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扩展阅读】国道G214,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云南景洪,全程3256千米。因沿线地形复杂,气候高寒,长被人们视为险道畏途。自古以来就是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流传着许多公主和亲、甥舅会盟、茶马互市等动人故事。且G214国道跨越的地方都很特别,虽然道路不长,却同时跨越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的发源地,以及澜沧江、怒江、红河三大国际河流的源头,这在中国所有国道中属于唯一。另比较其它国道,G214国道整个道路既有热带、亚热带,又有高山温带、高山寒带垂直气候特点,最低海拔(西双版纳)仅485米,青海境内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一条不仅可欣赏丰富自然与历史文化风景,又能领略独特宗教和少数民族风情,名符其实的景观大道。</p> <p class="ql-block">上一篇说到2021年5月16日出发的我们一行四人两车一狗,于5月20日行驶了五天1187.61公里后(记录仪公里数)住进了芒康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格松江措的家。</p> <p class="ql-block">G214入藏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决不忽略座落在澜沧江畔的千年古盐田。</p><p class="ql-block">去年曾与西安的四位友友来这里敲开西藏的南大门,由当地的朋友带入古盐田景区逃了门票,今年到此却遇不知道是因为疫情还是防备逃票被👮封路而微信电话求援后,骑着摩托由江对岸赶来的格松江措,引领我们三车(途中邀了北京的一对夫妇同路)走街串巷的入住他家节约了80元。</p> <p class="ql-block">由芒康县纳西民族乡统领的加达村,是个纯藏族人的村落,几十户人家无一不是藏族,我们的朋友格松江措凭一己之力将300多年前的祖屋、100多年的老宅,侍弄成与古法采盐相关的“盐民博物馆”,而现住宅则开拓为农家乐,为来访者提供食宿(联系方式见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宅边小河流水畅响,不远处江畔盐田在望,门口有鲜花簇拥,博物馆祖屋把三百多年私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后吃加加面25元/人,我胀破了肚子也只是比上一次多吃了三碗16碗,住宿仍是30元/人,可以免费用盐泡脚(我们用自带的折叠脸脚盆闹了笑话特地又拍了视频原汁原味复制于此)。</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起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经云南景洪市流入老挝、泰国、越南等国(中国境外叫湄公河,我说它是一条叛 党叛 国的河流)。在它长达4900千米的行程中,于西藏东部的芒康段,完整穿越了横断山。这是全河段最为狭窄和陡峻的区域,也是人类难以生存的区域。盐井乡(盐井纳西乡),便位于这秀美的藏东。它地处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距离县城107公里。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是滇藏公路上,从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这里海拨2400米,是西藏海拨最低的地区之一。但令人惊奇的是,就在这样狭束的空间里,人类居然利用洪水冲刷堆积的点滴土地,播种耕耘,繁衍生息,并且凿井架田,汲取大自然赐予的卤水,背卤晒盐,延续至今。盐井盐田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溶为一体的世界奇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所谓盐田,是用木杆在陡峭的山坡上搭成上平下空的架子,再在上面铺上细木,垫上土,铺上细砂,形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沙地。当地人再把盐水引入这些盐田里,任其渗水、风干。等盐水渗干,留下的便是盐了。这种最原始的独一无二的晒盐方式,不仅生产工具原始,方式也是最原始的,纯属于天然的自然风干,被称为“阳光与风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图中的黄色是黄土本身的颜色,卤水本无色,只是水深时在光线的折射下带点蓝,所以,图中间的存储卤水的水塘颜色漂亮。</p> <p class="ql-block">为记录5月22日所发的说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业拉山顶堵车近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上一次在川味饭店吃饭是因为限速条的约束需要挨些时间,这一回是午后稍晚差点错过了饭点,在等待饭菜上桌时顺便在半空中拍下了旁边“七十二拐”中最密集的三个胳膊肘拐。</p> <p class="ql-block">名头响亮的G318也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自驾人经过、打卡,不仅是因为它是“最美丽的景观大道”,也有着逐渐上升的、较其它国道易于适应的海拔。</p>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21日早饭后我们由加达村起始,依旧在G214路上行驶,红拉山顶观景台上撒了龙达,路旁拍了盛开的杜鹃花,路上还遇见了一位较年青的牛人开着战车一般的老式吉普,以拖拉机般的速度上路近两年了还立志要走遍华夏。在芒康县城加油后我们左转并入G318泸聂线共行驶263公里,入住左贡80元/标。</p><p class="ql-block">22日,左贡~邦达镇~八宿县~住然乌镇100元/标,然乌镇四面雪山环绕漂亮极了,吸取上次经验:不在八宿加油。</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水虽然比我们上一次九月份来要好很多,但还是不够清澈,细究,原来从每年的四月份开始,岗日嘎布雪山及周围众多雪山和阿扎贡拉冰川的雪开始融化,大量的融雪会夹带着泥沙倾泻而下,流量非常大,所以整个然乌湖、乃至帕隆藏布也都变得混浊,雨季更甚,所以在夏秋季看到的然乌湖水真的一点都不美丽,我恍然大悟:若想美景伴随你,“大约在冬季”。</p> <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日弄巴冰川的:</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仁龙巴冰川</p><p class="ql-block">海拔4560 m</p><p class="ql-block">属性</p><p class="ql-block">中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p><p class="ql-block">“仁龙坝冰川”,通常称为“仁龙巴冰川”,百度地图上标注的是“日弄巴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和林芝市察隅县交界处高山上的“日隆巴”,冰舌末端海拔4560m,长数公里,后面高耸着巍峨的雪山。为地球上少有的中低纬度海洋性现代山岳冰川。</p><p class="ql-block">然乌到波密号称“冰川之乡”,这一带冰川众多,规模最大的有“来古冰川”,“米堆冰川”和“仁龙坝冰川”。和已被开发为旅游景点而大名在外的“来古冰川”及“米堆冰川”不同,“仁龙坝冰川”至今未被开发,仍保存着原始状态,藏在深山而少为外人所知,实际上这个冰川其规模和壮景绝不逊色于那两个冰川。据说中国科学院曾在这里展开研究,寻找“冰芯”(大块冰内部的较深处,很稀有,通过研究不仅能测定冰川的年龄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相应年代的二氧化碳等大气化学成分含量,从而开辟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新道路)。</p><p class="ql-block">与“来古冰川”不同的是,“来古冰川”前由于有一条大河阻挡而只能远观,极难过河和冰川亲密接触;而“仁龙坝冰川”则可以很容易的爬到长长的冰舌上,眞正的走进冰川。</p> <p class="ql-block">说来有点搞笑,我们本来是要去来古冰川拍蓝冰的,可是错过了往来古村的那个岔路口,而且两个车都没看见那高高在上的指路牌,又质疑导航“您已偏离路线前方请掉头”的提示音,开出去好几公里路边车放水时才遇到一个开着五菱神车的当地小伙子主动停车邀我们去日弄巴冰川可以直接上冰。哈哈😊正中下怀!未能登临绝顶指点江山,脚踏冰川不也是件朋友圈里很多很多人都没做到的事儿吗?</p> <p class="ql-block">乘坐当地摆渡车50元/人走了近八公里(路上指引我们来的那个小伙子原来就是这儿的摆渡车司机,他是揽生意的啊!这里对外称作“仁龙巴冰川”,他们叫“日弄巴冰川”,处于未开发状态,只是还在很远的村子每天有村民轮流来此经营),骑马100元/人近三公里后直抵冰川脚下。没力气更加深入,走了不到500米就气喘吁吁,一阵折腾过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有意、无意、都是天意,人在一生中有一次如此亲吻冰川之经历,足矣!</p><p class="ql-block">测了一下:然乌镇到日弄巴冰川35公里,继续前行可到察隅。</p> <p class="ql-block">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区下林芝县所辖镇。</p><p class="ql-block">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p> <p class="ql-block">“转山转水转佛塔”,怎能少了你我她?转三圈为自己和家人祈福,一行人的作业在经幡阵交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藏族经幡阵:</p><p class="ql-block"> 是指悬挂的风马旗,</p><p class="ql-block">黄色代表土地,</p><p class="ql-block">蓝色代表天空,</p><p class="ql-block">白色代表白云,</p><p class="ql-block">绿色代表绿水,</p><p class="ql-block">红色代表火焰,</p><p class="ql-block">象征着金木水火土。</p><p class="ql-block">代表着天,地,人和牲畜的和谐。</p><p class="ql-block">偷点时间也去抚抚经筒,祈福插肩而过的瞬间,不求相识,只为那回眸的一霎。</p><p class="ql-block">美丽在不经意间在藏区,随处可见嘛呢石。嘛呢石代表着,比石头更坚定的信仰。经常可以见到的一个场景,便是高远的蓝天白云之下,人们一边往嘛呢墙上添加石头,一边默诵经词,添好了石头之后,充满虔诚地用额头轻轻地碰触它。正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一样,草原上本没有嘛呢堆,添加的人多了,这些石头由少到多,由寡到众,在经过漫长的时光之后,一座座嘛呢堆拔地而起,越垒越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山的荣誉,是别人强加的,山并不知道,它也不在乎。期限,有时不过是我们自己强加的一种束缚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有人称鲁朗是“小瑞士”,二次来到此地的我们也深有同感,更加记忆犹新的是“鲁朗石锅鸡”总店贵的吓人的八个人吃了960元还感觉不过如此的就餐经历,所以这回一头扎在这里——扎西岗民俗村</p> <p class="ql-block">扎西岗民俗村位于林芝县东久乡政府所在地。具有浓厚藏式风格的民居和一些融合了藏、汉、门巴等民族特点的楼宇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高山田园牧场之间,恬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扎西岗民俗村“平措智慧家庭客栈18908988738”住宿180/标(网上预订220),免“高山牧场”、“经幡阵”、“民俗村”门票30元/人。</p><p class="ql-block">昨晚店家200元的石锅鸡吃的我们心满意足,比那打着中央什么台旗号的总店的好吃又实惠多了去了!</p><p class="ql-block">今日中午是在村外路旁的一个有水有电有卫生间的停车场里自己做的,把腊肉午餐肉,木耳和土豆,用火锅底料一阵高压,吃完了也没弄清楚是整了一顿火锅,还是吃了一回乱炖。</p> <p class="ql-block">途遇“高山神鹰”——秃鹫</p> <p class="ql-block">23日行驶了近300公里,波密加油并住宿扎木镇“波密印象宾馆”105元/标;</p><p class="ql-block">24日去了墨脱,详见《轮绘西部33天再续两万里之四,秘境墨脱怎能少了我?》</p><p class="ql-block">25日住鲁朗稍贵180元/标获得旁边“高山牧场”等三景点免费资格。</p><p class="ql-block">26日~29日分别住米林县2938米、加查县3260米、曲水县、浪卡子县推瓦村5070米,住宿价格大都在100元至160元之间。</p><p class="ql-block">21日~29日用时九天,共行驶1956公里</p> <p class="ql-block">郎县千年核桃林纯免费自由进入,连管理员或保安都没见一个,肆意畅玩随便嗨!</p> <p class="ql-block">加查亲猴台不用专门游览,沿途有好几个与藏猴亲近的地方,就怕您猴食没带够哦!</p> <p class="ql-block">路过“巴尔曲德寺”,据说要收票,我们连同前前后后的好几个车都没上去,踌躇了好一阵子,一窝蜂的走了,其中不乏川A渝A的老乡呢!</p> <p class="ql-block">谁要再说“走山南,山南更难”及什么“山南无国道”的话,俺们就跟他急!有照片为证!咋地?!</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山南就是藏民诞生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藏民族的文明之源拥有西藏很多的No.1</p><p class="ql-block">和拉萨不一样的厚重感吐蕃王朝把它的威严留给了拉萨却把它的厚重留给了山南</p><p class="ql-block">山南的历史比圣城拉萨更为悠久</p><p class="ql-block">与传说对应的古迹旧地在山南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一个地区就浓缩了西藏景观这里其实有超丰富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神山、圣湖、冰川、草原、峡谷、森林你不用跑那么远</p><p class="ql-block">就能用更短的时间玩到西藏的精华</p><p class="ql-block">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小众路线山南,因为没有国道经过</p><p class="ql-block">大部分的旅行社才不会带客人深度游也因此山南保留了更多隐秘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就连“形色识花”都没分辨出它的美名,我就更不知道了,观其形美,闻之甚香,特此留念,可有大神指点?</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回在羊卓雍错学乖了:没去景区售票处(60元)的观景台,而是直接下山进了第二个观景台,公厕太脏停车场却只收费五元。</p> <p class="ql-block">请看下篇《轮绘西部33天再续两万里之五,海拔5010米的普莫雍措我们住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