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汉江行,(安康篇)老同志“观摩新变化 共享新成果”赴西康、阳安线观摩

紫云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一大早,老同志顶着凛冽的寒风,从西安的四面八方来到南郊经九路口乘车前往西安车站。</p> <p class="ql-block">  离退部主任闫江,向老同志说明行程和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p><p class="ql-block"> 早上好!</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天气,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此,我们对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前来参加集团公司强基达标观摩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p><p class="ql-block"> 一年来,集团公司带领干部职工坚持“大安全、大运输、大经营、大成本、大建设、一家人”的理念,运输总收入、货物发送量等11项指标增幅均位居全路第一;开行省内地级市动集动车组,让复兴号奔驰在三秦大地上;惠民实事温暖人心,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顺利实现了第16个安全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得益于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对集团公司工作的支持和奉献。</p><p class="ql-block"> 当前,集团公司正进入“两坚守两实现”攻坚态势的关键时期,我们邀请在西铁发展建设中挥洒青春与汗水的老领导、老同志乘坐列车,对西康、阳安两线各单位进行3天的实地观摩,让老同志亲身体验集团公司的巨大变化,共享西铁美好家园的丰硕成果,更好的支持集团公司各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第一观摩点:西安至安康“小河镇车站”。</p> <p class="ql-block">  小河镇车站建站于1999年,有正线3股、货运专线1条,站舍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车站有13名职工,2000年1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车站站舍美观大方,候车大厅和站舍办公楼紧紧相连,有一个长长的站台。车站还有货场、线桥工区、接触网工区、给水工区和信号工区,也有驻站的公安。小河镇站虽然只是西康线上的一个小站,可它为建设和谐铁路和发展地方经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小河镇辖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75万人,是旬阳县的北大门。小河镇是周边农副产品、小商品的集散地,而且还是安康、白河、旬阳、湖北十堰通向西安的要塞和重要站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三台令三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王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一)观小河镇车站</b></p><p class="ql-block"> 小河,小河,地处秦岭山窝,站场干净利落,菜园葱蒜鲜多。多鲜,多鲜,美了职工莱蓝。</p> <p class="ql-block">第二个观摩点:安康机务段</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安康机务段承前传统,创今新风,建平台、搭载体,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着力打造车间班组家园文化,让职工成为主角,自觉爱家、建家、管家,有效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获得感,极大提升了企业创新发展的“软实力”。</p> <p class="ql-block">  雕塑以抽象化手法将机车与轨道融为一体,竖直向上的机车象征铁路事业蒸蒸日上,延伸远方的轨道象征安全之路永无止境。其又形似安机拼音字母“A““J”的组合, 势如大鹏展翅腾飞,蕴合著安机人“亲和敬业、追求卓越”之精魄,昭著“安机梦”托起“铁路梦“之鸿志。</p> <p class="ql-block">  安康机务段立足车间、班组,倡导共建、共享。邀请专家按照区域布局、车间功能、班组分工等进行整体设计和长远规划,确立了各车间经营理念和岗位格言100多条,做成文字、展板、台签等在车间、班组、岗位显著位置进行摆放。</p><p class="ql-block"> 发动职工栽种花草树木,扩建花园、绿地3万余平方米,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精益求精”“和谐之音”“众志成城”等人文景致雕塑。</p> <p class="ql-block">  与“家”“德”“憩”“馨”等石刻作品相映成趣,形成景景见品位、点点有文化、处处透思想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体现出人与企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绿色、生态、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 坚持文化育人,在车间班组家园文化建设中实现从“硬件建设”向“软实力提升”转变。</p> <p class="ql-block">  倡导“三感”价值取向和“五诚”品格风尚,开展“敬畏安全•诚信尽责”人物故事展播,评选“十大诚信安机人”,建设诚信大道,编印《安机人物春秋》等,让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主要内容变为安机的道德新风尚。</p><p class="ql-block"> 提倡管理就是服务、工作岗位就是服务平台、工作对象就是服务对象,研发安机职工素质诚信平台,编印岗位作业指导书、列车操纵“五色图”和各类服务提示卡等,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  桑科,榕族榕属大乔木植物。树高15~25m,叶革质,三角壮卵形,基生叶脉三出,侧脉5—7对;叶柄纤细,榕果球形至扁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花期3—4月,果期5—6月,“菩提”为梵文“ Bodhi ”音译,意为觉悟、智慧。</p><p class="ql-block"> 癸丑(1973)年,为畅通川陕鄂铁路要道,原铁道部选址三省要塞筹建机务段。戊午(1978)夏,适逢改革开放,百业俱兴,安康机务段正式成立。 </p><p class="ql-block"> 建段伊始,安机人众志成城、艰苦创业,安机段蓬勃发展、初露峥嵘,前人于段内植此菩提。</p><p class="ql-block"> 甲申(2005)年,安康、勉西资源合;乙亥(2019)末,襄渝、西康、阳安复线通。乘运输布局调整、铁路改革发展之势,婷婷安机,追时扩变。岁月更迭,初心不改,葱葱菩提,耕耘树艺,抗暑御寒,百鸟来栖。</p><p class="ql-block"> 庚子(2020)仲夏,强基达标,流程再造。三千职工承前行之精神,启后涌之诚信,昼顶烈炎、夜披皓光,汗挥三伏、褐肤瘦身,拆移迁建万余平米,挖填植筑千石方亩,大道坦途,灯映霓虹。菩提几经腾挪,立于机务大道,树龄四十有余,以证安机发展征程,续写耕耘奋进新篇!</p><p class="ql-block"> 二O二一年元月</p> <p class="ql-block">  广泛运用“五点”宣传引领法,发动职工“随手拍”“短信播”“微采访”,定期组织“十大安机工匠”“十大优秀青年”“十大贤内助”及“孺子牛”“劳时达人”“趟数领头鹰”等评选活动。</p> <p class="ql-block">  先后从生产一线选树了300余名各类先进典型,600余名职工荣登“闪光台”,让职工感受到人人有亮点、个个有智慧、事事被关注、时时受重视,让职工成为作业技术上的行家、创新领域里的专家、安全把控中的赢家、自我行动的管家和精神世界的大家。</p> <p class="ql-block"> 创新“四化管理”“‘五六七八’五色图”常态管理、工具材料一体化管理和智慧党务等工作理念,创建张清佩、牛建军两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定期组织金点子评比、创新项目评比和“创客”大赛等活动,激励干部职工争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实践的“弄潮儿”。</p><p class="ql-block"> 关注职工深层次需求,将车间班组家园文化建设与职工成长成才及思想政治引领深度融入,凝聚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p> <p class="ql-block">  着力推进青工培养“十个一”系统工程,全面打造诚信师徒关系、培育安机工匠队伍,持续深化“名师授徒”及人才阶梯式、针对性、多元化培育方案,清佩软件开发、骁勇技术攻关、卫强机车急救、剑峰质量攻关等30余名职工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局工会主席和新老安机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三台令三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王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二)喜看安康机务段小改小革成果展</b></p><p class="ql-block"> 扳手,扳手,还有尺拐弯头,革新成果一溜,来自职工妙手。手妙,手妙,精准更有高效。</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观摩点:安康车辆段</p> <p class="ql-block">路标。</p> <p class="ql-block">快乐音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三台令三首</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王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三)安康车辆段高科技赞</span></p><p class="ql-block"> 探伤,探伤,射线直穿肚肠,重物皆有吊装,科技助我优良。良优,良优,高速重载无忧!</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观摩点:安康车站</p> <p class="ql-block">  安康车站始建于1970年,地处秦巴腹地,坐落在汉江之畔,位于素有“西安后花园”的古城金州,是陕南及川东、鄂西北毗邻地区最大客运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为适应旅客美好出行需求,2020年7月份以来,车站启动了一系列硬件设备改造、软件服务升级工作,改造后的安康站主体建筑采用对称布局,进站口在正中,两侧为无障碍通道,立面上采用了大片整齐的玻璃窗,与立柱无缝衔接,由内而外焕发出轻快、明朗、大方的新风采,成为了安康新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硬件优化升级 候车室可容纳5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安康火车站利用前后近1年的时间,对车站整体形象进行重新雕塑,将周边杂乱无章的破旧房屋拆除,修建了花园凉亭,整体外观焕然一新,从站容站貌上是一个质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  首次推行了“售候合一、验检合一”,避免了旅客进站流线不畅的问题,旅客进站效率大幅提升。针对电子客票、互联网购票推广普及等实际,在候车室增设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了陕南地区首个开放式售票大厅。新的综合服务中心汇集了售取票、退改签和乘车咨询等服务功能,一改过去的小窗口售票模式,采取面对面服务的方式,更加人性、亲切。</p><p class="ql-block">  大力改善旅客候车体验,历时3个月,对候车室的布局、空间进行全面优化调整,对低站台进行改造。候车大楼由原来的2890平米增加至4300平米,可同时容纳的候车人数从3800人提升至5000余人。新建天桥全长62.15米,高4.2米,工程耗时4个月,于5月25日提前建成投入使用,旅客进站乘车的通行能力提升了38%左右,避免旅客在站内拥堵的现象发生,大大提升旅客出行满意度和车站的整体服务水平。</p> <p class="ql-block">  基础配置扩容 便民服务更贴心</p><p class="ql-block">  改造后的安康火车站,候车室配置扶梯2部,每天交替保证24小时正常运转不断档,高峰时段两部扶梯同时开启。设置候车座椅共计960个,按摩座椅54个,车次显示屏17个,电子信息显示屏6个,自助热水器8台。</p><p class="ql-block">  深化厕所革命,将原来的6个卫生间、36个蹲位,扩大到11个卫生间(含2个第三卫生间)、71个蹲位,增加残疾人设施1套,增设婴幼儿设施1个,服务效能翻倍,服务精细度提升。</p><p class="ql-block">  车站在候车室内设有温馨的母婴室,配备相应的母婴服务设施。打造内外两个商务候车厅,精心布局,大方舒适。在广场、候车室、站台设置5个无障碍便捷通道,服务重点旅客便捷出行。</p><p class="ql-block">  为满足游客需求,设置充电台6个,可同时满足144人自助移动充电,增设干净整洁的自助售货机4个,投放方便面、饮料等商品,自助神器按摩椅随时为旅客缓解候车疲劳。</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11日起,绿动车在西康铁路实现常态化开行,截至2021年6月9日,共开行动车600余趟,发送旅客33万人。旅客乘坐动车到西安由原来的3小时48分缩短至1小时59分,深受乡亲们的青睐,被亲切的称为“西康绿旋风”。 </p><p class="ql-block"> 绿动车的开行,不仅加速了安康、西安两地商贸、旅游、就业等多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时间成本”,给返乡就业、独立创业的乡亲们提供更多创造财富的时间和空间。</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观摩点:安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三线铁路建设展)</p> <p class="ql-block">  安康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馆藏藏品40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千件。春秋战国时期巴、蜀、楚文化遗物,汉魏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器、画像砖和陶俑,明清时期名人书画等为馆藏特色。安康博物馆陈列展览由“三主两辅”组成,即:“天赋安康”、“脉源安康”、“筑梦安康”三个基本陈列和“安康三线建设历程展”和“馆藏书画精品展”两个专题展,系统地展示了安康“特色资源、人文历史、重大事件、辉煌成就、未来规划”,勾勒出安康过去、现在和未来,真正发挥“安康文化祠堂”和“安康会客厅”的功用。</p> <p class="ql-block">  安康,古有“秦头楚尾"之称,蜿蜒流长的汉江给她注入了大河文明的血液,远古伊始,先民们就在这里播撒着文明的火种。</p><p class="ql-block"> 商周时期,安康属姬姓封国庸,部落杂处,习尚蛮夷。西汉政权建立后,汉水上游作为王权肇基之域,经济文化得以快速发展。降及魏晋,版幅裂隙,失所流民侨居安康,升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宋元以后,安康迭遭战事,经济凋敝。清代中叶,湖广移民大量涌入秦巴山区,垦殖山林,落土生根。薪火相传,人文不息,一个美丽富裕新安康正在秦巴山间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安康博物馆镇馆之宝史密铜簋。</p> <p class="ql-block">红二十五军在安康县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长征进入陕南,创建了以商洛地区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8日,红二十五军解放镇安县城。 </p><p class="ql-block">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手枪便衣队、工作队分别在镇安西南靠近安康县边界的西口、西沟河一带,活捉土豪劣绅,组织抗捐军。</p> <p class="ql-block">  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进入安康县叶坪,在桥亭、复兴、马坪、紫荆等地,先后处决反动保长及土豪劣绅10余人。2月6日,红军返回镇安时,将患病战士张万青(山东人)安置在马坪乡陈家台群众家治疗,5天后被地方保安队队长张青贤发现并杀害。2月下旬为了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红二十五军主力由商洛西进,再次抵达安康县北山的荆河、紫荆(这两乡时属镇安县)、马坪、叶坪、桥亭等乡,西去汉阴、石泉、宁陕境内,攻克宁陕县城。4月上旬,红二十五军300余人,从镇安南下,在马坪乡火柴沟口的疙瘩庙,全歼张青贤保安队十余人,为死难烈士报了仇。战斗结束后,两位战士负伤掉队。第二天,当地一王姓农民为他俩带路,送回了镇安。</p> <p class="ql-block">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北上离开陕南。这期间,红二十五军以游击方式经常在北山广大地区活动,他们沿途写标语、打土豪、救济贫苦农民,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发动群众抗捐抗税,建立地方政权和抗捐军等,在群众心中留下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  三线建设:</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为应对外来战争威胁和经济封锁,中央把全国划分为沿边沿海一线地区、中部二线地区、西南和西北三线地区。在“三线”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从1964年开始,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初步建成了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i>  浴血会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三线建设期间,83万铁道兵、民兵和学兵汇聚在襄渝、阳安铁路沿线,展开了一场由理想、激情、奉献精神支撑的铁路建设大会战,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人生赞歌。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全力支持,为铁路建设筑起了坚实的后盾,共同创造了人定胜天的伟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i>襄渝铁路安康段</i></b></p><p class="ql-block"> 1969年11月,中央正式决定修建襄渝铁路并要求1972年通车。</p><p class="ql-block">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经十堰、安康、达县到达重庆,全长915.6公里,其中安康县境64.55公里,工程代号“2107”,是“三线”建设重大建设项目。</p><p class="ql-block"> 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2师、6师、10师、11师、13师奉命进驻安康抢修襄渝铁路。</p><p class="ql-block"> 1970年4月30日,安康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人民发出关于抢修襄渝铁路的动员令,要求城关等12个区迅速动员2.5万名民兵配属铁道兵5761部队(11师),参加抢修襄渝铁路的战斗。7月底,全县共动员2.5万民兵编成4个团,称“2107”东线指挥部安康民兵第一师。8月,安康县2.5万民兵陆续进入施工现场。</p><p class="ql-block"> 襄渝铁路是一条以隧道、桥梁为主的铁路干线,桥隧总长度占全线的45%,超过了成昆铁路,是20世纪中国建成的铁路干线中桥隧密度最大的铁路。而安康段有桥梁35座,隧道32处,桥梁、隧道长度占线路总长的41%,工程极其艰巨。施工中泥石流、地下水、山体滑坡、隧道塌方冒顶随处可见,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尤其全段四个最长最危险的隧道均在安康境内。岚河隧道,长3400米,号称襄渝线第一长隧;西沟梁隧道,长3100米,为襄渝线第2长隧;月河隧道长2800米,是襄渝线第三长隧;长枪岭隧道2500米,为襄渝线第四长隧道,被列为襄渝危隧之最。</p><p class="ql-block"> 在安康的三线建设中,重大事故多发生在襄渝铁路施工中,这里的伤亡率也是最高的。岚河五块石隧道仅有1000多米长,由于地质复杂,在1972年4~6月先后两次发生严重塌方,共夺去6名民兵的生命。面对重重困难和死亡威胁,安康县民兵不畏艰险,与铁道兵部队、学兵连、兄弟县民兵并肩战斗,团结协作,较好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抢修任务,涌现出烈士王忠定、“铁姑娘”排等先进个人和集体。</p><p class="ql-block"> 1973年10月顺利实现全线接轨。据不完全统计,在抢修襄渝铁路3年多时间的战斗中,安康县民兵配合铁道兵共完成隧道35条、桥梁41座、涵洞4000余米、路基土石方1000余万立方米,以及挡墙、护墙、护坡、排水沟、道渣、房建等任务。</p><p class="ql-block"> 1978年襄渝线全线贯通《人民日报》头版发的新闻。</p><p class="ql-block">(1975年四川达州通车,1978年重庆通车,襄渝线全面建成)</p> <p class="ql-block">  三线学兵连是一个特定历史名词。上个世纪70年代初, 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到 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襄渝铁路当时是 中国三线建设重点战备工程,代号2107工程。</p> <p class="ql-block"> 这些初中毕业生按照部队编制,组成了141个连队,直接由铁道兵部队指挥。“2107工程 陕西省建设指挥部”将这些学生连队命名为“学生民兵”连,统一编号,从“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连”依次排到“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41连”。但在施工中,这些学生连队大部分直接由铁道兵各团直接管理,小部分由铁道兵各师直属营直接管理。</p> <p class="ql-block">  为了管理方便,铁道兵又给学生民兵连队按部队团营为单位重新编号,比如“2107工程学生民兵第125连”被铁11师第53团编号为“5853部队学生2连”。</p><p class="ql-block"> 学生民兵连队当时在襄渝铁路建设工地一般被简称为“学生连”,也有被简称为“学兵连”的。学生民兵连队退场后,社会上一般称之为“三线学生连”或“三线学兵连”。</p> <p class="ql-block">  曾经参与过安康三线建设的铁道兵、学兵战士重返安康,来到安康博物馆《激情岁月——三线建设历程专题展》,在这里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当看见展厅里陈列的当年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设备、生活用具以及一些珍贵的老照片时,老战士们激动不已、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时期,对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年代,也是我们终生难忘、终身受益的年代。我们响应祖国的召唤,来到陕西安康岚河修建襄渝铁路。在那些异常艰苦的岁月里,我们经受住了饥饿、强体力劳动和恶劣生活条件的多重考验。”1971年3月至1973年8月曾在5852团学兵21连参加襄渝铁路建设的张春美,回忆起当年铁路的修建历史,老人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场惊天动地的人民战争,那是安康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宏伟壮举。到处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遍地机器轰鸣,镐锹飞舞。白天红旗招展,炮场震天;夜晚灯火通明,绵延千里。整个秦巴山区,汉江两岸,呈现出巨龙腾飞、银河落地的壮观场景。</p> <p class="ql-block">  人们不会忘记,1972年6月17日晚8时许,学兵17连排长、共青团员吴南同志正带着全排人员排险,突然有一处塌方,他带领战友正紧急撤离时,他发现还有一名战友仍在清碴,可就在这时不远处一根横樑倒蹋,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将战友推开,然而自己却献出了年仅19岁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像吴南、张春美一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数的三线学兵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共和国的青春赞歌。</p><p class="ql-block"> 据悉,在抢修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的战斗中,三线学兵参与了陕西段203座桥梁、180座隧道的大部分施工工作,他们为三线建设的顺利施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有许许多多的建设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还落下终身残疾。据统计,参与三线建设共有119名学生在襄渝铁路施工工地因公或意外牺牲。他们除了少数安葬在烈士陵园外,大多数安葬在驻地附近,数百名因公致残,相当一部分学生落下各种病根。</p> <p class="ql-block">  辛少华于1971年3月-1973年6月,在安康流水中国人民解放军5851部队学生16连参加三线建设,修建槐树沟、枫树垭隧道和大竹园大桥。(辛少华提供照片)</p> <p class="ql-block">  辛少华激情的指着地图对我们说,当年他就來到“三线学兵连”参加修的安康到紫阳间的铁路线。</p> <p class="ql-block">  安康三线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史的一个缩影,“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来者。</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那些牺牲在抗战中的无数英烈,为我国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做出了最伟大的牺牲,必将永垂不朽!那么,为了祖国的国防及工业化建设,为了支援祖国建设而举家迁徙,背井离乡的“三线建设”大军们,也将不朽!两种牺牲,一种传承,这些先烈们的战斗与奉献精神,一定会在祖国的大地上继续传播和传承下去,指引着今天的我们,在伟大的新时代召唤下,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中国梦”而不断奋斗下去!</p> <p class="ql-block"> 为记录这段历史、弘扬“三线精神”,安康市委、市政府2010年在安康烈士陵园建成了“三线学兵”纪念碑和“三线学兵”事迹馆,与其一起建成的还有铁道兵纪念碑和民兵纪念碑。2012年底,安康市正式筹建“三线建设”博物馆,按照规划,“三线建设”博物馆将设立实物史籍陈列展、场景还原展、口述历史展、电子参观厅、多媒体展示厅等。2015年“三线建设”博物馆正式开放,“三线建设”博物馆以铭记感恩为目的,通过记录三线建设参与者口述历史,展示当年录像、生产生活实物、照片等,配以当年施工场景还原,再现了当年修建者的激情岁月,让理想、激情、奉献为核心三线精神充实着我们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峰有千般险,路无百步平” ,荆棘丛生,交通阻塞,物资匮乏是当时安康境内自然条件真实写照,一些重要建设和生活物资只得肩挑背扞,不分昼夜从小道运去,他们早己习惯了砌石坎和筑路基等工作,吃住就在简易工棚里,他们用瘦弱的身驱扛起了铁轨的脊梁,他们哭过,伤心过 ,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听党的话,做毛主席的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铃牛。</p> <p class="ql-block">大熊猫。</p> <p class="ql-block">金丝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博物馆出来已经夕阳西下了,扳功手机的快门留下这难得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汉江一撇。</p> <p class="ql-block">安康汉江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晚8:00点文艺联欢晚会在列车中部车厢开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西安局集团公司职工艺术团文艺小分队报幕员:</i></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雷 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i>  尊敬的老领导,老同志,大家晚上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本次“共享新成果”活动得到了集团公司党委的高度重视,张书记亲自部署安排,王主席也将全程和大家一起参加本次的观摩活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随着这趟复兴号动集动车组观摩专列的开行,我们一同跨过秦岭,一同走过西康。从西北到陕南,来到了西部水乡,不仅感受到了气候的不同,也看到了咱们西康线各个站区和安康各单位的巨大变化。经过一天的观摩,今晚我们将在这依山傍水的安康驻足休息。同时,我们职工艺术团文艺小分队,也送来了精心编排的小节目,将和支部书记合唱团共同举行联欢晚会。给大家带来欢乐,带来祝福!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接下来我们的联欢会正式开始!</b></p> <p class="ql-block">女声独唱:</p><p class="ql-block"> 《欢天喜地》《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演 唱:杨睿妍</p> <p class="ql-block">笛子独奏:</p><p class="ql-block"> 《扬鞭催马运粮忙》</p><p class="ql-block">演 奏:郑永康</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三峽情》</p><p class="ql-block">演 唱:刘 真(支部书记)</p> <p class="ql-block">快板书:《天安门广场升国旗》</p><p class="ql-block">表 演:刘 凯</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上海谣》</p><p class="ql-block"> 《你家在哪里》</p><p class="ql-block">演 唱:刘光全(支部书记)</p> <p class="ql-block">配乐诗朗诵:《变老的时候》</p><p class="ql-block">朗 诵:罗 桥(支部书记)</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撸起袖子加油干》</p><p class="ql-block"> 《时代号子》</p><p class="ql-block">演 唱:王 康</p> <p class="ql-block">《服务礼仪展示》</p><p class="ql-block">西安客运段动集专运人员表演</p> <p class="ql-block">小合唱:《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演 唱:党支部合唱队</p> <p class="ql-block">萨克斯独奏:李 杨</p> <p class="ql-block">男声独唱:《千万次的问》</p><p class="ql-block"> 《澎湖湾》</p><p class="ql-block">演 唱:段明辉</p> <p class="ql-block">尾声:合唱:《歌唱祖国》</p><p class="ql-block">演唱:列车全体人员</p> <p class="ql-block">老铁路们在安康度过美好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新老车务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列车从安康出发开往下一个观摩点石泉站。请看《汉中篇》。</p>

安康

三线建设

襄渝铁路

学兵

安机

职工

民兵

观摩

铁道兵

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