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推荐)故先考三周年祭

是永远的哥

<p class="ql-block">昨天去看你。你还是那样,静静地看着我们,却什么都没说。</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你离开我们已经三周年。</p><p class="ql-block">这三年里,我不懂梦见过你多少回,梦里你苍老干瘦,总在寻找或捣鼓食物。</p><p class="ql-block">我跟老母亲分享了这些梦。她不懂弗洛伊德,自然难以理解,说,啥时缺你这一口了?哪次过节不给你张罗碗筷,开着门恭迎你回家吃饭?你的生日和忌日,都记得一清二楚,一定会给你准备平日爱吃的菜肴,请你回来,请你享用,你,怎么还这么饿呢?</p><p class="ql-block">你小时侯挨饿倒不足为奇,那样一个时代嘛。因此你对maozhuxi对gongchandang怀有一腔情义,听说当代公知粪青之类的诋毁这个污蔑那个,你会义愤填膺。确实,是新中国救了你,让你这个失去双亲,又差点儿看着妹妹饿死的穷孩子吃上了饱饭。</p><p class="ql-block">你怀着感恩的心参了军,奔赴朝鲜,不懂该说是福还是祸,战场的硝烟已经差不多散去,你又是个防化兵,而不是前线战士,所以长津湖的悲壮、上甘岭的惨烈,你统统不曾经历,可以讲没打过仗。这让我们做儿女的有些失落,感觉没那么光荣。你却不以为然,一辈子收藏着抗美援朝纪念章、复员证什么的,而且视如珍宝,从不轻易示人,也没把往事挂在嘴边。还是从老母亲零碎而断续的说法中,我们才知道,你之所以没当步兵,是因为粗通文墨(先祖父还是哪位先长辈,是秀才,影响了你)。你所在的部队,是防美帝打生化战的,算特种兵呢,伙食比前方好得多,经常有苹果吃。</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又肃然起敬了,没想到还有更震惊的。原来你还当了班长,被部队计划保送军校呢,可惜!(以下几句老母亲说的,大意是)你却犯傻,竟然选择复员返乡,从而错失良机。</p><p class="ql-block">不过,凭借从军的资历,你并没有回家务农,而是进城当了工人。那时侯工人阶级的幸福指数相当高,捧着铁饭碗哦,何况你还是在中央直属的厂矿?因此后来虽有饥荒动乱,但人在单位,你大体上能吃饱,当然了,也就是吃饱而已,其他的别想。偶尔单位给点稀罕玩意儿,也不够你那些一个接一个出生的孩子塞牙缝。</p><p class="ql-block">他们的饿,不是没饭吃,而是难有肉吃,油脂不足,营养不够,个个瘦猴似的,脑袋特别大。</p><p class="ql-block">大头娃们可以尽情享用的食物也有:</p><p class="ql-block">一是你们做的馒头,大大的,带着点黄黄的碱,有香香的怪味,三兄弟每人每顿能秒杀五六个。</p><p class="ql-block">二是你们种的苋菜,那种能煮出红汤的,和饭一捞,整个碗红通通的,吃完了人嘴跟猴屁股似的。</p><p class="ql-block">三是香蕉,房前屋后的空地都被你们充分利用,除了种菜,就是种香蕉。后者无疑是我们最重要的零食,不必眼馋别人家孩子手中的大苹果,有成摞的熟香蕉大快朵颐,可以风卷残云,这绝对是有关童年最生动最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当然,我同样忘不了母亲那声触景生情的叹息,“唉,这些投错了胎的饿鬼啊!”也忘不了你眼神中不加掩饰的悲悯。</p><p class="ql-block">那时还小,读不懂你们的心思;后来长大了,开始理解。作为父亲,你已尽力。山珍海味,不是你能给儿女的。你就是一个凭一己之力糊全家六张口的普通劳动者。</p><p class="ql-block">你也觉得苦,不甘让这种酸涩延续下去。因此你打我骂我,逼我读书上学,不给我接班做工,希望我有的新的生活,为你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应该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吧。</p><p class="ql-block">你创造了奇迹,姐姐哥哥的优秀众所周知,连我这最让你头疼的儿子,都考上重点高中读了师范学校,你显然倍感欣慰。那些年师范生每月有伙食补助,教书也的确是最稳定的工作之一,说是拿金锅抓铜勺的也不过分。</p><p class="ql-block">一个接一个地解决了儿女们的吃饭问题之后,你心里轻松多了,经常绷着的脸渐渐有了笑容,饮食也与富起来的时代同步,讲究多了,甚至会让老母亲偶尔为难,“你爸爸啊,就是要吃肉吃甜食,还要弄得可口,不然就乱发脾气。”听到这种抱怨,我们总是一笑了之,“以前老吃不上呗,馋啊,您就让他恶补一下吧。”“吃肉多了吃甜多了,对身体不好啊!”</p> <p class="ql-block">这倒是真的。以前粗茶淡饭,你一直很健康,又坚持跑步三十年,体格可谓强壮。有一次上街,两个小混混欺负已是花甲之年的你,没想到被你一拳一个打翻在地,他们爬起来,一溜烟跑了。看热闹的都夸你真厉害。</p><p class="ql-block">可惜传奇不会永远。几十年的劳累辛苦,早已埋下病根,到了疯长季节。曾经那么硬朗的你,开始衰老,七十岁以后,病一年一年多起来。牙疼、疝气、前列腺炎、高血压、糖尿病,一个一个接踵而至,不断折磨着你,使你身体越来越差。饮食被老母亲严格管控,就算偶尔放开,你吃得也少了。</p><p class="ql-block">上了八十之后,你身体每况愈下,瘦弱到连走路都要用拐杖了。爬楼下楼必须扶着栏杆慢慢挪动,有几回脚抬不起来,勉强伸出去,不是睬了个空就是被台阶绊倒,摔得鼻青眼肿。那次在地铁站,我走神了,没守着你。电梯一动,你站不稳,扶不住,整个人向后一仰,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吓得我目瞪口呆。还好电梯不是那种容易卷扯到人的,速度也慢,旁边一个好心的小伙子赶紧搀起了你,幸运地没受什么伤,但我想想都后怕。医生判断你的小脑已经萎缩,失去了协调动作的能力。于是你只能尽量呆在家里,坐闷了就在屋子里走走,怪可怜的。</p><p class="ql-block">更可怜的是老母亲。她自己身体也不好,还要竭尽全力照顾日益痴呆的你,尽量让你吃好睡好,适度活动一下。少年夫妻老来伴啊,你这个老“伴”,实在太辛苦了!正如你自己说的,有这样一位老伴,才是你一辈子最大的福气。</p><p class="ql-block">你的儿孙愧对你。风云变幻,谋食又变得艰难。他们或在外地打拼,或者自顾不暇,很少在你膝前尽孝承欢。他们自然知道,周末假日回去看看,逢年过节回来聚聚,给你买好吃的,煮好吃的,这些远远不够。而你也不满意,忍着不说而已。他们想过把你送进养老院,被你拒绝,他们也过意不去,之后不再提起。姐姐和哥哥曾经把你接去北海,可是你难以适应,半年不到就闹着要走,怕你憋出病来,只好送你回南宁,继续做空巢老人。</p><p class="ql-block">眷恋儿孙的老母亲很无奈,只能继续支撑着那个空巢,我们都为心力交瘁的她担忧,然而生来要强的她坚持下来了,直到那天早上。</p><p class="ql-block">你撒手人寰,我们对先兆浑然不觉,连朝夕相处的老母亲都没想到,你竟会在吃早餐时猝然辞世。她后悔,她啜泣,她号陶,她自责,然而你只是静静地躺着,像看着她,却什么都不说。</p><p class="ql-block">如果还能开口,那么你一定会安慰老母亲,不怪你,漫长岁月你一直做得很好,享年八十六,我的大限到了,不想再看你这么累这么苦。要怪就怪他们吧,为什么我走了,他们没有一个在身边?生儿育女到底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你责备得是,我们难过,我们内疚,于事无补,我们也没办法回答这一灵魂拷问。</p><p class="ql-block">在你离开后的这几年,我们无数次地谈到你回忆你。一想到自己已经没有了父亲,那种凄惶的感觉就炸裂开来,吃饭时痛哭流涕,在梦里泣不成声。毕淑敏有句名言,“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令人情何以堪?</p><p class="ql-block">你能看见吗?能听到吗?如果能,那么请原谅我们错过最后陪伴,宽恕我这不肖也不孝的儿子吧!</p><p class="ql-block">老母亲常说,你已经成神,法力无边,会保佑儿孙。那敢情好,不过我们更希望你保佑老母亲,让她长寿百年。她是多么爱你啊!这几年,她朝思暮想,生怕你孤单,每天对着遗像陪你东拉西扯。她知道你操劳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家人都能吃饱吃好。她可怜你自己安逸地享用美食的时光过于短促,一日三餐忘不了给你上供。昨天的供品也准备得相当丰富。</p><p class="ql-block">民以食为天,神也这样吗?我们在你的墓穴前摆满点心、糖果,你一定很喜欢,请尽情享用吧!</p><p class="ql-block">愿你在天上好好的!</p><p class="ql-block">呜呼哀哉!尚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