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秋意渐浓,桂馥兰馨。南通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九、十、十一次研修活动通过线上的方式举行。</p> <p class="ql-block"> 在丁卫军导师的统筹安排下,我们全体培育站老师于10月13日和21日及11月3日晚,参加了线上培训活动。我们一起观看名师名家讲座,体会思想的碰撞,倾听灵魂的对话。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精彩的培训内容以及老师们的学习风采吧!</p><p class="ql-block"><br></p> 项目推进 悄然革命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晚,北京景山学校周群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题为《初中语文统编教材项目设计与实践》的精彩讲座。周老师首先解释了“项目学习”概念——项目学习是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最终达成项目目标的学习方式。</p> <p class="ql-block"> 接着周老师结合2020年全国卷作文、高中语文新课标和《项目革命》一书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项目化学习,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体,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p> <p class="ql-block"> 然后周老师重点分享了“怎样设计项目学习方案 ”的具体做法。她认为项目学习方案要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模式研究语文教材,开发序列化项目学习方案;充分考虑学情,因人而异,也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对教材有独立思考,对学情有准确判断,对教育、教学有认识。周老师以八上第一单元和七下第二单元为例,具体详实的介绍了她是如何进行项目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强调项目化学习要有资源意识、学习支架意识、跨领域意识、给时意识。</p> <p class="ql-block"> 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周老师高速、流畅、充满激情地和老师们分享了她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心得,让我们享受到项目学习的一场盛宴。</p><p class="ql-block"><br></p> 整体统筹 单篇突破 <p class="ql-block"> 10月21号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秋玲教授为我们做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张教授首先对单元整体教学认识上的三点误区进行指正:一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不要单篇,单篇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二是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取决于材料的多寡,而在于在材料之间建立关联;三是单元整体教学只适用于初中阶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后,张教授带我们先了解了单元教学的定义和起源,特征,以及教学理论模型,还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体现了他们团队对单元教学的深度理解:单元设计的主线是学生的学,单元组合不建议大家跳出教材超越教材……这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方向。张教授以统编教材八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为例,分析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统筹教学策略以及进行评价设计。她的讲座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让我们走出某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更好地去尝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后,张教授还对听课老师提出问题给予了答疑解惑,丁卫军老师还与张教授就“任务”和“问题”的理解进行了精彩的对话。接近两个小时的腾讯会议学习,让与会老师受益满满。</p><p class="ql-block"><br></p> 任务引领 群文兼顾 <p class="ql-block"> 11月3日晚上,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汤振纲教授,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题目为《统编版初中语文经典课文教学任务群设计及反思》。</p> <p class="ql-block"> 汤教授先以《昆明的雨》为例,进行精巧的教学任务群设计,让学生真正理解汪曾祺作品的思想内容,领悟独特写法。汤教授特别强调学生读和写活动设计,如抄录涉及的所有古诗词,体会作品“以诗为文”特点。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意蕴,他追问:为什么汪曾祺集杜甫和陶渊明的诗呢?让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这是文章枢纽、关目。学会联想,为作品增彩与著色;采用诗记,庄重与深情,从而体会“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 <p class="ql-block">然后,汤教授又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具体讲解教学任务群设计。他先让学生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每段内容(“异、乐、叹、迷”),然后联系文本不断追问,这些与丁卫军导师的简约语文主张不谋而合。这样,带着学生回归文本,深入研读,发现陶渊明文章的特色:1、藏名于文;2、文本间性;3、虚景实写;4、寓意之文;5、语出自然的美学风格。从而理解桃花源,其实是诗人的理想家园和社会。汤教授旁征博引,引用陈寅恪、顾随、袁行霈等大家的评点,主张学生要多阅读,教师首先要深度阅读,厚积薄发,以利教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着,汤教授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来讲教学任务群设计的重点。如用两个字概括每段内容,又如将本文与柳宗元的《江雪》、苏轼的《前赤壁赋》、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群文群诗阅读,体会奇景、雅趣、酷评,感悟到明清时期,文言开始融入白话的特点,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最后,汤教授以《老人与海》为例,来讲授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设计。汤教授主张我们要进行批判式阅读,如对于概括故事情节,他提供了三个版本,指出有的概括虽然生动,但是没能准确揭示作品的主旨,我们要注意概括要既简洁又有意味,他还列举《诗经》中《关雎》,讲解诗歌的多元解读问题。</p> 厚积简显 教学走心 <p class="ql-block"> 丁卫军导师在总结时,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在备课时,如何真正把文本读厚?第二,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又如何把文本处理简约?他主张用一条简约便捷的路径,走向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p> 且行且思 秋实春华 <p class="ql-block">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位导师各有自己的风格和教学主张,</span>培育站全体学员,认真聆听和学习了这三次名师名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丁卫军导师对这三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研修团队今后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老师们用心聆听,收获满满。相信在这三次高质量云端研修学习之后 ,培育站的老师也会展现属于自己的教学千秋之色,不久的将来定会绽放属于自己的万紫千红的春天 !</p> <p class="ql-block">图文:陆建胜 纪俊锋</p><p class="ql-block"> 许春香 汤建军(如东组)</p><p class="ql-block">审核:丁卫军</p><p class="ql-block">时间:二O二一年十一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