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1 :11月13日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开班仪式、领导讲话</span></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1年广东省师德师风专项培训班在韶关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顺利开班,当天在智慧课室举行隆重了开班典礼。出席本次开班典礼的领导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华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赖井洋,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县区50位教师,本次典礼由韶关学院谢鹏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杨华山副院长与会并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只有认真践行,我们才能将学生教好。他希望全体学员能借此培训,紧跟时代形势,反省自我,明确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及要求;树立“大局观”,履行好教师职业道德,把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将高尚的师德师风辐射的更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2:11月13日下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学博思精造诣深,桃李枝头竞芳华</span></p> <p class="ql-block"> 徐永刚老师从人的站位、格局引入《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解读和研究》课程,他的课让我们认识到:教师要重德!爱岗敬业是德,为人师表是德,关爱学生更是德。徐老师通过 “道德与力量”、“时代有需要”、“国家有要求”和“师德有担当”四个层次深入浅出的给我们阐述,让我们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为人师表是师德的内容。我们良好的道德情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爱”,它会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也会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将是受益终生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3:11月14日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三尺讲台献青春,丹心一片育桃李</span></p> <p class="ql-block"> “两寸粉笔映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花。”这是李慧老师对自己三十多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经验为我们作《润物无声,有德有为》专题讲座,从“热爱教育事业,为自己成长铺路”;“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孩子成长奠基”以及“坚持每天学习,为自己成长助力”三个维度诠释自己作为一路践行师德的历程。李老师的课堂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引,更融入了自己的故事,让“师德”变得有力量,有温度。她用观看视频的方式与在场的学员们互动,产生共鸣,让我们深刻明白“台上教书育人,台下为人师表”的榜样形象。我们不禁慨叹:“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我新花。”李老师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到极致,才会有如今幸福的成就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4:11月14日下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太军潜心育桃李,仰名师德高万众</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关爱与责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课中,彭太军老师以自身的教学经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诠释了“师爱的三重境界”,即:陪伴与帮助、信任与引导、顺应与激励。他那抑扬顿挫的言辞让在场的我们深深体会到他是那么的热爱他的工作,热爱学生,以至于他年过半百,但他的课堂却依然能赢得学生喜爱,从而建立起“尊师爱生”的融洽关系。他一个又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爱”就是师德最好阐释,当我们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彭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很多他与孩子们的故事,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坚持用写作去记录那些不起眼的“小事”,这些都将会是我们与孩子的美好回忆,成长中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Part5:11月15日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潜心耕耘思政地,智慧求索造诣深</span></p> <p class="ql-block">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课程由曹仲明主任进行授课。曹老师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全面的给我们诠释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做法。要做到立德树人,教师首要有德,要有仁爱之心,才可树人。他强调:抓好思政课主阵地,各学科相辅相成,各教师协同共育,教师要有强的政治信念,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精心地去设计课堂,细心地去感知,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就能让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6:11月15日下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寻访先师足迹,跨越时空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 培训的第三天下午,我们来到韶关犁市华南教育研学基地实地考察。华南教育研学基地展示的是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的规模水平、其历史意义堪比西南联大的“华南联大”。这次参观考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段“冒着炮火履行使命感的教育,更是一段伟大的国家记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办学的图片展和历史遗址一一映入眼帘,我们走进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寻访当年办学旧址,近距离这跨越时空的历史令人回肠荡气。我们感受到教育先师们对学术抗战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慨然前行的强大力量,成为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我们将肩负自己历史使命,做“四有”好老师,两寸粉笔映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7:11月16日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勤于思考重三省,勇于担当敢为先</span></p> <p class="ql-block"> 结合当前教育热潮“双减”话题,何老师《“双减”意见与师德师风建设》的课程如场及时雨,给人醍醐灌顶。何老师着重从“双减”政策落地后,我们该如何发挥合力去助力学生的学习角度阐述,她以自己援疆的事例、昆山市“名班主任”于洁的故事等方式来启发我们,在课堂中,推陈出新去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严格按照学段作业管理要求,巧设作业单,营造温馨有趣的学习氛围,落实作业管理;加强家校沟通也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何老师还从师德问题、师德内涵、师德养成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做四有好老师,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明晰了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十一条禁行红线,她语言诙谐、如聊家常,但又蕴含极深的理论,指导性强、所引用案例新颖、丰富,拓展性强、有深度。她反复强调: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坚守底线,不断修炼自我,宽容错误,把教育当作是是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上好课也是教师道德的重要表现。我们深刻明白只有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奋斗不息,提升教育情怀,教育才能成就自我,成就学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Part8:11月16日下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走进长征纪念馆,追寻革命者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的现场考察活动,我们来到了仁化城口长征纪念馆,在参观现场,大家随着解说员走进庄严肃穆的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解说员利用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再现历史场景,详细介绍了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长征过境粤北的历史。每一幅文献资料、文物展示、光影展示及油画、雕塑等都生动讲述了红军过境粤北的革命历史;讲述了南昌起义军余部、红军主力部队转战粤北,中央红军长征粤北突围,留守红军和游击队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光辉历史;讲述了粤北人民积极支援红军的军民鱼水情谊。</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里我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共产党人创业之初的艰险,感受到伟大的长征精神,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信仰坚守和家国情怀。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重重艰难险阻中突围,并不断发展壮大是何其不容易;认识到我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是何其不容易,坚定了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参观,大家的灵魂受到了震撼,思想经受了洗礼,心灵得到了净化。大家纷纷表示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传承红色基因,振奋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奋力走好新时代教育强国的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 Part9:11月17日上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 圆桌讨论、结业典礼</span></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倏忽间,此次师德师风专项培训已接近尾声,大家在圆桌中头脑风暴,畅所欲言所学所得,感慨不舍,回想这五天我们从中收获满满,我们将带着新自己再次起航!新时代要做信念坚定的教育者,做政治过硬的教育者,做敢于担当的教育者,做本领高强的教育者,做作风优良的教育者!</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撰稿:林森焕、罗风雷、吴海林、欧阳根、官金梅、张仙群、黄裕强、董祖坚、钟丽莹、王晓慧、王芬、吴洁芳(小学组第一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图片:小学组第一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编辑、审核:王 芬 罗风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终审:谢鹏 戴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