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六十年签名变化

羊在秋天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资料图片来自网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编辑制作:羊在秋天</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不仅是开国领袖,并且是优秀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跟书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都以气势磅礴著称,书法的笔法变化总是随着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审美趣味。</p><p class="ql-block">在书法领域,毛泽东的成就非常高,跟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沙孟海等人并称为“20世纪十大书法家”,引领了几代人在书法艺术上的创作风向。</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书法被誉为“毛体”,自成一体,是在广泛吸收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孙过庭、苏轼、黄庭坚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气质、修养、胸怀、思想、情感等诸多元素后形成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自小用毛笔写字,后来一直没有改变这个习惯,所有文案、文章、诗词、书信的书写,他都用毛笔来完成,这个习惯是促成“毛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60多年时间里所使用的签名字体,以及在笔法上的变化,展示了“毛体”书法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1912年到1916年这几年里,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喜欢用楷书来签名,字体挺拔、端庄,线条瘦劲刚健,整体风格追求阳刚之美。</p><p class="ql-block">此时期,毛泽东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心中树立了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连字体都流露出年轻人应有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1917年到1919年,正值“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接触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野和心胸都变得开阔起来,他的签名字体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字体以楷书为基础,又吸收了魏碑的笔意,变得更加沉稳、方正。同时,为了追求字体的灵动,他在一些笔画里有意识地加入了行书的笔法。</p><p class="ql-block">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写“泽”字时,他把三点水连起来写,“东”字的撇和捺变得更加开放,暗示了他以开放的胸襟迎接新文化、新思想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1921年到1923年间,毛泽东的签名基本上从楷书过渡到了行书,笔法的变化逐渐多起来,给人行云流水的感觉,具备了“毛体”的基本造型,其特点是“毛”字的最后一笔写得很舒展,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从1924年开始,毛泽东创作了《沁园春.长沙》等大量的诗词和文章,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和思想光辉。</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草书写成,把文学的诗意和书法的用笔完美融合,书法线条的变化随着诗词情感和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自由奔放、起伏跌宕的特点,是“毛体书法”从行书向草书过渡的重要时期。</p> <p class="ql-block">1941年到1958年这段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开始向狂草转变,运笔自如奔放,得心应手,签名看起来更加洒脱飘逸,许多签名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完成,如行云流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看后让人很震撼,把自己的真性情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真正诠释了什么是“书如其人”。</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毛体”,经过毛泽东几十年的探索,已经非常成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是他书法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直观体现。</p> <p class="ql-block">从1964年之后,毛泽东的签名依然在变化,字体常常在行书和草书之间自由切换,往往根据不同的心境和场合来完成书法的创作,见证了他的书法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大境。</p><p class="ql-block">从毛泽东60多年的签名和书法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人要想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创造出一种字体,必须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做到求新求变,并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方可如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