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质量课堂,让减负真正落地---听刘静波讲座《减负之道--建设高质量课堂》学习体会。

海浪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30日至2021年11月4日将进行为期五天的辽宁省中小学乡村教师导师团队线上培训。</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31日线上培训第一天。</p><p class="ql-block">上午,聆听了由刘静波教授主讲的《减负之道--建设高质量课堂》讲座,收获很多。</p><p class="ql-block">刘静波,199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华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龙岗区优秀专家、深圳市学科带头人、深圳市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曾任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华南师大兼职教授、华南师大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地理学会会长。曾任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曾任深圳市平冈中学校长,现任四川成都市巴德美际中学部校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等。主要成果是高质量学习的各种技术、五星网状学习模型、七步学习设计模型等。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刘教授从课堂是什么?课堂有什么?什么是高质量课堂?如何建设高质量课堂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减负之道--建设高质量课堂》。刘教授还提出了很多原创的观点和理念如:五线谱课堂模型和改课20点等观点,让与会老师受益匪浅。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p><p class="ql-block">一、课堂是什么?</p><p class="ql-block">课堂是学生生成学习结果的过程。学习结果的进阶之路包括五大类:知识,能力,素养,智慧和品格。心理学对知识又分为四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课堂就是塑造立体全面的人的过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知识很重要,知识是形成能力素养的基础。知识学起来很容易,但能力和素养形成很难。</p><p class="ql-block">能够区分三个概念:</p><p class="ql-block">1.什么叫本能---与生俱来的,不交就会的。</p><p class="ql-block">2.技能--后天学会的。它有三个特点:生下来不会,后天学会的,会到的程度是什么。穿鞋,吃饭,走路等都是技能。</p><p class="ql-block">3.能力---边想边做。比如,写字是技能,写文章是能力。听说读写是技能,做演讲就是能力,开车就是能力。</p><p class="ql-block">思考:能力好教吗?能力是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策略、经验等解决问题的程度。所以,能力很难教,很难学。品格好教吗?也很难教。素养好教吗?更难。素养不是直接教出来的,素养是养出来的,素养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慢慢养出来的,素养是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感悟、反思形成的。素养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如学校的文化建设,家庭的氛围都很重要。还可以主动形成素养,干活加反思也可以提高素养。</p><p class="ql-block">过去考试考知识和能力,现在考试要考素养。</p><p class="ql-block">素养是教学的灯塔,是目的,是方向,是指引我们到底教学生什么?课堂学习的四大学习结果:知识、技能、思维、价值观最后转化为素养。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认知过程,最后才能转化成学习结果。“少教多学”。教师的价值在于“最近发展区”,在于引导学生走得更远更好。</p><p class="ql-block">重点讲了学习的三个核心认知过程。建构(懂不懂)巩固(忘不忘)运用(会不会)。知识金字塔,基础很重要。学习第一条铁律:先知是建立在必知基础之的。</p><p class="ql-block">旧知与必知,新知的关系:有六种关系。</p><p class="ql-block">1、ABCD型:国家严厉打击的提前补课的学生。属于大于型。所以我们不能提前补课,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p><p class="ql-block">2、BCD型:基础很好,一点就通。这样的学生一个都没有。</p><p class="ql-block">3、B/C/D型:基础不扎实,只知道一点,学不全。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4、0型:没有BCD,基础很差。人在高一,但基础还在小学。</p><p class="ql-block">5、-型:认知基础就是错误的。大脑里没有正确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包括四种:</p><p class="ql-block">(1)知错就改,一般指知识类错误。</p><p class="ql-block">(2)知错难改,知道错了,想改,但是很难改,比如习惯、秉性、乡音难改,达到自动化的就很难改。所以,第一任老师也就是启蒙老师很重要。</p><p class="ql-block">(3)知错不改。知道错了,就是不改。比如喝酒、抽烟等。</p><p class="ql-block">三脑理论: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p><p class="ql-block">情绪脑的特点就是爽的事情就做,不爽的就不做,活在当下。理智脑,就是能看到未来,比较理智。大部分人都被情绪脑控制,也就是为情所困。人不是生下来就理智的。女生20岁左右,男生30岁才理智。所以,在学校和家庭允许孩子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安全犯错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4)自以为是。世界上犯错最多的人就是亚里士多德,聪明的人就自以为是。吵架就是两个自以为是的人,正在自以为是。学生是带着自己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来到课堂的。</p><p class="ql-block">6、3+5型:正确的知识残缺不全,该知道的不多,不该知道的一大堆。更极端的是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全知道,这是最糟糕的学生。</p><p class="ql-block">怎样把6变2呢?扫描旧知,确认旧知,补全必知,生成新知,建造结构。我们要扫描旧知,新知识只有进入知识体系,才算真正理解.不能直接把学生想象的得很美好,我们要激活学生的兴趣,补缺、纠错,生成新知,同化、顺应知识体系。通过扫描旧知、确认旧知、补全必知、生成新知、建构结构,不要成为挖坑大师。</p><p class="ql-block">知识体系的形成,包括认知结构、新知模型、模型、图式、建造结构。学习的第三条铁律:新知没有在大脑里形成生理变化,就算没有真正形成。学习第四条铁律:不能用新知去解决问题,就算没有真正掌握。五星网状课堂结构模型: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p> <p class="ql-block">二、课堂有什么?</p><p class="ql-block">课堂里应该有结果、认知 、活动、情绪和资源五线。结果是通知认知来的,认知背后需要活动带动,活动需要有情绪动力,课堂里需要有丰富的资源,有逻辑关系。不要眼里只有活动,心理有活动结果。活动设计很重要,但其他环节也不容忽视。活动里要有情绪和资源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三、高质量课堂。</p><p class="ql-block">高质量课堂的特点是结果可见、结构清晰、活动丰富、动力充沛、资源精准。高质量课堂三大目标是高效率(短期)、高分数(中期)、高素养(长期,也是终极目标)。高效、合作、自主、展示,高质量学习加上高质量的教学。高质量课堂是高效率、高分数、高素养的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高质量课堂的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技术课堂--怎么去建构?</p><p class="ql-block">技艺课堂 --艺术化</p><p class="ql-block">风格课堂--要有自己的风格。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是经验课堂。</p> <p class="ql-block">四、如何建设高质量课堂。</p><p class="ql-block">打造高质量课堂六步曲: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改课、写课。</p><p class="ql-block">1. 备出好课。</p><p class="ql-block"> 七步成师,学习结果分析、重难点分析、学习案分析、学习目标分析、学习评价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资源开发。</p><p class="ql-block">2. 上出好课:五力修炼模型:基本能力、应变能力、关系能力、推动能力、管理能力。</p><p class="ql-block">3. 听出好课:定目标定依据做记录做比较做判断</p><p class="ql-block">4. 评课四个层次:乱摩式评课(乱说一通)、按摩式评课(给你说的很舒服,没有优点也说出了很多有点)、点穴式评课(说出很多问题,让你听起来不舒服)、针灸式评课(更猛,帮你改课)。</p><p class="ql-block">5. 改出好课:(五感一味)</p><p class="ql-block">五四改课模型:改课20点</p><p class="ql-block">调整(目标、结构、节奏、匹配)、增加(思维含量、技术含量、学习体验、学习评价)、减少(无关认知负荷、不必要的教师活动、不重要的细节知识、形式主义)、打开(知识、空间、时间、心灵)、排除(不宜内容、无效劳动、知识错误、隐性风险)。</p><p class="ql-block">6. 写出好课:写课件、写论文、写案例、写课例、写反思。写作是专家级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老师举出的一个案例,让我们明白了高质量课堂的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是:我们要增加思维含量,教学设计不要太繁杂,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素养,要简约而不简单。教师的设计及课堂指导语很重要,想让学生做什么,提问的问题要有价值,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有价值。</p><p class="ql-block">课上不是死记硬背,要打开知识、空间和思维。不要为了提问而设计问题,要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p> <p class="ql-block">课堂教学除了教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和素养。活动不是表象,而是要有深层次的设计,注重高质量课堂,就是要始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打造高质量课堂,教师需要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更宽的视野。教学不是简单的讲授,要研究规律,研究学生的学情,要把解决生活问题融入其中,让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能。高质量的课堂需要教师深厚的底蕴,强教学需要先强自身素养。目标即方向,方向正确,所有的教学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最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结果。让我们改变以往教学思维模式,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重新建构,以目标结果为导向,提升今后课堂质量。</p><p class="ql-block">好课需要好的理念、好的策略,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让我们在刘老师先进的思想和理念灯塔的指引下努力打造高质量课堂,把减负真正落到实处。</p>

课堂

高质量

素养

知识

学习

教师

学生

旧知

新知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