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唱了两句(徐青美篇261)

徐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拿有线活筒唱歌的位置:武汉长江大桥南头桥下武昌江边</span></p> <p class="ql-block">咱唱得不好,存有诸多不足。比如,力度不够,乐感缺乏,普通话也不准等等。周末好玩,意在乐呵乐呵,重在学习参与。[呲牙][呲牙][呲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小合唱位置:湖北枣阳浕水河东岸“梦之声”歌厅</span></p> <p class="ql-block">歌唱伟大的党!歌唱伟大的祖国!歌唱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周末的晚上,朋友安排小聚。与大家共乐共勉。献丑了,让大家见笑啦!</span></p> <p class="ql-block">过去用美篇基本是只发文章,我先后在美篇里转发了我的作品《正是花儿盛开时》,此文2016年8月29日,大篇幅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刋头条;</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青山仰忠魂》,此文2018年3月7日,整版发表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刋;</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聂海胜参军》,此文2021年6月23日,半版压题发表在农民日报百姓茶坊副刋;</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今生难忘山丹丹》,此文发表在解放军文艺2019年第8期;</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师长的军礼》,此文2014年8月1日,大篇幅发表在中国国防报长城副刋头条;</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师恩难忘》,此文11000字2018年7月,发表在中国军网;</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难忘中秋会战友》,<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文10000字发表在散文选刋2014年12月第19期(人物版);</span></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守望传统,放飞激情——军旅书法家黄宏贵》,此文10000字发表在中华英才杂志2016年9月第18期;</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人过留名——市委书记陈东灵离任后留下的传说》,此文18000字发表在报告文学杂志2020年第15期。此前还在当地知名文学刋物《枣阳人》发表;</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敢问路在何方——书画家严学章早年练书见闻》,此文8000字发表在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12期;</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赵家大哥》,此文7000字发表在报告文学杂志2020年第17期,此文还以先后在襄阳日报、湖北日报、枣花等报刋或全文或节选发表;</p><p class="ql-block">转发过我的《永远的红军战士》,此文2200字,2018年6月16在河南日报中原风副刋头条发表;</p><p class="ql-block">转发了我的《刀下留的是好人——一桩历史命案的全景回放》,此文15000多字发表在报告文学杂志2021年第19等。</p><p class="ql-block">转发编号的260多篇没编号作为特刋发的40多篇,共转发近年在报刋发表和出版社出版的各类文学作品300多篇。今里,之所以用美篇发几首自己唱的歌和京剧,是因为抖音和小视频只能发微信群,不能发微信朋友圈,制成美篇才能发到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农民日报》2021年06月23日 </p><p class="ql-block"> 聂海胜参军</p><p class="ql-block"> 徐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编者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今年6月17日,万众瞩目的神舟十二号任务航天员出征,从湖北枣阳市小镇农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聂海胜三问苍穹,他与另外两名航天员一起继续飞出中国龙的轨迹。</span></p><p class="ql-block">  聂海胜高中快毕业的时候,解放军空军部队的招飞工作在学校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能当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飞上祖国的蓝天,是聂海胜早有的理想。得到消息,他立即报了名,经过体检、文化考试、政审等层层的选拔和严格的筛选,聂海胜终于如愿以偿,他和同班的连金立、刘为众,还有学校的另外四位同学一起,得到了入伍录取通知。</p><p class="ql-block">  这时,学校安排他们休息一段时间,做好入伍的准备。班主任老师赵天智,找到他们三人特意叮嘱说:“在走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们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身体,千万不要摔着了碰着了,什么也不要干,好好休息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当大家忙着与同学话别、走亲访友时,聂海胜想到的是回去帮妈妈收割麦子。</p><p class="ql-block">  海胜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参加劳动,父亲病故后,每年农忙时节他是妈妈最好的帮手。见到妈妈,海胜将自己考上飞行员已得到入伍通知的事告诉了老人。并对妈妈说:“这事只有大哥和您知道,就不要在村里说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为儿子感到高兴,老人在抹去喜泪的同时,使劲点了点头。老人家最了解海胜,知道自己的儿子不喜欢张扬,只喜欢不声不响地干活。</p><p class="ql-block">  这天晚上,海胜看望了几位长辈,在村里转了一圈。童年一起长大的几个伙伴、前后邻居家,他都去走了走,坐了坐。</p><p class="ql-block">  麦子已经黄梢了,家家都在做开镰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枣阳出麦浪,一浪高一浪。麦子堆成山,年年浪打浪”。枣阳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想到自己这一走,不知啥时候能回来,今后农忙的时候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帮妈妈了。于是,海胜决定今年家里的麦子,他一个人来收割,让妈妈好好歇一年。开始妈妈坚决不同意,六七亩地的麦子怎能让儿子一个人割呢?可妈妈拗不过儿子,儿子说得句句有理,妈妈理解儿子的一片孝心,不得不点头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老人家在心里说,多好的儿子呀!聂妈妈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自豪和骄傲,老人家又一次流出了喜泪。</p><p class="ql-block">  即将远行的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是特别的眷恋。这次回家的海胜,喜欢站在远距离的位置看自家所在的村子,看周围的村子,看眼前的这片热土。</p><p class="ql-block">  鄂西北一望无际的大地广袤无垠,沉甸甸的麦穗,都谦虚、羞涩地微低着头。南风吹来,麦浪起伏,金光灿灿,波涛滚滚,风里面带着清新带着幽香。</p><p class="ql-block">  近处的麦地边,传来乡亲们“哈哈哈”的敞怀大笑。有的说一亩地可收个五六百斤,有的说一亩地准拿六百……</p><p class="ql-block">  笑声是那样的舒心、爽朗、豪放,洋溢着勤劳的庄稼人对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叔叔告诉海胜,明天可以收割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东方刚刚露白,启明星还在天上眨眼的时候,聂海胜手拿着镰刀,带着一壶水,第一个下地了。</p><p class="ql-block">  他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弯着腰开始收割起来。他手里的镰刀飞舞得很快,只听嚓……嚓……当乡亲们都开始下地时,他已收割两垄了。</p><p class="ql-block">  天亮了,妈妈带着妹妹和弟弟来了,给海胜送来了韭菜合子、煮鸡蛋、米酒、大白桃和黄瓜,全是海胜喜欢吃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妈妈拿起镰刀,要帮海胜割一会儿,被海胜坚决地拦住了。他同意让妹妹和弟弟留下来给他帮忙,此时14岁的妹妹和7岁的弟弟,给他帮不上什么忙,海胜也只是让他们干一些拢麦和捡麦的活。海胜之所以要让妹妹和弟弟留下来干活,是要让他们从小体验劳动的艰辛,养成劳动的习惯,今后能够自己走好自己的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一连几天,海胜像疯了似的拼命干活。海胜的入伍通知书下发到村里,消息在村里传开,乡亲们明白了海胜的心思。海胜的伯伯叔叔和乡亲们都过来给他帮忙了,老强、老玉、金平、金贵和樊华忠等海胜童年的伙伴,也过来给他帮忙了。乡亲们的心意海胜也明白了。乡亲们在用行动告诉他,你今后就不用担心家里了,为了祖国你放心地飞吧!</p><p class="ql-block">  收麦子的这七八天,海胜干得太猛了。如果说别人收麦子用的是体力和汗水的话,他收麦子在用体力和汗水的同时,把对家乡、对母亲的一腔深情全部倾注到了土地上,完全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明显变瘦变黑了,可他自己一点没有感觉到。</p><p class="ql-block">  聂海胜回到学校时,和他一起报名参军的老同学刘为众冲他发火了:“聂海胜,你咋搞的!你自己看看你还像不像你,我都快不敢认你了。赵老师交代的话你忘了吗?”</p><p class="ql-block">  当刘为众知道了聂海胜家的情况,知道了聂海胜这些天一直在家收割麦子时,又拉住聂海胜手说:“海胜,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火。”</p><p class="ql-block">  要与海胜分别了,同学们都围着他诉说心里话。听说海胜要去很远的东北,史天东拿出自己身上仅有的10斤全国通用粮票要送给海胜,海胜不肯收。在场的同学们都不答应,一定要叫海胜收下。张文旭对海胜说:“你这一走,不知道我们老同学们啥时候才能见面,你带上全国粮票,万一饿了,你在哪儿都可以买碗面条吃呀!”</p><p class="ql-block">  看大家不依不饶,聂海胜决定收下史天东的10斤全国通用粮票,但前提是史天东必须收下他的10斤湖北省通用粮票。</p><p class="ql-block">  班里的欢送会开得很简单。班主任老师赵天智先讲了一番话后,连金立代表三位应征入伍的同学发了个言。当胸前戴着大红花的聂海胜,微笑着站起向同学们还礼时,教室里的掌声不仅没有息反而更响了。</p><p class="ql-block">  在星光灿烂的银河里,闪亮的星星有无数颗。人们看到最亮的那一颗,就是离自己最近的一颗。聂海胜离他的同学们最近,在即将高中毕业的枣阳一中高二(3)班同学们的眼中,他就是一颗亮闪闪的明星。如果说高中才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只是发现他是运动场上的明星的话,那么随着高中生活的向前推进,同学们慢慢发现,他不仅是运动场上的明星,还是刻苦学习的明星,关心集体的明星,助人为乐的明星,热爱劳动的明星,克服困难的明星,尊师敬老的明星,爱国拥军的明星。</p><p class="ql-block">  1983年6月的一天,当聂海胜登上车挥手向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和同学们告别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们都在心里祝福他。祝福他这位班里的大明星,今后能够越来越亮。</p><p class="ql-block">  22年后的2005年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区。当聂海胜和他的战友费俊龙,驾神舟六号宇宙飞船,畅游太空五天五夜胜利完成任务,从返回舱安全出来时,在电视机前,守候一夜的他的同学和乡亲们,都止不住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2005年1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功大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亲手为聂海胜佩戴了“航天功勋奖章”,向聂海胜颁发了“英雄航天员”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聂海胜这位从湖北省枣阳市小镇农家走出的农村娃,把自己普通而又响亮的名字镌刻在了苍穹。</p><p class="ql-block">  在追梦的路上,聂海胜一直在奔跑,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曾经赤脚奔跑的他,如今成长为身着航天服的伟岸身躯,沉着镇定地向太空出发。他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完成了从“航空”向“航天”的转变。他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全过程,也亲身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从神舟六号、神舟十号到今年的神舟十二号,聂海胜三探苍穹,把中华民族的自信和骄傲镌刻在九天之上。</p><p class="ql-block">  时隔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在电话中对我说的话:“昨天的只能说明昨天,明天应该重新努力。成绩属于家乡,属于部队;荣誉属于祖国,属于人民。”他还说,他作为国家培养的航天员,驾飞船上天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所能做到的,他的战友们都能做到。真正值得写的、应该宣传的,是他们身后无数的科技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多位朋友一对一微信或短信给我,要我将举例发表在中央级报刋的作品发一些出来看看。我之所以选发这一篇,一是这一篇较短,写文我一直赞成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能写短尽量写短;二是这一篇在农民日报副刋发出后,编辑先生就将电子版发我了,电子版便于操作便于在微信中流传。举例中的其他篇目和没有举例的已在我微信中转发的,包括20万字的我的原创长篇《梦想成真聂海胜》等,在百度、新浪、腾讯、中国作家网、中国军网等媒体上都可以查到;三是农民日报特别是农民日报副刋,贴近基层贴近生活,来的及时覆盖面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老农民老百姓们喜闻乐见。</span></p><p class="ql-block">我在山区乡镇镇府工作并任职多年、在县市基层文联工作并任职15年,作为一名在报纸副刋、文学期刋、网络媒体已发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出版文学专著5部的作者,赞扬评论农民日报我有发言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人爱好看书写作唱歌,40余年没有间断,习惯早睡早起。现在最高兴的时候,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正规的报刋媒体发表。最幸福的时候,是和已上幼儿园的小孙子视频通电话,看他唱儿歌背唐诗。今生的追求很早已确立并坚定不移,一是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二是力求做一名有所建树的文学爱好者。</span></p> <p class="ql-block">《梦想成真聂海胜——航天英雄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分为序篇、小学篇、初中篇、高中篇、启示篇五个部分,采写创作了聂海胜从小学到高中各阶段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典型故事39个,真实地还原了一个活生生的农家少年形像,一个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有智慧、有志气、有理想的人物形像。</p><p class="ql-block">航天英雄聂海胜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作品把他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一个个闪光的故事,像穿珍珠一样连结起来用报告文学的体裁呈现给读者,是一部难得的励志读物。作品2006年完成,受到中国青年等多家出版社和聂海胜的乡邻、老师、同学和亲友们,以及作者的文友朋发们广泛关注。最终我选定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年出版至今,一直是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京东网销得最好的图书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2018中国(武汉)图书期刊交易博览会”上,这本书签约销售最多。后经</span>长江出版集团和湖北人民出版社推荐,此书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出版公司选中,面向港澳台和东南亚华人用繁体字版在香港再版发行,作为“中华名人小故事”中的一部在香港隆重推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徐青,本名徐青松,曾用笔名春雨,湖北枣阳人。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武汉军区新闻班毕业,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见诸《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文艺》《北京日报》《湖北日报》《河南日报》《江西日报》《甘肃日报》《报告文学》《散文选刊》《中华英才》《八小时以外》等报纸期刊,以及原武汉军区《战斗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作家网、中国军网等媒体。出版有《风景这边》《梦想成真聂海胜》《聂海胜》《阳光下的感觉》等5部书,共计发表作品300万字。发表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头条的《正是花儿盛开时》整版发表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的《青山仰忠魂》等多篇作品获得省级以上文学奖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联系电话1397205698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和家人摄于武汉江边武汉东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