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南海子公园

讷于言

<p class="ql-block">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个北海公园,但有不少人特别是不少外地人还不知道北京有个南海子公园,“南海子”公园的名子是相对于“北海”公园而产生的。南海子公园,现称南海子郊野公园,位于北京大兴新城、亦庄新城和市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带,面积11.65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颐和园。公园漂亮至极,树木葱茏,繁花似锦,水光潋滟,飞鸟遨翔,横桥卧波,楼台亭榭,乾坤转换,四季景异,然而更突出更鲜明的是它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南海子地区曾是五朝猎场(辽、金、元、明、清),三朝皇家苑囿(元、明、清),当时围墙160多里,有四座行宫,六座皇家寺庙、九座海子门、十三座海子角门,成为一时之盛。《明一统志》记载: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旧为下马放飞泊,内有按鹰台。永乐十二年增广其地,周围凡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中有海子三,以禁城北有海子,故别名南海子。元、明、清三代有不少文武全能、善骑射猎的“马上”皇帝,为了保持其尚武本色和满足其狩猎需要,在这片园林中放养了走兽和飞禽。 元、明、清诗人对当时南海子风光和皇家狩猎等多有记叙。元代诗人刘静轩《题白海青》 皂雕赤鹞世纷纷,雨翮何如白锦文。东海飞来一点雪,西风透骨万重山。老拳独击头鸦脑,俊目仍看狡兔群。玉食所需谁可得,夜来丹诏赐元勋。明代诗人李东阳《南囿秋风》 别苑临城辇路开,天风昨夜起宫槐。秋随万马嘶空至,晓送千旓拂地来。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南海子》 红桥夹岸柳平分,雉兔年年不掩群。飞放何须烦海户,郊南新置羽林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南海子自辽金肇始,元明拓展,清代鼎盛,总面积达216平方公里,与紫禁城、三山五园共同构成京城清中前期三大皇权中心。据载,康熙帝在位61年,共159次临幸于此。不仅是狩猎之地,更是“人君练武之地”《康熙起居注》,所以,历代皇帝常常在南海子及南苑举行盛大阅兵活动。顺治钦定三年阅兵一次,后为不定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南海子公园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即南海子麋鹿苑,它是我国第一座以散养方式为主的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俗称“四不像”,它头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古时多为富贵吉祥、兴旺和谐的像征,原为中国所独有。中国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座骑即是四不像,诗云:身骑四不像,手持剑锋逍。我国古代文献或著名诗人对麋鹿也多有描写。诗经《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麋鹿攸伏。麋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躍。唐代诗人杜甫诗中有写麋鹿诗句的近十首之多,如《题张氏隐居二首》中说: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又如《三川观水涨二十韵》有: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唐代诗人李白在《赠薜校书》中也有描写: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唐代诗人白居易《中书寓直》中说:自嫌野物将何用,土木形骸麋鹿心。宋代诗人苏轼在《和陶饮酒》中说: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此后,宋词元曲中对麋鹿也多有词章,可以说前人之叙备矣。明朝之前,麋鹿在我国大江南北多有分布,自清代之后由于天灾人祸战乱,数量逐渐减少,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滥杀掠劫,猎宛毁于战乱,最后一批麋鹿从此消亡。1865年法国人从中国陆续运出一批麋鹿。1900年欧洲一些动物园收集到18头麋鹿,逐渐繁殖到600多头,1985年、1987年两次送还给中国40头,圆了“迷”鹿回家的百年夙愿,现在南海子公园繁育为200多头,全国共育有麋鹿8000多头,在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建有国家级麋鹿保护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本人对南海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有限,对有些文献和资料深入学习不够,引用和摘录有很大局限性,错漏在所难免,对此表示歉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