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

志愿者朱从振

<p class="ql-block">张淑玲、谢淑兰、董萍、魏贤玲同学。</p> <p class="ql-block">朱奎先和奶奶王玉萍开心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聚餐</p><p class="ql-block"> 徐州有聚餐的风俗,要好的、能啦得上、处的来的几家轮流安排酒席,让大家欢欢喜喜的相聚一堂,乐呵乐呵!</p><p class="ql-block"> 说处的好,记事时就觉得从祖辈、父辈们开始处的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等到了我们这一代,光屁孩一起玩耍,上学、工作、成家立业,都是一家人似的,互来互往,热热呼呼的;不是一家胜似一家。</p><p class="ql-block"> 以前条件差,吃都吃不好,也没忘互相走动,簿酒淡菜,忙里偷闲也要“弄两杯”。</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一晃一晃就老了,渐渐的步入老年。现在今非昔比,都进城住洋楼了,孩子们工作,钱大都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以前想吃想喝,条件限制,为了孩子为了家,很难放开,随心所欲的去享受。</p><p class="ql-block"> 现在条件真的好了,身体又受到了“限制”。</p><p class="ql-block"> 其实,大家聚餐对吃喝享受要求的并不是重点;说说心里话、啦啦家常呱,说说笑笑放松放松心情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像公文、董萍为例,自己退休,孙辈一天天长大,儿子是十几万人一个有名的大镇“一把手”,有什么再需要自己操心的;让身体少出“问题”多活几年也是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生活的坐标随着自己与日俱增的年龄,也需要调整了。</p><p class="ql-block"> 聚餐,并不象年轻时那么“来劲了”,猛吃海喝,忘我的投入。这不,十几个人一桌,两瓶“泸州老窖”居然还剩了一瓶。</p><p class="ql-block"> 但礼数是不能少的:东道主致欢迎辞后,宣布开始,该敬酒的、碰碰杯的,一点也不少。当然,敬酒有长幼大小之分,哪怕以水代酒,也是认认真真的像模像样,不能马虎。</p><p class="ql-block"> 东道主要的山珍海味大都消费“不过半”,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包吧,派来派去好说歹说,才能把打好的包派得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7日也是立冬日,狂风(八级大风)暴雨,恶劣天气,大家没有一个人失约:坐地铁的、坐公交车的,自己开车的都有。玉萍婶带着孙子朱奎先,怕孩子风吹雨淋,打个的到酒店,最远路最先到达,活的就是自己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从聚餐的图片上能看得出,大家的精神非常的放松开心❤ 。</p><p class="ql-block"> 为自己做主,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这才是新时代新生活~我们的追求!</p><p class="ql-block">撰文:朱从振</p><p class="ql-block">2021.11.07(立冬)</p> <p class="ql-block">光荣在党50年奖章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书香、从会心心相通</p> <p class="ql-block">说的是邻里话,啦的是家乡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