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伴随着教育局下发的调令,我有幸成为了一中志愿者中的一员。从本月8号起,我们一行10人在王辉主任的带领下,随着志愿者团队坐上了开往壹号庄园的校车。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立即开始了的一天的工作:分装早餐。听起来很简单嘛,可是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大家紧密配合:有人装鸡蛋、有人装稀饭、有人装馒头、有人装凉菜(两种),全部分装完毕,还要进行封盖、装箱。一万一千多份的盒饭,我们差不多用了3个小时。饿了,就吃点馒头;累了,就躺在椅子上休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片刻后,我们跟着校车来到了最终目的地——东大学城,加入了守在这里的志愿者团队之中,我们一天的任务也由此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 为学生分发一日三餐和收拾垃圾是就成了我们每天的工作,每个小组负责一栋楼。我们的男教师抬着装有40多盒的大保温箱,一层一层迈向顶层,刚走出没走几步,面罩上就满是哈气,根本看不清前面的路,只能摸索着前行。除了送餐到楼层,为防止交差感染,我们还需要把餐盒送到每个寝室门口,对于我们女教师来说,从一楼爬向顶楼,就已经气喘吁吁了,何况男教师还抬着大箱子!每次送餐回来,身上的衣服更是能拧出水来,完成一天的工作,每次都要到后半夜。内中辛苦,只有经历过才有体会,就像我们的亲历者刘玉金老师说的话,“没有亲身体验,感受不到他们的辛苦,当你汗流夹背、气都喘不上来的时候谈何防护!我们一中人在用生命抗疫!”志愿服务期间,王辉主任、孙玉东书记、李秀恺、刘玉金、代晓慧更是不顾自身的不适,一直带病工作。看着他们这样疲惫的身影,我心中一阵酸楚,来到这里的每个人都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早日战胜疫情,早点回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焉世富校长更是说出了每一位志愿者的心声,“我们每天与病毒共存,为东大学城5号楼571名师生服务,每天N次往返于一楼到六楼,没有电梯,只靠两腿攀爬。分餐、送餐、送水、收垃圾……大家十分辛苦,每一次衣服都全部湿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截至目前,感染者数字仍在不断增加,一中的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中有一直坚守在一线的教师,也有休整后重返“战场”的同事,队伍人数也由原来的7人增至现在的11人,焉世富校长与王智广校长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用刘长林校长的话说“前方战役吃紧,我们没有退路!这种品质、这种精神,用任何语言都是苍白无力,单就那种“不怕死”的境界,和一句赞美的言语相比,太不太不太不匹配了,不经历,你永远体会不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中人有的奋战在一线,有的奋战在后方,防疫、网课两不误。张杰老师更是从家里的药房中给前方的“战士”稍去了常用药品。更是有不少老教师主动请缨,请求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我们一中的男同胞们都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庄河人的共同配合下,我们终将战胜病毒,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期待疫情早些结束,愿你们平安凯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