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与 怀念

千里马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0月16号(农历9月11日)我们姊妹们7:30出发,驱车前往柳林成家庄乡王旺山村舅舅家参加妗子的吊唁活动。因为前几日的连绵细雨,担心道路崎岖难行,幸好哥和表弟提前一日前去,反馈道路好走,所以我们也就放心前行。舅舅在两年前突发疾病先妗子而去极乐世界,不料妗子也走的很匆忙,姑舅凤龙在这个不为多少人知晓的山庄窝铺办了两宗很是令人咋舌的丧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舅舅、舅妈是有文化、有见识、很开明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舅舅很有经济头脑,比较灵活,善于思考,勤劳致富,所以小日子虽然过的不很富裕,但还算殷实。他们夫妻恩爱,妗子疾病缠身一辈子,舅舅无怨无悔的照应了一辈子舅妈。他俩原是教师,如果不是五六十年代忍受不了饥饿交迫,他们现在也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所以舅舅每每说起往事,感觉到很后悔当初的决定。我想也是受家里一个儿子的缘故吧!2000年他(她)们中年丧子,给二老留下了一个襁褓中的孙女,好在儿媳孝顺,在强忍失子之痛苦的境况下,考虑到孙女的前途,舅舅、舅妈毅然决然告别几十年如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故土,背井离乡来到闹市打工,让孙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和常人家孩子一样的高素质教育,正是他们这样的举动和多年来对孙女的偏爱,成就了孙女的学业,今天正在南宁完成医学研究生(具体名称不太清楚)学业。回想舅舅舅妈艰辛坎坷的一生,勤劳的一生,他(她)们与世无争,平和待人,头脑灵活,善于沟通,是既平凡又伟大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点我们来到了熟悉的村落——舅舅家(此时,我也不知说姥姥家好呢,还是说舅舅家好,总而言之,她(他)们都已驾鹤西去,物是人非)但每当走到此处,给人的只是伤感和落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打我记事起,随母亲到姥姥家就是过这个洞口,才到村里。不知这个洞口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已成了古迹。只是经过几代人的屡次修缮,地面得到了硬化,其它都没变,还保存原样。这也是这个村落的地标建筑象征。在前几年村村通的进程中了,在后村又建了一条较宽的水泥路,这样可以不走洞也能进村,只是远点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洞内洞外泥皮脱落,石头裸露,洞不是很长但狭窄幽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落平日行走村民不多,有条件的都搬迁到城里居住,留下的都是年长者,为数十几人吧!大多数家院都是铁将军把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了坡这就是舅舅的家,这个院子,也随着舅舅几经修缮改造。这里寄托着舅舅美好的希望与美丽的梦想,也寄托着几代人对家的留恋不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俗语说:十里乡谈不一般,风俗习惯也不同,真是一地一俗。这里的祭祀比较复杂,有早奠、午奠、晚奠,开吊这天,早餐后,接着就是家祭、娘家祭、女婿祭、趟祭,趟祭在午奠后,吃过晚饭后进行。晚殿后,孝子晚上布路灯几百盏,寓意深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姥姥住的老宅,我妈姊妹七个都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听妈妈讲哪小时候的故事,真让人心酸落泪,就那么多人的吃水,姥爷一早上往返就只能挑一回水,可想路途的遥远。回到家上几个台阶,再沿着只有一人宽窄的楼梯上去,才能挑着水回到不到一人高的土窑洞。可见这样的人居环境,我们的长辈们过的有多么艰难困苦。随着社会的进步,姊妹七个的长大成家,家境也逐步好转,才在现在的地盘上打了两眼土窑洞,彻底告别了困苦半辈子的老宅。但吃水的问题仍是问题,只能打井窖,家家都是那样,一家有好几桶井窖。靠着老天下雨的时候,往井窖里收水,可想而知那水的质量。从井里掉上来的水混浊,杂质很多,做饭前要澄上几次,才能做饭。遇到天旱,就闹水荒,别说洗涮,就连吃饭的水都的节约。这一点我都记忆犹新。这也就使舅舅们这一辈人养成了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后来到了城区居住,虽不缺水,但他们仍不舍得浪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就是老宅。窑洞早已塌陷,只留下些许让人很难看清的窑洞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位先生浑厚浓郁的乡音将祭文唱得生动,唱出了儿女对父母的思念与感情的告白,字字饱含深情,声声悲痛欲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餐9:00,所有来参加吊唁活动的亲朋好友都在隔壁舅舅叔伯侄子的院子就餐。这也是一个空院,比较宽敞,好在今天天公作美,艳阳高照,一点也不冷,也没有风,院内吃饭别有一番滋味!农村的事宴不比城里差,从饭菜质量,还是色香味做得都很不错👍为了悼念舅妈怀念已故的舅舅,姑舅凤龙、娥子是舍尽全身“力气”做好孝子,感恩父母!姐弟二人生前生后都做到了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与孝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路还是那条小路,但物是人非,唯此不变情悠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春华实秋、夏雨冬雪、斗转星移、四季交替、潮落潮涨。往日不会再现,逝者如斯夫。愿生者安康!岁月静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