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兰州2021年10月12日

姜铁均

<p class="ql-block">兰州市区知名景点不多,大多数人把兰州市作为一个西部旅游的中转城市,我到过兰州市,但没有游览过兰州市。</p><p class="ql-block">这次金色西北行最后一站,10月12日下午4时来到兰州市,第二天下午2点20分乘坐火车要离开兰州返回上海,在此作短暂停留。</p><p class="ql-block">想去兰州市的黄河边走走,看看黄河铁桥,游览白塔山公园等,下面是在兰州市的游览介绍。</p> 12日;夜游中山桥,非常像上海的外白渡桥。 兰州中山桥;又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div>建于1907年(清光绪33年),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div><div>现在,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引人注目的一景。<br></div> 黄河风情线,有“兰州外滩”美誉 <p class="ql-block">木塔巷;靠近中山桥附近,是兰州城里为数不多的,仍然保留古巷名称的一个不大的巷子。</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在唐朝贞观九年(635年),在木塔巷处兴建了嘉福寺,旧名宝塔寺,俗名木塔寺。历经千年,巷口木塔寺早已损毁不见踪影,但小巷子却仍然保留下来,木塔巷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如今,木塔巷已成为兰州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吃一条街,因为毗邻白塔山、中山桥,汇聚了兰州各色美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p><p class="ql-block">我今天在木塔巷晚餐,虾仁水饺,36元15个,个大馅足,味道鲜美,完全没有地域隔阂。</p> <p class="ql-block">13日;今天早早起床,6点半出门,打的来到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游览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塑像。</p><p class="ql-block">“黄河母亲”雕塑,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p><p class="ql-block">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p> 小西湖公园;位于“黄河母亲”雕塑像斜对面,号称兰州古八景之一,但和西湖没法比,就是个供游人休息的城市公园。 小西湖公园内的湖泊 然后沿黄河岸边的漫步道,前往白塔山公园,行走约1.5公里左右,早晨一路走走,看看清清的黄河水,两岸景观很美的。 游船码头 有点像“浦江两岸”吧 黄河索道的下站;乘坐黄河索道,可以飞越奔流不息的黄河,直接上白塔山公园西侧山顶,免去徒步之疲劳。<div>我来得早了,索道还没有运行营业。</div> <div>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中心,以“白塔层恋”列为“兰州八景”之一。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诚在白塔古刹遗址上重建白塔禅院。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甘肃巡抚绰奇重建慈恩寺(白塔寺),新建文昌宫、魁星阁等建筑。</div><div>九曲黄河如带,白塔高耸云表,形成文笔点砚景观。1954年以来,市民背冰挑水,绿化荒山。1958年任震英主持建设公园,建起回廊连贯的三台仿古建筑群、百花亭、驻春亭、牡丹亭等。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以白塔寺为中心的古建筑群,白塔山公园与九曲黄河、百年中山铁桥,构成兰州市标志性的人文景观。</div> 三台建筑群;是整个白塔山公园的主体建筑,兴建于1958年,利用旧城改造拆除的建筑部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建成的。<div>整个建筑庄重古朴,气势宏伟,上接高山,下贯黄河,形成一种“高山仰止,大河前横”的气势,粗犷中藏清秀,敞亮中隐曲幽。</div><div>然后沿修建的非常好的石阶,一路向上。</div> 三台建筑群之上有“金城揽胜图”<br>《金城揽胜图》简介:该浮雕墙建于2012年,主图为清光绪《金城揽胜图》,表现晚清皋兰山、兰州城池、黄河及镇远浮桥、白塔山景观。左侧为《金城古景》,表现的是形成于明清时期,至今尚存的兰州名胜或自然景观:白云道观、中山铁桥、金天道观、兴隆山景、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五泉飞瀑、白塔层峦、兰山烟雨,右侧为《兰州新韵》,表现的是当代兰州新景观:碑林文脉(兰州碑林)、水车博览、关隘新貌(金城关凤情区)、丝路金波(黄河风情线)、华夏始祖(伏羲女娲雕塑)、桃海仁寿(安宁堡桃园)、黄河母亲(雕塑)。<div>细细看看,会对兰州有大致的印象和了解。</div> 走到“地天泰”牌坊,看牌坊简介;<div>“地天泰”显示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布局的奇特;山顶建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阁;这样的布局呈现《易经》泰卦的卦象,则能天地交合而万物通泰,生养畅通。<div>山顶塔院准提殿之北为地藏殿,山麓三台大厅为玉皇殿,地天相望,昭示白塔山古建筑群“地天泰”的文化内涵,以臻天地阴阳和谐,万物通泰。</div><div><br></div></div> 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可能来早了,还没有开门。 <p class="ql-block">继续往上,来到观河亭,此处俯瞰兰州市,观“中山桥”,景色极佳。</p><p class="ql-block">观河亭;为一单檐僧帽顶五角小亭,亭南檐下悬北大文学教授李明滨草书“观河亭”题匾,左右柱联“乘兴登阶一路轻歌一路景,骋怀纵目满川秀色满川清”。</p><p class="ql-block">题匾草书,中间的“河”字不认识,请教老师方知。</p><p class="ql-block">再往上走,几乎所有的寺庙、道观等建筑均不开放,但既然来了就转一圈吧。</p> 云月寺;即三教道统祠,建于乾隆年间,2013年翻建,寺前有“群俊来谒”牌坊,牌坊与寺门间连以石拱桥,桥下可通行。<div>云月寺在整修中,不开放。<br></div> 三星殿;始建于明景泰初年(1450年),祀奉福、禄、寿三星,故名三星殿,为信众祈求降福,获取功名,长寿健康之所。<div>三星殿在整修中,不开放,但没有围墙,可以就近看看牌坊等建筑。<br></div> 白塔寺;即白塔塔院亦称慈恩寺,在整修中,不开放。<div>站在三星殿眺望白塔寺。</div> 过三星殿后就一路下山,途经文昌宫,大门紧锁 三根立柱飞檐高翘的东风亭 凤林香袅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皋兰县举人、云南浪穹(今洱源县)知县李存中题额:正面“凤林香袅”;背面“秀映三台”。点明借景,启示游人寻觅山外山、景外景。俯视近景,殿宇香烟袅袅,云绕古关风林,黄河如带,流转飘逸,故日“凤林香袅”;平视远景,皋兰山雄浑磅礴,遥遥在望,兰山烟雨,三台阁微露身姿,如天上宫阙,远处秀色与白塔相映,顿入画图,故目“秀映三台”。 法雨寺;原称罗汉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1996年被指定为宗教场所,比丘尼在此潜心研修佛法,每日香火不断,信者云集。 法雨寺旁,没有说明的“佛殿”,此处可以眺望远处山顶上的亭子,也可以俯瞰兰州市。 下山时回望,法雨寺立于岩基裸露的悬崖之上 一路下山,上午9点半来到白塔山公园大门(中山桥堍),这次我只游览了白塔山公园的中部的建筑群,而且很多建筑在维修中并不开放,有点遗憾。<div>其实白塔山公园自然、人文景观都很好的,登临诸殿阁,凭栏远眺,放眼黄河,心情舒畅。</div> 我接着赶紧回酒店,退房,去火车站,寄存行李,临时计划去五泉山公园。<div>大约10点半左右打的来到兰州的五泉山公园,用2个多小时,匆匆游览五泉山公园,下午1点半赶回到火车站。</div> 五泉山公园前,立交桥上观兰州市的建筑。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旅游胜地,是兰州最老的一座公园。<div>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div><div>我顺时针游览,从东面上山至千佛阁,从中部下山回到公园大门。</div> 霍去病塑像,霍去病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 “乐到名山”牌匾的宅院,内有孔子行教像、大的山水盆景,兰州市的规划介绍等。 碧波荡漾的莲池,池上的九曲桥,池水来自东龙口(蒙泉)的山泉之水。 东面上山廊道,240多级的长廊盘旋而上。 蒙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五泉山因有蒙、掬月、摸子、甘露、惠五眼泉水而得名,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岩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br></div><div>传说故事;史有鞭响泉涌传说;相传在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病西征时还曾驻兵于此,当时战士们非常口渴,霍去病就手著马鞭,连击五下,于是就鞭响泉涌,形成了五口泉水。<br></div> 蒙泉为五泉之冠,蒙为卦名,是六十四卦之一。用“蒙”字概括东谷面貌,又因用蒙泉水沏四川蒙山茶,茶味纯正,茶色清明,故而得名蒙泉。 我还登上崖壁前,崖壁上“玄崖吐液”石刻,能看到泉水从岩缝中的涓涓细流。 <div>继续登山,依次有地藏寺、卧佛寺在东面的进出的门</div> 千佛阁牌楼 千佛阁;该阁修筑在东龙口之上的悬崖峭壁上,气势雄伟壮观,地形险要惊人,为五泉山最高的建筑物。<div>千佛阁现在维修中,不开放。<br></div><div>以下是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千佛阁。</div> 俯瞰卧佛寺 俯瞰中部的古建筑群 三教洞;又名老君洞,位于五泉山西岩上端,为山上最高的一处建筑群。<div>三教洞,原祀儒、释、道三教之祖孔子、释迦、老子。<br></div><div>自明正统年间,曾革儒、释而独尊道教,清初又本三教原来是一家之说,仍改祀儒、释、道之塑像,清同治六年(1867年)毁于战火。<br></div><div>清光绪年间重修。后又以孔子不应与異教并祀,遂迁孔子像入文庙,故洞中无孔子像。十年文革内乱中,老子、释迦塑像也被毁,现存殿内,空余三洞。</div><div>此处观五泉山和俯瞰兰州市,景色最佳处之一,“遥指山泉极高处,一川风物列眼前”。<br></div> 卧佛寺西面进出的门<div>卧佛殿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明建筑毁于清同治六年,光绪年间重建。</div><div>整个建筑为一进小巧庭院,紧靠山壁筑殿宇三座,殿前悬空建一座畅楼。<br></div> 卧佛寺中殿,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睡佛爷”,原塑已毁,现在的卧佛为1981年重塑。 地藏寺西面进出的门<div>地藏寺建筑群始建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光绪年间重建。</div><div>地藏寺位于五泉山景区山腰处,西接文昌阁,与“掬月"泉毗邻,西南方上部为三教洞,其上为睡佛殿,东接百米长廊,其下为“摸子”泉。<br><div>出地藏寺一路下山<br></div></div> 掬月泉 掬月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掬月泉位于文昌宫东侧墙角下,深约五尺,形若井状,此处为五泉山在月升东山时最早得月之处,尤以中秋赏月时,月影直投泉心,似掬月盘中,故名“掬月泉”。<br></div> 摸子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摸子泉在地宫中,走到洞口,阵阵凉意袭来。据说摸子泉很灵验的,摸到石头生男孩,摸到瓦片生女孩。<br></div> 摸子泉地宫通道 <p class="ql-block">清虚府院;初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1921年刘尔炘修葺后,改称“清虚府”。</p><p class="ql-block">清虚府院由正殿和两侧厢房组成,院内供奉宋朝的岳飞、明朝的杨继盛,清朝的左宗棠。</p> 甘露泉;五泉山的五泉之一。<div>甘露泉位于清虚府院内,为五泉之最高者,泉水自岩缝间流出,清如碧玉,味似甘露,古人有“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之说,故此得名。</div> <p class="ql-block">出此门游览西部建筑群和惠(西)泉,时间关系,不能去了。</p> <div>继续往下游览文昌宫、武侯祠、秦公庙等建筑,来不及细看,匆匆一过。</div> <p class="ql-block">这牌楼上的"高处何如低处好",细细读来还挺有意思的。</p> 砖雕“临夏神韵” 四角钟亭;亭内悬挂泰和铁钟,铁钟高约3米,口宽2米,重10000斤,系金代章宗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铸造。<div>此钟造型雄伟,声音洪亮,所铸铭文,清晰可辨,“仙闻生喜,鬼闻停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div>泰和铁钟原悬于普照寺(兰园旧址)钟鼓楼,为兰州最早的金石文物之一,解放后移置五泉山。<br></div></div> 万源阁;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原为甘肃举院,主体建筑明远楼。1919年刘尔欣先生重修五泉山时,将此楼搬迁至五泉山中轴线浚源寺南侧,更名为“万源阁”。<div>万源阁为三层全木质结构楼阁,层层飞檐,四角攒尖。<br></div><div>万源阁顶层内,是祭祀中华文明的始祖四圣,伏羲、周文王、周公旦、孔子之堂。中层为思源楼,奉祀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四贤,周敦颐、邵雍、程颐、朱熹之堂。一层为望来堂,作学术交流的会堂。</div> <p class="ql-block">望来堂;暂将《刘尔炘纪念馆》移于望来堂,对弘扬五泉文化,彰显人文景观,意义深远而重大。</p><p class="ql-block">刘尔炘(1865~1931年),近代著名学者,甘肃兰州人,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应聘为五泉书院讲席。他造福乡梓,为发展甘肃的文化教育事业,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p> 继续一路往下; <p class="ql-block">濬(浚)源寺,也叫崇庆寺,为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寺庙门楼上书写"濬源寺",但介绍时都是"浚源寺",不知何故。</p> 在濬(浚)源寺院旁边,还有一座中山纪念堂,堂前有一座孙中山先生雕像,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建筑的。 <p class="ql-block">五泉山公园内的建筑群汇聚了寺庙、景园、民居、桥梁、娱乐等不同功用的建筑群组,展现了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等不同形式的建筑单体,是一处多元建筑文化的荟萃地,对研究西北地区古代建筑史、建筑技艺、建筑文化、建筑美学等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建筑群、泉水与历代人文积淀共同构成了儒、释、道、民俗文化融合的大型园林名胜,是西北地区园林翘楚。</p><p class="ql-block">2个多小时走马观花,匆匆而过,还得赶乘火车去了。</p><p class="ql-block">今后若再来兰州,留2天时间,深度游白塔山公园和五泉山公园。</p><p class="ql-block">这次金色西北行,出发和回来时,全国均为低风险区,新冠病毒清零,18日额济纳爆出新冠病人,并逐渐蔓延,衷心祈祷国泰民安,百姓无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