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1日参观完冰沟丹霞地貌,我们又奔向甘南。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一行决定去寻找红军长征的足迹,感受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历程,体验红军长征的艰难。同时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美。我们随着滚滚的车轮向南进发!</p> <p class="ql-block"> 感谢队友许亚丽,洒脱大方,技高沉稳,一路匆忙,这车换换,那车替替,穿山越岭走四方。为大家安全,保驾护航。真乃女中精英,巾帼强将。</p><p class="ql-block"> 我们第一站——拉卜楞寺。去拉卜楞寺得爬过祁连山,(海拔3910米)穿越冷龙岭,过达板山,走青海省的海东,才能到达甘南夏河县的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 11号的12点多就离开了张掖的冰沟丹霞景区一路往南。这是用手机在车里拍的,有点糊。车在动,车窗不干净,但好的风景在路上,不拍真有点可惜,所以一路抓拍。</p> <p class="ql-block">离开张掖的路上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进峡谷</p> <p class="ql-block">峡谷两侧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从沟里流出来的水金黄色的</p> <p class="ql-block">祁连山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上的羊群</p> <p class="ql-block"> 正在修的高速公路的高架桥,不久后这里就不用翻山越岭了,走高速钻山洞就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段桥已经架好了</p> <p class="ql-block">远望祁连山的雪</p> <p class="ql-block">太阳西下,我们还没有过山</p> <p class="ql-block">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我们将要穿过冷龙岭山洞,在这里有个停车区,海拔是3910米。</p> <p class="ql-block">山洞不长</p> <p class="ql-block"> 过了山洞就到达板山口,属于青海省大同管辖。太阳落山,下山天就黑下来了,我们就一路走一路找旅店,村庄越来越密,灯火阑珊处看到有饭店,就停下车解决吃住问题。穆斯林饭店,还好他们也有旅馆,我们就先吃饭再去住宿了。我们吃饭中还有个小插曲,每天晚饭能喝酒的人都喝点酒(酒是靳院长、孙大哥、老张拿的),今天也不例外,刚把酒拿桌上,服务员就来阻拦了,穆斯林饭店不许喝酒。大家吃完饭就去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 12日5点起床就出发,西部太阳出的晚,落得也晚,当太阳升起已经7点多钟了。真是起早贪黑,没看清住的地方啥样</p> <p class="ql-block"> 这里景色好美,水是绿色的,两岸的树有黄有绿,山的形状也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黄大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纯藏族村庄,房屋建筑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小饭馆,我们找了一家回纥族人家饭馆,吃了点早饭。这是老板娘,看她的头饰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这是路上的牦牛,它们慢悠悠的走在公路上,也不让路。到了这边满眼的黑牦牛和波尔山羊。</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天是瓦蓝瓦蓝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没有雾霾,草地是黄绿色。山大多都光秃秃的!</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见两个磕长头的藏民,她们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就露出两只眼睛,亦步亦趋虔诚的磕着头!</p> <p class="ql-block"> 山口上常常有经幡,有这样拉着的,有竖个杆子上面缠着五色布条的,最多的是伞形小帐篷似的。</p><p class="ql-block">经幡藏语“隆达”。共有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顺序不能错乱。分别象征着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大地。藏传佛教又赋予五色为五佛及五种智慧之含意。悬挂经幡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藏民族地区的一种宗教习俗,有着自身修行,利益众生的功德。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如同将上面的经文诵读一遍。上苍诸佛保佑一切制造和悬挂经幡的人们,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过了山口,下山不远就到了甘南的夏河县城。</p><p class="ql-block"> 夏河县为大夏河冲击峡谷地貌,两边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势,日出与日落时分阳光从山后升起。海拔2700米,氧气较多,一般人不会有高原反应。这里高山草甸连绵,景色优美!</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行0.5公里处,属4A级景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是活佛大师的府邸。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此片来源网络)</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寺主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它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实远大于此)。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下续部学院的佛殿。</p> <p class="ql-block">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官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房屋不下万间,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上窄下宽,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一般以红、黄、白色为主,阳台房檐挂彩布帐帘。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幡,金顶,雄狮等。部分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和绿色琉璃瓦。具有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柱,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独特的藏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现存有闻思、医学、时轮、吉金刚、上续部、下续部6个学院和18所佛殿。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外围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共有经筒2000余个,沿着长廊徒步走一圈,需要1个多小时。长廊墙壁上悬挂1米高的转经筒(隔上一段会有一屋,里面有两人高的巨大转经筒),筒内装有经卷,用手转动一圈,相当于颂经一次。每天清晨和傍晚,藏民们都会沿着长廊顺时针推动经筒转动,这代表着信仰虔诚。</p> <p class="ql-block"> 长廊外还有磕等身长头的藏民,他们恭敬的站立,诚心的趴伏,一个接着一个,不惧冰冷土地,不惧刺骨的寒风,平静的表情,忘我的心态,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一般游览拉卜楞寺的方式,都是顺时针绕寺一圈转动经筒,这也是藏传佛教的朝圣仪式。在拉卜楞寺西南角有座古老的木桥,横跨夏河。过桥上山,站在晒佛台上能将其全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喇嘛都穿着红紫色的服装,披一条宽大的和衣服一样颜色的长巾,穿着长靴。这是他们下班出来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他们三三两两的走去的样子,在这里到处有他们的身影,比藏民还多。</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最小的喇嘛,不到十岁吧,我给他拍照,他还挺配合。伸出两个手指头…</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那两个藏民和这个小孩很熟,见面又捏鼻子又给钱的,我也奉献点爱心!</p> <p class="ql-block">这座佛殿是绿色琉璃瓦,房檐挂彩布幔账,红色的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边一座佛殿,香火鼎盛,很多藏民手里提着东西来此朝拜。外边坐着很多藏民,还有带小孩子的,他们自己带着吃的,饿了就吃点,渴了就喝水管子里的水。</p> <p class="ql-block"> 天特别蓝,没有一点污染,突然升起两朵白云,显得特神奇!</p> <p class="ql-block">手拿经筒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转山转水转佛塔</p> <p class="ql-block"> 这次观赏拉卜楞寺留有很多遗憾,一没围寺转完整的一圈,二没有过桥上山拍全景,三没进寺里看看。因大家都累了,就出去找旅馆了,有机会还得去拉卜楞寺!</p> <p class="ql-block"> 13日天还没亮就起床去桑科草原了。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境内,距夏河县城拉卜楞寺西南18公里,有公路直达,路边就看到了位于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这里人口少面积大,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却辽阔无际。其有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美,风景优雅,旺季时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田园风光。绝对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由于是淡季,这里已经没有游客,也没人看管,我们沿着水泥路开车直接进景区了。景区里除了黄草外啥也没有,连个人也没看着!天气不给力,也没有光,也就是看看山头下来的云吧!</p> <p class="ql-block"> 来到深处有一处牧民人家,有条狗狂吠,我们站这里看看拍张照就返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看来这里旺季的水草还是很茂盛,拍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 快出景区时,发现山头的云缝里露出了点光,赶紧抓拍几张,感觉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 据说到了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天高气爽是来此旅游、避暑和体验藏族游牧生活风情的好去处。这里有夜宿帐篷、传统藏餐、风味小吃、篝火晚会、民族歌舞、可穿藏服、骑马比赛、民族工艺品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湖里有很多野鸭、水鸟等</p><p class="ql-block"> 回到旅店,我们整理行囊,备点吃的,吃过早饭奔向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路上风景如画,草原上牛羊遍野,有牧民们的小白帐篷,就是阴天,光线不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行在去往尕海湖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头犟牛,主人就是拉不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景点,也有旅客,但不知道叫啥名字</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郭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山跟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遇着送葬的车队长了见识,红事是新人车队在前边,送亲的车队在后边;白事是死人灵车在后边,送殡的车队在前边。</p> <p class="ql-block"> 说到尕海湖,西北有两个尕海湖,一个在甘南,是淡水湖,另一个在青海省,是盐湖。我们来的是甘南的尕海湖。</p> <p class="ql-block"> 甘南的尕海湖在碌曲县,距县城49公里,在国道213线400公里处,海拔3480米,面积为16.2万亩,大小湖水面积15000亩,平均水深为1.5米,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1998年尕海湖与则岔石林一起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尕海湖汇集琼木旦曲、翁尼曲、多木且曲等山丘的流水,经舟曲注入洮河。尕海湖往西南行50几公里,便是玛曲县,那儿就是黄河第一湾。往东南行40几公里,就是郎木寺。</p> <p class="ql-block"> 尕海草原的天空深邃如井,云如裙裾。镶嵌于草原之中的圣湖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近处湖面上鸟飞鱼跃,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时已过旺季,游客不多,水中鸟儿还是挺多的,有飞的,也有在水中游戏的。湖里的水草已干枯泛出红色,虽然没有八月的草原繁茂迷人,但是也很耐看,把这湛蓝的湖水装点的很美丽!不管什么季节来,景色都很美,各有千秋。</p> <p class="ql-block"> 老天爷还是挺给力的,走时还是满天乌云,到了尕海湖就晴蓝一片,白云朵朵了!</p> <p class="ql-block"> 尕海湖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尕海滩这美丽草原上,七仙女们轻歌曼舞采摘野花时跌落了一颗翡翠,顿时化作碧波万顷,烟波浩渺的的圣湖,从此尕海湖就成为滋润尕海草原生灵的源泉。神话也好,传说也罢,总之,尕海湖就是美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看安静辽阔的湖面,偶有水鸟惊飞又落,鱼儿潜水,时有越出水面又回落水中,大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夏日的尕海湖,野花铺盖着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烟波浩渺的神湖万鸟聚会,这里是雪域高原真正的香巴拉,是甘南碌曲境内的高原明镜。而8月的草原,柔风夹杂着湖畔的花香扑面而来,顿感心旷神怡。湖边成群飞起的水鸟吸引了游客的目光。它们黒羽白腹,秀美的双腿及长长的嘴巴红得鲜艳,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掠过水面,轻落于草甸,一起一落间,身姿舒展优美。更吸引我想再次前往!</p> <p class="ql-block">这里这么美,我们得留张影,留下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合完影我们驱车前往玛曲县的黄河第一湾。路上看到的好景还是拍…</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了一段路况很差的路,但景色不错。</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路颠簸,走了50多公里,终于来到玛曲县——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p><p class="ql-block">玛曲县位于甘南州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纯牧业县。它东与甘肃省碌曲县,四川省的若尔盖、阿坝县相邻,西与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相连,北与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相接。总面积1019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3万,其中藏族约占2/3,玛曲地处高原,但地势平坦,年均温度为10℃,平均海拔3600米,年降水量600多毫米。这里草原、高山、河谷相间分布,地势复杂多样,高原湖泊星罗棋布,风景迷人。</p><p class="ql-block">玛曲,古属羌区析支河流域。公元663年,吐蕃统一青藏高原后,便成为藏族的游牧之地。</p> <p class="ql-block"> 玛曲为藏语——孔雀河,即黄河。是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以黄河第一弯而闻名。黄河由巴颜喀拉山发源后,自青藏高原一路向东南流去。其全程以433公里流经玛曲时受到四川北部高山的阻挡,于是河水掉头流向西北,形成了罕见的180度大弯,重新回归青海省。所以称黄河第一曲,玛曲也被称为“黄河首曲”。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玛曲,在整个藏区素有“卓格岭地”之称。</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看落日,余晖洒在广袤的草原上,河水波光粼粼,愈发第一湾的璀璨夺目,犹如仙子玉带凝聚着月亮的光辉。黄河划过草原向无尽的远方流去。如母亲一样用她那轻柔的手抚慰着她的儿女。让人引起无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马中之王河曲马。这里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草原湿地”第一名,如今玛曲已树立起“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赛尔王发祥地”、“世界最大最美湿地草场”、“中国赛马之乡”、“藏族民歌弹唱故里”五大旅游品牌。</p> <p class="ql-block"> 出了玛曲县城,便可到达玛曲黄河大桥。一座钢筋混凝土浇铸成的大桥横亘于黄河两岸。这里就是玛曲黄河第一桥,也是玛曲黄河第一弯。</p> <p class="ql-block">桥这边是甘肃省,桥那边就是四川省吧</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给孙大哥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站在玛曲黄河岸边,望着西去的河水,高原儿女们恋恋不舍,黄河母亲好像听到了儿女们的呼唤,百转千回,又进入了高原大地。遂有“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的首曲奇观。</p> <p class="ql-block"> 黄河母亲,用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们,使两岸的草原肥沃,草儿鲜美,牛羊肥壮!</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黄河水清澈,水质好。</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就看到了一座桥,一个石碑上写着“天下黄河第一弯”,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没有那么高的视觉,你那能看到那么远呢!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p> <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在玛曲黄河第一弯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完天下黄河第一弯,驱车奔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城。去参观著名的石头山——莲宝叶则。</p> <p class="ql-block">一路观光,一路拍照!</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寺庙特别多,建造的气势宏伟壮观,金碧辉煌!不管走到哪里,建得最好的就是寺院。相比藏民住的,简直是天上地下!</p> <p class="ql-block">路过的风景迷人,我们在河谷中穿行,因太阳要落山,我们得天黑时赶到阿坝县城,错过路上很多美景!</p> <p class="ql-block">河流弯曲被太阳照成银色</p> <p class="ql-block">没有光线的时,我拍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天要黑时,我拍的晚霞。到这里甘南的旅行就告一段落,下一站就是四川省了。我的旅行记之三就完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