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8号,时隔一年,我们一行四人再次来到震泽、同里古镇。因为距离上海不远,车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而且江南水乡也特别适合我们想要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古镇淳朴自然的生活气息需要。</p> <p class="ql-block">震泽古镇是苏州吴江区南部的一个重要集镇,也是江苏省的重点中心镇和历史文化名镇。去年9月我们曾在这里待了一天,老街走走看看,坐在河边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再看看两岸的风景,笃悠悠的感觉非常好,就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震泽古镇不大,所谓 一河两街,镇内慈云塔高耸,遗三国孙吴流风;禹迹桥拱伏,传上古圣贤伟业;小巷悠长,古韵犹存;师俭堂、思范桥,述说百年沉浮…</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天气也是格外的好,阳光照射下的景色分外耀眼,我们分别在此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禹迹桥坐落在镇东慈云禅寺前,清康熙五十年(1715)当地人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也是全镇标志性景观,电影《林家铺子》和《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此拍过外景。</p> <p class="ql-block">一条狄塘河贯穿镇区,依旧宽敞而清澈,水中倒影映出优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坐下歇歇脚,看看手机,再聊聊家常~</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初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震泽人徐学建等人曾重修文昌阁,后毁于战乱,2007年至2009年根据历史记载与图片资料按原样重建,现为震泽古镇的主要景观。</p> <p class="ql-block">因震泽古镇位于江南运河的西线古道之上,我们在文昌阁旁边看见了大运河穿梭而过,可见水陆交通的便利。</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旁边的鲜花吸引着我俩</p> <p class="ql-block">阳光灿烂,金桂飘香,我们在河边漫步闻香。</p> <p class="ql-block">宝塔街位于古镇的中心,街面不宽,与河并行,全长300多米。看街面石板,经行人脚底打磨,光光滑滑煞是好看。宝塔街南岸临河,北岸设铺。听镇上人说,震泽曾是著名丝市,“茧丝上市之际,毂击肩摩,尤非他市所能及”。如今盛况不再,古镇显得有点儿落寞,不过走街串巷,仍可感觉到当地居民生活的闲适与淳朴。</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古镇、古桥、古塔、古寺、古街、古宅,每一处古迹都是一段历史的讲述者,每一段历史又饱含着或动魄或温婉的故事佳话。</p> <p class="ql-block">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随处可见,不时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古镇逛累了,仍然走到去年喝茶的地方坐下休息一下。老板娘还是那个年轻漂亮、说话轻声细语的江南女子,喝的是精品白茶15元一杯,去年是普通白茶10元一杯,老板娘提着暖瓶给我们续水,另端了四碟茶点,有花生🥜瓜子五香蚕豆及小蜜饯等。我们的茶话会就此开始啦!</p> <p class="ql-block">看着河边的风景,忍不住多拍了几张,仿佛人在景中,景在画中,感觉特别的美。</p> <p class="ql-block">天黑了我们让茶室的老板娘炒了几个菜,一人点了一碗荠菜馄饨,清香可口,吃得特别舒服。</p> <p class="ql-block">饭后散步,河边的夜晚,灯光将两岸的景色映衬得越发明亮。</p> <p class="ql-block">10月29日上午,我们离开震泽,来到同里古镇,依旧入住“竹行雅居”民宿。这家民宿就在古镇里面,装修风格简朴大方,设施齐全好用,房间也较宽敞,老板娘也十分和善友好,让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去年我们在此住过,印象极好。</p> <p class="ql-block">当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在民宿的天台上喝茶了,大概是受疫情散发个例的影响,当天民宿只有我们四人入住,所以喝茶聊天是非常自在也很尽兴。</p> <p class="ql-block">民宿楼下也有喝茶的地方,小巧而精致,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民宿对面的这家饭店“酒坛子饭桶”就是我们心仪之地。去年经老板娘介绍我们去这里吃饭后,我们就此喜欢上了这里。如今这里一切未变,菜肴美味可口、价格公道、选择多样且经济实惠,所以这次我们一致决定还是在这里吃饭。</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位留守老人,尽管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但是“好吃狗”对吃的喜好与讲究基本相同,对这里的美食美味不仅欣赏还颇为喜欢,每顿都是吃得肚子溜圆,意犹未尽的,正所谓“胃口好、吃嘛嘛香”。</p> <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风景还是优美的,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家家临水而居,户户通舟而行,明清建筑随处可见,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对此我们也深同感受。</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早、中、晚饭后我们都会在古镇沿着河边溜达一圈两圈的,即消食又当健身了。去年我们来这里小住几天,将古镇内的景点景观都溜了个遍,这次我们就不去看了,只是沿着小桥流水遛弯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里古镇著名景点之一的“三桥”,也是我们遛弯的必经之地。古镇里的明清建筑多,最有名的园林是退思园,镇中的古桥也多,各朝代的古桥四十多座,有南宋诗人叶茵建造的思本桥,元代的高观桥等。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古镇游人特别稀少,不少的商家店铺也关门打烊了,四周显得十分的清冷,往日风光喧闹的场景不再出现,这也正符合我们所期望的那样。</p> <p class="ql-block">遛弯儿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几只大鸟是留给游客拍照的,现在只能寂寞地待着了。</p> <p class="ql-block">古镇广场旁边也是静悄悄空荡荡的</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古镇,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也是如此的清静</p> <p class="ql-block">午休后起来继续喝茶🍵,老哥俩说阳光灿烂、岁月静好,好好地享受这样的生活状态吧,我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p> <p class="ql-block">每天三次的溜达中,我们的脚印👣留在了古镇的四面八方,角角落落,也看见了不同时代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的桥有:三桥—太平桥(1913)、吉利桥(1987年重建)、长庆桥((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思本桥(1253)、富观桥(1353)、普安桥(1369)等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这些古桥在岁月的风雨中高高地挺立着,成为我们了解同里的一本耐读的书。我们每天都围着这些古桥走走看看、或远看近看,享受着它的美,仿佛永远都看不够似的。</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的天主堂,看上去有些年代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镇居民依水而居,日常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10月30日,星期六的清晨,周边的人们乘着阳光明媚来古镇度周末或一日游,古镇顿时喧闹起来,人来熙往的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夜晚,灯光璀璨,这是招牌桥的夜景,加上水中倒影,呈现出别样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夜色下的古镇,到处都是鲜艳明亮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31号上午,我们离开古镇返回上海。近期国内散发疫情此起彼伏的,我们也不可以掉以轻心,出门戴口罩c😷,进门勤洗手,按照防疫措施做好个人防护。我相信明天会更好!愿我们拥有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的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