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故事案例--有趣的梯子

石家庄市桥西区童星幼儿园

<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保罗.托伦斯曾说:“一旦儿童被迫放弃了探索,放弃了提问,而代之以对权威毫无疑问的、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便开始失去了创造的活力;一旦儿童学着走一条熟悉而又安全的道路,一旦学习中缺乏冒险,一旦他失去了游戏的兴趣,一旦没有了淘气、幽默和放松,他就失去了人性的精华……”</p><p class="ql-block">此次故事案例是在小班孩子的初次安吉游戏探索中发生的,他们对操场上各种各样的玩具充满了兴趣,在寻找的过程中有几位小朋友发现了躺在一旁的安吉木梯,就此展开了一段奇妙的探索之旅。</p> 游戏故事 <p class="ql-block">今天故事的主角是筱羽和正宁,筱羽发现梯子后大喊:“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搬一搬吧!”她召集了六名伙伴,两人一组开始玩游戏。其中心铭和慕慕将梯子放平,像“跳格子”一样玩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其他两组小朋友都尝试平行搬起梯子选择地点进行搭建。筱羽组来到了方箱前,萱萱组则搬去大型攀爬玩具“大地雷”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筱羽和正宁将梯子抬到方箱前,尝试将梯子斜着搭建在旁边并进行攀爬。</p> <p class="ql-block">筱羽正在指挥对面的小伙伴:“上去,上去,让梯子上去!”</p> <p class="ql-block">我发现正宁用尽力气往上抬,两个小朋友尝试了很久。</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将梯子抬到了方箱上,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完成最初“一高一低“搭建的设想。</p> <p class="ql-block">而此时,筱羽发现萱萱已经和她的小伙伴成功将梯子搭建在攀爬玩具“大地雷”上,她们便改变地点进行二次尝试。</p><p class="ql-block">两个小朋友顺利地将梯子搬到攀爬玩具前进行尝试,就在这时萱萱组已经把梯子撤走,去玩其他的玩具了,这引发了老师的好奇。</p> <p class="ql-block">老师继续观察筱羽组小朋友的搭建。首先,她让自己的同伴扶住梯子;</p><p class="ql-block">“正宁正宁,你快来扶住梯子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筱羽迅速地爬到攀爬玩具“大地雷”的上面,尝试从上面拽住梯子拖上去,而上去之后发现自己并不能够到梯子,又迅速下来;</p> <p class="ql-block">最后,两人继续尝试向上抬,一高一低,梯子终于成功搭建在玩具上了!</p><p class="ql-block">“哈哈哈,完成啦!”</p> <p class="ql-block">搭建成功后,两个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地想要爬上梯子,就在这时,梯子突然向下滑,老师第一时间用脚抵住梯子的一头,避免了危险的发生。老师问小朋友:“如果梯子这样滑下去是不是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危险的发生?” 筱羽想了想说:“我们要检查,等梯子稳了再上去”。</p> <p class="ql-block">最后,筱羽和正宁又用刚刚的方法迅速将梯子搭在玩具上,这次在攀爬之前他们进行了检查,并且轮流“一上一扶”更加安全,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这次挑战!</p> <p class="ql-block">在回到教室后的反思分享环节,老师请小朋友观看了探索梯子玩法的录像,并请大家共同思考在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孩子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其中靖宇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应该搭上去以后看一看、晃一晃,如果不稳的话就不能爬,稳的话就可以爬。” 老师又引导说:“还有别的办法吗?”正安回答说:“可以让一个小朋友扶住梯子,另一个小朋友爬。” 老师对小朋友的办法给予肯定,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梯子还有什么其他的玩法吗?心鸣说:“老师,可以跳格子。”彤彤说“还可以搭高楼。” </span>萱萱组小朋友也解决了老师的疑惑:他们在搭建好之后又撤离是因为发现梯子不稳有危险,所以就没有向上爬。<span style="font-size:18px;">孩子们集思广益,这些想法又为他们的下一次安吉游戏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此次活动就在小朋友们的分享和老师的总结中结束,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探索和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案例分析 <p class="ql-block">基于对冯晓霞教授《“安吉游戏”与深度学习》的思考,孩子们此次户外探索中发现了有趣的梯子,并在同伴互助的探索下成功进行搭建,这正是深度学习的体现。从筱羽发现梯子并召集伙伴游戏体现出孩子们共同探索的积极性,这也符合深度学习中积极主动的特点;在第一次尝试因协调问题失败之后,筱羽爬到“大地雷”玩具上再次尝试体现出孩子们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也符合深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特点;在成功搭建之后攀爬时出现危险,筱羽和正宁思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快速做出反应体现出孩子们的机智和勇敢,这也符合深度学习中实践反思的特点。萱萱组小朋友成功将梯子竖了起来,由于发现梯子不稳,他们商量后决定放弃攀爬,这体现出孩子们能够在深度学习中及时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学会规避危险并尝试自我保护,这也符合深度学习中合作分享与反思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活动中的教师在游戏中的支持不是直接干预,而是“关注”,将探索梯子搭建的主动权交给小朋友,又通过“关注”合理规避风险,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讨论同样至关重要,既能够增进幼儿相互学习的机会,又能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欲望,不断提升幼儿的综合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在本次专题教研之后,我发现此次案例完全符合报告中对深度学习的解读,孩子们的深度学习就在我们身边。这次的观察和记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深度学习的品质。今后我会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加细致地关注孩子,争取碰撞出更多成长和进步的火花,用心陪伴,静待花开!</p>

梯子

小朋友

筱羽

正宁

搭建

攀爬

尝试

学习

玩具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