仅<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还</span>改变了人类的饮食,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p><p class="ql-block">围在篝火的周围,人们边唱边舞,尽情狂欢,应该是对这一古老文明的追忆。</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人类在火山喷发或是雷电作用之后,知道了有自然之火,用火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不少问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是这火的保存却极为不易,</span>需要有人一直加薪(薪,柴草而非工资。)看管,一人精力不够,还需要有人不断的轮换接替,故而有了“薪火相传”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人们生存的地点不是固定的,因为流动或是薪传不接,沒有火种了,就迫使人们不惜性命费大力气去用各种方式取火,这其中就有了钻木取火这种相对方便的取火方式,也因此而有了神一样的发明者“燧人氏”,外国则有“偷天火”的普罗米修斯。</p> <p class="ql-block">随着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经验积累,人们才有了以比较小的代价来保存火种又可以用以照明的办法。</p><p class="ql-block">取一些油脂类的东西,把它慢慢地吸附在可燃物上,但这可燃物靠吸收油脂燃烧,自身的燃烧速度比较慢,这应该就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灯”。</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灯五花八门,端灯、提灯、石制灯、青铜灯、走马灯、宫灯,林林种种,有的极其简陋,有的极尽奢华,这是因人们的身份和地位不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除了部落首领、王候、贵族,一般平民百姓想得到一盏灯是不容易的。故而才有了读书人“凿壁偷光”“囊萤夜读”之类的故事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因此,人们对灯极其崇拜和珍惜。</p><p class="ql-block">供奉神明,佛像之前,有“青灯相伴”;送别亲人,灵堂之前,点一盏“长明之灯”。</p><p class="ql-block">这种场合,大部分用的是碗灯,因此庙堂里要有负责添灯油的小厮或婢女,灵堂前需要有人专门看守。</p><p class="ql-block">再后来,人们图省事,用蜡烛代替了灯,现在,随着条件的变化,佛前也用上了和蜡烛形似而不用人时常管理的电灯。</p> <p class="ql-block">在重大节日,或是喜庆的日子,人们扎彩灯、观花灯、玩龙灯。</p><p class="ql-block">大到天安门城楼,小到庄户庭院,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以祈求平安、幸福、吉祥。</p><p class="ql-block">这里,既显示了灯的珍贵,也透露出人们对灯的追求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我生长在共和国建国之初。那时候的农村老家,人们使用的还是灯碗,也叫灯盏。</p><p class="ql-block">那就是人们所说的“麻油灯,就是那么一点点儿的亮”。麻油,是质量和口感低于食用油的一种植物油,把它注入碗內,一条灯芯从碗内抻出,靠在碗边或特制的顶端,点燃后灯光很弱的一种灯,“灯光如豆”,就是很好的注解。</p><p class="ql-block">这种灯,以后见不到了,但在祭祀时、在庙宇里,有的时候还会露露脸。</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经济发展的状况好了一些,农村开始用上了煤油灯,这是区别于麻油或棉籽油等的一种矿物质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不像气油那样燃点儿低,又容易挥发,可以控制着用来燃烧和照明的物质。</p><p class="ql-block">开始的时候,这种油还被人们称为“洋油”,其中的“洋”,是和“洋火、洋布、洋钉”等舶来品是一个意思。</p> <p class="ql-block">有了煤油,普通人使用的灯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p><p class="ql-block">罩子灯,就是灯头处罩一个玻璃罩,可以防风,助燃,增亮。那年月,有了一盏罩子灯,是可以引以为傲的,身份也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后来又有了桅灯,(相当于古代的走马灯)意思是可以挂在船的桅杆上,防风效果更好,有人戏称这种灯为“气死风”灯。这种灯除了用在车船之上,还可以适应一切野外作业,掂着它行路、浇地等等,(代替后来的手电)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除了这些比较高档的灯以外,普通人大多用的都是普通的煤油灯。</p><p class="ql-block">我自己也曾动手制作过煤油灯,工艺很简单,一个墨水瓶,盖上打个洞,用一个白铁片,卷成一个小细桶,插在瓶盖的洞里,把小桶里插上棉绳,拉出头来,就大功告成了。</p><p class="ql-block">不过这种灯不太亮,弊病很多,灯草外露的多了,就冒黑烟,外露的少了,灯光就会更弱。还要时不时的剪灯花、拨灯草,才能持续使用。</p><p class="ql-block">这些煤油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在灯下写完作业,用手一抠鼻子眼,里面都是黑的。</p><p class="ql-block">母亲在煤油灯下,飞针走线的给我们做鞋袜,缝衣服,留给我们温馨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困难时期,就是这样的油灯,人们还舍不得用呢。</p><p class="ql-block">只要是一点上灯,我们这些学生,任何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不说,任何无关紧要的事情都不做,就是一门心思赶紧写作业。</p><p class="ql-block">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省的大人批评我们是“长灯熬油”,让他们心疼这来之不易的煤油。因为买煤油不仅仅花钱,还需要限人定量的购物票。</p> <p class="ql-block">大概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中开始通电了,电灯开始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在这种人们向望的生活中,电灯走在了电话和楼房之前。</p><p class="ql-block">当村子里电灯亮起来的时候,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那种喜悦的感觉,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核工业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陆续出现,电的普及和运用,使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您看,这按置在农村街道上的太阳能路灯,是不是给家乡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呢?</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如今的夜晚,灯光璀璨,人们巳经从最初对照明的满足,上升到更高的审美的需求。</p><p class="ql-block">从一个小小的灯的演变和发展,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反映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在茫茫的大海中,人们盼望的是远处的一束灯光,那是奋斗后胜利的欢呼与喜悦;在漫漫的归家路上,人们盼望的是家中窗子里透出的一缕灯光,那是辛劳奔波后就要得到的温暖与欢畅。</p><p class="ql-block">总之,见到了灯光,就达到了目的,接近了胜利,找到了归宿,就是把希望变成了现实。</p><p class="ql-block">愿您在灯光的照耀之下,一帆风顺,步步(灯)登高,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