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暖入乡,共筑梦想—记竹溪县小学音乐教研共同体送教下乡活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日的暖阳让人感受到温暖,可以使人在长时间干冷的环境下洗一次日光浴,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舒适和温暖。而本次竹溪县小学音美送教下乡活动就如冬日的暖阳暖进每个教师的心里,暖进每个学生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秋开学季,竹溪县教育局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音美教研员夏丽娟老师组织了全县音美骨干教师参与本学期教研共同体的活动统筹,针对全县艺术教育的长期发展制定可行性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就是计划中的一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9日,夏丽娟老师提前进入骨干教师们的送教打磨课堂,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周光明主席也认真地聆听着。课后,夏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具准备和课堂掌控等各方面对每位教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4日,竹溪县小学音美教研共同体项目“送教下乡”活动在密云小学正式开展。在夏丽娟老师的主持下,全县三十多位音美教师齐聚一堂,听课评课,集体研讨。各校音美教师七点四十提前侯课,八点,由密云学校分校的张晶晶老师送来的交流课《草原就是我的家》准时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蓝蓝天空飞彩霞,骑上了我的小红马……”辽阔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多么令人神往。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旋律活泼欢快,极富动感,令人唱之欲舞,很适合三年级学生表演。无论是聆听还是表演都具有明显的蒙古族特色。张老师通过初听、再听、师示范唱、学生朗读歌词、师教唱、男女对唱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呼伦贝尔大草原,与蒙古小朋友手牵着手,共同祝愿祖国繁荣富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点半,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惠金娥老师的示范课《在钟表店里》开始,《在钟表店里》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欣赏课内容,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1850—1893)所作,是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曲。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学生在惠老师巧妙地引导下很容易感知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情绪的变化、速度的快慢,音色的不同等,学生通过双响筒、三角铁、手摇铃和肢体动作,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音乐课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课期间,观摩教师们认真观课记笔记。课后,夏老师组织骨干教师利用午休时间对上午的四节课作了精简的点评,并对下午的活动流程以及人员分工作了安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的会议分三项议程,第一项音美授课教师评课,说课、反思;第二项全体参会教师评课、研讨;第三项县教师学习与资源发展中心音美教研员夏丽娟进行了专题讲座。首先是骨干教师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的刘佳教师从亮点,不足和建议三方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张晶晶教师的交流课从</span>作了系统的点评,参会教师也发表补充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紧接着竹溪县思源实验学校惠金娥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并对她的示范课做深刻反思。最后夏老师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音乐教学中有效聆听等方面作专题讲座。夏老师的讲座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全体参会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对艺术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研送教活动在夏老师的组织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作为乡村学校,唯有请进来,走出去,引进源头活水,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她们带来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定会像小草一样在大家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每一次机会都弥足珍贵,每一次学习都充满力量,送教下乡,携手成长!</p>

竹溪县

教师

音美

老师

教学

送教

骨干教师

教研

夏丽娟

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