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名师教学魅力,感悟和美课堂精妙 ——参加“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小记

林树峰

2021年10月15日,在安耀卿局长的带领下,在宫新春校长的安排下,化北屯完小六位教师与来自兄弟学校的老师们齐聚龙城太原,一起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各位专家老师的最新教学理念。 <div><br></div>10月16日上午 第一节是由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为我们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br>神话《精卫填海》(四年级)<br>教学中,吉春亚老师以“神”导入,在课堂上围绕“讲故事”,让学生们加入细节、动作、语言、神态,创造性的复述故事,抓住文字进行大胆想象,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领悟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体会人物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div><br></div> <div>第二节是昆山区实验小学副校长孙庆博教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风娃娃》(二年级)<br>课堂上,孙老师用拟声词导入,课堂活泼有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指导学生品读故事理清课文,重点强调学生读书要读出画面,读出变化,读出心情,才能理解风娃娃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并引导学生按“来到……看到……怎样帮……结果……”这样的表达方式展开想象补充课文内容。<br>在随后的讲座中他就童话教学的策略提出了四点:一、理清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二、强化角色意识重视感情朗读;三、借助语素支架指导故事复述;四、运用学习策略提高思维品质来进行童话教学。<br></div><div><br></div> <br>10月16日下午 第三节是上海浦东新区的青年名师戴建荣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卜算子:咏梅》(四年级) <br>教学中,戴老师采用“吟诵”教学法,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诗经》到王安石,从陆游到毛泽东,从不同角度解读梅花,从“实”到“品”到“魂”再到毛泽东咏梅之“志”,并结合时代复兴,讲述习主席“空谈没有希望,实干铸就辉煌”,从而理解梅花精神。<br>戴老师在课例结束之后,在讲座中提出了古诗文教学的三个重点。一、重诵读;二、重音韵;三、重传承。<div><br></div> <div>第四节是魏星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三黑和土地》(六年级)<br>魏星老师说:“朗读是心灵的运动”,教学中魏老师围绕三黑“不可思议”的表现为切入点,层层推进,聚焦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土地的不同认识。</div><br> <div><br></div>10月17日上午<br> 第五节是何捷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古诗词《出塞》(四年级) <br>何捷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体化”。在何老师的带领下,按读顺→读到→读懂三个环节,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准确把握诗中的景(月,城,关,山)人(征人,胡马,李广)事(出征,入侵,抵抗)情(人未还),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古诗的意境之美。通过出示写作时间轴,同学们仿佛穿越到了金戈铁马的秦汉,看到了驰骋沙场的飞将军李广,感受到了王昌龄对当时社会的担忧。最后赏读《凉州词》,再次体会边塞诗的魅力。<div><br></div><div><br></div> 第六节是张学伟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伯牙鼓琴》(六年级) <br>教学中,张学伟老师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理清文序→悟出文神,读出不同情境的不同感受。两个版本的对比阅读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拓展故事《管鲍之交》、岳飞的《小重山》及古今关于“知音”的名言佳句,品知音文化,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伯牙子期从初相遇→心相知→魂相随的心路历程,<br>张学伟老师课后进行了专题讲座《生活——打开语文教学的黑箱》,重点讲了“语文即生活”,在语文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中的小事能够写得妙趣横生便是语文的成功。<div><br></div> <div><br></div>10月17日下午 第七节是周益民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创造一个老故事》(五年级) <br>教学中,周益民老师以四个版本的《牛郎织女》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来改编这个故事,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方面研究,尝试运用“歌谣体”“加角色”或“对话体”的方式,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又以《猎人海力布》为例,让学生试着在海力布劝乡亲的环节加入“新角色”来劝说百姓,同学们纷纷举手,加入“海力布的弟弟”“一个年长的老人”等角色,丰富了故事内容,而后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开始进行了有趣的创作。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并达到了传承传统民间文化的目的。<div><br></div><div><br></div> <div>第八节是著名特级教师罗才军老师带来的统编最新课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年级) <br>罗才军老师运用“以诗解诗”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着重强调古诗的朗读,要注意断句和音律,要读出韵味,并且找到韵脚,字与字之间字断气不断,词断意不断,结尾要有放慢节奏。并引导学生尝试着把不同的景物重新组合,自己创编诗词。按见景→融情→入境→知心的顺序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悟词中情感及意境,领略诗人的情感与志向,从而体会作者创作诗词时的心境。<br></div><br>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和美课堂八位名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学习的“盛宴”,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却让我受益匪浅,在领略大师风采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名师课堂”离不开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师来自课堂”,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教材,反复解读课文,分析学情,才能在教学中出彩。

老师

教学

课例

学生

统编

课堂

名师

最新

读出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