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美学赏析

白云居士

一介农夫 <p class="ql-block">午间小憩,不经意打开手机,翻阅朋友圈信息,一首陌生而又熟悉的歌曲撞击耳鼓,激荡心田,顿时睡意全无。已经干涸很久的泪腺,居然涌出滚烫的泪珠。</p> <p class="ql-block">我不懂音乐,但喜欢听歌儿,尤其那些悠远深情的爱的歌曲。我不知道王琪是谁,更没有触碰过他的任何作品。因这首《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才使我着意了解这位东北汉子,审视他博大而细腻的情怀,领略他宽厚而纯真的品性,研究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手法,重新定位中国歌坛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 <p class="ql-block">不知道《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是不是真实的故事?我宁愿信这是真的。歌中讲述在我国新疆富蕴地区的可可托海,一位哈萨克牧羊人与养蜂女的魂灵邂逅,演绎出悲怆而感人的爱情篇章。撇开凄美动听的旋律外,本文重点探讨歌词的文字之美以及所表达的人性之美。</p> <p class="ql-block">“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歌曲结构采用倒叙手法,作者以大胆的笔触,开篇直接揭示出故事的结局,给受众造成突兀的冲击和巨大的悬念。故事只有两个主人公,就是我和你。那么,她们间存在什么关系?经历过什么曲折?发生了什么变故?为什么女主选择风雨之夜悄然离去?这些因素作者没有言明,而只用男主落寞的哭泣来作答。使读者充满遐思,也给人们留下无尽的联想空间。</p> <p class="ql-block">在文学作品中,风雨一般代表凄楚的现实;在情感世界里,哭泣往往表示悲苦、悔恨、怅惘、迷茫,甚至还有痛彻心脾的求赎。</p> <p class="ql-block">“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倒叙的通常方法是先叙述故事的结果,然后回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没有落入惯用的窠臼, 没有直白地描写故事的起因及细节,而是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段,用镜头剪辑故事流程、用画面切换心理顺序、用声响抒发思想情感,用自然景物隐喻人物命运。巧妙地完成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并打造出贯穿全剧的爱情主轴。</p> <p class="ql-block">美学是朦胧的,朦胧才能耐人咀嚼和回味。东方美学往往注重写意,最忌平铺直叙和繁缛表露。王琪是驾驭语言的大师,善于用特定的语汇表现特定的构想。文学语言贵在提炼,也就是把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用简洁洗炼的方式去营造悠远辽阔的时空意境。例如古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高度概括、深邃含蕴的修辞手法,才会使作品更具生命张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隽永不朽。</p> <p class="ql-block">“我酿的酒,醉不了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故事层层推进,这里作者选用美学的比兴手法,将酒、歌、醉融入了男女主人公的互动过程。宋代朱熹说过:“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又是声音,但不是风声、雨声、哭泣声、驼铃声… …而是你婉转悠扬的歌声。这歌声比酒还香、比酒还醇,沁透我的心田,令我一醉不起。这里,歌声是有生命的,他象征着幸福、象征着爱情、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象征着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王琪是个聪明的作者,明明是在讲故事,但没有铺陈故事的蔓枝末节;分明是在谈爱情,也没有渲染过程中的卿卿我我;而是用歌声搭建沟通心路的鹊桥,用歌声诠释纯粹的爱的真谛,用歌声描绘炽烈的恋情互应、用歌声营建魂牵梦绕的精神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爱情是伟大的!牧羊人和养蜂女逐水草而居。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彼此的家庭背景、物质条件、生活状况、观念信仰如何?他们冲破世俗羁绊,走到了一起并撞击出爱情火花,动因是什么?歌曲中没有交待。</p> <p class="ql-block">爱情是圣洁的!爱情的精髓在于无私,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用羊奶和蜂蜜的交换来铨释情感境界有失肤浅。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基础是什么?在这决定人物形象、品格、特质、 情操以及作品成败的关键问题上,作者仍然保持沉默,这也正是王琪的诡谲之处。</p> <p class="ql-block">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恒久主题,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悱恻、有墙头马上的热烈奔放、有天崩地裂的山盟海誓、有黄泉碧落的生死相依。这些妙笔生花的文人士大夫情结, 是理想国的乌托邦,距离我们的生活似乎有点儿遥远。回到现实,牧羊人不会花言巧语,“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的一句承诺,更显得质朴、坚贞、良善和内敛。我想,这个诺言应该是双向的,应该是设身处地、深思熟虑的共同心愿;是曾经耳鬓厮磨、相濡以沫的生活见证,反映出他们对未来生活艰辛有着充分估量,折射出他们可以放弃一切、 舍身相许的坚毅决心和忘我精神。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爱的魂灵高度契合、实现了化茧为蝶的蜕变升华,并把剧情推向了最高潮。这时,我们已手捧鲜花、准备去祝福一对新人的凤凰涅槃。</p> <p class="ql-block">不料,剧情在这里发生了突变,在苦风淒雨的夜晚,人们还沉浸在温柔的梦乡,“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这个转折太过陡然,猝不及防,其冲击和震撼,让人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转折是文学作品的要素,分正向转折和逆向转折。正向转折为喜剧而设;逆向转折往往追求悲剧效果。逆向转折是需要慎重的,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不给人物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大都会对事件的成因给出明确的答案。《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不落俗套,对女主别去的原由避而不谈,更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p> <p class="ql-block">艺术品最忌讳直白,一个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作品是没有价值的。不过,问题是需要答案的。数学界的那些“猜想”,为什么会引发众多学者踊跃参与、潜心探究,就是要求得合理的论证和解答。问题来了,问题的焦点就集中在女主离去的原因上。坊间,一些热心人脑洞大开,附会出很多好奇的猜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不由人想起一个有趣现象。五百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巨擘达芬奇发明了油画“晕涂法”,创作出享誉世界的《蒙娜丽莎》,无意间留下一个震古烁今的谜团。同一张画面、同一个人物表情、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解读。阳光的人看到的是微笑、阴暗人的人看到的是抑郁;善良的人看到的是慈悲,邪恶的人看到的是诡异;植物学家从面部看到了绿枝,动物学家在背景上看到了狮子;医生们从眼睑处发现了脂肪斑,商人们从眼睛里找到了LV,甚至一些大神们还从画面中看见了外星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可能就是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王琪玩的够玄的,敢于在要命的是非观上玩模糊,看到了自信;不在道德价值方面设置定案,说明了从容。或许,没有答案的答案是最好的答案,因为他相信听众心中有一杆明智而公平的秤。</p> <p class="ql-block">“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真正的爱情是透明的、是专一的、是坚定的、是执着的。一句心上人,是我对你品性的高度认同,是我对你人格的绝对肯定,是心灵聚变产生的无限热能,是胸腔内粒子撞击发出的爱的强音!</p> <p class="ql-block">我这里没有抱怨,只有茫然;没有猜忌,只有忠诚。一瓣心香化为无边的期待;满腔热血,升腾为永久的痴情。这不是哪位上神暗示的谶语,而是我对你日月可鉴的信膺。</p> <p class="ql-block">天冷了,草枯了,牛羊该转场了。牧羊人不愿意离开这片饱含热望的土地,他选择了等!他守望着可可托海熟悉的景色,苦苦寻觅你留下的任何痕迹;他聆听着南飞雁阵呼唤同伴的长鸣,痴痴地分辨哪是你归来的踪影。“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他孑然一身,仓茫四顾,你在哪里?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p> <p class="ql-block">“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不相信!真的不相信!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听到的传闻?是谁让他们传递这样的信息? 恍惚间,我依稀看到你无奈的苦笑,感知到你依然温烫的喃语。我深知,这是你善意编织的美丽谎言,用以舔舐我受伤的心屝。殊不知,慈爱的抚慰,往往会增加伤者的不适反应;悲悯的决绝,会使流浪的人对亲情更热切的皈依。</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设问句:“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看似云淡风轻的设问,是这首歌最具杀伤力的段落。像淌着泪的调侃,又像滴着血的幽默。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经过爱情洗礼的人多愁善感,深陷情感漩涡的我进退失据。设问是为了排遣,否定才是目的。在新疆宽广的怀抱里,可可托海和那拉提的草原同样美丽;在恋人的心目中,哪里的花都能酿出你要的甜蜜。难道我会天真的相信他们带来的音信,只有傻子才会认为你真的到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初心不改,草尖上的风声会让我彻夜难眠;一响驼铃,即让我箭一般的冲出包房,去迎接饱经风霜归来的你。日复一日、斗转星移,一次次的惊喜化作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失望,又转换成一次次希冀。</p> <p class="ql-block">“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 人是个复杂的物种,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想得到,真正得到了,又嫌得到的这么容易。爱情就是这样的东西,没有爱情经历的人读不懂其中的奥妙,只有切身感受后,才能理解爱情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驼铃声再次响起。驼铃声给了我信念,驼铃声给了我坚毅。不管是不是你,只要铃声不息,我就会坚持守候,直到这充满魔幻的声音在世间永远逝去。这不是真主和萨满的示意,也不是我精神出了问题,而是哈萨克人骨子里的倔强,是我们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回到现实中来吧!美学不容许夸夸其谈,美学的美就在于亲吻土地。苍穹下,只有牧羊人孤独的身影,以及那一声声粗重的叹息。“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这是绝望吗?显然不是!这是故事的结局吗?也显然不是!悲凉中可以感受到潜藏的温暖,无望中仍能焕发出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谁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近期,《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网络上大火,引起了轰动效应,人们在感动之余,难免会提出一些疑义。囿于传统思维,有人提出故事结局不够理想;也有人出于关爱,编排出一些情节,去证明逻辑的合理。要知道,艺术是生活的高度提炼,不可能针头线脑面面俱到,恰恰艺术的残缺美更具生命活力。试图给断臂的维纳斯装上假肢,不仅贻笑大方,反而徒劳无益。 </p> <p class="ql-block">说来也怪可笑的,王琪和亚男应该是这首歌曲的亲生父母,艺术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在歌曲推广上不遗余力,用心也是良苦的。怎么就没一个拉着音箱,在烟熏火燎的餐桌前对着口型的洋仔更出靓呢?这里牵出另一个话题,就是传播技巧和途径。洋仔不管什么行业规矩、道德规范,也不顾及什么知识产权,擅自给演唱设计了情节,进行了场景再造,硬生生地把生活中的女人给唱哭了,好像还挨了跟班男人的胖揍。不论如何,这首歌曲毕竟红了!火了!不仅红遍大江南北,田间地头;牧羊人也跟着走出国门,火到国外,并且谁唱谁火。对这个现象,王琪选择了容许,亚男也笑的前仰后合。</p> <p class="ql-block">很久没有接触音乐了,总觉得花圃里缺少点什么东西,我在思索,我在寻觅。而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像夜空中那颗飞驰的行星,其电石火光把人性之美和艺术之美展现无遗;像东方天际那一抹朝霞,把中华歌坛装扮的更加绚丽!</p> <p class="ql-block">好啦,不多说了,溢美之词点到为止,在这里衷心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祝愿知音们有一个好心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