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诗妮的美篇

凡诗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做人一身正气 为官一尘不染</span></p><p class="ql-block"> 写在爸爸百年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十一月十七日是爸爸一百岁诞辰,作为他的儿女,我们非常思念他!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四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谆谆教导依然时常在我们脑海中闪现,依然影响着我们的言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爸爸叫李文奎,1921年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城郊乡蒋楼村。爷爷奶奶是纯朴的农民,育有三男三女,爸爸排行第三。因为没有土地,一家人靠租种地主家的地,干些苦力活维系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艰苦的日子。……</p><p class="ql-block">一九三七年全面抗战爆发,爸爸的家乡时常受到日寇的骚扰。爸爸回忆说鬼子进村,看见年轻人就抓,村里的青年都躲藏起来,有的躲在麦秆堆里,被鬼子拿刺刀捅进去扎死!他亲眼目睹一个青年被按在石磨上刺刀从耳朵捅去,从另一个耳朵出来……!</p><p class="ql-block">村里一些青年怀着对日寇的憎恨投奔活跃在睢县的抗日队伍(百姓称其为“县大队”,实则是“新四军华中野战军”,队长吴芝圃是建国后第一任河南省长),大伯也在其中。爸爸年纪小,个子也矮,被县大队“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转眼到了三八年,地主欲收回全家人赖以生存租种的土地,家里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为此爷爷奶奶忧心忡忡!</p><p class="ql-block">六月的一天,爸爸步行三十多华里又一次去县大队驻地西陵寺镇找哥哥,把家里的困境告诉他。大伯是长子,担心家里的境况,就趁夜色(白天有鬼子巡逻)赶回家帮助处理问题。当时爸爸坚决不和哥哥回去,要求留在部队等他,大伯只好一个人回去了。临走时再三告诫他千万别乱跑,等着我回来。</p><p class="ql-block">当夜,日寇前来袭击,部队战略性转移撤离了睢县。从此,爸爸一别家乡父母亲人,投身于抗日战争保家卫国的队伍,成为新四军六支队二大队的一名战士,而大伯却因此遗憾的脱离了部队,在家乡同爱国的青年人不时参加一些对日寇的抗议和破坏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革命的大熔炉中,当时还没有枪高的爸爸先做了通讯员、给孔石泉(建国后广州军区政委)做警卫员、战士,……,历经战斗洗礼,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军人!一九三九年一月入伍半年多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十余载的战斗生涯中,除了直接与敌对垒沙场,还在特务连多次化妆深入敌后,侦查敌情,扒火车,炸碉堡,与鬼子打游击战等等,爸爸说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做过的事,他和战友也有亲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战场上他冲锋在前,在敌后他机智多谋,多次立功,数次负伤。最重的一次负伤三天三夜昏迷不醒,部队都准备好了棺木,……三天后爸爸奇迹般的苏醒过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二年五月到一九四三年七月,爸爸被选送上了抗日军政大学,这是抗大在华中地区的第四分校,校长是抗日英雄彭雪枫。在抗大,爸爸如饥似渴的学习文化,学习政治,学习军事理论,为他后来的成长,进步,走上领导岗位奠定了扎实的思想,文化,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爸爸所在的华中野战军九纵队在党的统一部署下转战解放全中国的战场。此时爸爸已经身任连长 有了独立指挥小范围作战的能力,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带领战士们浴血奋战,纵横弛骋,连连打胜仗,曾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在淮海战役攻打徐州的战斗中,敌方火力太强,爸爸的右小腿胫骨不幸被敌方机枪扫射的子弹击中,这是爸爸最后一次在战场上负伤。之前,日寇的子弹曾经击穿他的脸颊,高一点,低一点,前一点,后一点都将会致命,那颗子弹打掉爸爸的两颗牙齿,脸颊留下深深的“酒窝"! 流弹擦破皮留下的痕迹也是不下十处,他基本上是轻伤不下火线,包扎了伤口继续顽强的参加战斗……。这次,他被战士们抬下战场,在华中野战医院得到救治。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医术水平有限,骨头被接错位 ,以至于造成伤腿略短,走路有点瘸(后经努力锻炼,基本上看不出来)。康复阶段他被任命九纵队政治部荣军队长,此后他长期与荣军们生活工作在一起,与他们结成了亲密的战友深情!后来经常与他联系,来家里探望,做客的老战友大部分都是残废军人,或缺胳膊少腿,或盲人……。</p><p class="ql-block">1948年1月,淮海战役最激烈之时,为了给伤残荣军们提供更好的疗伤环境 ,爸爸和他所在的荣军大队伤病员们经海路绕过战区,从丹东登陆辗转到了当时已经解放了的东北大后方——松江省汤原县,(今黑龙江省汤原县)在那里成立了荣军学校,爸爸和他几百位战友们边疗伤,边学习,边工作,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荣校期间,爸爸与妈妈相识。当时妈妈工作的公安局与荣校相邻,妈妈和同事们经常隔着栅栏看荣军们操练,看作为校长的爸爸站在队伍前安排部署工作。妈妈和同事还玩笑的说:看那个小个子,说话还比比划划的。……。不久,妈妈的局长给爸妈牵线做了红娘,戎马多年的爸爸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荣军学校转为荣军农场,爸爸成为鹤立农场(现新华农场)第一任场长。他带领有劳动能力的八百多位伤残官兵投入到开发北大荒的艰苦创业之中,成为最早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久,抗美援朝开始了,爸爸没有直接上朝鲜战场,而是在后方从事救治伤员工作。当时东北各地成立了多个康复医院救治朝鲜战场上负伤的官兵们。任职东北军区整训二十六团团长的爸爸被组织安排到松江省第四医院(现佳木斯中心医院)担任政委,领导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救治了大量光荣负伤的最可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国解放后,爸爸才和家乡父母亲人们取得联系。自三八年六月不辞而别,十几年音讯全无,爷爷奶奶想念爸爸不知流过多少眼泪,还曾传说爸爸已经牺牲了,奶奶哭坏了眼睛。……。接到了爸爸的信,全家欣喜若狂,不敢相信他还活着,直到大伯前来东北,兄弟相见才让老家的亲人们悬着的心有了着落!那时已经是一九五一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爸爸又调往哈尔滨,先后在东北军区医管局和黑龙江省医管局政治处担任领导职务。五六年八月,爸爸正式脱下军装,到牡丹江市委组织部担任部长;六一年任职牡丹江地委常委,纪检委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牡丹江五十年代末市委常委</p> <p class="ql-block">爸爸是慈父,也是严师 。对子女一向严格要求,不搞特殊化,甚至许多事情上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四个子女中三个都参与了上山下乡,大儿子和几个同学全年级第一个报名去了生产建设兵团。唯一没有下乡的二女儿是因为那一年毕业生全员留城。他希望我们都能在艰苦的地方得到锻炼,去去身上的“娇气”,做生活的强者!对子女们出现的任何消极情绪及时进行严厉批评教育。要求我们爱党,爱国,严于利己 ,认真做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常说自己是幸存者,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早日到来,那么多的战友前仆后继流尽最后一滴血,甚至在他身边倒下,……。和爸爸同在部队的同村人或牺牲在战场,或因为各种原因离开队伍,坚持走下来的只有他一人。(他被写入老家睢县的县志)自己虽然多次负伤,但是毕竟看到了新中国,享受到了党和国家给予的待遇(行政十二级,三等甲级残废军人),所以他十分珍惜今天的一切,也十分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回乡探亲时曾专程去彭雪枫烈士纪念馆祭奠老首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八六年夏天他带妈妈和我们回了河南老家,为故去的爷奶扫墓,看望兄弟姐妹和乡亲们,随后他去徐州当年负伤的战场,前往淮海战役纪念碑祭奠和怀念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并肩作战没有看到胜利这一天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于一九八六年五月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后的六月一日,爸爸突发脑溢血,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六十六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的一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光明磊落,坦荡无愧”!配的起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突然的,过早的离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在我们的眼里他近乎于完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是合格的 ,他对党忠心耿耿,没有半点私心;作为一名毛泽东时代的领导干部他是称职的,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亲属谋私立 ;他是爷爷奶奶的孝顺儿子,兄弟姐妹的好兄弟,儿女们的好爸爸,更是妈妈的好丈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于一九八七年五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一直以来您都是我们的骄傲 ,在您的生日到来之际,对您的思念之情更加浓烈!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儿女,希望那时不要再有血雨腥风,不要再有生死沙场,不要您再遭受那么多的磨难,不要那些功勋光环,咱们就做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在平凡的日子里颐养天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