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开时秋意浓

彼得潘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菊花的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已经出现了菊花展销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 晋朝陶渊明爱菊成癖,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唐朝菊花的栽培技术又进一步提高,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 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 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Fortune)曾先后在中国浙江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菊也成为当今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 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赏菊,一直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俗,这组菊花,来自南阳的月季园,还美其名曰“双花之恋”——花中隐士,就这样成了甜宠剧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