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你同行“研”路芬芳——陆良县2021年小学语文教师技能竞赛“课堂教学”(一)

YANG.燕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梅花浅笑,醉了一季的冬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教研之旅,催开了语文的诗意之花。</span></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强化教师专业发展,交流各中心学校近年来教学研究的成果,促进全县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持续发展。<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1年11月9日,陆良县小学语文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在文化小学环城校区多媒体教室如火如荼的进行着。</span></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犹如一个魅力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打开一方新天地,沐得一季花草香。</span></p><p class="ql-block"> 文化小学环城校区赵惠莲老师执教二年级《24.风娃娃》第二课时。课前律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在风妈妈的带领下进入童话般的课堂。接着,由问题“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交流学习,借助重点词语“断断续续”品词悟句、拓展生活,抓住动词指导朗读,重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然后借助思维导图提炼学习方法、迁移运用。最后,突破难点,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和做法,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促使学生的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双重积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span>教师整合本课潜在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读懂故事、读好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学以致用续编故事,既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学定法,我有我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无止境,问可少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span></p><p class="ql-block"> 板桥镇马军营学校吕悦祺老师执教三年级《19.海滨小城》第一课时。吕老师教态自然,亲和力强,与学生展开轻松愉悦的对话教学。首先,通过播放视频“同龄孩子的梦想”,激发学生想去海边的愿望,增强文本学习兴趣。接着,创设“旅游”情景,由“海天远景图、日出镀金图、沙滩风景图”三个景点贯穿整堂课中,思路清晰,节奏合理。然后,带领学生在情境中理解难词、感悟文本,通过“小练笔”发挥想象,学以致用。尤其是采用多种形式、有画面感的进行朗读,及时、自然的进行评价,有激励性、导向性。值得学习。</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课中,教师设置悬念,精准地把握设疑的方向,直观感受、有的放矢的整合教材资源。</span>活动设计富有层次性,形象而直观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语文教学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竹影偏移书阁暖,沉香入鼻心徜徉。</span></p><p class="ql-block"> 马街镇马街学校皇甫雪丽老师执教三年级《18.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融过程,也是其自我情感孕育和升华的过程。教师通过地图引入课题、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自主朗读圈出海底的生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海岛和海水”两部分。教师激情饱满,<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新课程“力图使阅读学习与表达学习的平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整堂课,教师</span>努力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为他们创设主动、积极的情感空间,从而达到“情融融,意切切”的境界。然,教学是一条漫长的旅行,要静待花开,静守成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span></p><p class="ql-block"> 中枢小学林发会老师执教五年级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教师语文素养深厚、语言有魅力、亲和力强。课堂通过看图猜诗词、回顾词的特点、利用旧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接着,利用风雪声创设情境,想象画面,在想象中理解词的意思,入情入境,揣摩人物内心,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最后,由内容到课题,渲染氛围,聚焦“相思”,升华情感。</p><p class="ql-block"> 总之,林老师的教学丝丝入扣,潜移默化的让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 师生配合默契。课堂以读为主,层层递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走入文本,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相互碰撞,达到共鸣,具有浓厚的“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span></p><p class="ql-block"> 龙海镇小寨小学陈发权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灰雀》第二课时。教师谈话导课,勾起学生回忆,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基础。创设情境,抓关键段落启发思考,看似平常的段落,却教学的有声有色。当学生的认知有了起伏时,先“放”后“扶”,深耕细作,通过研读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透视人物的内心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引用对话的不同方法进行课堂练笔,从有规律到特殊的语言情景中,从“思——说——再思”的加工过程,有了亲临的体验,从而得意、得言、得法。</p><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爱”这一主线,倾注人文关怀,直击内心。陈老师没有囿于常态的教学形式,而是另辟蹊径,以探究人物内心真正的想法为设计原点,以说写的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在特定的情境中,把课本中的世界和学生真实的世界打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提升了学生的说写能力,又扩大了学生对这个世界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span></p><p class="ql-block"> 马街镇杜旗堡小学李玲老师执教二年级《24.风娃娃》(第二课时)。李老师语言有磁性,亲和力强,自然又不失沉稳。课堂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中学习风娃娃做的好事和坏事。课中,指导学生边学边勾画重点词句,通过做一做、看一看、演一演、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生活,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潜移默化中揭示道理,升华主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浅秋暖暖,激情绵长,教学的道路不止,语文教研的学习永不停息。活动最后,大莫古镇师小琼老师给今天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1、根据年段特点、单元目标、学生学情制定三维目标;</p><p class="ql-block">2、从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创设符合教材特点、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的留白之处,入情入境,教学相长;</p><p class="ql-block">3、教师角色定位准确,课堂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为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教学环节完整,时间、结构安排合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p><p class="ql-block">4、教学方法多样化,富有艺术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时、恰当的运用;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学以致用,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提升学生的“双基”能力;</p><p class="ql-block">5、教师基本功扎实,借用图画、彩色粉笔、图片等设计具有艺术性的板书,教态自然、大方、举止文雅、激情饱满,语言富有艺术性。</p><p class="ql-block"> 然,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提问的精准性、指向性、朗读的抑扬顿挫等还需要多思考、多揣摩,长期坚持,一如既往!</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离不开执教老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学校团队的精雕细琢。听,凝神入境;悟,心领神会;研,见仁见智;我们且行、且思、且记录!</p><p class="ql-block">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倾情分享总不倦,点点滴滴润心田。我们将带着责任、决心与智慧,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坚定地走下去!</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语”你同行,“研”路芬芳!</b></p>

学生

语文

教学

教师

老师

学习

课堂

小学

执教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