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经院

大尉

<p class="ql-block"> 十月中旬,随摄影之都采风团,从拉萨乘越野车,沿川藏北路317线,经西藏那曲、昌都地区,终于到了四川第一站德格县,其印经院是我们所采风的主要地点。</p><p class="ql-block"> 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德格县。据藏文《德格世德颂》记载,印经院系德格四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1689~1750)创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该印经院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站在高处,远远望去,该印经院是一座气势恢宏的藏式古建筑群。清晨,许多藏民信众围绕印经院周边环走转经,阳光逆照,人影投射,犹如一幅油画,格为醒目。当走进印经院大门时(印经院禁止使用相机,只能用手机拍摄),数根红木雕梁,支撑着藏式深楼,又有一种寺院幽静的感觉。院内有三层楼高,分为木刻印制区、壁画区及古建筑区。整个印制工艺流程分为裁纸、颜料加工、印刷、装订四个流程,还可细分为十多道工序。其中,二楼印制区既是整条工艺流程中工作负荷量最重的,又是印经工艺中最关键的部分。印刷工由两人一组,一高一低对坐,印制板放置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工人负责固定印制板,以及在印制板上滚墨;低坐的工人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进,迅速扬起已印的书页放置一傍。经长久使用的印制板,必须由专门的洗板工在木质水槽沟进行清洗,凉干后涂上酥油放在原架上,再次使用, 如此周而复始。</p><p class="ql-block"> 走上三楼,就是壁画及古建筑区 ,这里会看到一排排藏式经架上,摆放许多重重叠叠的木刻印刷版,以及印制好的精美经文、壁画、雕塑等,这些都是珍贵文物。据记载,德格印经院内所收藏的各类经文画壁、史典古籍、藏式画册及雕塑,内容丰富且齐全,儲存量占藏文化的70%,而且至今还完整保存有二十九万余块印制板,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真不愧为“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