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无线电情怀。》

傅冠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片里是《电子报合订本》我每年都买。一直都是我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物理,哥哥姐姐们用过的物理书,我常拿出来看看,里面神奇的知识太多了。朦朦胧胧的感觉很好玩。记得63年的暑假,在西安交大电机系读书的大哥回来了,给我带来一小包无线电的零件和工具,记得里面有个45瓦的电烙铁,两个矿石收音机的矿石检波器以及一个黑色的小小二极管,还有一个可变电容器和一副耳机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元器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上的这把45瓦电烙铁,就是大哥送我的那把。已经跟我60来年了。换过几次烙铁芯了,但至今还能正常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有一天下午大哥让我坐在桌子旁边,看他在焊接一些零件。焊接好了以后,我俩又爬到房顶上,在两个烟囱之间拉了一根长长的铁丝,下来后在房根挖一个坑,埋下一个铁盒子,还浇了一碗水。哥哥说一个做天线,一个做地线。把天线和地线接到焊好的那几个零件上,在耳机里就听到了蚊子般大小的广播声音,还会唱歌。虽然声音很小,但我觉得很有意思感觉到很神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听的美呢,哥哥却把焊好的线都拆了,我赶紧阻止也来不及了。大哥问我说:想不想听了?想啊!那你把它重新焊接好就可以听了。正在兴头说干就干,在大哥的指挥下,几个零件我又焊接好了。虽然焊接技术不好,接点就像豆腐渣一样,但总算把接线又给粘上去了。带上耳机又可以听到蚊子般的广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那以后我就和无线电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我们国家一穷二白,家里除了手电筒恐怕也没有啥其他的家用电器了,哥哥用五个电子管组装了一个交流五灯收音机,没有壳子就放在桌子上。是名副其实的裸机。后来还是我用木板做了一个机壳才像回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这在当年的新疆那可是个稀罕物,恰逢当年中苏两国大论战,九评中苏关系在电台播放,经常有邻居爬在窗台上蹭听中央台的广播。这使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无线电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我国有一个无线电科普专家叫冯报本,是当时无线电杂志的名人,他的文章浅显易懂,都是入门级的文章。对我的帮助太大了,从手工绕线圈的技巧,到矿石收音机的灵敏点的找寻,再到调谐电路的原理和制作。每一期的制作专栏都是我的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那以后我的无线电热情一直保持到2000年以后才慢慢减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的无线电启蒙老师,也是我的大哥,这张照片是当年他出国考察学习时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大桥前的留影。这时的大哥早已经是五级部国营八零五厂当时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哥哥也一直支持我的无线电爱好,先后给我支援了万用表,手枪电钻和稀缺的零件。照片上的这只数字万用表就是哥哥在80年代初送给我的礼物。</p><p class="ql-block">在学习无线电的期间,我从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到集成电路的音频功放,从高阻抗的电磁耳机到无线电对讲机。从舌簧喇叭到高级的音响。我的闲暇时间全部用在无线电的兴趣上了。有沮丧也有喜悦,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心酸也有快乐。总得来说是痛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个记忆较深刻的事件是:上初一的时候当时用矿石收音机听广播需要一个十几米长的庞大天线。为了摆脱这根天线需要一只高频三极管做高频放大才能做出一个不要天线的收音机。但这只管子当时在乌鲁木齐市买一只要9块多钱,快赶上当时一个人一月的伙食费了。家里肯定不舍得给我买。于是我和一个叫苏福聪的男孩商量利用暑假给铁路建筑段打土坯挣点钱。一个暑假过去了,我俩晒得跟煤球一样。但结算后每人挣了十一块钱。虽然不多,总算可以有钱买我渴望得到的三极管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下午我高兴的拿着钱去乌鲁木齐市南门的广播器材服务部去买我向往已久的管子,可是管子卖完了只好失望的往回走,为了省点钱还不舍的坐公共汽车,就慢慢的往铁路局走回来。走到百花村饭店的时候一摸口袋钱不在了,急死我了。赶忙返回南门广播器材服务部询问是不是刚才把钱丢在那里了,售货员说没有看见。回到家见到父母我就哭了,最后父母看我伤心不已,就合计着把这个月的生活费挤出9元钱让我再去买一只。我虽然很内疚,但心情总算好受一点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父亲刚好要去乌鲁木齐市里开会,于是亲自带我到红山商场,在那里又买了一只其他型号的高频三极管。到现在我还很清楚的记得那只高频管的型号是3AG9。并且保存至今也没舍得扔掉。管子长得像一个小草帽一样。后来我终于用它做出了一台不需要天地线可以拿在手上听节目的4管半导体收音机了。现在想想还真要感谢父母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省吃俭用对我的支持。每当想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想要流出来。现在儿子有条件报答你们了,可你们双双相继离我们而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只三极管就是我丢钱后,爸妈挤出生活费给我买的那只3AG9高频三极管。已经快60年了,我总没舍得扔。时间久远已经掉了一条腿,成了二极管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张照片是我年轻时候在《电子报》上发表文章后编辑部寄来的贺卡,好多都丢了,就剩这几个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年代流行邓丽君的歌曲,不管是旋律还是配器,唱法都对大陆人民造成很大的冲击,小小的砖头块录音机的音质已经渐渐很不受待见。落地音响已经崭露头角。我决心进入这个行列,做一个属于我的好声音。说干就干,我先动手做了一个落地音响的木板箱体,上下三层,上层放留声机,中间是调节控制部分,下层是音箱。做好木纹装饰,刷上清漆。蒙上漂亮的喇叭布一看和卖的不相上下很漂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开始准备零件,当时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有一款早期的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可以用在音响的前置级,我就去阎良飞机制造公司的劳动服务部找人买了一对,样子有指母肚大小,下面有很多脚。查资料画图纸终于做成了一只前级用运算放大器做输入兼做高低音调节,后级用大功率低频对管做OCT推挽放大,推动一只10寸全频喇叭。至此我的落地音响落成了!试机那天一曲《小城故事》的音响效果太震撼了!邻居们都闻声而来,赞不绝口。自那以后家门口常有不少人驻足在听。我也挺得意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发光二极管出现了,我立刻从沿海城市邮购了十几只以及一块发光二极管的驱动集成电路,做成一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电平表装饰。只是那时的发光管生产技术不高,亮度和现在的高亮度可差远了。不过安装在落地音响的上面,随着声音大小光柱也跟着闪烁。挺好看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左边的音响就是40年前我做的第一代单声道音响。那时老伴还年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只集成电路就是我70年代末做落地音响时用过的由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生产的运算放大器。属于这个公司的早期产品了。至今还保留在我的元器件盒里。留个纪念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动手自制的第二代立体声音响。受经济条件和技术积累限制不很理想。</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陈秀昌,对我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篇文章当时我看到后第一时间对文中所说的SRS技术很感兴趣,这个技术是可以让声音通过集成电路和不同的算法使声音产生环绕效果,增强现场感。我原来自制的落地音响是单声道,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新技术的效果。于是我最成功的一次尝试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是我自制的第三代音响了。《这个音响就是我最成功的一次尝试,至今仍能正常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十年代末流行家庭影院,我凭着对SRS音场扩展技术的兴趣。开始认认真真的组装一台高音质音响。因为这时期的我电子技术已经有了很多积累,于是在这台机子上用了我所能掌握的许多新技术,把当时市面上没有听过的SRS,和BBE音频技术全都用在我的这次制作上。从技术上讲领先当时市场上一般的商品机,除了机器模样不如人家。音质相当好,我比别人提前感受到了声场扩展的真实效果,加上BBE音质提升技术,二者配合起来播放杰克逊的现场演出视频,效果的震撼,声场的延伸和扩展,高低音的表现实数上乘。邻居家的商品机也比不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单位的一个领导来我家听过后,当时就流露出让我给他也装一套。可当时咱不会来事,加上家里事也多,还要照护孩子也确实没时间应承他。这之后他不动声色的给我穿了不少小鞋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也就在这一时期我的无线电技术飞速提高,于是开始向国内的多家刊物投稿,总结我的经验。由于我的稿件都是实际制作的经验,再加上细心的检查,错误较少。所以稿件的中稿率很高,差不多投稿必中,我大哥在兰州805厂的同事曽问他,经常看到电子报等电子报刊上有一个叫付xx的是你什么人?大哥说:是我弟弟。到此大哥对我的引导和支持总算有了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我要感谢父母生前节衣缩食的支持。也要谢谢老伴,尽管她早已看烦我摆弄那些东西时肠子肚子摆一河滩的情景,但还是忍耐了一生,老了我终于撒手不干了,她也清净了。俩人有时间就去旅游,再也不干那些让她看着眼烦的事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年我也利用休息时间给大家修了很多电器,从不收费,有时还要搭上一些元器件。但我觉得没亏啥,我调转搬家时,有那么多同事,邻居帮忙,互相帮助的事就是有来有往嘛!这些事情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家电维修杂志也是我的良师益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哥大开始流行,成了身份的象征。我们工人怎么消费的起?于是萌发了自己组装一对,找资料查书籍,从沿海电子商铺邮购元器件花了近两个月的业余时间终于装成了一对对讲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调试效果很不错,除了外形不太好看,通话距离也有几公里远,完全覆盖我家到单位的距离。从那时起我和老伴的通话已经率先进入到无线时代。比国内手机的使用早了近十年。由于我制作的无线对讲机发射功率大于一瓦超出了无线电委员会的业余功率不得超过一瓦的限制,我还是克制了使用次数。尽量不找麻烦。直到手机普及就成了摆设,最后淘汰拆掉了。有时候觉得应该保留下来,可一想留着有啥用,旧手机都好几个,5块钱一个都没人要,留着也是废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都是我曾经用过的爷爷辈的三极管。早就没有啥用了,做个纪念罢了。右面那只就是高频管3AG9。左边的三只也是当年用过的管子。</p> <p class="ql-block">这篇讲述BBE音频技术的短文让当年的我初步了解了一种新的音质提升技术。并让我实际制作和体验了这种技术。</p> <p class="ql-block">这篇介绍TDA7294的文章也让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实践了它。</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纸还是当年我亲手绘制的前级和电源部分的有源伺服电路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设计的延时电路。都用在了家庭影院音响系统里面了,至今都没有故障。</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设计思路总图的方框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给电子报杂志的投稿采用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设计的镍氢电池充电器。被电子报合订本收录。</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修理录像机的一点体会,也被电子报合订本录用。</p> <p class="ql-block">这篇投稿是家庭影院功放制作完成后的总结,对SRS和BBE音频技术应用的一点体会。</p> <p class="ql-block">我这篇《借花献佛修复微处理器》的文章,篇幅不大。但是我发表文章中最具特色的一篇,思路巧妙,效果奇特,文笔也不枯燥,被多家杂志社转刊。</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替同事检修卡西欧微型液晶电视后的总结性文章,也被收录到电子报合订本里面了。</p> <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我的无线电情怀》的全文,人老了以后记性大不如前,但却是难忘这些一件件曾经的事,所以想编在一起写写,就算是对今生的无线电的爱好做一个总结吧,毕竟付出了那么多,哪能说忘就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浏览!你的鼓励就是我的创作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