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春寒

<h3>血脂四项检查,只有甘油三酯偏高,其它三项均正常,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真的遇见这种情况,那么就说明:应当检点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看一看自身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存在。</h3></br><h3>我们身体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你如何对待它,那么它就会有不同的状态来回报你。甘油三酯是最可以反映我们自身是否关注的一项指标。</h3></br><h3> <h3>血脂指的是身体血液之中的脂类。我们通常最关注的就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血脂的四项检查也是围绕这两种物质进行的,其中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3></br><h3>首先,甘油三酯与我们日常饮食真的是密切相关,它也是一种合成的脂肪,主要是由我们日常饮食之中摄入的脂肪中的脂肪酸,与摄入的主食转化成为的葡萄糖代谢产物甘油结合而成的,所以它的升高或许在提示一日三餐之中油脂的摄入过多。</h3></br><h3> <h3>比如:肥肉、炒菜油等吃得过多,同时米面等相关主食吃得过量了,需要注意合理控制这两大类的食物。</h3></br><h3>此外,我们还提醒各位需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之中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瘦肉、奶蛋以及豆制品等,因为甘油三酯要被我们的机体利用,必须要有蛋白作为一个载体,否则只能大量的滞留在身体的血液之中。</h3></br><h3> <h3>其次,甘油三酯是我么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物质,特别是我们身体贮备能量的主要物质,当它水平升高的时候,或许会贮存在肝脏之中引起肝细胞中脂肪过多形成的脂肪肝,贮存在内脏器官及皮下的时候。</h3></br><h3>或许就会引起肥胖,特别是肚子大的向心性肥胖,这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避免及消除这种情况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其实就是增加运动,通过运动增加对甘油三酯的消耗达到降低其水平的目的。</h3></br><h3> <h3>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来源主要是有两种,一种是由我们自身体内肝脏合成的,另外一种就是从食物之中进行摄入。绝大部分的胆固醇都是由我们自身体内合成的,只有一小部分来源于食物的摄入。</h3></br><h3>所以大部分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受食物的影响相对比较的小,更多的还是由于我们自身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增加和清除的减少从而造成的。</h3></br><h3>而甘油三酯则是不同的,它受食物摄入的影响相对比较的大,如果食物摄入能量比较高的时候,多余的能量或许就会转化成为甘油三酯。</h3></br><h3> <h3>所以说,如果身体血脂检查之中其他各项均正常,只有甘油三酯一项偏高,最有可能的其实就是你的饮食结构不合理,需要进行调整了。</h3></br><h3>甘油三酯升高的水平,提示我们自身机体脂代谢异常的程度,《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也对此进行了分级:</h3></br><h3>正常水平:小于1.70mmol/L;临界水平:1.7-2.25mmol/L;升高水平:2.26-5.63mmol/L;极高水平:大于等于5.64mmol/L。</h3></br><h3>针对甘油三酯高的问题,我们在饮食之中建议注重以下这几点:</h3></br><h3>1、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尽量使能量输入和消耗达到一定的平衡(这一点从体重监测上面可以进行判断)。</h3></br><h3> <h3>2、减少油炸食品或者是其他高能量加工食品之中还有烹调油的摄入。</h3></br><h3>3、控制糖的摄入(糖其实也是能量物质)。少吃甜饮料、甜点等,在主食方面需要少吃精白米面等相关的食品,适当的增加粗杂粮的比例,这样可以使身体的血糖不至于上升的过快,减少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减少对脂肪生成的促进作用。</h3></br><h3>4、多增加一些对调整自身血脂有帮助的油脂比例,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h3></br><h3>5、多吃深海鱼、大豆类制品、蔬菜水果等对降低甘油三酯有益的食物。</h3></br><h3> <h3>其实甘油三酯水平越高,表明我们自身机体脂代谢障碍则越严重,比如:处于极高水平的时候往往都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降脂药进行相关的治疗,以尽快的将其降下来。</h3></br><h3>长期甘油三酯处于极高水平,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就会有所增大,而急性胰腺炎真的是非常凶险,救治不及时的话或许会危及自身的生命,同时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形成,增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h3></br><h3> <h3>综上所述,甘油三酯也是可以反映出我们生活方式是否良好非常敏感的一项指标,升高很快,降低也非常的迅速,主要取决于你对日常生活的态度。</h3></br><h3>最后我们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需要坚持体育的锻炼,保持自身合理的体重,这对于降低甘油三酯也是相当有益的。</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DOdpEMxe6ThDUkdPmzhp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