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江摄影团队廉江红色地名创作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31日,九洲江摄影团队到良垌镇中塘村《中塘革命纪念馆》举行“记住红色地名,赓续红色基因"廉江红色地名摄影启动仪式。至2021年11月14日,团队完满完成了廉江红色地名拍摄任务。</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团队拍摄的精采镜头汇总。</p><p class="ql-block">请欣赏:</p> <p class="ql-block"> 【简介】中塘革命纪念馆位于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中塘村是抗日革命根据地村庄,抗日战争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塘村建立抗日联防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是大塘抗日联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中塘村又建立妇女会、农会,设立交通情报站,为廉江解放作出贡献。1948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中塘惨案,致中塘村有10多位革命志士牺牲。2014年修建革命纪念馆,2016年竣工,2019年1月被廉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廉江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廉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7月被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共湛江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简介】梁安成纪念学校位于廉江市城北街道办角湖垌村,为纪念革命烈士、角湖垌村人梁安成,于2013年1月在廉江市第十三小学加挂梁安成纪念学校牌子。校内设有梁安成纪念室和展览长廊,布置角湖垌革命斗争史资料、梁安成生平大事记和有关领导题词等。</p><p class="ql-block"> 梁安成生于1893年,在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廉江县支部委员、廉江县第一区农会负责人、廉江县农民协会执委、廉江县农民武装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1927年后任中共廉江县委书记、共产南路特委委员,1928年底在遂溪、吴川等地以教授功夫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12月被捕,后在桂林监狱被杀害。</p> <p class="ql-block"> 【简介】关泽恩烈士纪念小学位于廉江市城北街道角湖垌村委黄墩村。关泽恩是廉城东街人,生于1908年2月,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廉江县党组织的主要缔造者,为廉江县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28年介绍廖承志入党,1928年冬去苏联国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1年转到列宁学院任教师,参加组建该院中共支部工作,是该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后在苏联牺牲。1958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关泽恩为革命烈士。关泽恩烈士纪念小学校园内有关泽恩烈士石雕像和纪念室,有关泽恩生平事迹和中共领导人叶剑英、董必武、廖承志等致关泽恩之弟、妹等信件。</p> <p class="ql-block"> 【简介】中共廉江县委成立地遗址位于吉水镇上燕山村李氏宗祠。1927年7月廉江县农民起义失败后,廉江的革命活动受到挫折。1927年10月,中共广东省委派杨石魂、周颂年为巡视员,领导南路革命斗争,使廉江的革命活动逐渐恢复。经广东省委批准,1927年十一、二月间,中共廉江县委在吉水镇上燕山村李氏宗祠成立,随后很快恢复全县党、团、农、工组织活动,通知转移到外地隐蔽的共产党员回老家县工作,重新建立农民武装队伍。</p> <p class="ql-block"> 【简介】梧村垌农民武装起义指挥部遗址位于廉江市吉水镇梧村垌村刘氏宗祠。1927年7月30日,中共廉江县支部根据中共南路特委的部署,组织廉江县一区的农民自卫军300多人到梧村垌村聚集,翌日,在刘氏宗祠门前举行誓师大会,成立“南路讨逆军第二路第一支队”,宣布武装起义,指挥部设在刘氏宗祠,起义军在国民党廉江县当局的残酷镇压下,仅坚持了三天就转入地下活动。该旧址建筑面积145.7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500平方米,1981年11月被廉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梧村垌农民武装起义旧址”。2012年拆旧建新。</p> <p class="ql-block"> 【简介】廉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庞氏宗祠位于廉江市石城镇那良村委会那良村,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经历4次重修,2014年被廉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庞氏宗祠曾一度为国民党粤桂南区总指挥部,是驻雷湾地区日军投降洽谈并签约之处。1949年11月29日,为粉碎国民党余汉谋掩护白崇禧主力部队向钦州方向逃跑的阴谋,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三军把指挥部设在那良村庞氏宗祠,11月30日午夜廉江战役打响,12月1日下午3时解放廉江战役结束。廉江战役取得粤桂边战役的决定性胜利。</p> <p class="ql-block"> 【简介】山底(化北)革命纪念馆位于廉江市石角镇山腰村委会山腰村,山底地区是廉江市的一块飞地,廉(江)、化(州)、陆(川)边的主要游击区,1939年就有中共组织在那里活动。1940年初建立石角党支部,化北地区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于山底,桂东南抗日武装队伍也在这里休整,同化北人民武装并肩作战。山底地区人民为革命做出了较大贡献和牺牲,全地区有近千人投身革命,其中100多人为革命英勇献身。革命高潮时期,先后驻扎的人民武装有1000多人。</p> <p class="ql-block"> 【简介】涂沙抗日游击大队与陆川县抗日武装会师地遗址位于石角镇山腰村委会山腰村。1940年2月,中共廉江县委在山腰村刘傅宗祠成立石角党支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2月涂沙抗日游击队大队成立后即挥师东进山底,扩编队伍,配合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部队的战斗行动。后与陆川县人民抗日自卫军在该宗祠会合后,成立联合司令部,随后协同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化北工作委员会及化北办事处常驻该宗祠,领导化北地区革命斗争,1947年由中共化县组织领导到化北独立大队在该宗祠门前宣告成立。</p> <p class="ql-block"> 【简介】三合革命纪念馆位于廉江市石角镇鸭利塘村康车庙。1940年9月,共产党员林林、涂沙等三合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康车庙建立三合党支部;1945年春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康车庙前会师。三合区委、三合区人民政府、涂沙大队、三合武工队、三合区中队的领导人经常到康车庙召开会议,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工作。中共廉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新三团、簕塘独立营的领导有时亦到来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1992年廉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三合抗日武装起义旧址”石碑,1993年11月筹建三合革命纪念馆,2006年冬落成。.</p> <p class="ql-block"> 【简介】钩镰岭抗日战斗遗址位于廉江市良垌镇湍流村南。1944年11月23日,驻广州湾的伪军头目与日军分队长率领七八十日伪军混合队,分乘3艘双桅木船从赤坎沙湾启航,直扑湍流村,企图消灭在该村整训的成安乡抗日联防队。扑空后准备撤离时,3艘木头船在钩镰岭海边被成安乡抗日联防队、石门乡抗日联防队、遗风小学游小组等抗日武装队伍击伤。敌人撤到钩镰岭负隅顽抗。驻吴川的抗日将领张炎闻讯后,即派300多人来增援。此役毙日军小队长松川以下50余名,缴获军用物资一批。</p> <p class="ql-block"> 【简介】拱桥伏击战遗址位于廉江市良坰镇新华村委会新华圩圩边排测河畔。1944年10月2日,中共廉吴边区特派员黄景文组织成安乡抗日联防队和正奏、新民小学的抗日游击小组共70多人,由林林任指挥,黄飞任副指挥,于两家滩拱桥伏击从黄坭地到两家滩圩收税的伪军。是役毙敌2人,伤、俘敌数人,缴获长枪2支。</p><p class="ql-block"> 拱桥原为砖砌的三孔桥,东西走向,1993年改建为水泥桥,桥面安装有护栏。1981年11月12日,廉江县人民政府将该桥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简介】陈信材纪念馆位廉江市良垌镇贵墩村委白鸽港村新民学校内。由社会各界捐资40多万元人民币,于2005年动工兴建,2009年1月开馆。陈列馆有曾在南路地区从事革命活动的有关领导刘田夫、杨应彬、黄其江、李郁、杨子儒等人的题词,陈信材事迹介绍和白鸽港村革命斗争史,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再现当年的烽火岁月,讴歌革命先辈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馆名由原粤桂边纵队参谋长、政协广东省副主席杨应彬题写。2013年被评为第二批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简介】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旧址(诚一公祠)位于廉江市新民镇新塘村委新塘村。1945年3月,中共廉江县组织在该祠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成立新塘抗日联防委员会。5月,廉江抗日武装在新塘村整编为南路抗日解放军第三团(老三团),指挥部设在该祠。同月,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几次进驻新塘村。6月中旬,廉江党、政、军领导人在该祠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与此同时,廉江县民主政府筹备处也在新塘村成立。7月,广东南路各县(区)党组织负责人及驻新塘联防区部队连以上干部在该祠传达中共七大会议精神。1947年6月,粤桂边区人民解放车第四团在新塘村集训。中旬,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在该祠召开紧急军事会议。</p><p class="ql-block"> 1981年11月12日,该公祠被公布为廉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简介】粤桂边人民解放军新编第三团团部旧址达离公祠位于廉江市横山镇排岭村委会后塘仔村。1947年3月,根据南路特派员吴有恒的指示,以廉江县独立大队为基础,集中部分区队在后塘仔村达离公祠成立粤桂边人民解放军新编第三团(惯称“新三因”),共400多人,标志着廉江人民武装斗争开始走上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夏,粵桂边区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新三团编为粤桂边纵队第六支队第十六团。</p><p class="ql-block"> 1994年4月17日,廉江市人民政府将该公祠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简介】中共廉江县委旧址位于廉江市安铺镇博教村委会博教小学。1940年5月,中共廉江县委决定进驻博教小学,至1944年8月,这里一直是廉江革命活动的指挥中心。1941年2月,中共廉江县委在博教小学举办第三期党员干部训练班,目的在于提高党员骨干的政治思想水平和能力。1942年2月19日 至3月1日,中共廉江县委在博教小学举办整风学习班。1947年4月,廉江县人民解放政府在博教小学成立,1949年6月,廉江县人民解放政府改称廉江县人民政府,至同年9月,廉江县人民政府由博教小学迁往龙湾中山村。</p><p class="ql-block"> 1981年11月12日,廉江 县人民政府将该旧址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简介】肇基革命纪念馆位于廉江市营仔镇中心小学内。肇基小学原称第六保民小学,抗日战爭时期党组织委派革命者以教师公开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建立了肇基小学地下党支部。解放后,肇基小学被拆除,廉江县人民政府在肇基小学原址建成营仔镇中心小学。1996年,由廉江市民政局、外贸局等单位,以及当地外出经商人士捐款在营仔镇中心小学内建设肇基革命纪念馆。纪念馆为楼房,共二层,第一层设图书馆、院览室,第二层设接待室、展览室。该纪念馆在营仔镇新村中心地段,四面环山。</p> <p class="ql-block"> 【简介】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位于廉江市石岭镇合江村委会合江村。黄平民,1900年生于塘蓬镇八元塘村,1911年随父迁居石岭合江村。1920年底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从苏联回国,在周恩来任部长的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工作,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1928年4月任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同年8月任中共南路特委书记,11月,被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常委。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在广州湾(湛江市)被捕,后在高州就义。1953年,廉江县人民政府把黄平民故居改建为合江小学。1990年把合江小学更名为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校园内立有黄平民烈士镀铜像和纪念室。2008年在校园内建立廉江党史宣传长廊。2012年被评为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简介】簕塘战斗指挥所旧址位于廉江市石岭镇簕塘村李氏崇正公祠。1948 年1月7日,国民党廉江县县长调集县大队及塘蓬、石岭、吉水等地方反动武装,配合国民党第六十九师九十二旅2个营,分三路“围剿”簕塘革命游击区。中共簕塘区委、簕塘独立营在崇正宗祠成立指挥所,组织簕塘区独立营 300 余人和村队 100 余人奋起反击。战斗从凌晨4时打响,至下午3 时许,独立营主力突围,留下李延登等人组织群众撤退。在掩护 4位女战士突围时,李廷登不幸牺牲,敌人把其头颅割下,并拿到石岭、塘蓬等地“示众”。是役,敌伤亡 40 多人,人民武装牺牲 32人,群众有12 人被杀害,70 多人被抓走。随后,敌人洗劫簕塘地区。1987 年 12 月被廉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廉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勒塘战斗指挥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 【简介】龙湾区革命史陈列馆位于廉江市石岭镇盘龙塘村林世悦祖屋。1949 年1月,根据中共粤桂边区委和临时军委指示,粤桂南地委在盘龙塘村召开廉江县委和新三团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区委书记会议,研宄和部署廉江春季攻势。春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廉江县保安第二营以及石岭、龙湾、石颈、那贺等乡兵共 260 余人龟缩到石岭圩当铺里负隅顽抗。1949年10月19日,黄明德、周斌在林世悅祖屋召开-支一团和六支十六团主要指战员联席会议,部署攻打国民党石岭据点,21日凌晨解放石岭战斗打响。</p> <p class="ql-block">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成立旧址位于廉江市长山镇李屋村委会鲫鱼塘村李氏宗祠旁。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批准成立粤桂边纵队。8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举行庆祝成立大会。10月,粤桂边纵队建制由成立时的六个支队扩大到八个支队,部队指战员发展到25000多人,密切配合南下的第二、第四野战军,展开围歼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残部的粤桂边战役。共歼敌170000多人,俘获国民党多名高级将领,其中粤桂边纵队歼敌24000多人。</p><p class="ql-block"> 1981年11月12日,廉江县人民政府把该遗址定位县级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简介】鉴江庙交通联络站遗址位于廉江市石颈镇新屋村鉴江庙。鉴江庙是历史文化古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交通联络站,廉江革命先驱林敬文率领林克平、钟永月等革命人员在鉴江庙开展游击活动,大力周边两岸、附近村庄有识人士参加游击活动,在庙里修理枪支,翻新子弹,印发传单,为解放山区事业作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鉴江庙始建于清初,最近一次重修是2015年,并设立革命文物纪念馆,陈列革命事迹,悬挂革命人员和烈士遗像。2006年11月被来就是人民政府公布为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鉴江庙地下交通联络站遗址”。</p> <p class="ql-block"> 【简介】平山岗横岭村交通站旧址三帝庙位于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委横岭村,始建于1370年,三进四合院式建筑。1865年(清同治五年)重修,1958年被毁,1993年原址重建。1947年开始,青平区队在此设立交通站,中共青平区委、青平区队领导多次到这里指导工作。2008年4月18日,廉江市人民政府将该旧址公布为廉江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拍摄:九洲江摄影团队。</p><p class="ql-block">收集、制作、编辑:陈进标。</p><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