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美篇

大山

<p class="ql-block"> 我认识的许贵君</p> <p class="ql-block">这几年,网上,国画界又涌现出了许多新人。他们没上过名校、没拜过名师,但看他们的画,却似曾相识,却又说不出师承,纯粹的民间画家,这些纯因喜爱而默默耕耘的民间人士或称艺人往往也有不俗表现,他们的画也普遍受到民间喜爱。</p><p class="ql-block">观察中发现,有些画不等同于江湖画,风水画。大有向大师看齐的趋势。可见,这些人有他们对中国画的特殊理解,默默探索中,不求功利,专心研究古今枝法,向外界学习。集大成者亦有之。</p><p class="ql-block">许贵君,生于一九五八年,京西涿鹿县人,现居往宣化。少时即接触晋剧、字画,对艺术有天然情趣。虽经文革依然没有抹去他对书画,色彩的喜爱,靠临摹连环画打下了绘画的基础。上高中时,学校有个被下放的美术学院的国画老师,下课空隙时间总爱凑到根前观看老师作画,领略了国画的天然魅力,总想有一天也能画出这样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七七年入伍参军,成为文化骨干。又有幸结识了来自湖北文化世家的杜尔番(二凡)成为战友,共同研习国画。闲暇就着贺兰山写生,就着机场忙禄人群画速写。八十年代文化已逐渐放开,一本山水入门小册子学习国画基本原理。皴擦染点开始学习。后搜集到一本三希堂画集正式接触到国画基本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时的画在别人眼里也算有模有样了。后来在全师连队装饰俱乐部活动中,在白漂布上画国画,闲暇时间练习书法,还带动了许多有共同爱好的战友一起练习,对部队文化宣传起到了触进作用。九零年转业回地方,因工作关系空闲作画,空临介子园、还有范增老师作品。已显示出一定的绘画功底。多数被朋友拿走。又自学装裱。还借工会力量与同事合作开办过书法,绘画培训班,办过职工美术作品展览。他的付出也得到了同事、朋友们的认可。</p><p class="ql-block">一七年退休,有了更多时间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了。重新研习绘画知识,作品更是如雨后春笋般高产。特别是手机网络开通后,收集流览名家绘画作品,对作品水平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在的作品,按认识他的人说:一年一个新水平。</p><p class="ql-block">现在他主要研习纸、墨、笔的特性。在用水用色上有他独到的见解。为检验成果,他经常与一些熟家的作品进行比较,从名家作品中汲取养分,对成就他今天的作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眼界,使他更快地溶入了现代国画主流艺术的大潮之中。</p><p class="ql-block">观他的画,看似无法,实有定法。每滴墨,每滳水都有它应有的用处。画面张力较大,容易将人带入画中。但又不拘苟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画面矛盾精巧结合,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风格。</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不断充实新知识。对笔法,墨法,乃至构图,留白,衬水,染云,树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全靠自学,实在难能可贵。这几年参加了全国的各种比赛,获奖颇丰,也算对他辛勤付出的一种回报。</p><p class="ql-block">按他的话说:学无先后,功到自然成。目前他仍在不停的研习中。</p><p class="ql-block">在接触中我们发现:许贵君老师性格不喜张扬。而且很不喜欢那些功利心重的作法。他说:作品好坏不是吹出来的。更不能以劣品糊弄观众。扎实练好基本功才是正道。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必须有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实践者去努力革新,否则我们这一代人将永远停在先贤面前,还谈何时代发展?谈何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学无止境是许老师的学习佐右铭。乘还年轻,他有自己的规划,七十岁前拿出自己对得起观众的作品,真正走上国画舞台。</p><p class="ql-block">祝老师愿望成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撰稿 .大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