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登华山 <p class="ql-block"> 王红旗</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4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很少有人去登山。又因疫情影响,登山的人就更少了。</p><p class="ql-block"> 我却在这个时候去登华山。因为我虽然登过六、七次华山了,但都是在春夏秋季,冬天还没有登过华山。</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雨水多,秋末初冬就下了一场大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我要登上华山,一看华山的雪,一览雪华山之美。</p> <p class="ql-block"> 11月14日,对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按照华山接待办高主任的安排,他跟我们讲了防疫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就乘坐缆车上山。</p><p class="ql-block"> 冬虽冷,尽寒冰,我心犹有松青青。我们登上西峰,站在华山之巅,看华山的天,是蓝格英英的天,望华山的云,是白格生生的云。举头红日近,回首群山低。我远眺渭河,渭水绿溶溶;我仰视南峰,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天寒地冻,游客稀疏。华山没有了往日的拥挤和喧嚣,静谧得很。偶尔有喜鹊孤单单地鸣叫几声,立马又恢复了宁静。</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位美丽的姑娘对着我喊了一声:"二爷!你也上山来了。"我抬头一看,"啊!格格,这么冷的天,咱们都上山来了,能在这西峰顶上遇着,还真是巧了。"我们的格格在高铁上班,高高的个儿,白晰晰的脸蛋,眼睛总是对着人笑,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世界之大,有时候却真的很小。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你一定能遇到一个你要遇到的人,这是天意啊!</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了2016年12月,我在区人大工作时,带队去重庆市璧山区考察,在机场候机楼,由于飞机✈️晚点,一直等到后半夜,心里很是着急以至烦躁,又困又乏得睁不开眼。这时候,一个亲切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爸爸!"我谜谜糊糊地睁开眼睛一看,"爽爽!你怎么在这儿?"</p><p class="ql-block"> "我们陕旅集团几个来重庆办完事,看了一场演出,现在也回西安。"说着,爽爽女儿给我递上一桶饮料。</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多年前,我和妻子去宁夏,在沙湖,妻看到广场上有一群鸽子,便过去买了一包鸽子食去喂鸽子。待了会,我过去找她,猛然间看见妻妹妙在看她姐喂鸽子, 我叫了一声:"妙,你也来宁夏了!"妙惊喜地说:"啊,哥,你和谁来的?"我指了指蹲在地上喂鸽子的妻子说:"你姐啊!"妻妹这才发现带着大花帕子喂鸽子的是她姐。姊妹俩一个喂鸽子,一个看喂鸽子,却都没有发现谁是谁。</p><p class="ql-block"> 艳阳高照,寒风凛冽。我行走在松林间的小道,树木丛中,厚厚的积雪,路上的雪被清扫得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 你看,山的阴坡面,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一棵棵华山松,树枝上裹满了雪,好似玉树琼花,把华山装扮得分外美丽。山的阳坡面,树枝上的雪溶化了,一棵棵华山松,露出深深的绿色,一片葱茏。我从阴坡走到阳坡,对华山松的感觉,正如陈毅元帅诗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松树的品质,松树的风格,这也是我对人生品质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我走进松树林,瑞松琼枝争姹紫,玉冠树,冰花落不穷,问哪个仙女在做秀?我只管踏雪觅行踪。踩着厚厚的积雪,"咯哩咯吧"的,好似一种美妙的音乐,一曲天籁之音。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 来到震岳宫,院子里堆着一个小雪人,打扮得漂漂亮亮。我的小孙女见到小雪人高兴极了,她的小手摸着小雪人,很是关心地问道:"小雪人,你冷不冷呀?"</p> <p class="ql-block"> 大殿北边的屋檐上,掉拉着两三尺长晶莹剔透的冰凌。南边的屋檐上,雪在阳光下溶化,滴滴答答,像是下着小雨。</p><p class="ql-block"> 我们攀上南峰,看见在阳光照耀下,雪慢慢地溶化成水,水蒸发为雾气,升腾云空,在雾里看群山,亦真亦幻,忽近忽远,山连着山,连绵不绝,似起似伏。</p> <p class="ql-block"> 大秦岭,你横亘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龙脉;华山,你在秦岭的怀抱里,成为华夏之根!</p><p class="ql-block"> 太阳就要落山了,夕阳余辉里的华山,在一片苍茫中更加挺拔险峻,更显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 我们舍不得地要离开华山了,我对接我们的司机冯师傅说:"咱们互相留一下电话,我还要再来上华山的。"冯师傅愉快地答应着:"好呀!"我的小孙女忽然插话:"我觉得你们还是加上微信吧,能发照片,还能视频,好不好?"小孙女的话把车🚘上的人都给逗笑了。</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冬日的华🏔️山一游。</p> <p class="ql-block"> 作者王红旗,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华州区延安精神(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研究会会长。曾任原中共华县县委副书记,华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出版散文集《红叶集》《绿叶集》。散文《秦岭的呼唤》荣获陕西省"三秦环保世纪行"征文一等奖。《岁月琴弦上的高塘塬》荣获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图书馆联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暨陕西省第六届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读书活动"征文三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