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art I:11月1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妙法授锦囊,柳暗花明又一村</b></p><p class="ql-block"> 初冬的韶关,微风轻拂,艳阳高照,暖意融融。2021年韶关市“百千计划”小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第二阶段培训进入第五天了。11月13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天韵小学曹利娟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双减”背景下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线上讲座。</p> <p class="ql-block"> 曹利娟校长首先从“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教学的创新、更高效的家校共育、职业角色与个人生活的协调”四个方面阐述了“双减”政策后的新挑战。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二是阅读教学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是阅读教学承载的任务太多。接着,曹校长强调了语文课的课程性质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每位语文老师都要掌握《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到的四条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每节课都应该思考三个问题,即教什么?学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我们要明确“理解、分析概括、体会领悟、欣赏评价、拓展运用”等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p><p class="ql-block"> 最后,曹校长结合具体案例讲述了阅读教学的策略,向我们传授了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老师们认真聆听曹校长的讲座,时而沉思,时而记录,时而点头,对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有了更深的理解。相信老师们一定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的精准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art 2:11月13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分享智慧共成长,携手进步求卓越</b></p><p class="ql-block"> 五天的培训即将结束,老师们收获满满。下午,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汇报研修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小组代表:钟翠香老师</b></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不管是上一期,还是这一次,专家教授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潇洒,或睿智,或幽默,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名言警句信手拈来,古典诗词脱口而出,个个都是我的偶像。刘清涌院长84岁了,还准备著书立作,张其志教授为了学日语可以5个月不出门。优雅的气质离不开知识与修养的不断地沉淀。张教授鼓励我们努力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他从如何制定专业规划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即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几方面进一步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明确了方法,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一期的学习中,专家教授们给我们传授了很多很多非常实用的东西。如:从陈文高教授的讲座中,让我明白了写教学论文原来是有诀窍的。他还勉励我们:平时多读多写,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做到厚积才能薄发!项裕荣院长的专题讲座,从五大方面阐述德育既要有爱,还要有法。另外,我还为专家教授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朱能法校长提前几十分钟到会议室做课前准备,周元春教授耐心为我们点评、修改PPT而差点耽搁了乘坐高铁的时间。正所谓是:"爱岗敬业竭全力,心底无私天地宽"。</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好的理论,还要我们门回去自行内化,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杨岸芷和潘小冰两位老师的优质公开课,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源头活水。通过观课议课,也让我们认识到"双减"政策下,老师探究性行为的使用频率低,是我们的教学短板。</p><p class="ql-block"> 今后,我们将在日常的教学中,把黄主任对我们的要求落到实处,并身体力行,辐射到学校的每一位语教师。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老师,喜欢上语文课!学其道,悟其理,思已行。我们必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今后且学、且思、且行,努力做一名写一手好字,说一口好话,写一手好文章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小组代表:白晶晶老师</b></p><p class="ql-block"> 作为韶关小语人,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齐聚一堂,共寻语文之道;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有一位位充满智慧的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也是快乐的,因为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陶醉了。语文,教之无法,因为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文教之有法,因为他的传情达意之浓烈。我们更爱语文,张其志教授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朱能法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我们教育者的使命担当,勿忘初心。</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多读书,勤思考,多学习,勤发问是本职;保持良好心态,做个幸福的老师是本心。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向、新环境下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平易近人的周教授的讲座,推动我们在教学信息化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让我们更快成为信息爆炸时代的新型专业教师,“双减”政策下紧抓新课标,上好语文课,教好知识,练好方法,实现教学评一致,做好专业课堂的好教师。教学论文的写作也是专业成长的一部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教学生活,反思教学方法,感悟师生成长,留下生命感悟,像极了夏天里的成长,在这来之不易的共同学习中,在这充满未知与惊喜的新教育时代,在这般欣欣向荣中,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当我们成长为参天大树的那天,才能更好地为可爱的孩子保驾护航,眼里有学生,心中装教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小组代表:谭彩红老师</b></p><p class="ql-block"> 谭彩红老师分享的四个关键词:感谢、收获、反思、提升。谭老师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是此次培训刷新了对教育的认知,引领我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张其志教授的讲座,如一缕春风滋润心田,消除了我的职业倦怠,幽默风趣的朱能法校长富有文化底蕴的谈吐和人格魅力,向我们展示了身为党的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朱能法教授行云流水的讲述,折射出的是他执着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潜心钻研的敬业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沉淀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朱能法校长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缩影,他是我们韶教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项裕荣院长古今结合的德育教育讲座,刷新了我们对德育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二是专家引领,促进专业成长。如久旱逢甘露,当我遭遇职业瓶颈停滞不前时,陈文高教授的倾囊相授,论文写作技巧解了我们论文写作囊中羞涩的困境。周元春教授以鲜活的事例、丰富的知识涵养、精湛的操作技巧,深入浅出,带领我们开启从教师到设计师的蜕变之旅,切实提高了我们课件制作的能力。曹丽娟校长的线上课程为我们时下如火如荼进行的“双减”之下的高校课堂引路,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p><p class="ql-block"> 三是名师传艺,提高教学艺术。11日上午,有幸一睹了浈实两位名师的风采,浓厚的文化底蕴,精湛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无声胜有声的肢体语言,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无不彰显名师的风采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小组代表:周梅珍老师</b></p><p class="ql-block"> 周梅珍老师代表第二组分享了他们的收获: 张教授的讲座,从如何制定专业规划到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明确了方法,指明了方向。陈文高副教授的讲座一目了然、一语中的让我们有了一见钟情的感觉。项裕荣院长《传统德育方法简析》专题讲座,既有“爱”又有“法”!周教授的讲座具体,深入浅出。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操作方法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PPT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及技巧。 两节精彩的课例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带来一股活水,缓缓浸润着本次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事业,贵在淡薄名利,默默无闻,为教育事业发展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持之以恒,求是求真。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陶冶身心。虽然学习时间是十分短暂的,但它给了我心灵最大的震憾,我感觉既兴奋又平静,作为年轻教师,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让我们学着重新认识自己,学着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现在起,把我们学到的新的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地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用我的努力和付出、追求和信念去营造语文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小组代表:涂诗婷老师</b></p><p class="ql-block"> 涂诗婷老师代表第一组分享了他们的收获:五天的培训,各位教授专家给我们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先进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及进行了精湛的理论阐述,为我们指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专家们的讲座表现出了学者风范:敬业、精业、幽默、谦虚、乐观。他们的课堂传递着积极、自信……这些精神与品质都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聆听讲座使我们意识到,今后需努力做到: </p><p class="ql-block"> 一、不忘初心,潜心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前行路上,我们将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与投入,提升教学能力。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专研教材,研究学情,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高效、快乐的教学中习得知识。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保持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用真情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才能被学生所感知、接纳,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二、更新理念,提升能力一个胸怀远大理想,心中有明确目标,渴望自己有所成就的老师,专业成长之路定然会充满幸福和希望的曙光。学生在成长,教师不能停滞不前。我们应为自己制定专业成长规划,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次培训结合教师发展需要,为我们的教学信息化设计、教学论文写作等专业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操作指导,我们获益匪浅,应该将之用于实践,不断学习,反思,厚积薄发,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黄会芬主任对第二阶段的培训进行总结,她首先肯定了刚才汇报的老师们精彩的表现,赞扬了老师们在培训期间“抛家弃校”、态度认真、收获满满,并对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和研修提出了希望:行而有思,思而行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此次骨干教师培训,我们经历了思想上的洗礼,享受了丰盛的精神盛宴。善学积跬步,善思行千里。教师成长路上,我们将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乘风破浪勇往前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采撷,一路收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路提升,一路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且思且行,且学且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以上达?曰下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师引领,干货满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之路,研修不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者先行,行者无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前行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韶关的所有小语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能拥抱语文世界的满园花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乘风破浪,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编辑:培训一组</p><p class="ql-block">审核:黄会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