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九月六日一早,离开香格里拉镇,驱车前往位于云南德钦县的飞来寺。</h5> <h5>途中经过一个寺庙,可惜忘记记载寺庙名称了</h5> <h5> 中途,在青得镇热噶村短暂停留,游览了一下正在开发的热噶村。</h5><p class="ql-block"><br></p> <h5>热噶村的甲绕拉康寺</h5> <h5> 热噶村村民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h5> <h5> 月亮湾,又叫金沙江第一湾,是云南和四川的分界线,一边是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另一岸则是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h5><h5> 在这川滇要塞,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成就了天下奇观——金沙江第一湾。</h5><p class="ql-block"><br></p> <h5> 在奔子栏镇月亮湾山头上建起的漂亮、宽敞的观景台,站在这里,俯瞰金沙江第一湾全景,使人在心旷神怡、荡气回肠之际,不能不惊叹自然造化的神奇。</h5><p class="ql-block"><br></p> <h5>观景台</h5> <h5> 飞来寺别称吉祥飞来寺,始建于明朝万历42年,因修建时“柱梁飞来自立”而得名,现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是观赏、拍摄日照金山奇观的最佳地之一。</h5><h5> 飞来寺是一个较小的庙宇,由于这里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地方,因此现在已变成一个有名的旅游小镇。</h5><p class="ql-block"><br></p> <h5>飞来寺全景</h5> <h5><br></h5> <h5>飞来寺的班禅纪念台</h5> <h5> 梅里雪山风景区别称太子雪山,汉名为“药山”,藏区称为“绒赞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藏族人的朝觐圣地、雍仲苯教圣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中国十大雄伟山峰”之一。</h5><p class="ql-block"><br></p> <h5> 梅里雪山是迄今为止没被人类征服的雪山,也是世界上最凶险的雪山之一,异常险峻,1990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在征服梅里雪山时全部遇难,2011年探险家高家虎在攀登梅里雪山时失踪。</h5><p class="ql-block"><br></p> <h5>梅里雪山观景台</h5> <h5> 由于连续十几天都将是阴天,我们未能拍到梅里雪山的雄姿,只好插入几张2013年6月本人第一次去西藏时拍的梅里雪山照片,免去心中的遗憾!</h5><p class="ql-block"><br></p> <h5>2013年6月拍</h5> <h5>2013年6月拍</h5> <h5>2013年6月拍</h5> <h5> 可惜,当时也没有拍到日照金山的场面。也只能借助一张网络图片供大家欣赏!</h5> <h5>此照片来着网络</h5> <h5> 9月8日,离开太原的第十六天,从云南的飞来寺前往西藏芒康,开启正式进藏之路。</h5><h5> 途径西藏芒康盐井镇,我们三位男士深入到盐井村进行拍摄</h5><p class="ql-block"><br></p> <h5> 盐井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距县城107公里,214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海拔2300米左右。“盐井”是由于产盐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h5><p class="ql-block"><br></p> <h5> 制盐是盐井人民的生存之本,是盐井人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其生产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原来用人工挑,现在用管子将地下的卤水引上来倒在盐田里(不是澜沧江的水),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使水份逐步蒸发,形成盐粒。</h5><p class="ql-block"><br></p> <h5>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3-0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h5> <h5>西岸的红盐田</h5> <h5> 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一些。</h5> <h5>东岸的白盐田</h5> <h5> 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一座古老文化,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溶为一体的世界奇观之一。</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请看一段长7分40秒的小视频!</p> 谢谢各位朋友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