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p class="ql-block">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人们常称的“折翼天使”,因为客观原因造成了这些孩子与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但是,没有人能够剥夺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于是特殊教育学校便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位于柳城县大埔镇正殿希望小学校园内。</p> 二、金子总会发光 <p class="ql-block">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4月28日开班招生上课,2020年6月30日第一届学生毕业,其中有三位品学兼优学生由学校推荐到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特教班深造学习,青运群同学是其中一位。在学习中,她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挑战,成绩突出,于2021年10月20~30日作为广西一名运动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比赛中勇于拼搏,夺得了“16~21岁女子组:50米蛙泳第二名;100米蛙泳第二名;100米自由泳第二名”,荣获三枚银牌。这是她本人的荣耀,也是柳城县特殊教育学校全体师生的荣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受颁奖</p> <p class="ql-block">站在领奖台上</p> <p class="ql-block">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p> <p class="ql-block">100米自由泳第二名证书</p> <p class="ql-block">100米蛙泳第二名证书</p> <p class="ql-block">50米蛙泳第二名证书</p> <p class="ql-block">三枚银牌在胸前闪着银光</p> 三、个人刻苦努力 <p class="ql-block">青运群同学原来在大埔镇一所完小读书学习,由于客观原因,受到同伴们排斥歧视,便于2015年9月转到我校学习。到学校不几天,便把全校老师的姓名写在操场的地板上,不知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发泄出来的是爱还是恨。</p><p class="ql-block">日渐月久,在老师们的关心呵护下,她心态转变了,从一个沉默寡言变成了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从学习粘贴画到学习种植、从参加体育社团到参加烹饪社团,都是一个积极上进、不懂就问、脚踏实地、乐于助人的好学员。</p> <p class="ql-block">学习粘贴画</p> <p class="ql-block">开垦荒地,学习种植</p> <p class="ql-block">参加感觉统合训练</p> 四、教师辛勤哺育 <p class="ql-block">青运群同学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个人的付出与努力,也与特教学校教师的辛勤教育教学分不开。其实,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也有自己的教育对象、方式、方法,也需要备课改业,课前也要做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p><p class="ql-block">学校成立不久,就相应成立了粘贴画兴趣小组和种植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成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学生动手的能力,改善了学生的专注力,因此,吸引了很多学生乐于参与其中,青运群就是其中一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青运群粘贴画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劳动果实是由汗水换来的。</p> <p class="ql-block">付出劳动,终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2019年春学期她又参加了体育兴趣小组,学习长跑、短跑、往返跑。学习中,勇于拼搏,不服输的劲头十足,敢于向男生挑战,敢于和老师比拼。</p> <p class="ql-block">参加体育兴趣小组。图为练习起跑。</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p> <p class="ql-block">与男生对决</p> <p class="ql-block">与老师对决</p> <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21~23日,青运群与同学韩金亮、肖冯生、姚子顺作为柳城县代表队队员参加了柳州市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四人共夺得三金一银三铜好成绩,其中青运群夺得了中龄女子组100米第一名和200米第一名,个人获得两枚金牌,为柳城县争了光,也为特教学校师生争了光。</p> <p class="ql-block">赛前亮相,英气飒爽。</p> <p class="ql-block">汗洒赛场,奋力拼搏。</p> <p class="ql-block">200米第一名证书与金牌。</p> <p class="ql-block">毫秒不放,奋力冲刺。</p> <p class="ql-block">100米第一名证书与金牌。</p> <p class="ql-block">市残联领导陈文荣主任(右一)与我县三位金牌得主合影。(左起为我校学生青运群、韩金亮)</p> <p class="ql-block">县残联领导和学校领导与两枚金牌得主青云群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秋学期她又加入了烹饪社团,跟着老师学习制作馒头、花卷、马蹄糕等面点食品。</p> <p class="ql-block">学习和面。</p> <p class="ql-block">学习静置与醒面</p> <p class="ql-block">学习搓面团</p> <p class="ql-block">学习切面。</p> <p class="ql-block">学习做马蹄糕。图为调剂生熟浆环节。</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进步与老师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师付出得多,学生的进步就大,老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学生一进入青春期心里思绪多、波动大,有时也产生极端的心念。针对学生产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便于2019年秋学期申请立项小课题研究,课题是:《特色课程提高培智中高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此后,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社团活动,精心编写校本课程,细心研究学生心理,找出症结所在——家人放弃、邻居歧视、生活无望。根据校本课程,教会学生学做面点,帮助学生树立了生活信心。</p> <p class="ql-block">课题立项申请表。</p> <p class="ql-block">课题结题证书。</p> <p class="ql-block">课题获奖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学校开展的这些社团活动和课题研究,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今后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主流铺垫了道路;同时也丰富了教师自身的知识以及自身专业的发展。</p> 五、学校未来展望 <p class="ql-block">青运群虽然毕业离开特教学校了,但她留给学校老师应该思考的东西是什么呢?一、实施扬长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挖掘学生潜质,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并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二、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找到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三、开发校本课程。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学生良性发展,着重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必须为特殊学生提供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以及自由发展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梁波</p><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梁波、陈庆莲</p><p class="ql-block">图片甄选:梁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