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班同学聚会

才 女(拒私聊)

<p class="ql-block">满江红 共大651班黄 河</p><p class="ql-block">笑谈同窗情如铁: </p><p class="ql-block">”华发当冠,凭栏处,骇浪已歇。回头望,仰天凝视,星光明灭。四十功名尘与土,跌跌撞撞云和月。莫叹息,自知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p><p class="ql-block">青春梦,曾经烈。英雄泪,也已咽。前行路,不惧迈步从头越。闲来清茶浸诗篇,笑谈同窗情如铁。喜今日,回到琳池共大,感恩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所曾经鹊起的学校,</p><p class="ql-block">如今只能永恒地留在梦境。</p><p class="ql-block">那是一片葱郁灵动的群山,</p><p class="ql-block">只落得永远亲吻河中的倒影。</p><p class="ql-block">这儿,失去了昔日的喧闹,</p><p class="ql-block">这儿,剩下了无尽的寂静。</p><p class="ql-block">凌云山,天子地啊,</p><p class="ql-block">决裂了教化学子的时代,</p><p class="ql-block">陪伴着春涨秋褪的涛声,</p><p class="ql-block">成为了冬天里的一段怀想,</p><p class="ql-block">迴荡着一代共大人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琳池共大校园现状留影。</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同学聚会,总是有太多的感慨,也有太多的追忆。聊不完的前尘往事。同学感情最真诚。今天留影就是明天的往日时光。能遇见到我的发小同学们真幸福。相逢是首歌,珍惜每一次的欢聚。</p> <p class="ql-block">青山在,人未老,情正浓。岁月增,水长流,意悠长。往亊如烟,温馨如昨。让我们回味那葱茏岁月。</p><p class="ql-block">有情,有义,有心,有爱……。回忆人说是痛苦的也是甜美的,必竞他是记忆长河中最浓重色彩的一幕,令人追忆更令人难忘刻骨铭心。这也是人生旅途的教科书,真的是很煅炼人的意志和灵魂,洗刷了身上许多的不该注入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是苦,但苦中有乐,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懂得了珍贵与珍惜,更懂得惦念与感恩。</p> <p class="ql-block">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让我们一起分享这美好欢乐的时光,让我们珍惜这次难得难忘的同学聚会,重叙往日的友情,倾诉生活的苦乐,互道别后的思念,尽享重逢的欢乐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很多回忆已经锈迹斑斑,许多经历已经飘飘远去,但那些经年过往的零碎散事,总会在心中辗转感叹!</p><p class="ql-block">人只要有了经历就有了故事,有了故事就有了回味,看了上面的那个视频,破旧的房屋,周边荒草丛生,这还是当年的那个琳池共大吗?</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人生如梦啊……。</p> <p class="ql-block">  眷恋</p><p class="ql-block">无论你我走得多远,都能感受到相互的牵挂,我知道你会在微信上,打开我的日记,阅读我的问候,翻阅我对你的思念!而此刻窗外,夜已渐深渐静,而对你的思念和祝福,却愈加深刻执着!真心感谢!感谢你让我走入你的生命,做你的同窗好友!或许我不是你最精彩的,但你无法否定,我早已在你的生命段落中,刻着同窗挚友的痕迹!或许你不是唯一最好的,但是却是我生命中,最可贵的。虽然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幻想着直到我们老去,还能拿着手机盼着你的微信。</p><p class="ql-block"> 这篇散文很有针对性的,尤其是《那些年》,为什么呢?首先,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感受是痛到了心里去。最近有两部影片都关于校园的爱情,都是在追悼错过的失去的爱情,都是在祭奠逝去的青春年华。谁没有校园?谁没有爱情呢?而,我个人认为最红的一部爱情类电影是《初恋这件小事》,原产泰国。这部电影,几乎无人不知。它讲述的是关于暗恋到分离到结合的过程。这三部电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异在剧情,同在感受。</p><p class="ql-block">上面这篇《眷恋》连“爱”字都找不到啊!真的是纯同学之情。</p> <p class="ql-block">没有一条路是平坦的,没有一座山是毫无崎岖的,而大海更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人生之路,荆棘遍地,坎坷泥泞不可计数,唯有坚强者才能披荆斩棘,扫平坎坷走到路的尽头。人生大山,残崖断壁,艰险陡峭,令人望而却步,唯有勇士才能搭桥引路一路直上,直至胜利的巅峰。 追逐梦想,追寻金色的希望。每一次扬起风帆去远航,难免都会有阻挡,只要有梦想在鼓掌,未来就充满着希望,每一次张开翅膀去飞翔,难免都会受伤,只要有梦想在激励,未来就承载着希望。梦想,在心中埋藏,发觉它已经在慢慢走来,给人们带来希望、光明和心灵的洗涤。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们还一个人在默默无闻的付出,这种过程是非常孤独的,但如果能挺得过去,我们将会比别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p> <p class="ql-block">友谊?</p><p class="ql-block">我写过一篇文章《见你,是为了怀念我逝去的青春》,文中说:因为怀念曾经度过的那些美好岁月,而那些岁月里又恰好有个你,你是我那些日子的一部分,你陪伴我走过了那些青涩美好的年华,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已经走过的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某一阶段因为你的出现,我多了一些欢笑,现在多了一些回味。如今当年华渐失,心头往往涌上怀旧的思绪,怀念曾经年轻的自己,所以顺便想起了你,所以想见你。</p><p class="ql-block">或许,友谊,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吧,在人生的特定时段里,那个陪伴过自己的人,让自己有些依恋,有些怀念,在以后平静的岁月里,经常淡淡地想起而已。不用考虑要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也不用考虑要给予朋友什么。</p> <p class="ql-block">我和同学的难忘故事,本文讴歌学生时代的“芳华”岁月!美篇偏颇留遗憾, 恨“铁”不成“钢”。</p><p class="ql-block">  真的好想你们:我的老同学兄弟,老同学姐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记忆就穿越到当年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岁月里,眼前浮现出同学们清晰的身影,那一幅幅一幕幕熟悉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日复一日的思念,让我想见同学们的思绪越发浓烈,2017年3月1日至4月底,终于按捺不住内心深处那强烈的冲击,带着对共大651班老同学们的思念,特邀请余三保李桂英陈仪蓉等四位同学,乘车从南至北从东向西对42位老同学们寻找,50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们相见的渴望,开始了激动人心的寻亲之行!</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了二个月,还拜托了公安派出所查户口,求助了乡村干部帮忙去寻找,终于在当年的5月1日如愿以偿实现了老同学们的聚会! </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老同学们举起手中的酒杯,共祝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共祝我们的生活开心快乐,共祝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时间有限情无限,岁月无情人有情,651班的老同学们的情和爱像春风一样温暖,像夏天一样火热,像秋季一样美好,像冬日里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昔年笑靥花中雪,别日纱衣柳下红! 三载寒窗同伴月,两朝江岸独凭空。 问卿相忆何时复,只恐徒然曲已终!</p><p class="ql-block">——昔日同窗 ...九宫山下话遐情,你吹笙,我调筝。把盏言欢,秋水且盈盈。一曲鸾歌情未了,男莞尔,女娉婷。</p><p class="ql-block">少年同学老通城,倚窗棂,挑松灯。莫负韶华,依约逐功名。或曰粉郎骑竹马,偎水畔,数寒星。</p><p class="ql-block">日如梭,月如梭,如画韶光有几何?情牵隽水河。</p><p class="ql-block">影婆娑,泪婆娑,执手相分吟月娥。且和团扇歌。</p><p class="ql-block">自古纯真最感人,醉了三春,醉了红尘。同窗情义重千斤,梦里留痕,心里思君。</p><p class="ql-block">阔别重逢特别亲,不论官民,不管殷贫。诸多壮志可凌云,不畏艰辛,最有精神。</p><p class="ql-block">赞秾桃碧李,梓里荣归,满园春色。曾忆同窗,畅青葱萌茁。幼树披霞,烈辉涵育,柱栋擎天碧。挚爱相邻,鬓颌纷白,读声英奕。</p><p class="ql-block">奉座烹茶,谊深如海,击缶欢歌,畅诗平仄。谈笑风尘,渐夕阳吹笛。韵曲悠悠,度管清脆,盏力求张瑟。际遇因缘,云烟起落,显明谁惑?</p> <p class="ql-block">毕业记念册的留言</p><p class="ql-block">  学习结束时,学校给我们制作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把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通信地址、个人自传和毕业赠言等汇集在册,以作纪念。现摘取部分老师和同学的赠言供分享。</p><p class="ql-block">  老师的赠言一一</p><p class="ql-block"> 奋斗</p><p class="ql-block"> 书山有路勤为径,</p><p class="ql-block"> 学海无涯苦作舟。</p><p class="ql-block"> 漫漫人生路,</p><p class="ql-block"> 上下求索。</p><p class="ql-block">班主任老师的赠言:</p><p class="ql-block">一个美味的人生蛋糕:</p><p class="ql-block"> 原料:5磅干硬的搏击,1磅松软的小憩,3勺香喷的真诚,2匙纯清的友谊,1坛甜蜜的恋情,1品脱苦涩的坎坷,2盎司鲜嫩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制作:将松软的小憩放入干硬的搏击中,与香喷的真诚、纯清的友谊掺和起来,再搅进甜蜜的恋情,添点智慧和幽默,然后把这些东西揉起来放在文火上焙烤。若析出苦涩的坎坷,就调进鲜嫩的微笑,直到永远。</p><p class="ql-block">同学之间的赠言摘录</p><p class="ql-block">  同学的留言:我是量小的人,过去三年学事都永印心头;真诚的祝福,良好的祝愿,写上省略号。我是量大的人,过去三年短暂相聚又离别;大家认识我,我也认识您,写上感叹号!</p><p class="ql-block">  同学赠言:人,不能诗一样地生活;生活,要有诗一样的追求。连草木都懂得向上伸殿,何况人呢?</p><p class="ql-block">  同学的赠言:书,是知识的阶梯;知识,是无边的海洋。愿书常伴君,愿君永博学。</p><p class="ql-block">长汀一姓郭的同学留言:</p><p class="ql-block">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她)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p><p class="ql-block">  同学留言:我们不能改变明天一一这一点显而易见。在明天到来之前,也不能将它提前。因此,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你,只能使每个今天过得尽可能甜。</p><p class="ql-block">  同学的赠言道:祈愿所有属于你的日子象妍丽的花朵,在春风中一一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同学赠言:</p><p class="ql-block"> 骏马,在崇山峻岭中奔驰;</p><p class="ql-block"> 雄鹰,在悬崖峭壁上展翅;</p><p class="ql-block"> 蛟龙,在惊涛骇浪中翻腾;</p><p class="ql-block"> 靑年,在科学大道上挺进。</p><p class="ql-block"> 祝友,强于骏马雄鹰蛟龙!</p><p class="ql-block">同学留言说:</p><p class="ql-block"> 最高的枝头,总是经受最多的风雨;而成功的果实,总是缀满最高的枝头。</p><p class="ql-block">同学赠言道:</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仕途中每个人都有坐末班车的机会,只有那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才有希望到达事业的顶峰。</p><p class="ql-block">同学赠言:</p><p class="ql-block"> 一份奉献,一份欢乐</p><p class="ql-block">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番实践,一番成果</p><p class="ql-block"> 愿欢乐、收获、成果与学友人生相伴!</p><p class="ql-block">同学赠言:</p><p class="ql-block"> 没有经过痛苦得来的欢乐,那是人皆有之的欢乐,而战胜困难所获得的欢乐,只为胜利者所有。</p><p class="ql-block">黄姓同学留言:</p><p class="ql-block"> 一条在山顶听风听雨看蓝天的龙,喜欢幻想,渴望友情,享受孤独。下棋打桥牌,写诗听音乐,样样都行。</p><p class="ql-block">我在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是:</p><p class="ql-block"> 学海无涯勤是岸,</p><p class="ql-block"> 求实奋进谱新篇。 </p><p class="ql-block"> 诚实 勤政 开拓 奋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江西共大琳池分校65(1)班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通知 50年春风秋露,我们告别了激情如火的青春时代。50年夏雨冬阳,我们步入了硕果累累的古稀之年。为了追思同学的同窗情谊,经部分同学提议,决定于2017.5.1日上午九时在宁都县城《飞龙大酒店(新星连锁)》举行江西共大琳池分校65(1)班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成立聚会筹委会:会长余三保。副会长李桂英陈仪蓉。会员郭自生王小雄徐凤吉龚南生张先棠俞福生黄作谋。 二 聚会活动内容: (1)同学聚会时间:确定为2017.5.1日上午九时报到,10:30至11:50时集中聚会,12时中歺,下午再话新天。具体分工:会务组(负责协调聚会时所需的场地,茶水等),组长陈仪蓉,组员徐凤吉龚南生。后勤组(负责按排外地来宁都参加聚会需要住宿同学的房间。聚会期间的歺,饮以及每位同学会费100元和同学中的赞助费的收取及会务支岀等),组长余三保,组员郭自生王小雄。 (2)编撰65(1)班同学美篇。组长李桂英,组员张先棠俞福生黄作谋,负责65(1)班毕业同学那些事那些人的美篇内容(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联系方式含电话号码,手机号码,QQ号,微信号。请各位同学提供若干张生活近照和班上从前的老照片,同学感言及65(1)班那些事那些人的资料素材。)责任编辑。 三 聚会地点:飞龙大酒店。《新星连锁》由余三保李桂英陈仪蓉分别按分组电话通知参会同学。 四 聚会议程: (1) 由陈仪蓉余三保负责串联主持词。 (2) 由李桂英代表同学诉说情谊,同学交流发言。 (3)合影(全体同学) 。 五 同学聚会规则: (1) 限65(1)班同学本人参加,本着自願参加为原则,执行会长宣布的《承诺书》:聚会期间的意外事,一切由其本人承担,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2) 参加聚会的同学人人平等,聚会所有的费用形式为AA制,由余三保负责並公示。 (3)为了让同学聚会不变味,请注意:一忌过分炫耀家产,职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二忌相互比较。三忌大吐苦水《应放松心态》。四忌强人所难。五忌场内抽烟。 (4) 为了保障共同回顾当年岁月,本规则自宣布之日起执行。</p><p class="ql-block">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琳池分校 65(1)班同学聚会筹备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公元2017年4月15日 江西共大,全称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1958年8月1日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1980年改制为江西农大。20多年间,开办108所分校,培养了22万余名相当于初等技校至大专毕业不等并能扎根农村的建设人才。——编者</p> <p class="ql-block">江西共大琳池分校65(1)班同学聚会主持人串联词 《2017.5.1上午九时》</p><p class="ql-block">女:敬爱的老师《因年事已高缺席》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女:五月春风,映山红遍,又是一个丰收的兆年。今天,我们65(1) 班学子再聚重逢,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纵有千言万语,难叙别后情谊!现在,我宣布:共大65(1)班毕业同学联谊会现在开始!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50年过去。女:50年风雨兼程,我们一路走过。男:50年甜酸苦辣,我们一起尝过。女:50年喜怒哀乐,我们共同分享。男:50年分分合合,我们曾经领受。女:50年思思念念,我们倍感珍惜。男:三尺讲台怀天下,一间教室铸人心。50年前,我们深深领略了琳池共大各位老师丰富的学养和不辞辛苦的爱岗敬业精神,他(她)们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是教我们如何做人。现在,他(她)们有的白发苍苍,有的步履蹒跚,得悉同学聚会,远隔千山万水的老师们因年事已高不能前来,但都发来了贺词。在此,我们向各位老师致于崇高的敬礼,并祝老师及其家属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此南山!女:小学大学学无止境,上课下课课有专攻。寒窗苦读孜孜不倦,挑灯夜战历历在目。50年过去了,同学中,有的成为高级教师,有的成为政界公务员,有的成为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当然,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默默奉献。回溯历史的印痕,脚踏现实的土地,前瞻未来的希翼,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时代,我们无愧于母校!接下来,有请同学代表李桂英诉说情谊。《主题发言》男:聚也依依,散也依依,今日相聚,明日东西。女:今日一别,天各南北。男:但不管是东南西北,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女:不管是地老天荒,我们的情系在一块。男:不管是沧海桑田,我们的谊结在一处。女:不管是欢歌困曲,我们的手牵成一排……男:上午的同学联谊会暂时休会,下午位再话新天!合:谢谢各位同窗!《现在开始自由发言,交流信息》。 ——恭候陈仪蓉 余三保俩位请为同学聚会主持人串联词。</p><p class="ql-block">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宁都分校在田营大队楊田村1958/8/1日掛牌建校:一,当时总校党委书记:谢聲蓝,地委赣州专员宋志霖兼名誉校长。校长:戴先俊,副校长:魏文伯,李光统,李南生。教务主任:饶本宗。二,当时埸所建校:1,楊田小村属文旦村6户人住,2.楊田村农田52亩。三,面向招生:全省,后全国,当时300多人,后1030人。注:这个材料是去年2019年:地委宣传部来琳池老校区考察时的汇报资料摘抄。</p><p class="ql-block">我们相识在那个年代</p><p class="ql-block">  历史无论是由谁书写的,我们的历史只属于我们自己,也许不够轰轰烈烈,也许未能缔造传奇,既没有激情燃烧,也没有血色浪漫,但我们有匆匆那年,只要带着真诚、宽容和感恩的心,我们的历史足以感动我们自己。总会有一些能触动心底的往事,偶尔在心中荡起一丝温暖的涟漪,唤起久违了的记忆,那段青葱岁月也许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以前从没意识到自己的少年是幸福的,那是无意识地在心里放大了从前日子的艰辛,随着年龄的增大,却总喜欢怀念少年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每个人一生中总会有这样那样幸福的记忆,而只有那段青葱岁月是我们共有的,在那段快乐的日子里,不仅有家人、还有你们——我亲爱的同学!只要同学聚在一起,总会提起少年时的往事,一方面是因为那些往事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真的老了,唉,就像那首歌——时间都去哪了?相对于今天的孩子,也许我们更幸福些,因为那时的我们是那样容易满足;相对于今天的孩子,我们的同学情谊更深一些,因为我们总是结伴而行,一起上学、一起游戏、一起学工学农劳动,一起……那时的我们总是在一起。从离开学校的日子算起,我们已分别了五十载,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你们了。想念那时的你,想念那时的他,想念那时简单的快乐,想念同桌貌美如花!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晃就是五十年。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你们了,悠悠岁月催人老,久别的同学盼团聚,不管相隔多远,不管多久未见,我永远都在你的身边,你一生都是我纯洁的伴侣,无论你现在哪里,我永远都会把你们深深地藏在心底。五十年的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时间太快,快的令我们还未站稳就已迈出校园。时间太短,短的让我们还未来的及挥手道别,就已握手于今天的老年。当年的姑娘、小伙都去哪儿啦?当年的嬉笑怒骂还记得吗?我们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我们一起劳动的地方叫“楊田梨树坪”。我们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归,我们可以男女同校同桌,但不可以男女对话,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典范。那个年代,我们要“又红又专”,车间、农庄就是我们的课堂,学工学农的科目,每学期必上。那个年代,我们正值“花季少年”,但是光鲜靓丽的衣衫与我们无缘,我们在诠释那“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时代。那个年代,我们曾收获过欢乐和友谊,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无奈与不甘。那个年代,小小年纪的我们,就开始在挫折与磨难中历练,这也造就了我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代。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抱怨那个年代,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亲爱的同学们,岁月沧桑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但抹不去我们对昔日同窗的深深眷恋,请保护好你自己,在奔“7"奔“8”的道路上,我们还想分享你的快乐,听到你的鼓励,愿我们的同学之情能永久延续,愿我们的生活里,永远充满欢声和笑语!五十年后我们相聚。看,我们笑的多么灿烂!还记得同桌的你吗?一起长大的我们。一不留神,成了“闺蜜”。我们是邻家的女孩。我们还是同窗好友。当年的翩翩少年。今天的手足兄弟。前后排的我们,终于聚齐。无论相距多么遥远。无论多久未曾相见。今天我们共举杯!欢乐无限。红花还需绿叶配。我们引吭高歌,巾帼不让须眉。我们起舞翩翩。我们窃窃私语。我们相谈甚欢。感谢诙谐幽默的组织者。举案不用齐眉,“劳模”与“跑调”相伴。曾经的莽撞少年,如今的顾家“暖男”。曾经的青涩少女,如今是孙辈的“大伞”。我们一路走来。绵绵的同学情,始终相伴。青春不会永驻。相聚总是短暂。我们在探讨。我们会期待。我们相信,还会有再次相聚的那一天!致我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你们陪伴我走过的青葱岁月,愿你们一切顺意安好!愿我们珍惜彼此的同学情缘,一直到老! </p><p class="ql-block">  愿病毒早日离开,🙌 🙌 中华大地一片祥和,👏 👏 我们再好好相聚!👍 👍 2020年3月27日写于深圳市</p> <p class="ql-block">2018年琳池共大74届畜牧科同学聚会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钟竣茹老师留影</p> <p class="ql-block">唐小峰老师出版的《岑峰集》作品。</p> <p class="ql-block">群者,以情会友,以诚待友,以实交友。朋友相聚,本于缘,增于份。无远近之分,无贵贱之别。君子相交,清淡如水,馨香若菊。不以位尊而趋附,不以位卑而疏远。朋友之交,习之以长。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凡君子,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求同存异。不以异见而憎,不以特性而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君子也,同道而谋之,非同道而习之。察纳雅言,咨诹善道。君子也,非同类而同性。以水为师,效其澹泊;以竹为友,慕其虚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君子交,如水,如竹,如谷,如菊。</p><p class="ql-block">今之群也,藏龙蛟,卧虎豹,栖凤鸾,遨鲲鹏。人才济济,才华耀庭。故言有雅俗,音有宫商,不为奇也。群之大,不过森林一叶。人之大,不过沧海一粟。故,人以谦卑为怀,方能成其大;以厚德为基,方能载其物。</p> <p class="ql-block">琳池共大校园现状留影。</p> <p class="ql-block">校友郭宁秀</p> <p class="ql-block">坐在后面位置上的是蒿爱平《琳池同学群》的群主,74届牧医科同学聚会的会长,同学们称她是校花、班花,学校的美女、才女,还是孝顺父母的孝女!</p> <p class="ql-block">“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读”。四十年的光景,瞬间别过,甲子一轮转瞬消,深感同学间的情谊,至纯、至真、至美。</p>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这段日子同学群里气氛好热闹,众心好兴奋,群情好激动!这让我想起了一种花——情结之花!人们不管是在各种喜庆活动还是平常生活当中,胸前都会佩戴或者居斋装饰这种花。或牡丹雍容,花开富贵;或玫瑰娇艳,钟爱情深;或百合冰清,百年好合;或菊花金灿,福寿吉祥;或蔷薇吐艳,浪漫馨香……这些花不是开在原野里、花园中、草丛间的自然之花,而是一种人文之花,情结之花。这些花是有形的。而我今天要说的花是无形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结之花,一种用同窗情愫编织和结扎而成的心灵之花。</p><p class="ql-block">   是的,我们的情结之花从46年前就播下了种子。那时,我们一百几十个十五六岁、刚刚初中毕业的毛头小子和黄毛丫头,从县城和全县的各个乡村,来到了一个离家几十里、百多里不等的一个边远山区——琳池。这里的那所学校我在《啊,梨香坪》里作了介绍。我们在这所学校一边战天斗地搞生产,一边殚精竭虑学知识。需要补充的是,毛泽东主席是在1961年7月30日《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里点赞这所学校的,其中的内容有:“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这封信是为祝贺这所大学创办3周年而写的。也就是说,我们来到这里时,领袖的祝贺信发表10周年了,这所学校已经创办13周年了。还需要补充的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省会所在地南昌,开的是农林、牧医、农机的大学课程,而她在各个县还有分校,开的是同样专业的中专课程。所以我们投学的江西共大宁都分校,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我们获得的文凭相当于“文化程度高中”。我们在这座冰火两重天的熔炉里经历了凤凰涅槃般的人生磨炼,也在这块教育奇葩的园地里共涉了知识海洋的迷离和新奇。三年的时光千万不能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我们是一天一天爬山涉水过来的,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煎熬过来的;我们不但是同窗学子,我们还是艰难困苦中的兄弟姐妹;我们就像在战场上共闯一片片“枪林弹雨”和“刀光血影”一样,靠着你拉着我的手,我挑着你的担,一次次征服凶山恶水,一次次越过陡峭崎岖。这样的条件和经历绝对是一方特殊的人文沃土,绝对能够滋养和培育出鲜艳夺目的情结之花。</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真是很幸运,赶上了这个高科技时代。微信的发明让我们珍藏在心田底里的情结之花重新绽放开来。3年时光的同窗共读,并肩劳苦,43年时光的天南地北,打拼人生,使得我们在遥遥漫漫的彼此思念之中,愈发感念那岁月的沉重,情谊的分量,情结之花愈发色泽凝重,馨香馥郁。感谢蒿爱萍同学建立了这个同学群。开始叫“牧医科同学群”,在我的一次误改中变成了“琳池同学”群,却被有的同学加以溢美之词,赋予了美好的涵义。后来在一阵修改群名的讨论和群主要求易主的谦让之中,我又在群里发了这么一段文字:“上有瑶池,下有琳池。爱萍同学当群主,如同瑶池之西王母,琳池必须有一位女主人。你当群主,才能适配于这座福佑宝地和雅美之所,也是众之所望!”目前群名还叫“琳池同学”。以后大家还要改,我都同意,反正不管取什么群名,同学们打开手机,都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家门。打开家门,就是家人,就是我这群亲爱的同学们啊!</p><p class="ql-block">   “7.30”是共大的节日,因为领袖的那封信是7月30日写的,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那时,每年的这天,学校是要放假的,记得是好几天,还有会餐,有鱼有肉,有酒有菜,大家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大家都盼望这个日子的到来,一是长年艰辛劳作中难得的身心放松,养精蓄锐,一是平时萝卜白菜放把盐的饥肠里久盼的酒肉下肚,大吃畅饮!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这个日子。“7.30”情怀就是我们的共大情怀,就是我们同学情怀的浓缩精华。这不,“7.30”快到了,群主爱萍同学发了一条旨意,要我们在群里纪念这个日子,并提议大家畅谈共大生活,写写回忆文章,提升群内之气氛,也更能汇聚同窗之情怀。出乎意料地看到陈长生同学又发了一条信息,要我写一篇这样的文章。长生同学是我三年里的同桌。记得刚入学时,班主任老师要给新生排座位,召集我们在教室外面按高矮秩序排队,突然一位同学串到我身边,附在我耳边低声说:“咱俩坐一起吧。”我一看这位脸庞白皙且朴实厚道的同学,闪电般地就喜欢,回之以会心的微笑,高兴地点了点头。正好我们的个子差不多,我们的同桌缘分就开始了。三年里,我们俩无论是在“半工”还是“半读”中,更有着不同寻常的肝胆相照和形影相随,教室里深夜的灯光下经常是我们俩相挨苦读的影子。同桌发声,我理当响应。于是写了《啊,梨香坪》一文。接着长生同学很够情义,像是怕我孤篇难鸣,也写了一首热情奔放的长诗《同学,亲爱的同学》鼎力回应,黄国芳同学又发了一篇情思洋溢的美文《又是一年七三0》,蒿爱萍同学又来了一首情深感人的七言诗作《昔日同窗》。这下好了,一发不可收拾,大家的回忆像是久闭的闸门轰然大开,潮水洪涌而泄。</p><p class="ql-block">   是呀,这段日子同学们你几句话语,我一段文字,回忆的信笺如同雪片一样铺天盖地、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有同学这样形容群里的景象:“爆棚!”</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肖红英同学发来一段文字:“这段时间很多同学在微信上写文章……也勾起了我对共大三年生活的很多回忆。我去共大的第一年是分在后勤种菜,第二年是在食堂帮厨,我们有四个同学,有梨花、冬香、还有是不是爱秀记不清了。那年“7.30”会餐,我们每个同学还有半斤水酒,但我们帮厨的同学就喝酒酿。我和梨花都喝醉了,晚上我们俩跌跌撞撞地到校部去看电影,片名叫《苦菜花》,回来我俩又在教室里说话,说到很晚,不知梨花是否记得?在共大我们还上山挑过木炭,砍柴,拔猪草。在校部斜对面有个土窑,在那里做砖,把做好的砖放进窑里摆平,再放柴进去烧窑,好像要烧好几天时间,不记得和哪几位同学去的。”“红英好!你记性真好!我俩喝醉了,倒是记得。做砖块去烧,我也记得。”周梨花同学的记性也很好的。真是呀,三年自然灾害都饿不着厨师。我们每人分得半斤水酒,厨房的她们竟然喝的是醇厚的酒酿,还喝醉了,喝了不知多少。她们哪有定量?喝醉算。这一红一素两朵春花当年偷偷自演了一场贵妃醉酒,酒香还遗留至今吧。不过梨花也有要哭鼻子的时候,大家看,她在微信里写道:“记得我们俩上山砍柴,我们都不会,在山上想哭,后来男同学林宁生,还有谁我忘了,帮助我们才把柴砍好,回到科里!我终生难忘!”想来梨花写这段话的时候,也是包含泪水的吧。“梨花,冬香,你们好。砍柴帮我们的是我的初中同学,郭德宝是帮的次数最多的,还有我姨娘王碧春。”王碧春同学还是肖红英的姨娘,娘俩儿还是同学,大多数同学今天才知道吧?这也成校园“美人轶事”了。黄爱英同学又深情写道:“记得砍柴那天我和小梅两人很晚回来,柴包打得太大,一担柴有一百多斤,我和小梅挑一段路又歇一下。后来老师叫同学们都来找我们。当时我们非常感动。再次感谢来接我们的同学!”是呀,三年的艰苦历程中,我们大家都是这样肝胆相照、互施爱心走过来的。肖红英和谢翠英同学,下乡实习当中,你们帮我洗衣服,还记得吗?反正我是永不忘怀,由衷感谢!</p><p class="ql-block">   连桂英同学发来一句话:“记得吗?……还有那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雨雪交加当中,我们上山挑木炭和杉木板。”是呀,怎能忘?山,是深山;路,是崎岖;天,是雨雪。无论男生女生,和砍柴拔猪草一样,我们每人都有具体任务,完不成任务是过不了关的。张西平同学现在还好像心有余悸:“一到过秤的时候就胆战心惊!”桂英同学又说:“老师的办公室和几间宿舍,一层结构,是我们大家做的土砖,同学们一起建造的房子。”郭万红同学说:“浴室是我们做的,是筑的土砖。”刘勇生同学说:“围墙、猪圈和煮红薯的那间房子是我们筑的。”我也发去一段话:“记得刚入学那年,我与一班的另一个男同学(名字忘了,样子记得)分配养白木耳,养植棚就在梨园的水渠旁。这可是个美差事,学技术,活儿轻,阴凉舒服,每天闻梨香。可惜好景不长,养了一茬就废弃了,又回到了上山下地的苦劳之中。”我们的群主蒿爱萍同学发来一大段的文字:“共大值得回忆的东西太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时我们科没有通电,每人都有一个自制的煤油灯,不管白天劳动多么辛苦,晚上还得上自习,熏得鼻孔冒黑烟。还有那时劳动分有几个组,有种蔬菜的蔬菜组。只记得我与周梨花、陈长生、崔罗子、郭德宝等同学在一个组种菜。记得也有任务,须上交多少蔬菜记不得了。我们种得最多的是空心菜,因为它好长产量高。最深刻的是一次我与春莲同学在养猪场值夜班,那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事情。那时已经到了深秋,晚上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树叶刮得哗哗响,猪圈里昏暗的灯光,老母猪要下崽了,嗯嗯叽叽叫着,我真的很害怕。又不敢表现出来,怕春莲也跟着害怕。挨到下半夜母猪终于要生了,看着那毛茸茸粉嘟嘟的小猪,那时真是心情又激动又害怕,说不出来的什么味道。我是一点都不敢去碰它,还是春莲胆大心细,她一人完成了全部过程,还没造成小猪的伤亡,真是要感谢春莲!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我们的任务也完成了。”需要说明的是,后来我们有电灯了,是我们自己测量、竖杆、拉线,把水电站的电引到了我们的校园。爱萍同学还回忆道:“忘不掉那终生难忘的岁月,其实我三次差点当了逃兵,最后还是理性战胜了自己,才有了和同学们今天共同的回忆。”爱萍同学是几位科花当中的长娇美人,家住县城,父亲是长征老干部,这种优渥家庭出生的高贵千金,竟然有如此的品行和意志,着实令人敬佩不已了!</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   肖红英与周梨花对当年帮厨的事情印象很深刻,他们俩聊得最多。除了以上在厨房双双喝醉了,还提到一次鸡蛋汤的趣事。梨花说:“红英,我们俩常常一起聊天,帮厨也是常在一起。”红英说:“梨花、冬香你们好!我们一起帮厨的还有一个是谁,能否记得?那时我们一天上课,一天帮厨。”梨花说:“红英,我记不清了,时间太久了。好像帮厨也不是固定的人,会轮流变动的。”在这我插上一句,梨花说得对,好像男同学也有帮厨的,我就在轮流中帮过厨,记得那天女同学里有李春莲,红英问的那位女同学是谁,大概就是春莲吧。那时是蒸钵子饭,一个钵子四两米,我和春莲一起往蒸笼上摆钵子、放大米、添水,一个一个添,一层一层摞,顶层加盖,烧火,好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小火再焖一会儿,饭就熟了。厨师是一位老师傅,是学校的正式职工,忘了姓什么了。这位老师傅负责整个厨房的饭菜技术把关,菜的烹饪煎炒由他亲自掌勺。梨花说:“记得七个鸡蛋打汤。印象太深刻了。同学们是否记得?”李春莲出来说话了,印证了我刚才的记忆了:“七个鸡蛋打汤,167个人吃,那天我也在帮厨,这件事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春莲还说:“我记得那天吃完饭的反映还很好。”她又接着说:“那时太穷,有点荤腥味也是很开心的。”梨花接茬说:“春莲好!那天你也在呀。想当年除了萝卜干,就是海带,青菜是我们亲手种的。所以有蛋汤,算是不错了。我们吃自己种的菜,那才叫纯绿色的。”春莲有应声说:“是的,绿色食品,现在是最好的。还有四分之一块豆腐乳加点渍,就是我们一餐的菜。这两件事跟我女儿说她都不相信。”提起帮厨,也引起王翠兰同学的回忆:“我也在食堂做过饭,和哪几个同学记不清了。那时候要是连着天天下雨的话,就要吃夹生饭。我记得第一学期到琳池挑大米,第二天连路都不会走了。在共大这三年炼就了我们坚强的意志。</p><p class="ql-block">罗司从同学发来几张河坝和水渠的近照。我在《啊,梨香坪》里介绍了这条河、这座河坝和这道水渠对我们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带来的巨大恩惠。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张开温柔的博爱情怀,如同丰满乳房的乳汁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生命饮水;如同不嫌脏累的保姆,为我们洗涤满身的污垢和汗臭,清除所有的劳累和烦倦;如同普罗米修斯,宁可在高加索山上永受酷刑,也要为人类偷来火种一样,日夜奔流,不惜粉身碎骨推动那座电站的机器,为我们输送生活的光明;如同日夜操劳的家长,星期天还要领着孩子上公园,陪着我们在她的身上和身边休闲、玩耍和嬉闹。都说“人生易老天难老”,但毕竟天也会老。如今的母亲也老了。照片上母亲没有了当年的水润和丰满,灵秀和姿色,皎洁和绰约,已经是水瘦石峋,容憔骨凸,皮糙面垢,乱发蓬松。河坝和水渠里的那点绿水,像是母亲生命的顽强、坚持和希望;河岸和渠旁那一簇簇散乱的青草,像是母亲爱心的不息、延绵和憧憬。我问天,谁之罪?母亲知道!母亲不会忘记我们这些孩子,希望我们的子孙善待母亲,让她重新变成当年哺育他们父辈祖辈那样的年轻貌美的母亲!母亲也不会忘记当年将我们放到危险地带而后生的生死考验和胆魄砺炼。母亲记得我在她那里发生的“龙门历险”事件。母亲当然也记得刘小梅同学大难不死的那次惊险人生。小梅含泪回忆道:“水渠是我永远的记忆。有一年暑假和春莲守校,我一人去洗衣服,水渠的水差一点就平路面。我不小心掉下去了,又不会游泳,脚下乱登乱踢钩住边上岩石才爬上岸。当时孤孤的。经常想起还会流泪。”母亲也记得蒿爱萍同学的“河中历险记”。连桂英同学说:“谁记得曾经一次在河的下游洗澡,完了后,坐在石头上休息,回头一看,游泳经过的柳树上爬着一条大蛇。很吓人。”爱萍回答说:“当时我在,还有秋萍。正好在我头顶上。秋萍大叫着,叫我别回头,赶紧往下游。当时真吓个半死。”说起遭遇毒蛇,郭万红同学上山砍柴也经历过。他说,在一条小泉眼处,附身低头,嘴入水直接喝水,抬头一看,一条竹叶青蛇就在他嘴巴前面的泉壁上,伸头吐舌正看着他,恐怖极了,几乎魂飞魄散。是呀,母亲河,母亲山,饱饱满满的柔情关爱,点点滴滴的惊险考验。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各个岗位,在重重的惊涛骇浪中走过来了,在道道的艰难险阻中闯过去了,在纷纭的人妖善恶丛中突出去了。感谢母亲帮我们练就的一身胆量、机智、勇气和意志!</p><p class="ql-block">共10264字上一页1/3▼下一页</p><p class="ql-block">【编者按】之前,编辑过作者的一篇《梨香坪》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忆旧的文字打动了很多人,那些同学友谊,艰难的过程宛若在目。这次是《情结之花》,应该是《梨香坪》的续编了。这是为同学别后43准备重逢的文字,这些联系引起了很多过往的回忆,可以说内容充当丰富,感情相当真实,特别是那些想重温那段历史的读者,可以从中看到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里有求学的历史,有历史的背景,有在校生活的点滴,有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有同学的才华,也有同学的艰涩故事……太多的内容,只要你读读,旧色就萦脑,不仅仅是事件,还有作者纵情回忆的感情,都刻印打动我们的心。推荐文友赏读,感受时代的风云,问候作者,感谢奉献内容充实的佳作!【编辑:怀才抱器】</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周梨花同学突然发来喜讯,最近她和姐妹们表演的舞蹈,在广场舞全国合屏的评比中获得通过,并发来视频。大家回忆的触角又及当年校园文化上了。曾广生同学点赞:“舞姿不减当年啊。”陈长生同学作诗夸奖:“梨花梨花一枝花,翩翩起舞赛百家。风流人物数今朝,琳池同学耀中华。”广生又发来一段文字:“今天周梨花的广场舞引起我对当年在牧医科的文艺生活的回忆。因为我也是科文宣队一员,虽不会演戏,但我和黄赤生搞乐器,并教唱歌,有些事印象较深。一是曾秋萍、周梨花、连桂英、谢小风四人舞蹈《草原女民兵》,你们还记得吗?二是唐小峰老师创作的话剧《旧饭问题》。他一个晚上写出来的,第二天叫我誊写,并和黄国芳讨论题目。黄国芳提的是《旧饭风波》,我提的是《旧饭》,唐老师最后还是坚持用了《旧饭问题》这个题目。30多名同学参与了演出,有的同学还挽起裤腿,在小腿上画红颜色,看似被蚂蟥咬出的血在流淌。我负责布景设计,卢文芳打布景的木架,没黄颜色就用黄土调水。三是我们同学文才济济,因我当年负责班里墙报特刊,大多数的稿件由黄国芳、陈胜华、陈长生、傅嗣穰提供。黄国芳的散文《黄陂桥》还在学校作文比赛中获奖。”连桂英同学在群里@我说:“宁都还有个简余生,科里的书记,记得吗?带领我们奋斗的领导和老师。”我对桂英说:“记得呀。简书记,瘦高个子,作风很有棱角,工作很有魄力。我们在他的号召下,白天战天地,晚上写日记。”是呀,简书记既是科领导,又是我们的老师,担任政治授课。他的授课与他的职务非常融合,革命的理论、精神、道德、情操的灌输和培养是他的职责和任务。他白天号召我们战天地,就是要我们在艰苦的劳动中践行他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得到革命的战斗洗礼。晚上要我们写日记,是要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收获和思想体会写下来,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于是我们几乎每天都写日记,简书记要检查,每个星期收一次,像收作业一样,又像批改作业一样,红色蘸水笔,后面写评语,被他选中的就打勾,就会被贴到曾广生同学美化修饰的班级墙报上去。其实哪有那么多可写,不行就编呗,最好的办法是从书上抄写一段好文字。比如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把这段话抄下来,再加上几句学习感悟和实际体会,是最省力的,效果也最好的,简书记一定会大笔一挥,选中上墙。记得《旧饭问题》也是因为一个同学不吃旧饭与食堂产生纠纷,简书记抓住这个问题,在大会上严厉指出,旧饭,旧而不馊,为何不吃!什么问题?问问你的思想!问问你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的还是资产阶级的?!难怪唐老师最后还是起名《旧饭问题》,他就是要突出“问题”,只有用“问题”,才能将话剧的主题彰显突出。我们还有科里墙报,办在男生宿舍中间过廊的两边墙上,记得主要由李求民和曾广生负责,每逢“五一”、“七三0”、“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都会出墙报,是大型墙报。还经常起名一个专题出一面墙报,记得简书记出了个专题叫《红路》,出了好几期,要求大家围绕“红路”的主题写稿。我确实为班里和科里的墙报写了不少稿子,由此对求民、广生的妙手丹青记忆犹新。版面经你们一设计,一修饰,一点缀,就是美轮美奂,就是醒目生动,我们的文章经你们用水彩调色的美术字裱上题目,再用天赋至性的楷隶行草书写内容,格外的增光添彩。超级喜欢!感谢二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同学在群里突然提起实习的事情,这下我们又掘开了两次下乡实习的记忆决口。是的,经请示县教育局和农业局并获批准,学校先后安排了两次实习活动,由老师带队,一百多个牧医科学生分散到全县各个乡(当时叫公社),深入到村村落落,一次是兽医技术实际操练,一次是畜禽品种和疫病调查。蒿爱萍同学回忆道,一次实习她是分在青塘乡,小梅也是,好像还有春莲、李爱秀,要么梨花也在。男生记得有付建生、刘吉生等。另一次实习她分在黄陂。在实习活动中,搞家畜家禽调查,宣传疾病防治,给猪打预防针,好多同学就是那次学会了阉割猪和鸡。梨花回答道:“记得青塘乡,我去了。黄陂我也去了。黄陂好像是补牛鼻子,就是有些耕牛鼻子中间的膈肌断了,要给补好,才能再穿绳子耕地。”给猪打预防针,梨花现在想起来还乐在其中呢:“给猪打飞针也打过,当时觉得挺好玩,跟在猪屁股后面。”梨花还说:“记得阉割猪还有口诀呢。”刘小梅同学随即将口诀发了过来:“饱不割,病不割,走栏怀孕都不割。上对八字骨,下对二乳头,逢中开刀。刀破皮,手破膜,左一摸,右一摸,硬是肠,软是花,摸到花子硬剥脱,探花不着急,捉花如捉贼。”小梅的记忆简直是惊人,四十多年了,好像她一直在干这一行似的。是吗?李春莲同学@爱萍和小梅:“赞你们俩好记性。在青塘乡实习印象最深是打牌,我和爱萍搭档,不知什么原因那个时候特别旺,打败了很多男同学。”看她们如此兴高采烈地讲实习,我也发出一段回忆:“想起两次实习很有意思。记得给猪打预防针我分在湛田乡,与肖红英、谢翠英在一个组。我们三人住在一个大队的大队部,白天由大队兽医师领着各村跑,也追着猪们满地跑。全村的猪被撵抓得嗷嗷叫,好像是要过年了,老百姓家家要杀猪似的。肖红英胆小,猪在叫,她也吓得在叫,不敢靠前,更不敢下手,好不容易扎下了第一针,着实走了一段艰难历程呀!晚上,我们三人与兽医师一起打扑克,输了被刮鼻子,有人偷牌搞舞弊,有人逃罚就满地躲。哈哈很开心!搞猪品种和疫情调查记得是临近毕业那一年吧,正好是流行病学学完要结业了,所以安排了这次实际活动。我分在石上乡,也是住在一个大队部,和谁在一个组呢?想不起来了。记得回校后要求每人写一篇实习论文,内容自定,题目自拟,作为流行病学的结业考试。我写了一篇,题目是《猪瘟与猪丹毒混合症状的分析和辨别》,哈哈卢和炀老师很给面子,竟然给我打了个优+,就是特优,还夸奖我们几个拿特优成绩的同学可以独立工作了。”其实老师的夸奖当然是高兴和鼓励的成分占多。况且可惜的是,一百多名牧医专业的同学,毕业后根本就没有得到国家的分配,哪有机会去什么“独立工作”?只得哪来哪去,农村的回乡务农,城里的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回乡的也好,下乡的也罢,一百多名同学最后都励精图强,奋力进取,奔向天南海北,走向各自岗位,在军旅,在机关,在院校,在商海,在城市,在农村,在工厂,在企业……各显其能,各领风骚,各放异彩。其中真正学以致用的恐怕只有寥寥几个吧。最有代表性的是郭万红同学。他在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中考取了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后留校从教,并至教授,真真正正把我们牧医科专业入室升堂和发扬光大了!令我们所有的同学深感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万红同学又勾起了我们对老师的思念情怀。他发来一大段文字:“看了同学们回忆共大分校的学习、劳动、生活的文章……引起我对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我觉得我们通过三年的努力还是学到了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与畜牧兽医专业知识)。文化课除物理课我们没有上外,其他课程不会比当年二年制的高中学得差。当年我们的老师也很强,比如教语文的唐小峰老师,他曾经是赣南日报社的副总编辑,他给我们上课时从拼音到字词句,再到各种文体的练习,使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语文知识。我感觉终生受益!还有专业老师易永贺老师也很强,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江西农学院毕业的,是当年他大学班上的学习委员。他给我们上了饲养学、猪病治疗学等课程,课讲得真好。他还在我们学校举办一次全赣州地区专家级人物参加的电针刺麻醉牛瘤胃切开手术现场会,我们大家都参加了。他还教我们猪鸡牛阉割、补牛鼻子等。还有胡筱云老师教我们兽医诊断学、中医理论学等课程,也教得很好。”我回复道:“我也有同感。这几位老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水平很高,教得也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的成长进步深得他们的培养和教诲!深深的感恩!”突然想起万红同学是江西农大的,应该跟易老师更能保持那种情缘,我就问万红:“知道易永贺老师的近况吗?”爱萍同学先回复了我:“易老师已经走了好多年了。后来他一直在赣州农校教书,我跟李永红曾去他农校拜访过他。后来搬家到市区住,我与王润平、李秋萍、杜红华、李永红又去看望过他,那时他已经身体不太好了,要靠吸氧度日,好像是肺气肿喘不过气来。”我又问:“胡筱云老师情况知道吗?”爱萍又回复我:“胡老师比易老师走得还早,好像是肝癌走的。后来他也调回老家安徽去了。听说我们科主任陈兆明老师也走了。还有唐小峰老师也走了,晚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我那时去看望他,他已经不认识我了,伤心哦!”连桂英又告诉大家:“潘老师也走了快20年了。”就是潘锡明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万红同学也给我回话了:“易永贺老师的情况蒿爱萍说的没错,好像是2010年72岁去世的。他去世时我托他的同学代送了花圈、礼钱,卢文芳也送了礼钱。我在赣州时与易老师过往甚密,我俩一起下象棋,他教我做香肠,还手把手地教我一次阉鸡。易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甚至是我人生路上的恩人。他逝世我流泪了!现在我与他爱人朱老师常有联系,你写的《啊,梨香坪》与其他同学的回忆文章我转给朱老师看了,她说:\\\\\\\\\\\\\\\\\\\\\\\\\\\\\\\'我都认真看了,写得很好!\\\\\\\\\\\\\\\\\\\\\\\\\\\\\\\'”我不禁一阵感怀和心酸:“唉!师者已逝,伤哉叹哉!”几天后万红同学又发来《父母爱情》相册,是易老师的孩子编辑的相册,主要是易老师和其夫人朱老师的旧照片,还有家人合影,是朱老师发给万红同学的。我细细浏览了好几遍,我要在照片里重新欣赏易老师那雍容大度、俊逸儒雅的师者风采,重新回味易老师当年教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音容笑貌。人去照存,痛惜良师,我在夜间楼院里晦暗的林间小径独自散步,心酸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万红同学:“看了易老师的系列照片,一股缅怀之情从内心深处悠然而生。易老师不但学术水平高,而且他的讲课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绝对是一位德才兼备、品貌双全的好老师。他的讲台气质和风度令多少学子倾倒和仰慕!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我的为师者中,易老师是我最崇拜的寥寥几位偶像之一!请万红转告我对易老师夫人的亲切问候!老师夫人如果有机会来大连游玩,请告诉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在大家回忆和互动的亲切交流中,沉积46年的同学情结,阔别43年的同窗相思,如同从岁月深层的沉睡之中唤醒、萌动、裂变和绽放,群情激动,异口同声,纷纷提出要举行同学聚会。于是我顺势发出一段文字:“这是从梨香坪一起走出去的,来自天南海北的男女同学心与情的相聚,这种精神大聚会比久别相见更加牵人情思,心潮激荡!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鼓励,对《啊,梨香坪》的共鸣!感谢国芳同学的《又是一年七三0》,那飘逸流云的文笔让我们想起当年从身边飘然而过的那一掠靓影,那细细如丝的情愫让我们品味到那种特有的香女柔怀,那份同窗思念和依旧情怀,虽细细如涓,脉脉而流,却如波涛拍岸,卷起千重雪浪,在同学们心中荡起云霄之响!感谢长生同学的《同学,亲爱的同学》,是感动上苍的呐喊,是情同手足的抒怀,是穿越时空的追溯,是万丈瀑布的倾泄!还有爱萍同学的《昔日同窗》,情真意切,有感而发。还有各位同学的回忆、抒发和感慨,片片断断,字字句句,无不包含那份久藏的珍惜,那份相思相见的情怀!还等什么呢?见吧,相聚十月!”我们的群主蒿爱萍同学从赣州回宁都县城专门进行部署,成立筹备组,由爱萍同学负总责,在县城的李求明、曾广生、曾庆华、陈长生、杜红华、周梨花、王碧春、黄赤生等同学拿出计划,具体操办。</p><p class="ql-block">   一次别后43年最隆重的同学聚会即将举行!一朵最美丽的情结之花即将完全绽放!</p><p class="ql-block">   啊,情结之花!人文之花!绚烂之花!</p> <p class="ql-block">梨香坪,是个多么诗意的名字!因为那个长得不能记住的学校名字,因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作者都喜欢再次好好把玩,以纵横铺排的笔力纵情以记。作者特别擅长宏大场面和复杂经过的描摹。课程、农忙、割草、砍柴、游泳……太多淳朴的记忆,感人的画面,都在铺排里展开。46年了,再访旧地,什么都没有了,根本不能说“物是人非”,物也不是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刻骨铭心。一个人曾经说,艰苦岁月才有文章,因为可能是怀念就有了感情有了故事,作者这篇文章也是,内容丰富,场面大气,人物交叉,故事一个个,风景一片片。文章注满了感情,也表达了向上的人生感悟与力量。笔触灵活,那个少妇,给这个旧地以新的气息,不再颓丧,新农村的崛起才是更好的历史传薪。文章有诗情画意,符合作者心中的梨香坪,靓丽给梨香坪最好。感谢作者奉献佳作于柳岸,推荐文友共享好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想写梨香坪的,但不是现在。今天巧了,先是知名传记作家杨雪舞先生向我约稿,请我写一篇个人经历方面的文章。看到杨先生的约稿信,我还琢磨着,写些什么呢?紧接着陈长生同学要我写梨香坪。啊,梨香坪!这块青山萦绕和满园梨香的土地,这块布满着我们深深脚印的土地,这块渗透我们艰辛汗水的土地,这块飘荡着我们读书声和嬉笑声的土地,这块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土地呵。就写你——梨香坪,现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梨香坪,你知道么?你就像一位圣女一样在我的心中,而我又像一个虔诚的圣教徒一样,带着你的身影走向人生,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军旅生涯,走向天南海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过46个春秋的漫长隧道,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的同学们都是孩子,都是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而我投入你,并不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而是听从父亲的旨意,选择了你。农村的孩子,指望在你身上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分得一份工作,脱离农村的劳苦。之前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你的学名叫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倡并点赞了的新生事物,全国只有江西省有这所学校,半工半读,不要国家一分钱,培养农林牧机技术人才,向国家输送有生力量。半工半读,意味着艰辛的劳作,万苦的煎熬。我们却步履坚定地投入了你。你的地名叫梨香坪,你的具体学名叫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宁都分校畜牧兽医科,简称“宁都共大牧医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用你特有的胎教方式培养我们,当然不是当今的母亲让腹中的宝宝听音乐、听诗歌朗诵、看优美图画和风景,在你的腹中,是冰火两重天,就如同铁匠师傅钳子中的生铁,先放到高温火焰里烧,再用铁锤敲,立即又投到冰冷的水里淬,通红通红的铁块旋即变成乌黑乌黑。你开设了好多的文化和专业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猪饲养学、动物解刨学、兽医病理学、西医理论学、西医诊断学、动物疾病治疗学、流行病学、中医理论学、西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等等等。你还有几十亩的农田,十几亩的梨园,百十来头猪的养猪场,投放了草鱼、鲤鱼、鲢鱼、鳙鱼等鱼群的鱼塘。我想,这块地方本没有名字的,只是偏远山地的一处荒芜之野,因为有了共大牧医科,我们的学长们栽植了这片梨树,才把你这个雅名赐予了这块土地。好在有你这满园的梨香,给我们这个冰火淬炼的胎教怀腹里送来一丝丝滋润。梨香坪啊,我想,即便没有感官上的梨香,你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也在我们的心里飘荡着阵阵馨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的这块土地让我想起了烽火岁月的南泥湾啊。在南泥湾时代,先辈们是这边种地,那边打仗;而我们的梨香坪时代,是一边劳动,一边读书。一个星期除了礼拜天、节假日,今天上课,明天劳动。上课自然不必细说,劳动则为我们的人生铭刻了特有的印迹,塑就了汗染的风采。你把我们这届同学分成了两个班,一班和二班,安排每天一个班上课,一个班劳动。每个班大约50来人,百十来个半大不大的稚嫩身骨,竟然担负起了那“几十亩”、“十几亩”春耕秋收和酷夏三伏的抢收抢种,“百十来头”和满塘鱼群的吃喝拉撒和日常管理。几十亩农田主要种植的是那大片的水稻,还有地瓜、棉花、大豆和各种瓜果蔬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却的的是那大片的水稻。那片水稻啊,与其说是水稻,不如说是“汗稻”,那是我们百十几个同学的用汗水浇灌成长,变成穗谷累累、金黄灿灿的露天粮仓的啊!南方的水稻是两季,分春季稻和秋季稻。每年清明之前就要展开春季稻的种植,犁田翻地、放水整地、撒种育苗。谷雨过后就得拔秧载苗、接着是一连串的田间管理:水位控制、补载、施肥、耘禾、除稗、喷药,等等。立秋前,春季稻成熟收割,秋季稻育苗播种。这叫抢收抢种,即谓“双抢”。之所以是“抢”,并谓“双抢”,是因为春季稻必须立即收割,腾出地来让秋季稻在立秋前栽种完毕,耽误农时,秋季稻势必减收,甚至绝收。所以“双抢”是与时间抢速度,与节气比赛跑。“双抢”就如同一场战役,分成多个战场、多个阶段、多个人群和多个场面。收割的、栽插的、犁田的、整地的、拔秧的、运苗的、脱粒的,装箩的、挑谷的、晒场的,老师学生,男生女生,粗壮弱小,各有分工,通力协作。整个战役紧张激烈和艰辛劳苦,各个战场热火朝天和鏖争力夺,各个阶段紧凑衔接和快速进展,各个场面有声有色和精彩纷呈。“双抢”是苦战酷暑,煎熬三伏。烈日如火,大地如灼。冒烟的炎热气温和滚烫的稻田水温,一切劳作都在这种烤箱蒸笼的天地里进行。我们苦战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痛,煎烤得挥汗如雨,张口喘息,就连打谷机的隆隆声也是那么的艰涩嘶哑,明明也是一种艰苦难熬的痛苦叫喊。最可恨的蚂蟥,这里的蚂蟥特多,就像辽南盘锦地区的河道水沟里盛产河蟹那样的成群结伙,只要你一下脚,蚂蟥就会悄悄地附着在你的腿上,像妖魔怪精一样吮吸你的血,当你感觉到有一丝痛痒,将它拍打或强拽下来时,它已经成了一个咕咕隆隆的大血球了,而你腿上的伤口还不断地流血。可怜那些女同学们,她们天生就大小,还有不少是在县城长大的,从来没干过农活,更没见过蚂蟥为何物,别说是被蚂蟥咬伤、吸血,即便是见到蚂蟥那如扭动如蛇的短小蚯蚓的模样,也会恐怖万分,惊叫失魄。然而不分男女,都在这冰火两重天里接受同样的淬炼和磨砺。她们必须面对,必须适应,必须从家里养尊处优的娇小姐锐变成枪炮无惧、凶敌无惧的巾帼勇士。</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梨香坪啊,我们的养猪场就挨近你的梨园,当我们站在梨园和猪场之间时,要是刮东南风,就能闻到你缕缕梨香,要是刮西北风,闻到的就是骚臭的猪圈味儿,当风息树静时,梨香与骚臭味道就会掺杂一起,混合成一种特有的田园气息。那百十来头肥头大耳、步履蹒跚的猪老爷,天天张开大嘴等着喂食。我们的劳动就得时常安排采挖野菜充当饲料,叫做“拔猪草”。天刚蒙蒙亮,我们便挑着框箕成群结队上山了。忘了那山叫什么山了,就在我们校舍的西北部,那是一座深邃连绵的大青山。我们打着睡意未尽的哈欠,穿村庄,过板桥,跨河流,走田埂,绕小道,翻山麓,扔下一路被晨雾打湿的说笑声,踩下一路深深的艰苦脚印,太阳升得几丈高时,我们到达了长满着茂密的猪饲料的山坳里。这种猪饲料忘了叫什么草,只记得长得身高叶大,绿嫩茵茵,还稍有毛刺,据说猪老爷们最喜欢吃这种植物。这种植物生长在山坳的沼泽地里,进去采集必须拖鞋光脚,挽起裤腿,还得格外小心,以免深陷烂泥,不能自拔。这自然让人想起当年红军过草地的险恶情景。为了相互关照,我们几人靠近一起,小心翼翼而又紧张有序地展开劳作,一把一把地采摘下来,一把一把地装进框箕里,将两个框箕塞得满满登登。我们走出沼泽地,肩膀两边的猪草沉沉甸甸,将肩上的扁担压成了弯,随着我们脚步的交替和起落,扁担像是跳起了柔软轻盈的舞蹈,并伴奏着“吱嘎吱嘎”的音乐声。山路连绵,我们落担休息,喝上几口山涧小溪里清泉水,洗擦一下满脸流淌的汗水,才注意到这座大山到处都是水,水源特别丰富,难怪这里的森林如此茂密,难怪这里到处是沼泽,那怪这里盛长着这种猪饲料,这种植物就喜欢生长在沼泽地里。林中小鸟清脆的歌声送我们下了山。我们完成了今天采集猪饲料的任务:男生60斤,女生40斤。正因为上山是很艰辛的,我们有时就会耍个小聪明,想个歪主意,跑到农村地里去偷红花草。那可是个多快好省的“好”主意,大片大片的红花草也是猪老爷们的最爱,只要眼疾手快,几分钟就能装满两框箕。几次被发现,生产队长找上门来,科领导出面调解,替我们道歉,表示加强教育,也就过去了。一帮学生娃,毕竟是孩子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山砍柴同样是我们的主要劳动。牧医科师生一起,百多号人吃饭,一日三餐,可想而知,食堂做饭要耗费多少烧柴?砍柴也有任务指标的,男生80斤,女生60斤。砍柴是所有劳动中最艰巨最劳累的差事,只要安排今天去砍柴,所有的同学都紧锁眉头,心中隐忍着“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强大压力!啊,梨香坪,能给我灵感让我想起那座砍柴的大山叫什么山吗?我只记得那座山在你的西南部,也就是在我们采集猪草那座大山的对面,中间有一条河流顺东而下,将两山划开。这如同李白《望天门山》所描画的江山胜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不过这里的孤帆不是李白在楚江看到的帆船,这里常常有一串串的竹排从河面上顺流而下。我现在想,如果当时就读过李白的这首诗,看到那犹如水上列车一样的长龙阵势,你一定会想象上游那“相对出”的两座山就是天门山,而这一连串一连串的竹材就是来自天门山,你更会为这种古今合一、两地相仪的艺术巧合和意境融合而拍案叫绝!啊,我们就在天门山里砍柴呀,多么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是呀,我们庆幸在李白笔下的江山美景里劳动、读书和生活,尽管我们当时没读过李白这首诗,更不可能生发出艺术触角和意境浮想,但是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山水所赐予的许多恩惠和抚爱。大山里满山的树木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烧柴,这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贡献了火同样伟大。山路漫漫,曲折崎岖、麓险崖陡,蛇蝎出没,深谷阴森,还有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坚韧不拔、临危不惧、心细胆壮——这不也是大山所赋予的吗?当肩上的重压促使我们咬着牙关挺着腰杆往山下艰难举步的时候,心中只盼着早点回到学校,立即跳进河里将所有的劳累都冲洗而净,最好还能看见那甩山而过的川流竹排,能听到竹排上“船夫”们那高昂脆亮的“水调歌头”。是呀,山是我们的母亲山,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不光在这条河里洗澡游泳,还在这里洗衣服、钓鱼、游玩和嬉闹,我们喝水用水都由她提供,我们的照明用电就是她的水从一条水渠里奔流而下,将不远处水电站的发电机带动而发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在这片山山水水里也遇到过惊险和不测,比如山上采猪草的沼泽陷阱、砍柴陡滑中的险些坠谷、山地或水中突然与毒蛇遭遇。我就在这条河流里上演过一次“龙门遇险记”。说是“龙门”,是因为这里有一座修筑的河坝,为下游的发电站积储河水,坝的闸门就如神话里鲤鱼跳龙门的地方。那是一个潮汛季节,雨水频多,河水溢满。我一股脑儿向河坝里的汪洋之中纵身跳入,忘乎所以地朝着河的对面挥臂游去,游到中间,突然,凶猛的急流将我冲下闸门,加上数米高水流落差的力量,刹那间将我的脑海荡成了空白,我被冲入了闸门下深潭的水底,旋涡把我揉搓了几个来回,将我狠狠地高抛到水面,急流又愤怒地把我横推直撞着往下冲,我顽强地挣扎、奋力,终于摆脱了急流和旋涡,站立起来,爬上岸边。刚上岸的我顾不上害怕和恐惧,只觉得身上多处疼痛难忍,那是我被河床的乱石撞击和划割得遍体鳞伤,腿节、臂肩、上下身体多处伤口流血。岸上的同学帮我处理了伤口。他们说,看我冲下去的那一瞬间,他们都目瞪口呆,惊恐屏吸,只能干等我天命与否、造化如何了。我也是过后想起来才觉得后怕的:假如水底与河床的乱石撞击的是我的头,撞成一个大窟窿,我是不是会像呜呼的鱼一样,从水里翻着白肚子漂浮起来的?假如乱石的棱锋尖角在我的脸上深刻几道印记,还能有小伙时期和年轻时代英俊帅气的我吗?嘻嘻,自嘲一下吧。保了我小命儿,还不毁我尊容。噫吁嚱,护我者何方神圣也!梨香坪啊,这次我南归,我和几位同学专程去拜访了你,特意去到河边。我们与这条河流合了影,与这道河坝合了影,与这里的山山水水合了影。我还在40年几年前精彩上演历险场面的闸下水潭边,用我的双手捧起一舀清澈的河水,含在口里再慢慢咽下,重新体味当年母亲河乳汁的甘甜清爽,感谢当年母亲的大智大勇和大忍大爱,将我“狠心”地推入死地而后生,让我领悟出珍惜生命的重要和轻率冲动的危害,为我提示了对待人生和社会的周至沉稳和理智冷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啊,梨香坪!你是宁都共大牧医科的代名词,一个优雅馥郁的名字!你坐落在宁都县最偏远的一个乡,叫琳池乡,离县城和我们的家足有一百多里。你是被四面的群山深情地拥簇着的,群山之间的那条母亲河其实名叫琳池河。你的东边约五六里处是宁都共大的校部,还有农业一科、农业二科,与你隔河相望的东南方向是农机科,沿着河流逆流而上的深山里,还有一个林业科。你依山而座,傍河而栖,校园枕着北面的青山,眺望南面的叠翠。这里环境静谧,景美气新,又是读书和生活的好地方。我们的教室和宿舍是连体的土坯平房,两头是教室,中间是男生宿舍,与后面的女生宿舍和老师办公室连体平房组成一个院子。我们的食堂和澡堂离宿舍才50米左右,那条母亲河还有河坝大约三四百米之距。我们在这里读书和生活,很容易熨平艰辛劳作留下的身心皱褶,很容易搁下对远离日久的家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梨香坪啊,你的水土,你的乳汁,养育了我们三年!三年下来,我们从一个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和黄毛丫头,出落成了一个结实强壮的棒小伙和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你用冰火两重天的熔炉锻造和淬炼我们的钢筋铁骨!你用变幻莫测的法术点化我们的心智,考验我们的意志,塑造我们的灵魂!你用工读结合的方式让我们在艰苦劳累中读书求知,发奋图强,用摔打锻造的方式将我们砺炼成型,送我们走向人生,走向社会,走向天南海北,使我们在漫长岁月里,在人生、情感、家庭和事业的迷迷茫茫、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和举步维艰中,在农村、在工厂、在机关、在商海、在军旅、在更高的学府、在不同的岗位……都有一种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血性和气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梨香坪啊,这次的拜访是我们阔别46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我们已经不认识你了。我们的梨园没有了,我们的鱼塘没有了,我们的猪圈没有了,我们的宿舍和教室没有了,我们的整个校园都没有了。这里变成了一个村庄,从这里一栋栋的客家小楼抬眼望去,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我在河坝边问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少妇,她告诉我,这个村子叫富元村。这当然是为这个新建的村庄专门起的名字,就如当年为我们的校址专门起名梨香坪一样。啊,梨香坪,你已经成了历史的符号!时代已经变迁,共大已经不存。但共大存在过!轰轰烈烈过!红红火火过!梨香坪啊,你当年的仪容不能复见,我们脚踏在你的土地上,处处寻找,久久驻足,深深凝望,你一定听见了我们内心深处那酸楚的呐喊声呵!难以平静的心底最终泛起另一个声音:“梨香坪啊,我心中的圣女!最珍贵的是你所给予我们的,还有你在我们心中的啊!”</p><p class="ql-block">   啊,梨香坪——我心中的梨香坪!</p><p class="ql-block">(作者:陈胜华)</p> <p class="ql-block">蒿爱平是《琳池同学群》的群主,是74届牧医科同学聚会的会长,同学们称她是校花、班花,学校的美女、才女,还是孝顺父母的孝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