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巡礼东风航天城的计划不得不放弃,回放了十多年前的东风美篇。言归正传,回到2021年10月16日清晨。我们决定前往金塔胡杨林,然后赶往酒泉,乘坐18点多的动车去兰州。</p><p class="ql-block"> 总是在赶路,东风到金塔又是一个200多公里3个半小时车程。</p><p class="ql-block"> 待我们风尘仆仆近12点赶到金塔,透过车窗看看景区外围,胡杨林还没到金色灿烂的最佳观赏期,大家兴致不高,又到了饭点,昨天一天将就了,今天怎么着也得先找个餐馆犒劳一下自己吧!</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在金塔桃园人家主题餐厅用餐</p> <p class="ql-block"> 没录好就被按停了,可能大伙儿饿了吧,不拍了。</p> <p class="ql-block"> 在餐桌上议定下午去西汉名胜酒泉公园转转,因为晚6点的动车去兰州,所以也不能放开溜达。好在桃园人家主题餐馆离酒泉公园不远,46公里路程4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半,我们来到公园北门,也叫玄武门,与南边的朱雀门相对。</p><p class="ql-block"> 从北门进入公园,正好逆光,看不清门楣上“酒泉公园”几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西汉时,因这里“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设置酒泉郡。2000多年过去了,西汉酒泉胜迹至今犹在。</p><p class="ql-block"> 西汉酒泉胜迹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公园路,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1879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疏浚泉湖,修建亭榭,广植柳树,酒泉园林初具规模,并率先向民众开放,使其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公园。1942年,国民政府命名为泉湖公园,1956年更名为酒泉公园。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并更名为西汉酒泉胜迹。2013年4月起,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三门四柱歇山顶牌坊朝北面蓝底金字匾额四个大字“浩气英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分为历史文化区、山湖风景区、休闲娱乐区、民族风情区四部分,园内有泉有湖,有山有石,各具韵致;古树名木,亭台楼阁,交相辉映,素有“塞外江南”、“瀚海明珠”之美誉。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牌坊面向南是白底金字“功昭日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清廉园及“廉”字雕塑</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左宗棠,酒泉市在西汉酒泉胜迹内,建了一座“左公园”。讴歌左宗棠收复新疆、驻守酒泉时修建中国第一座公园以及廉政为民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宗棠清廉执政的功绩</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纪念馆的前言大致意思是:修泉湖花费了200两银子,来自左宗棠“廉泉”——即清朝朝庭给官员的“养廉银”,左宗棠每年有两万两白银的“养廉银,只给湖南家中600两。其余大部分接济军中将士,赠给贫穷友人,给各地书院学士补贴。修建泉湖没花费一分钱公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公雕塑</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有限,没有深入到园中园里。</p> <p class="ql-block"> 进入泉湖环绕区,栽树挖河,引泉建湖,开放公园……这都是左公的功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里曾经是河西一带少有的湖泊名胜。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湖因泉成,泉依湖存,湖得泉名,泉湖相汲。</p> <p class="ql-block"> 泉湖四周,柳枝低垂,胡杨挺拔,芦苇飞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亭台楼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舫栈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曲径幽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吟酒听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中倒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静幽雅</p> <p class="ql-block"> 走过泉湖区,来到宽阔的古泉广场。广场北边,三组大型群雕讴歌了霍去病西征匈奴的光荣事迹。整个雕塑群面南背北,朝向祁连山,英雄形象刚毅高大,尽展阳刚之美。</p><p class="ql-block"> 这三组雕像内容各异,但气韵连贯,后面两组分别是“出征”和“鏖战”,靠前的则是“庆功”。</p><p class="ql-block"> 左边“出征”的画面上,战车飞驰,壮士威猛,青年统帅、号称“战神”和“摩云神雕”的霍去病身披铠甲,矗立车上,仿佛在对千军万马发出进军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右边这组叫“鏖战”的画面,搏斗厮杀,战况惨烈。</p><p class="ql-block"> 前临半月形水池的这组“庆功”雕塑,是雕塑群的中心,也是一个高潮,洋溢着和平欢跃。将军喜悦溢于形表,手捧玉盏,仿佛在接受万众的欢呼,又似乎在鼓励战士们抬来御酒,让三军将士尽情畅饮。</p> <p class="ql-block"> 广场最南端的这口泉水,就是神秘奇妙、历史悠久的酒泉。泉池中间,水底卵石历历可数,而中间泉眼上升的水泡也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最多时有九个泉眼,有的分布在泉湖里。酒泉泉水味道甘冽,澄清如镜,永不干涸。冬季也从不结冰,望去水汽蒸腾,状如云烟,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 以玲姐摄制的录像,王导在小视频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留下有纪念意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成和存瑞进来了,伍导按快门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酒泉碑亭。碑亭立于石台之上,木柱玲珑,琉璃瓦顶,檐角飘逸,如飞似翔。檐下悬一匾:“可酌”,意思是酒泉泉水甘冽醉人,完全可以当美酒畅饮。</p><p class="ql-block"> 亭内立一块石碑——酒泉胜迹碑,正面题“西汉酒泉胜迹”六个大字,这是清代安肃兵备使者陆廷栋于宣统三年(1911)所题。</p> <div> 石碑背面的文字,叙述了酒泉的来历:酒泉古称金泉,相传有人于此饮水得金而名。世传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师抵御匈奴,屡建战功,驻兵于此,汉武帝赐御酒遣史犒赏。将军以功在全军,酒少人多,乃倾酒入泉,与将士取而共饮,遂称酒泉。又云其泉如醴,故曰酒泉。</div> <p class="ql-block"> 在碑亭这边,有一棵粗壮的柳树。</p> <p class="ql-block"> 清代的左宗棠率部入新疆,平定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分裂出去的阿古柏叛乱。他率将士们在从甘肃进入新疆的大道两旁,栽植了不少柳树和杨树。这些树长得茁壮繁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左宗棠这位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贡献的爱国将领,便把这些柳树称之为“左公柳”。</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树饱经沧桑、粗壮繁茂!尤其这棵老柳树,树身的直径有四五尺粗,虬枝老干上,有许许多多细嫩的新枝条,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左宗棠不仅是为酒泉历史文化增光添彩的伟人,他还留给我们一种绿色的精神,一种喜爱自然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就是著名的“左公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导指给我们看左宗棠亲手种的几棵树</p><p class="ql-block">鸣谢以玲姐的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左宗棠修造的月洞门</p> <p class="ql-block"> 门上有左氏题写的楹联和匾额,其联为:“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匾额“饮之令人寿”</p><p class="ql-block"> 当时王导指着牌匾问我们,谁能读出上面的字?竟然没有一人!还是王导自己把谜底说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穿过月门洞,就是“历史文化区”。园区中央是从南门进入后的主干道,称为盛世丝路。盛世丝路在出了月洞门的地方有一个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p><p class="ql-block"> 在肃州民间还流传着李白来酒泉的传说。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汝阳(汝阳王李琎,唐玄宗的侄子)三斗始朝天,道逢麴(qū)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也把酒泉比喻成饮中八仙所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盛世丝路,道路两旁是花岗岩柱子搭成的廊架,立柱挺拔,气势恢弘;道路中间,石板间镶嵌着铜制浮雕河西走廊四郡图。四郡图间隔排开,各有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分别是“张国臂掖”“汉武扬威”“玉琢酒泉”和“盛大敦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铜浮雕马踏飞燕寓意“汉武杨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铜浮雕酒樽寓意“玉琢酒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铜浮雕九层楼和飞天寓意“盛大敦煌”</p> <p class="ql-block"> 从盛世丝路向南门方向,是一座仿汉廊桥式的建筑。它是根据历史记载而设计的恢复性建筑。宁静素雅,庄重沉稳,体现了西汉盛行的高台建筑气派。</p><p class="ql-block"> 桥上匾额题名四个大字——神明衢桥。“衢”字有四通八达之意,也是“大路”的意思。登临神明衢桥,人与神、天与地、现今与未来、神灵与凡俗,都能获得沟通。</p> 神明衢桥两侧有两尊石雕瑞兽——貔貅,它们头似神龙,身如雄狮,脚趾如猛虎,巨口大张,挺胸向前,身架威猛,线条朴拙刚健,粗犷豪放,简捷有力。这种风格体现了汉人的自信、刚健与胸怀的广阔,是大汉气象的外化。<div> 神明衢桥向南,纵贯一条卵石嵌装的水纹图,上面分九块镶嵌了一共99条黑金砂石的简牍。黑色在古代是水的象征色,“九”则暗合了美酒之“酒”,“九九”代表着表示长久的“久久”,暗寓酒泉的历史源远流长,酒泉的未来长盛不衰。<br></div> <p class="ql-block"> 黑色简牍上,铭刻了汉武帝生平的23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王导这时发挥了他的绝对优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地为我们介绍汉武帝的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母校的历史老师纪连海——当然我们不是同时代人,在央视百家讲坛作主播,能把高中的副科讲得比主科还吸引学生。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上中学时是他当历史老师,我的历史课就不会那么差了。如今听小王导讲历史,有了同样的感觉,这历史一点儿也不枯燥无味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神明衢桥”前的合影中终于有了王导</p><p class="ql-block"> 地面黑金沙花岗岩铺设的简牍很清晰地显示:每幅镶嵌11条“竹简”,9幅正好99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公园南门,不过我们还是要从北门出去,车停在那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7点,到达酒泉南站。</p> <p class="ql-block"> 乘坐酒泉南到兰州西的D2712次动车。18:19开车,历时5小时48分到达兰州。</p> <p class="ql-block"> 到达兰州西已经是17日凌晨0点多了。这条线路目前还没有高铁。</p><p class="ql-block"> 16日一天,从内蒙的额济纳旗到甘肃的金塔、酒泉,再到兰州。哦不,到兰州时间已过24点,17日了。</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酒泉!</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中相片多数为我家王先生拍摄的——有“虎涉河山”标记的,“猎美天涯”标记是本人的。我觉得他构图用光不错,就采纳了。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