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点亮旧时光 留影彩非遗 在纪录中追寻历史(戏曲习俗篇)

董志刚

<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六年的时光中,我用自已的镜头语言纪录下身边″非遗"项目较质朴和较原生态的内容。现整理出较成系列的有36项,用美篇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戏曲非遗篇</p><p class="ql-block">戏剧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戏剧得以传承,有很多戏曲剧种都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第一项皮影戏</p><p class="ql-block">一囗道尽千古事 双手对舞方寸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p><p class="ql-block">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p><p class="ql-block">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几张皮子,一把刻刀,雕刻成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简易的舞台,洁白的幕布,演绎出生动有趣的皮影戏;自费买道具,四处奔波演出,只为让青岛市民更了解皮影艺术。他们就是刘尚仪、杨月华夫妇。杨月华是地道青岛人,老伴刘尚仪是河北唐山人,从小喜欢皮影艺术。2011年初,他们回到青岛定居。“我们是青岛最早开始做皮影和皮影戏的,如果没有我们俩,青岛市民还真看不到皮影戏。”71岁的杨月华自豪地说。在西康路不算宽敞的住所内,老两口专门辟出一个房间用于堆放皮影和剪纸等作品。“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鼓乐声。”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始于战国,兴于汉代,盛于宋代。皮影制作程序繁复,分为下料、画线、雕刻、绘画、上漆、晾干和装订等多个步骤,只要有空,刘尚仪就会点亮办公桌上的台灯,认真地制作皮影。“这些制作皮影的牛皮每平方市尺50元,买一次就得几千元。即使这样,还是有朋友说情,老手艺人才卖给我们。如果这位老手艺人不再制作牛皮,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去哪里买。”刘尚仪说。制作皮影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刘尚仪好不容易制作出来的皮影却时常被杨月华要求返工。原来,杨月华以前在服装加工厂从事质检工作,用自己的话说,有一种“职业病”。就这样,皮影在老两口再三商讨、返工后越来越精致。操纵影人是皮影戏中最难的技术,又称把线。为了练好把线,杨月华的手指累得犯了腱鞘炎。但她干什么都有股钻研的劲头,睡觉时都会想着怎么把线。多年来,老两口不断传承和创新皮影艺术。年轻人不愿听那些古老唱腔,他们就用青岛话进行说唱,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他们还以青岛本地故事为主题,创作了一批微皮影戏,如《崂山道士》《大嘴巴说过年》《青岛萝卜会》《青岛糖球会》等,短小却有内涵,充满感染力。皮影道具的设计制作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其传承还面临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但老两口并没有放弃,他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有更多人爱上皮影、学习皮影。在文化传承道路上,老两口牵手相伴,将爱好变成责任,一路向前。正如刘尚仪所说:“上了年纪既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艺术,我们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一对古稀老人、一箱斑驳玩偶。夜晚,皮影戏台恍惚而温暖的黄色光影前,观众们渐次落座。鼓声铿锵有力,唱腔抑扬顿挫,幕布上舞动的精灵正演绎着一番古老的故事。时光斑驳,千百年来民间文化艺术大浪淘沙繁衍生息,老行当就像凝固的剪影,烙印在历史的西窗。</p> <p class="ql-block">第二项 京剧</p><p class="ql-block">国粹京剧 铸就民族文化之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京剧是一种融合了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各地都有广泛的表演。京剧的唱、念主要使用北京方言,剧本则遵循一系列注重形式和韵律的严格规则而创作。京剧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戏曲审美理想的集大成者,并且作为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广泛认可。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  当孙悟空坐着仙鹤腾空而来,当金箍棒在舞台上随意变大又变小……这等神奇的时刻是《智取金箍棒》最具爆点的赏听体验。由青岛演艺集团京剧院排演的大型原创儿童京剧《智取金箍棒》无论是唱念做打的传统京剧元素的传承,还是街舞、说唱、威亚等现代舞台元素的融入,都给小观众们带来特色独具的儿童京剧体验。 “京剧中的‘三闹’包括有《闹天宫》《闹龙宫》《闹地府》,儿童京剧《智取金箍棒》就在原来《闹龙宫》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构架,从原来只有一场戏、不过20分钟的演出,演变成为一场80多分钟、4场大戏的全本。 ”青岛京剧院院长张克岱表示,“猴戏”的推出是适应市场需求之举,但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孙悟空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艺术人物,它所传递出的英勇、智慧和坚韧的精神气质,又是几千年来最具象征意义的内核,将它以儿童京剧的形式搬上舞台,既有好看的故事,又有京剧的形式,自然是好看、好听、又好玩。”由京剧院副院长巩发艺率领的《智取金箍棒》主创团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创作和排演,巩发艺表示:“给孩子看的东西,一定是符合艺术规律创作出来的精品,快不得也草率不得,希望在孩子们有限的儿童京剧赏听过程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p> <p class="ql-block">第三项 九嶷派古琴</p><p class="ql-block">琴音飞扬 高山流水遇知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嶷派古琴”于2015年入选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15年入选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九嶷派古琴”项目,由清代杨宗稷先生建立九嶷琴社,并编写了琴学巨著《琴学丛书》,立一家宗风,形成九嶷琴派。九嶷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杨宗稷先生1885年师从于清末著名古琴大师、清皇室宫廷琴师黄勉之,并在其琴学基础上对指法进行发展,形成一种新的琴学艺术风格。九嶷派指法讲究吟猱节奏,琴风苍劲坚实,技法规整,自成一格,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较其它婉转、柔和的琴派,九嶷派的琴风更沉稳、刚健而雄浑。而后杨老先生于1911年开始在市肆上搜集古琴,研究古琴的斫制工艺,并将有缺陷古琴进行破腹修理,直至复原满意为止。经他之手鉴定修复的古琴近百余张,如"风鹤"琴为其所得第一琴为五知斋徐俊监制,遂将其居室首名"风鹤琴斋",其中有名藏琴五十三张。先生去世后,多数藏琴流落全国如今不知所踪,唯浙江省博物馆中收藏杨时百先生藏琴二十余张,以“彩凤鸣岐”、“来凰”最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1911年至1931年间,杨时百先生将平生所学琴学理论陆续编印集成巨著《琴学丛书》共43卷,累计七十余万字,收录有曲谱三十二首,九嶷派斫琴法和其它琴学论述若干,为琴坛巨著,无人能及,深得近代琴界推崇。 杨老先生集弹琴、教琴、斫琴、修琴、律吕著述于一身,把所学广陵琴派又有所发展终于形成了人们公认的“九嶷派古琴”。</p> <p class="ql-block">  张林先生,九嶷派古琴第四代传人。2006年,得遇九嶷派著名古琴家李天桓先生,正式开始跟随李先生系统学习九嶷派古琴,在古琴演奏及琴学研究方面进步神速,深得李天桓先生真传。 2006年,在青岛市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立青岛市古琴协会。以青岛市古琴协会为平台,在市内大中小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传承班”,并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青交流琴艺,举办雅集,传授古琴演奏、斫制、鉴赏、收藏方面的知识。十几年辛勤耕耘,培育了大量古琴演奏和教育人才,为继承发扬九嶷派古琴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第四项 莱西木偶戏</p><p class="ql-block">非遗木偶戏 ″偶"断丝连两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莱西木偶戏是一种传统戏剧。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中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p><p class="ql-block">1978年,莱西岱墅西汉木椁墓中出土了一件大木偶,属考古发掘的一项重大发现,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及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该木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是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个头最大的木制偶实物,被称为中国木偶之最。经考证,莱西是木偶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它的发现,奠定了莱西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莱西木偶戏也从此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p> <p class="ql-block">清代有倪氏父子在莱西故地表演木偶戏,到上个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倪氏后人倪奉先还在继承着旧业。他16岁接触木偶戏,后来组织戏班子走街串巷辗转青岛各地表演木偶戏,到他这里,莱西木偶戏已经传承了第四代。后因战乱和文革的原因,许多传统艺术遭受重创,莱西木偶戏艺人纷纷另谋出路,文化传承难以为继,莱西木偶到了即将消失的边缘,木偶戏在莱西大地中断了四十余年。直到2008年,莱西文化部门在文化普查时,才发现了70多岁的倪奉先老人和他独具特色的木偶戏表演。同年,莱西木偶戏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倪老先生自然成了非遗传承人。古稀之年的倪奉先重新组织人员恢复了莱西木偶戏的表演,并将莱西木偶制作和表演技艺薪火相传。四年后,倪奉先老人故去,第五代传承人姜玉涛扛起了莱西木偶戏的大旗。他成立莱西木偶艺术团,建立了莱西木偶艺术馆,专业从事木偶戏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姜玉涛带领徒弟们参加各种文化展演活动,举办木偶艺术节,热衷公益性的“送戏下乡”和“非遗进校园活动”。目前,莱西木偶戏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演出剧目不断推陈出新。2014年,莱西木偶参加全国首届木偶展演大赛,荣获银奖。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莱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更是推荐莱西木偶艺术团参加国际性文化交流,让我国传统的木偶艺术走上了国际舞台。</p> <p class="ql-block">第五项 莱夷古乐</p><p class="ql-block">千年古乐 余音绕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莱夷古乐,亦称莱乐,是上古至夏商周时期居住在山东半岛地区原居民莱夷民族的原始乐舞,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体系之一。在中国古典史籍《史记》《竹书纪年》等中均有记载,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沉浮中始终葆有它独特、绚丽的色彩,是东夷民族最灿烂的古文化遗产。莱夷古乐,亦称莱乐,是远古到春秋战国时期广泛存在于莱夷古地(以胶东半岛为主)莱国原住民的乐舞,是国乐《韶乐》的源起,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体系之一,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自2012年起,在市文化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莱夷古乐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这一古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几年来,古乐社成员们先后到北京、河南、安徽、菏泽等地拜访研究东夷文化的学者名人,聆听专家们的意见,逐渐理清了莱乐的发展脉络,并在音乐专家的指导下编排复译了曲目《惠风和畅》,以编钟、石磬、琴、瑟、笛、篪、箫、排箫、埙、柷、敔、笙、建鼓、搏拊等10多钟乐器演奏,和以律吕,文以五声,八音迭奏,玉振金声,融礼、乐、歌、舞为一体,表达对天神的歌颂与崇敬。随着该曲目的发掘整理,随着岁月沉沉而睡的天籁之音在莱西这座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东莱之核心重新奏响。我们的祖先用源于自然的律响展现出的智慧、气度、神韵,必将随着我们的血脉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第六项 宝山地秧歌</p><p class="ql-block">盛开在乡野上的非遗之花 田间地头舞丰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山“地秧歌”,它现在是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宝山地秧歌被列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文化站长刘瑞华被青岛市确认为“宝山地秧歌”第六代传承人;2013年宝山镇被山东省评为“秧歌之乡”。宝山地秧歌,俗称“耍耍儿”、“三道弯”,系胶州秧歌的南路秧歌。她诞生于今山东省西海岸新区宝山镇黄山后村,流传于胶州西南乡和灵山卫扒山村,是一种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一株沾满泥土芬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表演艺术奇葩。宝山地秧歌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明初。</p> <p class="ql-block">斑白的头发,身着熨烫妥帖的衬衣,每次遇到总是笑眯眯的。他就是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刘瑞华,是黄岛区人大代表,宝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秧歌”的传承人。他是一个四十余年来坚守在基层文化岗位上,寸步不离的人;他是一个照亮梦想,几十年来组建秧歌、舞龙舞狮、庄户剧团、剪纸等几十支不同特点的文化队伍,带着乡亲们一起实现演员梦明星梦,绽放自己,成就别人的人;但他更是一个经历了三次较大心脏手术,依然坚定笃行的守在乡村文化这份事业里,记录并传承着来自黄土地最生动的乡村文化,用生命热爱乡村文化的人。《青岛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也曾专题报道过他这位文化站长四十余年的“文化情结”。</p> <p class="ql-block">第七项 崂山峪夼柳腔</p><p class="ql-block">百年北宅柳腔 声声低吟浅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峪夼柳腔是青岛市独有的古老戏曲剧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源于大沽河流域,广泛流传于青岛地区。峪夼柳腔的特点是运用崂山当地方言进行表演,唱腔委婉细腻、优美流畅,语言风趣生动,表演朴实无华,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峪夼社区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村落,峪夼柳腔已传承了200余年。峪夼村紧邻北宅街道办事处,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张村河的发源地之一)把村庄分成两部分,村庄周边交通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人口密集,有利于峪夼柳腔对外的交流和更好地发展。</p> <p class="ql-block">柳腔作为青岛地区的一个传统剧种一经形成,就在原即墨县所辖的原壮武、皋虞、不其三县故地(即现在的即墨市、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市内四区)流传开来。柳腔传入崂山地区100余年,初盛于崂山西部,民间戏班也初创于此,其中以峪夼村最为活跃。20世纪初峪夼民间艺人每逢正月开始沿村演出。历经90余年发展,已形成独立的表演特色。凡是村里人都能唱几句柳腔,自古便有“小人一落地,哭声活像柳腔戏”、“峪夼狗也会扭三扭”之说。</p> <p class="ql-block">第八项 泊里大集</p><p class="ql-block">百年古集 绝对不能错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泊里大集与泊里镇几乎同时起源,农历四、九是“泊里大集”大集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泊里大集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集日用百货、五金建材、花鸟书画、服装鞋帽、特色食品、畜牧产品、木材家具等为一体的最大规模综合性集市,泊里大集多次刷屏了央视多档栏目。</p><p class="ql-block">每逢大集来自泊里镇周边的居民前来赶大集、购年货,而随着地铁13号线的开通,越来越多的市民可以乘坐地铁从城区来这里体验乡村大集的魅力,感受这一拥有300年历史的大集魅力。集市上喇叭声、汽车响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混成一片。最热闹的还要数位于大集西南角的馇锅子专区格外引人注目。“馇”,字典里的解释为边拌边煮。馇锅子是泊里大集上家喻户晓的美食,“清汤、红肉,鲜嫩、可口”,泊里集上的馇锅子可谓久负盛名,和泊里大集一样,承传了300年。现煮现切的羊肉、羊肺、羊肚和大饼的标配,锅内不放任何佐料,保持羊肉本味,直至汤浓肉烂。一碗热气腾腾,料真价实的馇锅子令人回味许久。传统的泊里红席依然是大集的特色,老手艺编织的席子仍然是大集的招牌,临近年关,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都愿意在这个时候挑上一领泊里红席回家,铺在炕上,红火又喜庆。 </p><p class="ql-block">泊里大集,作为一个民俗市场和文化符号更加闻名遐迩,赶泊里大集不仅仅是老百姓买卖商品的方式,更是对历史传承的回味,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第九项 田横祭海节</p><p class="ql-block">自然崇拜 渔家海边拜龙王</p><p class="ql-block">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p><p class="ql-block">田横祭海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p> <p class="ql-block">非遗项目是历代人用心头热血精心打磨传承的生活智慧,文化历史雕刻其上,传承千年熠熠生辉。许许多多非遗项目都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家族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一份继承发扬,后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融合当代元素保护创新,才能使其活力满满。通过留影非遗项目,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它的古老魅力以及所体现的传统之美,而且让我坚定了纪录非遗,宣传非遗之心。</p> <p class="ql-block">图文:董志刚</p><p class="ql-block">2021.1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