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桑田看世界,智慧科技兴乡村”•研学之路,——南宁三中青山校区高一十四班古辣研学记实

水草

<p class="ql-block">在乡村振兴中植入教育智慧,在教育发展中引入乡村资源。</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6日,南宁三中青山校区高一14班迎来了高中第一次研学。他们将以“稻花桑田看世界,智慧科技兴乡村”为主题,走进宾阳古辣大陆村开展活动。</p> 序篇 <p class="ql-block">一滴水珠映照太阳光辉。真•研学,从细节落实,从一条横幅内容制作开始。同学们才华横溢、集思广益,老师总喜欢让出讲台,给学生搭起舞台,退居幕后。在这里,师与生彼此赋能。这就是一堂好课,好的开篇。</p> <p class="ql-block">一、勤学善思闯南北 深耕细作奔东西</p><p class="ql-block">二、喜看稻菽千重浪 我把隆平爷爷想</p><p class="ql-block"> 今日报身劳动去 争做祖国好栋梁</p><p class="ql-block">三、喜看稻淑千重浪 笑织丝缎万丈绸</p><p class="ql-block">四、金黄稻田勤劳作 三尺讲台善钻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金秋时节古辣村稻香四溢</p><p class="ql-block"> 热爱劳动十四班刻苦耕耘</p><p class="ql-block">六、悠悠古辣 畅快游之</p><p class="ql-block"> 采采稻谷 辛勤采之</p><p class="ql-block">七、1.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风声一片</p><p class="ql-block">2.季秋之月 稻有金华</p><p class="ql-block">3.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稻谷飞流莺</p><p class="ql-block">八、风拂麦浪迎十四 耕耘播雨聚人心</p><p class="ql-block">九、稻籼翻浪 禾下乘凉 此梦心中所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上稳重大气的大巴车,穿过繁华的城镇,踏过开放林地和百亩彩稻,来到古辣,教育与乡村在这里彼此赋能,探索出“研学的另一种美”。</p> 艺术稻田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百亩彩稻田。以田为笔,以稻为墨,在这里,艺术与农业互为融合。</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古辣镇大陆村今年秋季创植的稻田艺术画由红叶稻、紫叶稻、黄叶稻、白叶稻和本地的常规绿叶稻五种水稻组成,以天安门、石狮、长城、祥云、和平鸽等特色意象礼赞新中国华诞。天安门城楼上红旗迎风招展,长城气势磅礴,石狮雄伟威严,在乡村丰收的“画布”上绘出了一幅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图。</p><p class="ql-block">稻田画中配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文字,表达了锲而不舍、激扬向上、坚定不移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展示了宾阳人民对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美好祝福和奋发向上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胜决心。</p> <p class="ql-block">稻田展览馆•乡村振兴战略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俊谕同学在介绍古辣的发展。他早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然后作为领学人带领同学们走进乡村大世界。</p><p class="ql-block">让学生给学生上课,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 <p class="ql-block">古辣镇大陆村只是宾阳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宾阳县的许多村庄纷纷利用自身特殊 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在“农”字基础上,做足“文旅”特色。宾阳县将继续加大对全县农文旅融合产业的挖掘与开发力度,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宾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打造宾阳农文旅融合产业品牌, 推动乡村振兴。</p> <p class="ql-block">为耕耘者育土,为远行者铺路,那么,为研学者发手册——学生手里握的正是本次研学手册,彩色,很学术。</p><p class="ql-block">带着问题去乡村,带着册子去研学。问题会使他们有学习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在报告大厅,老师在总结。身为研学灵魂人物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讲课,课堂无处不在。没有围墙的教室,把世界带给学生。</p> 稻香篇 <p class="ql-block">在田连阡陌间,感受最贴近自然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下午,孩子们在此挽裤脚下田,手握镰刀收割黄灿灿的稻子。</p><p class="ql-block">此时他们正在观摩学习如何正确握镰刀割禾。</p> <p class="ql-block">稻浪翻涌到远处,被动车轨道高架桥拦下来。时不时呼啸而过的子弹头作为背景图,极具动感且富寓意。</p> <p class="ql-block">这边大音响里播放的正是《少年》,原来弯腰低头的一些孩子抬头,跟着韵律扭起来,另一些孩子更卖力割禾,身后一堆堆一丛丛稻禾连绵起伏。</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小分队率先打通“隧道”,与隔壁班同学“胜利会师”。</p> <p class="ql-block">希望田野稻花香,广阔天地有作为。</p> <p class="ql-block">沉迷收割无法自拔,一个劲往前推进,停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实践出真知。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传统劳作方式,对比现代化机械化收割机的运作,看见时代发展,更好理解企业家回乡创业故事,感受科学力量和创新精神,领悟乡村振兴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传统与现代,在此相交辉映。</p><p class="ql-block">同学们从收割到脱粒逐一体验传统古老耕种方式,刀耕火种,全是劳力苦力,低效率。在这时,一台收割机突突突开来了,开进田里,像个大怪兽前边大张嘴巴吞食,后边禾杆碎屑飞扬,同时已经谷粒归仓,一举三得,极其高效便捷。</p><p class="ql-block">原始收割体验活动结束,同学们站在田埂上看着机械化收割机的操作,两厢对比,更直观感受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意义所在。</p> 蚕丝篇 <p class="ql-block">除了稻谷,桑田与蚕丝业也是宾阳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离开稻田展览馆,又走进缫丝厂展览馆。在这里了解中国蚕丝文化发展简史,看到蚕丝生产与文化从东部向西部扩展与迁移历史,看到广西如何参与古今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历史与时尚相交辉映。</p> <p class="ql-block">现代桑蚕丝业态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与时俱进,开发桑蚕丝价值,多元化经营。除了传统的主业制作花样繁多的华美衣服和蚕丝被褥之外,周边衍生品可以酿酒,酿成各式各样的桑葚酒,并开发出桑叶茶和桑叶面条等食品,而抽丝剥茧后剩余的蚕茧胶还可以制成全套化妆品等等。</p> <p class="ql-block">学习无处不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研学手册(学术题目)。</p> 师篇 <p class="ql-block">教育之魅在于点燃和激励,教育之美在于鼓舞和成全。</p> <p class="ql-block">躬身入局 </p><p class="ql-block">一亩三分地,亦为大讲堂。他,执笔出得了《研学手册》,握镰刀能下地割禾,身先士卒。好老师成长在讲台上,而讲台在教室,在报告大厅,也在田间地头,无处不在。他躬身入局、为师表率,把全世界变成教科书,把场景变成课堂。</p> 絮篇 <p class="ql-block">午餐时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一顶草帽,一把镰刀,在此不亚于一支笔一本书。这就是研学的态度,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姿态。求学于书本,也研学于地头田间。</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见时代,看见教育,看见学校,看见人。</p>

研学

乡村

宾阳

稻田

古辣

蚕丝

振兴

同学

宾阳县

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