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姑娘

浅溪

<p class="ql-block">  离家的游子,是不是梦里总是会梦到童年呢?曾是懵懂少年的记忆和感悟,现在回味起来,是清晨微风送来泥土裹着的花草香,直沁心脾。</p><p class="ql-block">  家乡都是平原,村外也有些山坡,但是不高,到处植满了树,村东侧坡上有一棵老榆树,小时候听奶奶说这个村子是58年逃荒的人慢慢聚集起来的。那时候山坡上就有这棵老榆树了,我想他应该算是这个小村子的一个标志了。</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林间的路上散步,光影斑驳的从高大的树孔里投射下来,踩着松软的泥土和落叶,你的心情会随着放松放松。也会有早起的鸟会轻轻的鸣叫两声,似乎也是在等待东方的晨曦。</p><p class="ql-block">  可以迎着料峭的春寒,拨开沙土,看沙土下萌发的草芽,由于没见到阳光,有些发白,有些红红的草尖,小小的生命,积极的精神,向上的,迎着早日,真的可以让人的心情舒展。</p><p class="ql-block">  村子西面不知名的小溪,辗转流淌清澈见底。一些小小的鱼儿在溪底调皮的游动,如美女秀发一样的水草,飘飘莎莎的在水底,迎着早春的一缕阳光,梳理一天的美妙心情。</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在夜晚,漫步在软软的沙滩,看着皓月,和恋人轻轻地依偎在河畔,数着星星,听着蛙声,虫鸣。</p><p class="ql-block">  有时可以去登上漫漫的山坡看日出,山坡下的田地,水田上一侧薄薄的雾气,在阳光下散发出蓝色的,远处看去,就像是一大块蓝宝石,让人想起蓝田玉暖日升烟的境地,或许一场蒙蒙的细雨,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任凭敲打,慢慢地在田野里漫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周姑娘带着我们玩藏猫猫,穿着大棉袄大棉裤,十几二十个孩子,时而挤在一起,时而分散开来,周姑娘是我们的头,对我确实很偏爱。然后玩各种能想到的游戏,消磨时光。回到家也睡不了那么早,趁着月色,疯着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姑娘应该比我大个一两岁吧,就一起玩耍过那么一次,几十个孩子的大规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村子中间有个大沙坑,是下雨山上冲下来的泥沙淤积形成的,非常的松软。我们是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那时候村子里是有小学的。哥哥姐姐班级都是有三四十个孩子,到了我那时候也是二十多个。所以,一到晚间,聚集在沙坑玩的孩子非常的多!可以用土垃咔打仗,攻击对方。也可以把家里最结实的毛嗑杆(毛嗑就是“葵花籽”)拿来拼打,最后是打的毛嗑杆都开了花。记得最厉害的是那种园子里独自长出来的,根部有个旮瘩郎那种,相当结实。几乎是常胜将军。再就是摔跤,跑跳,最激烈的是骑马架子,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两人组队,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脖颈儿,然后两两PK,取胜的关键是底盘的人要粗壮有力,顶上的人还要灵活,我的诀窍就是尽量侧面攻击,然后按住对方的头,消耗他们体力,他们的“马”大多都会坚持不住了,倒下去,哈哈。在一种是多人的,一般是四个人,三个人当底盘,一个人居中,另外两个人环臂,双手搭在中间人肩膀上,中间人双臂插进两侧环臂中,扣锁在一起,然后骑马的人还是骑脖颈儿,把腿插进护卫的环臂里,宛如一辆装甲战车,人多的话,护卫可以在加强,技巧还是看上面的人是否机智灵活。</p><p class="ql-block">  或者春天了,去村子东面山上(平原的山,也就是个土丘)挖红根,在晚一些,摘老瓜瓢(前几天梦里还梦到了)。三五个孩子在风沙中奔跑,累了就躺在软软的沙地上打滚儿……</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也会追着满山跑的扎末棵(从小青,长大黄,满山跑,不怕狼),或者路上过来一辆汽车,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几个孩子会追着跑好远好远,直到看不见车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春天里,还有个去处,那就是几个人爬上老榆树,去吃榆树钱,记忆里榆树钱并不好吃,可能是老榆树太老了吧。那些年,老榆树也算是网红,总有紧邻村子三三两两的人,把一些红丝带缠在树上,有来许愿的,有来还愿的,算不上络绎不绝,却也是腰身上缠满了红布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子前面有一块洼地,春天里,每家每户用土就去那里去取。久了就越来越低洼了,一下雨就形成了大大的水泡子。夏天是鸭子,大鹅的天堂。也让人们操碎了心。她们玩耍着就把蛋下在了水里。我们会三五成群的去水里趟鸭蛋鹅蛋,好像我并没有捡到过,有的大人是捡到过,还有整窝的野鸭蛋。</p><p class="ql-block">  雨水撤了,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有车轱辘菜,老鸹针……上面点缀着黄的,粉的各种颜色,各种式样的鲜花,再有几个小蝴蝶,白的,黄的,一会飞到这,一会飞到那,一会在草丛,一会又抚摇上云天,上没上云天不知道,飞的高的看不见了。牛啊,马啊悠闲的踱着步,寻觅更可口的草料。</p><p class="ql-block">  到了冬天,整个水泡子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场。白天,能玩的去处很多,来冰面上的孩子很少,场地就空旷起来,几个大神级的孩子,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冰面打冰尜,滑单车(就是底下一个冰刃,冰车底下是两个冰刃)。到了晚上,那时村子里还没有电灯,大人们是不会舍得烧煤油灯的,蜡烛那就更奢侈了。天黑的早,在家里待不住的孩子,五六点钟一直到十点多,都会有几十个开到冰面游乐园,带着冰车,组成各种战队,在冰面上驰骋,没有冰车的,就带着羡慕,跟在后面,等待有一次恩赐的机会,让你滑冰车。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把冰面映照的白天一样。</p><p class="ql-block">  村子西面的水线,那就是夏天的乐园了。到了夏天,河水涨了起来,天气热了,水温也起来了。女孩子会去河边洗衣服,而我们男孩子,那就是在里面洗澡,打水仗,甚至是泥沙仗,用手掌激起水花,攻击对方,甚至挖起河底的细沙,甩向对方,弄得满脸都是泥浆,机灵的背过身去,那后背也是 一副水墨画,哈哈,好在一个猛子下去,就又是干干净净了,继续投入战斗……</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买几尺纱布,然后去河里捞鱼捞虾。那时候环境是真的挺好,每每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回家里弄顿鱼酱吃。</p><p class="ql-block">  秋天的乐趣,那就属于大人们的了,孩子们的乐趣在春天,在夏天,也在冬天。</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不算富裕,甚至为了能穿一件素面的棉袄而成为愿望。一到春天,有些家会没有了粮食吃,好像要返销粮还是什么,我记得我家邻居到了春天,大酱就吃没了。然后就吃盐煮黄豆。他家的几个孩子都挺白的,我就想,是不是和吃这个有关系呢?不仅是缺吃少穿,那时候天气也特别冷,冬天烧的可能也多,到了春天。孩子们就要挎着筐去打毛嗑茬儿,不然没有烧的了。或者是拿着大耙,去山上搂草。</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虽然贫穷,可是每家都如此,大家也没有多少苦闷似的。我就想,可能幸福啊,快乐呀,是对比,比较出来的,现在贫富差距太大,无形中有了阶层,也就有很多的压力。人们不断地用财富来填充自己的内心,寻找充实的安全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