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往事

大漠独行

<p class="ql-block"><b>  我们那一代的小村人,小村的孩子最早的文化启蒙应该是听评书。小村里有个说书的艺人——安五爷,严格地说他不能算小村人,他在小村的时间只是每年冬季农闲时节的一两个月,其他时间,他都在四处游历中,应该是见过世面的人,所以他的评书更接地气,更具有人间烟火味。有好多年,小村的男人在冬闲时节,都会集聚在安五爷的哥哥家,听安五爷声情并茂地讲评书。</b></p><p class="ql-block"><b>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没有完整地听一回安五爷的评书,实在是一种无可挽回的遗憾。和我一同玩的小朋友,他们会在听过安五爷的评书后,在我们玩耍的时候,模仿安五爷讲起《三侠五义》《小五义》《五鼠闹东京》……当然,孩子讲起来是支离破碎的断片,人物形象更谈不上鲜活,只能说出故事梗概,故事的完整性要听的人自己联想,方可以形成新的故事体系,难免不张冠李戴,把几个评书混淆在一起。“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当时小村孩子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这是听安五爷评书最大的收获。后来,收音机普及,在小村人抱着收音机听刘兰芳的《岳飞传》时,小村的孩子们真正体验了“且听下回分解”的魔力。安五爷也渐渐走出了小村人的视野,但是,小村人在回忆过去那些孤寂的农闲时节,那些寒冷的日子,安五爷给小村人带来了江湖上的是非善恶,给孤寂、寒冷的人们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乐善好施”“行侠仗义”“抱打不平”………这些江湖精神,对于小村成长中的孩子学习做人应该是有一些积极的因素。</b></p><p class="ql-block"><b> 在普及样板戏的年代,小村家家都装上小广播,晚饭之后,小广播开始播放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那时走在小村的小巷里,说不上小村里的哪个孩子猛地来一嗓子“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吓得人一激灵,吧嗒吧嗒嘴,觉得味道还挺正。改革开放后,小村里的小广播唱起了地方戏,《二大妈看病》《回杯记》《马前泼水》……记得我的一个邻居——孟老姑,每次听《西厢记》都唉声叹气,泪水涟涟,叹息崔莺莺命苦,到了最后大团圆式结尾,又破涕为笑。孟老姑应该是小村最出色的观众之一,情感随着剧情波动起伏,完全入戏了。让我们奇怪的是,每一次听《西厢记》孟老姑都是一样的入戏。孩子们看到孟老姑的泪水,都会问:“她不知道那是假的吗?”</b></p><p class="ql-block"><b> 记得读师范时,有一年新年活动,我唱了拉场戏——《二大妈探病》中的一段,同学们都很惊讶,平时不爱言语的我,居然唱反串?其实他们不知道,家里的小广播隔三差五播放《二大妈探病》,耳濡目染,想不会都难。三年前,我去小村看望同学的母亲,顺便看看孟老姑,老姑苍老了许多,攥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提起当年的《西厢记》,孟老姑大笑不止,笑过之后,脸上有了少女般的羞涩。“真是好记性,你不说,老姑都忘了!现在生活好了,看着大彩电,外国的事儿都知道,哪还有眼泪了?”</b></p><p class="ql-block"><b> 扭秧歌是小村的又一种文化活动,秧歌是大众化、且让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乡里都要在正月举行秧歌比赛,每个村一进腊月就开始组织人力排练。除夕夜一过,秧歌队到各家拜年,正月初八参加全乡秧歌比赛大汇演,各种各样的秧歌队,着实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秧歌队也有广西壮族歌会的功用,有的年轻人,在排练秧歌的时候,把婚姻搞定,成就了一生的幸福。我们常常和老董开玩笑,当初在秧歌队,看上大嫂什么了?穷追不舍。“扇子一舞,你大嫂浪不丢的样儿,迷死人啊!”老董说得很夸张,有时还在原地模仿扭动几下,引爆围观群众的哄笑。那时,能进秧歌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儿,年轻的姑娘小伙,在花花绿绿中绽放青春的绚烂。岁数大的,也能在声声唢呐中找回曾经的青春岁月。如今,小村的秧歌队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广场舞。不同的是秧歌是在正月里扭,而广场舞是天天跳。</b></p> <p class="ql-block"><b>  和我们同时代的小村孩子,回忆少年时代,小村文化的盛事就是看电影。一部经典的电影,要在周围村屯看好几遍,有的别说故事情节记忆深刻,就连台词都能背诵。</b></p><p class="ql-block"><b> “谎报军情”,那是那个时期小村常有的事儿,一次被骗、二次被骗、三次被骗……不是孩子们不长记性,而是他们报有侥幸心理,实在是希望能够弄假成真。晚饭后,特别是冬天,太阳快落山了,突然在孩子的圈里传说“于围子”有电影,而且电影名都说得清清楚楚——《南征北战》,于围子离我们所住的村子有近十里路,通常情况下母亲是不会同意去的,路远天冷,母亲怕路上出什么意外。大一点的玩伴到家中做动员,母亲勉强同意,我们十几个孩子,有时也会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一路说说笑笑,直奔于围子。有的人之前看过《南征北战》,一路上绘声绘色讲述,当然经典台词不能少。“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讲述者模仿的惟妙惟肖,听的人想立马能在幕布上看到那段精彩的画面。于是,行进的队伍脚步加快,孩子们的头上有热气蒸腾,有的帽子上有了白霜。大家还没有觉得累,于围子到了,可是村里安安静静,一打听那里的村民,大家才知道,又一次被骗了。回到村子里,有人问你们看到什么电影了?孩子们快乐地回答,《南征北战》我们自己演,还看了最好看的电影——“白跑磨鞋底”,大家笑过之后,各自回家,赶紧钻进热被窝,做一个好梦。</b></p><p class="ql-block"><b> 小村每一年都要放几次电影,记忆中好像冬天的时候居多。冬天在户外看露天电影,实在不能说是一种享受,小村人都说“脚冻得像猫咬”,好像小村被猫咬过的人不多,这样的比喻不能给人亲历的共鸣,孩子们只能在酷寒的实践中体验“猫咬”的痛苦。冬天在小村看露天电影,最要紧的是做好保暖准备。毡袜要放在热炕头干透,有时还要在胶皮靰鞡里垫一些草,尽管这样,有时还会坚持不下来,看到中途就瑟缩着落败而归。如果是自己喜欢的电影,那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b></p><p class="ql-block"><b> 看电影的标配是嗑炒瓜子,小村只要有电影放映的时候,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要用柴锅炒四五斤瓜子,孩子分到瓜子后舍不得吃,待到天色渐晚,搬着凳子早早来到“打米厂”,占据有利位置。打米场位于小村中间,方便全体村民观看。待到幕布在打米场的一面墙上挂起来,幕布上出现了闪闪发光的红五星,喧闹的小广场安静下来,大家随着剧情的深入或悲或喜。有时片子断了,在接片的过程中,人群骚动起来,有相爱的男女趁机离开人群,找个僻静的地方享受他们的爱情。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不大,他们只顾吃东西,或者分出影片中的好人坏人,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要把电影中的故事模仿好多遍。分清好人坏人,到时表演好分工。孩子们都知道,坏人最终一定没有好下场。这就是那个时期,电影对孩子们非善恶的启蒙。</b></p><p class="ql-block"><b> 小村的孩子们,最不愿看《花为媒》那样的戏剧电影,咿咿呀呀地唱,也不打仗,日后也没法模仿。让孩子们百看不厌的是《闪闪的红星》,潘冬子是孩子们的超级偶像,说起那部影片,似乎处处都是经典。爸爸送红五星、和宋爷爷偷运盐巴、杀死胡汉三……潘冬子的成长,是那个时期革命战士的成长。带有红星的八角帽,让孩子们羡慕不已。春节做新衣服,潘冬子灰色军装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有一段时间,潘冬子成为衡量一个孩子颜值高低的重要标准,说哪个孩子漂亮,往往会说那个孩子像潘冬子。在偶像缺失的年代,潘冬子一直都是那个时代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英雄。后来,小虎队出现了,但是他们和潘冬子没有可比性,潘冬子的故事太励志了啊。</b></p> <p class="ql-block"><b>  妻子在快手或抖音里,常常看到小村人发的视频,他们自娱自乐,自我展示才艺。他们常常是围坐在饭桌上,用筷子或大葱击打饭碗伴奏。他们不仅仅唱东北二人转,也唱流行歌曲。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衣食住行,见证着祖国一天天强大,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富裕。每每看到美颜后的小村人,容颜焕发地表演,都心生感慨。几十年后的小村,这样的生活,怕是见过世面的安五爷也不会讲出的精彩。但是,他们的话语中透着的还是浓浓的乡音。</b></p><p class="ql-block"><b> 现在,走进小村,很少看到乡村路上有孩子们在玩耍,走进每一家,让孩子安静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一部手机。AI时代,小村又一代人在成长,手机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今的年轻家长,如何管控好孩子玩手机?成了一个极富挑战的课题。智慧的家长一定会让手机成为孩子成长中有用的工具,而不要让孩子迷恋手机游戏,或者不健康的内容让孩子受到伤害。</b></p><p class="ql-block"><b> 小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老年人,他们也都学会了上网,智能时代,他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每到年节,小村里的高姐都会发来视频或短语,用最快捷的方式送上美好的祝福。和三哥他们说起小村的过往,他们记忆最深的还是安五爷的评书,不仅故事内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安五爷的表演也很有功力,学、说、唱……基本功过硬,而且安五爷能抓住听众的心理,适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让故事情节曲折多变,让故事里的主人公血肉丰满,听过之后一生不忘。</b></p><p class="ql-block"><b> 前几天,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长津湖》,据说三个小时的电影,学生们看得很高兴。我在学校值班室,在网上又找到《闪闪的红星》,重温经典之后,感叹岁月的流失、感慨战争年代的牺牲和成长、感受经典的魅力。影片中的歌曲也是首首经典,无论是《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熟悉的旋律响起,热血奔涌,灵魂受到触动,不是矫情,是经典文化本身具有的感染力。</b></p><p class="ql-block"><b> 今天去学校清雪,本来校长在领导群里发的通知,不想附近的普通老师去了十几个,有的老师把家属也召集来了,大家共同应对“暴雪”,希望学生开学到校后,能有一个便捷的通道。劳动期间,一个班主任说,今天清雪的干劲都是因为看了《长津湖》。这样的说法不是牵强附会,一部影片,浓缩了一场战争,一场捍卫和平的战争,注定是对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灵魂的一次洗礼。从学校回到家里,给农村的三哥打了一个电话,问问那里下雪的情况,三哥说雪很大,房门都封死了,扫了一天雪,刚有时间,在看《长津湖》,网上五元钱购买看全家。三哥说很好看,战斗场面比《南征北战》真实多了!</b></p><p class="ql-block"><b> 智能时代,城乡的差距在缩短,缩短文化上的差距,才是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关键啊。小村人凭借一部手机,正走在获取新文化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1.11.09</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