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公尖上“柿”如意

明卿

<p class="ql-block">  十月一过,姬公尖的人们就开始忙碌了!</p>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十五年就开始种植柿树以来,每年的这个季节整个姬公尖就会沉浸在橙黄橙黄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的柿子,缀挂枝头,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马头墙边悄悄探出了头来,点亮着徽风秋韵,散发着醉人的甜香。走进村庄,家家户户的庭院周围晾晒的“灯笼柿”,满村入眼皆是美如“黄金帘幕”,成为继皖南“晒秋”后又一道最抢眼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姬公尖村又名姬川村,“姬公尖”是姬川村的土名。姬公尖村人几乎姓汪,而天下汪氏出徽州,所以,当地人自称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自然不难理解。120余户人家400多人口散落在海拔600余米的高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有陕西泾阳、三原一带出产的鸡心黄柿;陕西富平的尖柿,河北、山东一带出产的莲花柿,荷泽镜面柿;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华北大磨盘柿,而姬公尖所产的柿子则与众不同,个头比其他地方出产的柿子大,因为形与色都酷似红灯笼, 所以人们称之为“灯笼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们种柿晒柿制柿饼有着自己独道的工艺。晒柿制柿饼一般从霜降开始,立冬为盛时。削皮洗净后的柿子,被串成了串,就一串串挂在院中晾晒,依靠阳光的力量让其自然脱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远看去,形如一串串的小灯笼高高挂起,蔚为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  姬公尖秋天晒柿子已是皖南秋色一景,尽管田野的斑斓渐渐隐去,但另一道独特风景“晒秋”,却仍在初冬暖阳下靓丽呈现。老妈妈每天要削柿子一筐,看着她满脸的笑意就知道她心里是甜甜的...</p> <p class="ql-block">  家家户户门前屋后一串串晾晒的柿子,犹如一道道黄金幕帘,在暖阳下闪着耀眼的光。亦如此刻姬公尖村民的脸:丰收、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  采摘柿子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因柿子个头大,皮薄肉厚,经不起任何摔打,如果摇树干或用棍子打,柿子就会立即破损报废的,颗颗无收。所以是必须要爬到树上去摘的,高的柿子树,还要架起梯子攀附于树上,才能把柿子从树枝上一只只地摘下。</p> <p class="ql-block">  年轻的小媳妇也不输男人,轻盈的身姿攀附于高高的柿树杆头,随风摇曳,像一只展翅的燕。青葱玉手摘下黄灿灿的柿子轻轻的放在腰间的篾篓里,脸上荡漾着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剥开晾晒好的柿饼,尝一口软糯甘甜,口感纯正清香。还有那外面的那层白白的霜可是好东西,据说柿霜具有清热解咳化痰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喉痛咽干,口舌生疮等秋冬常见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民国歙县志》记载,“柿产十都姬公尖者最美,其柿饼制法亦佳”。因此姬公尖的柿子绝不是浪得虚名的。</p> <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的满目的柿子,想起了小时候。那时的我对于柿子是敬畏的,大人们告诉我们,吃柿子是有很多禁忌的。如饭前不能吃、不能和螃蟹一道吃、不能多吃等,以及吃多了柿子会“打摆子”,所谓“打摆子”是我们的地方土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疟疾。至今我都不知道有没有依据。总之那时的我们对于柿子是不太敢贪吃的。</p> <p class="ql-block">  走遍这个古老的山村,发现柿子果然是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或山谷、或屋角、或路边、或门边、或檐下总能无意中见到那黄橙橙的憨憨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数百年来,姬公尖松软肥沃的风化花岗岩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着四季花果的蓬勃生长。于是,村庄便有了花海之村、柿子之乡美誉。只要你来这里,无论四季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初春漫山的梅花吐蕊,山谷幽香;仲春满枝的桃李争芳,姹紫嫣红;深秋高山菊花怒放,漫坡如雪;乍寒还暖初冬,黄澄澄、红彤彤的灯笼柿,缀满枝头、高挂庭院,给这个寂静的小山村增添了无限的温暖和喜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