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彩贵州——万峰林、马岭河峡谷

米霞

<p class="ql-block">  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  万峰林由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地貌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峰群。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赞此处,“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一句话道尽了万峰林的雄浑壮阔。</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万峰林 坐上开敞式观光车,沿山路而上,一路听着讲解,慢慢进入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蜿蜒崎岖的山路左边是山坡树林,右边是树木和栈道,远处是重重叠叠的大小山峰,沿途栈道修筑了多个观景台,乘坐观光车会在每个观景台停留一定的时间,从不同角度观看峰林奇观……</p> <p class="ql-block">  转过山口,眼前豁然开朗,在层层叠叠的“峰林”中间,一块色彩斑斓的“旷野”映入我们的眼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向西望去,赫然在目一个酷似人形的灵石,它就是将军峰。它在林木之中昂首挺立,酷似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不分昼夜,不畏寒暑,忠诚地守护着这片神奇的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将军峰 </span></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观景台,是将军峰观赏的最佳处。岩溶地貌景观是万峰林最重要的导向性地质景观之一,它以峡谷、峰丛、峰林、石林、丘峰溶原等景观组合为主要特征。将军峰就属于丘峰溶原景观,像这样的孤峰、残丘,高度一般小于50米。其实,在四周几百米高的山峰的包围下,将军峰的身影显得很小,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找不到。</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将军峰,源于其山峰独特和挺立于天地间的傲气和石头像人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睡美人</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沉睡中的“美人”</span></p><p class="ql-block"> 走到万峰林的第二观景台上,极目远眺,一座“睡美人”峰若隐若现。她素面朝天,眼睛微微张开,丰满的胸部,弯曲的腿,以天当房,峰当床,睡卧峰林之顶。于是就有了“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我想她应是一位心志坚定的女子。任那日月更换,星辰斗转,陪伴她的只有林间的动物和穿过耳畔的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年的风尘在她身上堆积成林,穹顶的云,发间的风,倦归的鸟都是她的信使,为她携来远方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锦秀田园</span></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片田园非常开阔,山峰的形态犹如群龙起舞,绵延起伏,属典型的“群龙峰林”,而田园景观就是一幅立体的“布依织锦”。在万峰林里布依族是当地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崇尚大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灵气,眼前的纳灰村寨里有三棵高大的古榕树,据考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当地人称为“神树”。每逢过年和赶集时,村民就会来到神树下举行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锦秀田园是万峰林第三个观景台,远远望去一大片的“峰成林”很奇特,群峰之下难得的这片田野风光让人欣赏流连……</p> <p class="ql-block">  这群峰之间的这一大片田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那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吗?</p> <p class="ql-block">  万亩良田如碧绿的地毯,舒展在峰林之间。纳灰村黛瓦白墙的房舍散落于田野间,河流、人家、田园、山峰、古树……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田园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众星捧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第四观景台,只见 这片峰林分布均匀、山形秀丽、独立成型,是典型的罗汉峰林,它们的排列布局呈众山围饶中间一座孤峰,像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犹如老天爷精心雕琢,称它为“众星捧月”。</span></p> <p class="ql-block">  万峰林景区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东峰林以巍峨的喀斯特峰丛为特征,山峦起伏,人烟稀至,一派原始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东峰林的喀斯特特征极为显著,巍峨的峰丛气势压人,起伏的山峦绵延百里。天气晴朗的时候望向山峰,可以看见“日出朝阳洒满谷”的景象,若是阴雨天气云雾缭绕,则是“云霞明来或可睹”的另一番风味。这里非常安静,保留着原始的景象,就算是飞鸟掠过甚至都会带起一片风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西峰林有一座座奇美的山峦,山脚下是碧绿无际的田野,蜿蜒曲折的小河流经古朴的村寨,四周是葱郁的树林,满眼的绿色融为一体,把村寨衬托得又美了几分。站在远处眺望,这就是一幅最美的峰林田园风光画卷……好美!</p> <p class="ql-block">  万峰林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山带,中间是一马平川的坝子。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村寨,组成了中国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徜徉在其中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卦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由燕山期以来长期的隆升、夷平作用以及喜马拉雅期以来強烈的新构造抬升活动逐渐形成了洼地、河流、溶洞、峰林漏斗等景观,岩溶漏斗与岩溶洼地类似,是规模较小,底部不平的负向岩溶形态,按其形态分为深漏斗与蝶形漏斗两大类。八卦田是典型的蝶形漏斗,这种蝶形漏斗的形成是在地下河局部坍塌和地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平卧在纳灰寨田园中间的八卦田,造型神奇迷离,如神匠打造,呈有序农田耕地为中心,弧形展开,构成了奇异的“八卦图案”。</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五观景台的八卦田也是一大看点。它是一片天然形成的田地,平卧在纳灰寨农田中央,整体的造型神奇又迷离,和八卦阵极为相符,就好似是专业的神匠所打造出来的一样,层叠有序,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神奇的田地周边,共有三个布依族村寨,它们分别为上纳灰、中纳灰和下纳灰。上、中、下主要以跟地漏的远近来区分。“纳灰”,是布依族语言,意思是“美丽的田园”。布依族的纳灰村寨,就是傍依着峰林脚下这块难得的田地生存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  纳灰村布依族人民依地形以漏斗为中心耕地种田,天然的地形犹如道家的八卦图,季节的变化使得耕种的农作物反映了不同的景象,使得这里出现了形似八卦图案的田园奇观,色彩的点缀,线条的搭配,使其更加富有灵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顺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万峰林是典型的锥状岩溶地貌,以锥状山峰为代表。岩层倾角的陡缓 ,对岩溶锥峰形态亦有明显影响,身后的这六座山峰呈“修直角形”,棱边明朗的线条说明它仍处在剧烈的溶蚀期。与左边重重叠叠的山峰比,它们形象更加明快、阳刚、大气,在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挺拔、险峻。它是沿陡倾斜岩层走向排列的岩溶锥峰形成的,也是万峰林中的金字塔,故取名“六六大顺峰”,寓意为六六大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八观景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是最后一个观景台。蜿蜒流淌的纳灰河好似一条飘彩玉带镶嵌在万峰林的万亩大坝之上,形成了人们耕作、居住、生活的“绿洲”,这在岩溶区称之为坡立谷,坡立谷一词来源于塞尔维亚语,意指“田野”,指岩溶区内所形成的有季节性河流,较大面积的谷地。南斯拉夫J.茨维伊奇首先将其作为喀斯特术语使用,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 大大小小的圆锥形山峰散落在田野里,根据不同的形态,又可以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罗汉峰林等,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象,眼前这片高耸的峰林曾经是一片汪洋。在3.64亿年前,兴义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2.8亿年前,海水退去,陆地开始浮出水面。后来又经历了周边地壳板块的多次造山运动,最终形成了眼前这片山形秀丽、气势壮观的峰林。</p> <p class="ql-block">  看完山上的景点,观光车从半山腰盘旋而下,一路上穿过田园、村庄、河流、在画卷般的田野里穿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游览车上看着美景,听着《我的家乡贵州》这首欢快的歌……</p><p class="ql-block"> 万峰林渐渐远去,但我们却意犹未尽,没想到地处偏远的黔西南还藏着一片这么美丽和谐的田野。</p><p class="ql-block"> 如果下次再来,一定要在坝子里找一个农家乐住下来。早晨,到空旷的田野里去自由自在地呼吸那清新的空气;傍晚在农家屋顶上慢慢品茶,领略那日落群峰时的瑰丽,从更多的角度去品尝这世外桃源的奇特……</p> <p class="ql-block">  上午游览了万峰林,下午驱车来到了马岭河峡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峡谷以自然风光的雄奇险峻、幽美壮阔著称,集中展示了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峡谷中的大裂缝全长70多公里,最深处有300多米,有“天下第一缝”、“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痕”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这是马岭河峡谷的观光电梯,高约71米,相当于22层楼那么高,单程票价30元,往返票价40元。</p> <p class="ql-block">  为了节省体力,我们乘坐观光电梯直接到达峡谷底部。</p><p class="ql-block"> 进入观光电梯,一览峡谷险峻,沿河两岸尽收眼底,随着电梯缓缓下降,距离谷底越来越近,只见两侧崖壁直立,绿树成荫,流水潺潺……</p> <p class="ql-block">  此时为秋季枯水期,峡谷内的河水比较清澈,景色呈现出秀丽之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马岭河峡谷天星画廊景区,全长1.7公里,它是峡谷景区的精华部分,有珍珠瀑、面纱瀑、黄龙瀑、雨洒芭蕉、天星瀑水钙华、海狮厅等多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段峡谷内,马岭河犹如一条漂亮的絲带,把十多个景点串了起来,走进这一段峡谷,仿佛走进了一条神奇秀美的天然画廊……</p> <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峡谷谷长74.8公里,谷宽50~150米,谷深120~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由于“千泉归壑溪水溯蚀”的作用,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峡谷奇观。 </p> <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大峡谷底的水流落差为1000米。这里在远古时代是一条地下暗河,随着地壳的变化和水流的冲洗,熔岩坍塌暗河变成谷地,周围的河流同向这里倾注,形成多条瀑布,故此也有“天沟地缝百瀑谷”之名。</p> <p class="ql-block">  天然神奇的大峡谷联结起了峰丛、峰林、石林、瀑布群、泉群、溶洞、钟乳石,依据地貌演进历史错落有致地排列着。</p> <p class="ql-block">  栈道从瀑布下穿过,走出栈道,映入眼帘的是瀑布飞流直下,它犹如奔腾的骏马气势浩大,腾起的水雾,笼罩了整个观景台,就像一条条白色的飘带,从空中撒下来,飘飘渺渺,小小的水珠随风飘扬,还时不时飘落在身上。</p> <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  仰头看着天空,可以形象地看出,这是一个地缝,就是那道“地球上的伤疤”。马岭河峡谷由上往下看是一道地缝,由下往上看是一线天沟。</p> <p class="ql-block"> 这是峡谷大桥,高168米,跨度110米,属于国道324线,是连接兴义与广西,兴义与贵阳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峡谷最为奇特的景观是钙化瀑布群,这里的原始生态保护完整,岩画如此多娇,从而构成了"西南奇峰,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  在峡谷的岩壁上,生长着一些壁挂崖,苔藓植被披绿挂紫、层层叠叠、延绵数里、如少女的舞裙,似含苞的荷莲、像倒挂的海石花…...</p> <p class="ql-block">  沿途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 引人入胜,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峡谷内,瀑布随处可见,小的瀑布似银丝带垂挂于翠绿的崖壁上</p> <p class="ql-block">  瀑布如烟如雾如尘,汇入溪间河道,扬长而去……</p> <p class="ql-block">  又如一条粉雾丝带,轻挂在山间。</p> <p class="ql-block">  站于高处,极目远眺,山的巍峨与水的轻柔是如此绝美,再次惊叹大自然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阳光照射下,瀑布腾起的水雾中常有彩虹呈现。瀑布奇观构成了马岭河大峡谷特有的瀑布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断桥——残缺美在这里得到了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 断桥是马岭河峡谷清末到现代的无声见证者。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曾也在断桥边作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用在此处也是应景。</p> <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区的河水含碳酸钙很重,在跌落过程中迅速释放出二氧化碳,将碳酸钙附在崖壁上。久而久之在峡谷两壁孕育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钙化瀑布群,碳酸钙挂壁是这里的一道奇观,千姿百态,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神奇。</p> <p class="ql-block">  在马岭河峡谷里,最值得一看的要数钙华石了,它就象鱼的鳞片一样,一片一片的付在岩石上。那些鳞甲就像美丽的图案,悬挂在崖壁上。</p> <p class="ql-block">  对面山壁上的鳞片,是数千年流水与植物相互作用在绝壁上生成的一片片的“钙华岩”,像巨大的鱼鳞,在伸出数米宽的岩片下又形成了无数的“水帘”……</p> <p class="ql-block">  沿着栈道拾阶而上,只见两岸峭崖对峙,谷深流急,银瀑飞泻。同时,形态各异的钙化岩、钟乳石映入眼帘,如一座座历史的“活化石”,无声地诉说着亿万年的自然演化与沉淀。</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壁上凿出来的人工栈道前行</p> <p class="ql-block">  沿着峡谷栈道走,路的一边就是石壁,另一边则是落差几十米的河流,给人的感觉是在探险,一路上,时蹲、时爬、时俯、时仰,好不惊险。</p> <p class="ql-block">  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马岭河大峡谷仿佛是一部记录了人与自然、自然与历史的推进过程,当我们在步步移景时,实际上游走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花一草一木、一岩一石一水,既集中展现了自然的孕育与鬼斧神工,也留下了无数古老的文明等着世人去探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唯有诗,诗在空山里"。大峡谷的雄、奇、险、秀让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