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方顺古桥”(满城区)

大志HBO创作室

<p class="ql-block">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西南方顺桥村,横跨于龙泉河上,因在方顺店附近而得名。东经115°14′52″,北纬38°46′45″,海拔高程33米。古时候驿路从方顺桥上通过,是京师经保定府去南方诸省及山西的南北交通必由之路,历代的重要关卡。据民国十八年(1929)《满城县志》载,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隋开皇、金明昌年间继修,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桥毁,僧德印募修。现存建筑为明重修。</p> <p class="ql-block">村民讲古代通往“泾阳驿站”和“大激店驿站”的必经要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比赵州桥年龄还大!</p> <p class="ql-block">桥西200多米隐约可见多年前的河道石头闸门</p> <p class="ql-block">准确地来说应该叫分水闸(鸡心闸),因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分流。西南方向来的水在这里被一分为二,一股水向东流向大石桥,另一股水向北形成另外一股支流。而水闸的作用,就是在来水较大时,控制流向大石桥方向的水量,以保护村庄不受影响。</p> <p class="ql-block">可惜了这些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可想当年得多大的石头闸门</p> <p class="ql-block">几年后又来到这还是没有进行修缮,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满城县志 资料</p> <p class="ql-block">过桥往北走1公里,有一尊神道碑,问60多岁的老年人也说不上什么来历!</p> <p class="ql-block">相传尧帝是上古时代咱们北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就住在尧城(今顺平尧城村一带)。由于尧仁慈爱民,聪明勇敢,善于抵御自然灾害,深得民众和其它部落拥戴,被推举为帝。后来,尧感到自己年纪大了,就想把王位传给儿子丹朱,可是丹朱整天价讲究吃喝玩乐,一不忧国,二不忧民,尧帝很为此事费心思。</p> <p class="ql-block">丹朱不能接替王位,那么叫谁担当呢?他的女儿娥皇女瑛看到父亲愁闷的样子,就替父亲出主意:“天下之大,贤才遍野,何愁无有?”尧帝听取了女儿的意见,经常到外头访察贤德之人。</p> <p class="ql-block">一天,尧来到舜居住的村(即今东方顺村),见一穿戴朴素的小伙子正耕田。这小伙子手里提着个鞭子,用手拍着牛的脊梁说:“牛哇牛,你走哇!耕不完这三亩地,咱俩谁也别想回家。”牛听了小伙子的话,使劲拉了一阵,不一会儿又停了下来。小伙子又用刚才的办法说了几句,牛说又拉起来。尧帝看在眼里,觉得此人就是一个贤良之人,正是自己要寻访的人物,于是决定把王位禅让给舜。</p> <p class="ql-block">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尧还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娥皇、女瑛与舜成亲之后,经常要过曲逆河,她们看到行人过河的苦处,就兴建了座三拱桥。人们为了纪念娥皇(乳名大凤)、女瑛(乳名二凤),就把 这座桥叫做“双凤桥”。这不是瞎说,有诗为证:“双凤桥下水东流,昔日曾通一叶舟,芦苇夹岸澄水清,板桥石砌匠心求。”后人为纪念尧大公无私的贤德,就把这座桥改称“访舜桥”,舜的故里改称“东访舜”。</p> <p class="ql-block">时间一长,人们就叫成了“方顺桥”、“东方顺”。</p> <p class="ql-block">60年代“地道战”电影在此地选景拍摄,相传桥南头石狮子拍摄时被误炸掉,现在也难以考证,庆幸的是通过影视还能看到60年代古桥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桥北口对比没什么变化</p> <p class="ql-block">桥南</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清苑区的地道火了,上古时期的方顺桥如今依然还是“藏在村里无人知”的状态,与战争经典电影《地道战》的渊源更是无人知晓……</p> <p class="ql-block">古桥西南确实少一头石狮,</p><p class="ql-block">多年的“桥头小吃”,一看就有乡土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绝对是古镇……</p> <p class="ql-block">大石桥、赑屃驮碑、老牛槽是方顺桥村的三宝!</p><p class="ql-block">喜欢探索的朋友,可导航“方顺桥中心小学”直达桥头。</p> <p class="ql-block">街口老先生的手工烧饼具有40多年的技艺,一元一个😊买十个土炉烧饼切上2斤驴肉焖子,准备返程。古桥的烧饼味道还是不错的,厚实软硬适中……</p> <p class="ql-block">开始返程,下次路过再来捡拾历史的碎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