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湖北十堰是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建国后十堰作为地名的里程实在有点艰辛:从村、镇(公社)、市(县级市),一直到今天的十堰市。真是一步一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走到今天。经过50多年的建设,十堰已经成为一座汽车之城,但其名称却来源于深厚的农耕文明。从史料可知,十堰地名的源头确系从明代开始劳动人民沿河垒石为埂,拦蓄河水而修筑的十道堰塘。随着社会的变革,十堰便约定俗成成为区域的代名词。十堰有许多的故事,但对旅行者而言,市区无行可旅,无景可游。武当山、丹江口就在附近,由此开启十堰之行,走起!</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是道教圣地,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境内。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地,天下第一仙山”。同时也是道教圣地和武当拳的发源地。武当山风光旖旎,钟灵毓秀,山川秀美。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敕令“北建故宫,南修武当”,遣30万工匠历十三寒暑,铸就旷世恢弘的八百里武当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山间云雾缭绕,红墙翠瓦与周边的悬崖峭壁,苍松翠柏交相辉映,气势磅礴。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娟丽画卷,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道教不同于佛教,佛教是把希望寄托于来生,而道教则追求长生不老。佛教属于外来教,而道教则是本土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生活“道”的痕迹和影响无处不在。道教中“为道是求,知行合一”、“贵生乐生,逍遥洒脱”、“上若善水,以柔克刚”、“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知常容,容乃公”、“尊道贵德,忠孝仁义”这些道教思想对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民族的性格心理,伦理道德,民族的凝聚力都起到了无以伦比的作用。活了这么大岁数,到了武当山才明白此理,不狂此行。</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天柱峰又名金顶,因峰顶有金殿而得名。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群峰之中,有“一柱擎天”之名。</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它的顶端就是武当山的精华;金殿。这座铜鎏金的金殿是明成祖朱棣在明永乐十四年(1414年)间下令修建的,600年来金殿矗立在巍峨的天柱峰顶,接受着无数香客游人的仰视和膜拜,也经历着风霜雨雪侵蚀,至今仍辉煌如初。最神奇的是金殿的长明灯,自六百年前点燃至今不灭,除了设计的巧妙之外,更大的意义在于香火的延续带给人的精神信仰。</p> <p class="ql-block">金殿金碧辉煌,充满神秘的魅力,与金殿对称的須弥座以整块紫色纹石墁地,洗磨光洁,被称为玉石座,上面雕刻了祥云等寓意吉祥的图案。经专家考证此玉石是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距今约五亿年。化石缕雕石栏,实属罕见,它的文物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了玉石本身。顶礼膜拜之余,感叹人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p> <p class="ql-block">每每登山归来便醋从膝盖酸起,痛经遍及全身。从此便望山止步,谈山变色。登上山顶在无“会当凌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山还是那般山,人却不再是少年。</p> <p class="ql-block">飘渺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p> <p class="ql-block">人生有多少崎岖陡峭之路。登山如同一个人追逐梦想的过程,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坏,历经岁月沧桑的磨难,人事宦海的沉浮,我们才清楚:旅途中放慢脚步,好好看看沿途的风景。放松才能自由,释怀才会幸福。</p> <p class="ql-block">武当山紫霄宫始建于宋代宣和年间,元代重建。明永乐十年大规模扩建,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因为它紫气氤氲,宫殿巍峨,道教称为“云外清都”。明朝尊奉道教,建筑设计彰显道家天人合一,阴阳对称的思想,明朝现存的建筑如故宫、天坛等无不精彩绝伦,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地处鄂西北的十堰是一片红色的热土,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由洪湖地区转入鄂西北,开辟了以武当山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虽然根据地只坚持了短短8个月,但也留下了一些旧址、遗迹,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武当旅游的亮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