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树坪老街的情缘(原创)

新文兵(贺贤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青树坪老街,古朴繁华,一条石板街上下直通,街心的石板践踏得油光闪亮,还能看到土车子碾压出来的车辙,象是诉说着老街的悠远绵长。两侧店铺林立,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各色手工业穿插其间,书店、银行、邮局、照相馆一应俱全,百货店、卖肉屠桌、粮油店、豆腐店、饮食店、馒头包子店、还有买猪血卖油条等小吃店,也散布在街头巷尾和弄子里。那时好象没有专门的菜店,卖菜的都是街边上的菜农在走街串巷。老街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当然是锡福殿和关圣殿。锡福殿是老街的文化活动中心,集会唱戏看电影都离不开。记忆中的锡福殿庄重的临街大门好象经常是关闭的,戏台和大殿中间的空坪好象常年有些潮湿。</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青树坪老街的北面从宜大队安仁生产队,距街上4华里。从土铺里有直达街上的石板路,经郭家屋至泽堂过龙踏坪经龙踏坪弄子进入街上。什么时侯多大年纪第一次上街,已没有记忆。但1954年至1955年,父亲贺赐生在镇供销社先任生资部经理后任供销社主任,抓增资扩股和对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对工商业组织经销店、代销店、合作小组和合作商店,对手工业组织铁业社、篾业社、木业社、缝纫社和综合社,后來合并转为火光机械厂。这一时期我们全家在上街(去安怀堂有过道的房子)供销社住过一段时间,记得有大菜碗大的月饼,切成几块分着吃(此后再没见过这么大的月饼)。后來好象是动员干部家属回原籍,我们就又回到老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1965年秋,我从巡司完小考入双峰二中初47班。这样,除了寒暑假和星期天,我每天上学都要从街上经过,从初中到高中5年时间,大部分的日子都要过老街去上学。从下街的老汽车站到上街的青完和总合作社,角角落落大概都去过,街南的五条弄子,街北的三条弄子都走过。那时穷啊,想看战斗故事连环画,没钱;想买个诱人的红辣椒糖,没钱;二中的中歺4分钱,也吃不起。所以那时逛街,也就饱饱眼福,看看热闹,半点消费也没有,压根儿不能为老街的繁荣做点贡献。那时特别羡慕吃商品粮的街上人,有现成饭吃,每月还有肉票和豆腐票,吃得上肉和豆腐。我们这些乡里人,一年到头难得有歺肉和豆腐吃。当时,我就读的初47班,街上芽吉妹吉不少,能记起來的有朱学吾、王龙海、邹光凡、罗金求、廖惠民、阳伟英等,还有已作古的孙家驹。和他们比,我觉得农村的生活差距还是蛮大。</p><p class="ql-block"> 我与青树坪老街的情缘进一步密切的机遇,是文革时期的1969年。这一年青树镇的居民大规模下放农村。欧阳元秀一家下放到了我们生产队。下放6人:奶奶、妈妈、欧阳元秀和3个弟妹,其时奶奶快80岁了,妈妈45岁,欧阳元秀14岁,妹妹欧阳时秀10岁,大弟弟欧阳汉初5岁,最小的弟弟欧陽桂初才4岁。你说这老老少少加上从没干过农活的妈妈能干什么啊?她们靠什么生活啊?好在家里有顶梁柱的爸爸欧阳海五是装卸队的工人,人高力气大能挣钱,靠他的工资给生产队投资,能买回基本口粮。妈妈郭梅生很勤奋,能干的活如插田等带领全家上阵,也还能争些工分,加上种些蔬菜,一家的生活总算不比农村人差。</p><p class="ql-block"> 这里把欧阳元秀单独列出來写写。这不仅因为她表现优秀,更因为她后來成为了我的妻子,我成为了青树坪老街的女婿。欧阳元秀在街上时,小小年纪就是个活跃分子,学雷锋做好事做到三塘铺火车站去了,去接送坐火车的老年和带小孩的旅客,还经常帮助街上的五保老人挑水担黄土作煤炭,学校和街道的文艺活动也总少不了她。下放到农村,她依然表现非常积极,身上总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上学是五好学生,她们家的墙上,贴满了她得的奖状。放学回家她出工扯猪草打柴捡煤炭挑水,样样活都能干,早晨她用土广播宣传毛泽东思想,晚上她积极参加大队排演节目。她是双峰二中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力队员,担任报幕和独唱演员和舞蹈演员。1972年双峰县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举行全县文艺汇演,欧阳元秀代表双峰二中,一曲《翻身道情》的独唱获优秀节目奖,十二寸大彩照在县文化馆宣传橱柜里展出。欧阳元秀在青树区、公社、大队都是文艺骨干,区和公社有文艺演出,都是她出任报幕员,大队的文艺演出,则场场必到,既是报幕员,又是独唱、舞蹈、小歌剧的演员。</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欧 阳元秀算得上青树坪街上青年的优秀代表,说佼佼者也不算为过。1973年初,欧阳元秀高中毕业成了回乡知青,即担任了卫星小学的代课老师 ,离开学校就担任了大队林场的副场长,带领社员开荒种桔子,到煤矿装卸块煤,象男子汉一样百多斤重一担的块煤挑上汽车。1974年7月,公社又挑选她上三线修枝柳铁路,担任青树排副排长兼铁姑娘班班长。铁姑娘班的13个姑娘都是青树坪街上的,有马小青、罗淑元、邓映红、陈君強、李彩球、孙建雄、孙建高、陈志辉、朱益元 、阳立元 刘巧云、贺利平。欧阳元秀带领这帮姐妹们打眼放炮拉板车,和男人干同样的活,算得上巾帼不让须眉,为三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县指挥部曾想调欧阳元秀去担任广播员和工程统计员,欧阳元秀坚决要求留在一线。工地施工不仅活重累人,而且危险相伴,有一次放炮,一颗石头穿过屋顶直砸到欧阳元秀的床上,把蚊帐砸了个大窟窿,所幸欧阳元秀没在床才躲过一劫。欧阳元秀在三线干了13个月,优秀的表现使她赢得了县指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衡阳医学院深造。以后的几十年,她多次被评为长沙市和芙蓉区的优秀医师或先进工作者。她刻苦钻研医学,善于总结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内科疾病尤其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并且能够中西结合进行治疗。她几十年一直担任内科主任和门诊部主任,被聘任为副主任医师,如果不是因为在基层医院,应该早就是主任医师了。至今66岁了,还是有好几个医院门诊部想请她去坐诊,找她的病人总是慕名而至,点名要她看病。</p><p class="ql-block"> 我和欧阳元秀因下放而相识,因相识到相爱。如果没有下放这件事,也许就无姻缘了。我们于79年初结婚成家,那时还在乡下。之后不久就有了下放居民返城这档事。欧阳元秀一家又回到了青树坪街上。老奶奶郭兴秀非常兴奋,逢人就调侃:我80岁下放农村,锻炼了10年啊,90岁又回到街上啦!</p><p class="ql-block"> 说起欧阳元秀一家在靑树坪街上的历史,就要追朔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了。现在家人能回忆起來的,家是从街边上的龙井头迁到街上的。最初住在上街的顶头孟公坳上。大姐欧阳润秀记得她1941年出生在孟公坳上,应该是这之前就搬迁到此了。哥哥欧阳湘初和欧阳元秀自已也出生在孟公坳上,这就说明她家在孟公坳上住了近二十年。欧阳元秀一家靠父亲搬运和奶奶做点油巴巴油条的小生意维持生计,日子因人口多而紧巴巴的。几十年来,她们家大部分时间是租房子住,在街上上上下下多次搬迁,租住过孟公坳、顶康斋、去安怀堂的过路屋、赵夏至屋里、邓竹青家租过两次;买过两次房屋:下放前买下了锡福殿对门刘姓家的屋,这里住了七、八年到69年下放,下放后房子就被拆了成了现在的工农坪。房子被拆没有任何补偿。后来返回街上也没安排住房,而是自已花钱买下了北门街47号。这处房子最后由内弟阳桂初卖给了别人。欧阳元秀一家在青树坪老街上从最西头一路向东,直至北门街。</p><p class="ql-block"> 说起欧阳元秀一家在青树坪老街的历史,不能不写写其大姐欧阳润秀的奇特经历。可以说她是青树坪老街人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矢志奋斗的一个缩影。欧阳润秀1961年7月毕业于双峰二中初22班,毕业即参加招收飞行员的体检,身体完全合格,没想政审却不合格。原來是之前家里给定了门亲事并订了婚,男方家庭出身是小土地出租。这门亲事使她当飞行员的美梦成了泡影,接着又把她下放到青花大队,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正好这个时候,邻居家的儿子在新彊,儿媳妇要去新彊探亲,说那里可以吃饱饭。阳润秀下决心去新彊闯一闯,一为逃婚,二为饭碗。家里不得已就同意了。这样,就跟着去了新疆。新彊地广人稀,那时正大办农场。一位湖南去的女拖拉机手把欧阳润秀介绍给了那拉堤红旗农场的场长、蒙古族青年董古鲁甫,很快就结婚了。欧阳润秀初中毕业,算得上文化人,很快当上了农场会计。这样,家也成了,工作生活也都没问题了,算是一下就从困境中解放了。后來,他们又举家调到了巴音布鲁克,丈夫当供销社主任,自已担任缝纫社主任兼会计,在那里工作到退休。阳润秀育有5个儿女,如今儿孙满堂,拥有了蒙汉回藏4个民族共16口人的大家庭,儿女辈中有主任医师,有石油研究所的领导,也有放牧的,开车的,孙辈中有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有西安交通大学的本科生,自已也年过80岁身体仍算健康,晚年生活很幸福。</p><p class="ql-block"> 在写这篇小文的过程中,我的脑海无数 次在老街的石板上、在一个一个店铺里遛迏,显映出來的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街影像。写到这里,好象再难继续写下去了,我们的亲人再没有住在老街上的了。远在异乡工作的我们,一年之中也就回故乡一两次,有时会去老街上走走,但总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老街破败了!老街衰老了!破败和衰老得无人爱怜。自从有了工农坪,没有了锡福殿,就有了败落的开始,然后是越來越衰老,在周围的繁华中尽守寂寞。</p><p class="ql-block"> 伴着老街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双峰二中那清秀的四合院教学楼,还有那一渠清流……</p><p class="ql-block"> 青树坪老街,本可以成为旅游胜景!</p><p class="ql-block"> 爱之深才思之切。青树坪老街,还能见到你旧时模样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乡里人写于长沙</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景点正是北门街47号的对门。</p> <p class="ql-block">欧阳元秀家是长寿家族,奶奶郭兴秀一生没吃过药,活到98岁无疾而终,加上润年润月超过了100岁,应该是青树坪老街最长寿者之一。欧阳元秀的两个姑姑都超过了90岁,父亲也活了88岁。</p> <p class="ql-block">欧阳元秀一家在北门街47号。贺贤钦摄于桂初与姣珍结婚当天。</p> <p class="ql-block">文革中的欧阳元秀。时年12岁。</p> <p class="ql-block">时年13岁</p> <p class="ql-block">1972年双峰县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欧阳元秀在县委大礼堂舞台上独唱《翻身道情》,获优秀节目奖。时年17岁。</p> <p class="ql-block">修建枝柳铁路任铁姑娘班长的欧阳元秀。时年20岁。</p> <p class="ql-block">被双峰县铁指推荐入衡阳医学院深造的欧阳元秀。时年21岁。</p> <p class="ql-block">从医四十多年的欧阳元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