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 德耀中华——祝贺勃利县刘显富同志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丁明录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br>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参加会见并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上讲话。上午11时,习近平等来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习近平等走到代表们中间,同大家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br>  王沪宁在5日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道德模范的诚挚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道德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落实到道德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讲好道德模范的感人故事,学习践行道德模范的高尚精神,加强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关爱。要深化新时代道德建设,重点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质量和实效,发挥优秀文化化人育人作用,加强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要加强党的领导,形成道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br>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电影叔叔”刘显富</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明录</b></div><b> 华灯初上,我在勃利县文化中心广场又遇见了刘显富,只见他依然穿着他最喜爱的那身旧军装,正忙着挂起银幕。<br> 我走上前打招呼:“老刘,今天放啥片子?”<br> 老刘憨厚地笑着回答:“这不马上就七一了嘛,今儿个放《建党伟业》。”<br> 很快,一张巨幅银幕点亮了勃利县城的夜,也把暖暖的正能量洒向观众的心中。<br> 刘显富和我是相识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我在勃利县杏树朝鲜族乡中心校当校长时,他托人找到我说,想义务为学生们放映爱国主义影片。我觉得这是好事儿,便答应了。<br>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放的电影是《小兵张嘎》。片子放完后,学生们都散了,我帮他收拾设备,当时一直好奇他做义务放影片这件事的动机,就聊了起来。<br> 原来,刘显富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时就获得过师级嘉奖和“学雷锋标兵”称号。还学会了电影放映技能。刘显富退伍后被分配到勃利县一家企业工作,1995年10月企业倒闭,他成为一名下岗工人。下岗后,刘显富和妻子靠下乡赶集挣点儿零花钱维持生活,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热心公益事业的他还是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当上了中小学校外辅导员。<br> 在辅导学生期间,刘显富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懂得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便萌发了为孩子们义务放映爱国主义影片的想法。他不顾家人反对,自筹了6万多元钱,购买了4套胶片电影放映机、100多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1辆三轮车。从那以后,他就走上了义务放映爱国主义影片之路。<br> 我不禁对刘显富的无私奉献而心生敬佩。20多年坚持做一件事,他一定吃了不少辛苦。后来,随着和他越来越熟,我才真正了解他吃的苦到底有多苦——<br> 1997年夏天,刘显富听说距县城26公里外的大四站镇福兴村的孩子们想看《大决战》,便开上三轮车、装上放映机和胶片,直奔福兴村。福兴村是个山村,四面环山,道路崎岖难行,三轮车行驶相当危险。可一想到已经和乡亲们约好了时间,孩子们都在翘首期盼,他就咬着牙赶路,最终准时到达了福兴村。<br> 等放完电影,天已经黑了,因为第二天还有放映任务,刘显富便谢绝了乡亲们的挽留,开着那辆车灯像萤火虫一样的三轮车,沿着漆黑的山路往回赶。开一会儿就得停下来看看路,生怕开到山沟里去。等刘显富摸黑回到家,已是后半夜了......<br> 当初我听他说起这件事时,觉得这也太冒险了,可他却笑着说:“这是常事儿。”<br> 刘显富还真受过伤。2017年的寒冬,他从吉兴乡放映回来,由于路面积雪加上夜色暗淡,三轮车直接开进了路边的深沟里,把他的腰摔坏了。他在深沟里折腾半天,也没能将车弄出来,还好有路过的好心人帮忙,才把车拽了出来。但他也没为此休息太久,腰刚好点儿.就又开上三轮车去放电影了。<br> 放映不仅要冒险,有时还得遭别的罪。2008年秋天,他应距县城30多公里的双河镇的一所小学邀请,去放映《烽火少年》。那天正好赶上下雨,等他到了地方,身上早就被淋透了,但还是坚持放完电影。大家劝他留下来住一夜再走,但他惦记着患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便顶着月色与深秋的寒风连夜返回。回到家,他就患上了重感冒,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星期。<br> 我听说这事后,赶去探望他,还劝他说:“算了吧,既不赚钱又不讨好,搭钱出力的图个啥,还不如在家好好伺候老婆孩子,遭这么多罪何苦啊!”可他明显是没听劝,刚刚能爬起来,就又打理好他的宝贝设备,加足了三轮车的油.继续去为乡村的孩子们放映电影了。我只听说过很多人痴迷看电影,还没听说谁痴迷放电影,但刘显富让我“长见识”了。<br> 如今,刘显富已经50多岁了,虽然还保持着军人的顽强意志,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就在前不久,他的妻子苦口婆心地劝他:“你也老了,还是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家里的事儿吧!”听到这话,刘显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己这么多年光忙着放电影,确实亏欠了家庭不少。<br> 为了让刘显富能够“安下心”来,妻子也曾让女儿去劝他。不料,女儿却这样说:“爸爸,我心疼你的身体,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和当代大学生,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感到高兴和骄傲。”听了女儿的话,妻子泪眼婆娑,更加理解了丈夫这些年的坚守与执着,就这样,义务放映爱国主义影片不再是刘显富一个人的战场,而是他们整个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每次出发前整理设备,不再是刘显富一个人忙碌,又多了妻子和女儿的身影,还有“小心一点儿”“早点儿回来”的叮咛和嘱托。<br> 2020年8月的一天,他正准备带患有肺癌的妻子去哈尔滨市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可这时却接到县武装部的电话,让他给即将入伍的新战士们放电影。关键时刻,他妻子说:“你去吧,别耽误了正事儿,你是退伍军人,是党员,我是退伍军人的妻子,得支持你的工作。”最后,他前去完成放映任务,由小姨子前往医院陪护妻子。<br> 20多年来,刘显富义务放映爱国主义影片的总计行程80多万公里,相当于围绕赤道奔行了20圈。全具10个乡镇、133个自然村,他都走了一遍,最远的往返一次达110多公里。最难得的是,从平原到山区,从白天到夜晚,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雨雪风霜,刘显富从未耽误过一次既定的放映时间。这些年,刘显富已经记不清更换了多少条轮胎,从最初的自行车、摩托车到汽油三轮车,投入的资金已无法计算......<br> 20多年来,从最少一次30多人观看到最多一次 200多人观看,已有近80万人次观看过刘显富放映的爱国主义影片,其中50多万人次是中小学生。每次在放映电影之前,军人出身的刘显富总是带着大家一起唱电影中的插曲。这固有的仪式,也成了放映之前的一道亮丽风景线。<br> 20多年来,刘显富除了放映爱国主义影片外,其他好事也做了不少:为勃利镇九龙村65岁的孤寡老人刘景玉送钱送物,安电话机、电视机;细心照顾勃利镇城西街70多岁的五保户马生智、朱桂珍夫妇多年;每逢春节和建军节,就去探望牺牲的战友李厚亮的老母亲;帮助面临辍学的9岁儿童赵洪菲重返校园;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当志愿者,坚守在最艰苦的夜班卡点,零下20℃的低温冻伤了手脚也坚持不离岗......<br> 20 多年的坚守,让刘显富多了一个名字——“电影叔叔”,勃利县不少孩子都喜欢这样叫他。2016年,他被黑龙江省关工委评为“关爱标兵”;2021年5月6日,获得首届“龙江最美劳动者”称号;2021年7月;又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并为他赋诗一首:军人退伍不褪色,情满人间奉献多。扶弱济困显大爱,银幕生辉爱祖国。义务放映铭党史,红歌嘹亮震山河。老兵新传刘显富,龙江最美劳动者。<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 (作者系勃利县杏树朝鲜族乡中心校党支部书记)</b></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 编辑:杨星野 yangjiu1973@163.com</b></div></b>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显富

放映

道德

勃利县

模范

三轮车

电影

爱国主义

习近平

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