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听首老歌——《乡间的小路》

路远明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偶尔听首老歌,心潮随旋律涌动,尘封往事、岁月期许,如烟如风也如歌……不知是岁月凝固了音符,还是音符凝固了岁月。</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闭目“凝视”,顺着清新流畅的旋律,恍如走进时光的隧道。隧道的那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三俩发小,挎筐提篮,从山中嬉笑而归。<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麓下的小道上,洒着缤纷的晚霞,耳畔阵阵鸟语,鼻中满是花香,还掺着篮中野果的清甜。</span>虽没有歌中“暮归的老牛”来陪伴,却有松鼠在林间跳跃,野鸡在树丛觅食,鹿儿机警地观望……一曲童年的短笛在岁月的山谷中回响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身边不时走过模仿着港台电影中留着长发,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手提录音机的时髦男女。喇叭裤、蛤蟆镜、录音机,是那时的流行标配。当年的《大众电影》可谓是引导时尚的风向标,刊物上的国外的港台的以及国内的剧照、明星照,都成了时尚男女追求的对象。时尚的一种解释是标新立异,显示的是与众不同。显示给谁看?男孩子自然是最想显摆给女孩看,女孩子自然也是最想显摆给男孩看。同时也有为了自我的一种释放,想要释放的是社会变改中避俗趋新的那种追求。至于隐伏在显摆的背后、释放的背后、追求的背后是什么,就有些难说清楚了。总之,在那个年代里,确实有许多既朦朦胧胧又懵懵懂懂还有点迷迷瞪瞪的东西,到在现也难说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既然难说就不去说了,还是沿着那条洒满细碎残阳的乡间小路漫步前行吧。蛙声悠扬,蝉儿高唱,炊烟袅袅,晚风轻拂,四溢着泥土的芬芳。<span style="font-size:18px;">旖旎景色里,那个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怀抱吉他的叶佳修,鲜衣怒马、且歌且行,朝气蓬勃地始创着台湾岛上“乡村田园歌谣”,意气风发地领军着岛上的“民歌运动”。手拨琴弦,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音符洒落在乡间田野;词曲飞扬,一首首脍炙人的歌谣飘荡校园。《赤足走在田埂上》</span>《外婆的澎湖湾》《踏着夕阳归去》《爸爸的草鞋》《思念总在分手后》《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真诚质朴清新自然之风味扑面而来。旋即,这风吹又掠过海峡吹向大陆,掀起了一场隔海相映的“校园歌曲”的浪潮,让两岸的校园、两岸的青年第一次如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泛而浩大地</span>“同唱一首歌”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支支感情充沛、曲调优美、清新流畅的“校园民谣”,将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插上翅膀,飞进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底;也将魏晋唐宋的田园诗意,化做音符中的人间烟火、田园亲情,架起了通往远古的音乐彩虹。让人顿悟:在我们的身边世界里,在这些日常生活中,竟有这么多的美好事物被我们熟视无睹?!恍惚间步入“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耦花深入”的幻境,魏晋唐宋轮换着在眼前闪动。一会儿是五柳先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桃花园境。一会儿是摩诘居士“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之涓川田家。倾刻,又见诚斋野客的“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的乡间境遇,让人心醉神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起来当年的一个趣事。有一发小跟我说:“我发现,在洗澡堂子里唱《乡间的小路》特别好听,能唱出这歌的味道来。” 我曾一试,果然。尤其是唱到“喔呜喔呜喔喔他们唱”时,澡堂子密闭空间造成的“混响”,确实有点录音机里叶佳修的味道。澡堂子里的赤身裸唱,还让人感受到另一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原始的味道。这不也是叶佳修的歌中散发出的那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味道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乐坛不仅需要罗大佑、李宗盛等具有批判精神的音乐人,也需要叶佳修这种摆脱人间世俗羁绊之后与自然融合为一、与音乐融合为一的乐天派音乐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的确如此。环顾左边,路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写字楼几近彻夜的灯光,人们多么难得“从前慢”一下啊!在叶佳修的歌声中,暂停一下奔波的脚步,摆脱一下身边的喧嚣杂乱,尽享一下平静安宁的心境与发乎自然的喜悦,有谁不愿意这样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吧,那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条“乡间小路”,一同分享这份快乐感受吧:“……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