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寻我知青年代的记忆

弓之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图 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寻访的冲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者前段时间,在美篇发表了一些知青年代回忆性散文,引起了不少共鸣,还有些美友留评时刨根问底,怀疑我是不是记忆有误。这也勾起了我的一份萦绕已久的夙愿,于是便独自驾车几百里,重返了当年的插队之地——现江苏省灌云县东王集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位曾在我们大队合兴小学当过教师的老友,在他家的院子里热情接待了我, 院子里那间40多年前的简陋房屋依然如故,但我觉得非常亲切,因为当年由于突降大雪道路已封的缘故,我和几位来访的年轻人就在此屋用稻草打地铺住了一晚。所以这次造访我特意以这间屋为背景,与他合了影。</span></p> 眷恋的热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他家向东去三里地,就是我当年插队落户的生产队——王集公社合兴大队第七生产队。这片很开阔的大田,可谓是淮海大地的缩影,发科、合兴两大队连片共有三四千亩,其中合兴七队就有280多亩,可贵的是如今这里农田面积几乎一点也没减少,还是合兴村七组农户的粮食主产地。当年我考上大学离开生产队之前,就是在这块地头与油菜花合的影,因为这是一块儿曾经浸透了我汗水和泪水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生产队到公社王集镇上约有十里,当年的土路虽然也比较宽,可以赶大车,但一遇雨天就非常泥泞难行,如今这路也已经变成了能够会车而过的混凝土乡村公路,导航定位可以到村到组,交通很方便,开车三公里就上了新204国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处长约二百米宽约二十多米的水塘,原是生产队的鱼塘,夏天我常在这里游泳,春节前生产队多半会在这里抽水起鱼,分给各家各户过年。而我在生产队参加的第一次生产劳动,也是在这里挖取柴根泥沤肥。</span></p> 民居的变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村民们的居住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现在半数以上的人家,都盖起了颇为自豪的农家小楼。水、电、汽等比较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也都进入了农村寻常百姓家。不过村居公共环境的营造与苏南苏中相比,仍有较大差距。</span></p> 旧址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我当年插队时所居住土屋的原址,我离开后这里就成了大队的卫生室,房屋也重新翻盖了,但现在卫生室又搬迁扩建换了新址,这里也就基本废弃了,但距此不足百米的合兴小学,有位新调来的教师一家子曾借住这里几年,几年当中他家连续考出去三个本科大学生,一时传为佳话。当年老邻居还告诉我,我曾居住过的旧址风水好的相关传说,现在仍经常为当地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特别是我当年在这屋前屋后种的几十棵杨树,仅六、七年时间就都长成了材,不久就全部派上了用场,成为了合兴小学新建校舍的栋梁。现在这旧址只在东北角上,还剩下一棵似乎怎么也长不大的老榆树了。我看着这棵树,也在默默的思忖:不管是老榆树还是老槐树什么的,我现在真的是到老了还在怀念当年所栽的树……</span></p><p class="ql-block"><br></p> 公社的情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合兴村我又一个人到王集镇上转悠了两小时,望着挺气派的镇政府大门,看着街头既熟悉又陌生的乡情,又勾起了我许多回忆。46年前我被抽在公社知青办工作了大半年,骑自行车跑遍了全公社20个大队200多个生产队,与许多知青都交上了朋友。然而现在全公社已没有一个知青仍留在这里,即使当年嫁给当地农民的女知青,后来也到了县城工作,渐行渐远了。不过知青们在这里留下的奋斗足迹,以及文化理念方面的影响,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那段时期确实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国家层面而言,那个特殊年代的知青群体,为国家的社会变革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已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淌过汗水,流过泪水,但我们的知青岁月此生无悔。</span></p> 日志的回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到家里,我又翻出了仍保存至今的那个年代的日志,期待能从中找出一些人生旅途的微缩剪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秋冬之际,文革后恢复高考之举,燃起了许多知青渴望上大学的梦想。 那段时间我边参加生产劳动,边投入多项社会活动,也挤时间进行高考前的复习准备,每天大概只睡五六个小时。翻看着当年记录简要的日志,也仿佛感觉是那个特殊年月的情境回放。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大学生,也使我的人生踏上了新征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40多年过去了,我曾经插队的苏北边远农村,已经从极度的贫困步入了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奋斗历程,已经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已初见端倪。我们二千万知青当年的心愿已基本实现,我们希望下一代能够创造更美好的未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