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生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11月3日,区教研员来我校听课,对我校老师进行深入指导。校长、主任同教研员一道深入教学一线,所有老师凝心聚力,教研活动异彩纷呈。 英语学科: 范老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不断地鼓励学生。以无私的爱心去包容学生,用亲切的微笑去面对学生,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范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教学设计看似简单,内容却非常有层次,在教学中范老师尊重全体学生,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王老师是一位教学素质极高,对课堂驾驭能力较强的教师。课堂上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了课堂氛围。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拓展,注重孩子语言输出的能力。 宋艳博老师课堂发音标准,语素快慢适中,充满着活力和激情。课堂上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突破了难点,同时将课堂教学巧妙地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积极融入课堂。<div><br><div> </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课后李老师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使课堂富有艺术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面向实际,让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主要应看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生言语交际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合作精神和学习与交际策略等方面的发展。</h3> 科学和综合实践学科: 张国红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探索宇宙》一课。她结合课本知识板块将学生分为四个兴趣小组,合理的进行课堂设计。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而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课前小组成员积极收集、整理信息;课上大家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汇报。在同学们的汇报中将本节课的知识维度拓展的更加广泛,开阔同学们的眼界,也展现了学生们的优秀学习素养。 曲曼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六年级综合实践《爱心义卖传真情》一课。曲老师从实际生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无距离沟通,激发学生积极讨论的热情。课上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学生如有困难老师适时点拨,这样使得整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在运动,学习情绪一直很积极。一节课学生都在真听真看真感受。 课后陈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指导和点评。陈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同时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小组合作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活动方式,但需要因学情因活动内容切实考虑小组人数的分配。无论科学还是综合实践课堂一定要高效,有规划的在课堂内完成教学任务和拓展任务,切实给学生减负。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教师备课要在借助课本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有兴趣、有内涵的高质量活动课。 体育学科: <p class="ql-block"> 杨琦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发展奔跑能力和练习与游戏》,本课抓住游戏和奔跑练习的契合点,从口令游戏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让学生去热身。教师在互动中引领学生分步推进。学生在音乐和口令的指示下,逐步开展奔跑训练。学生有序进行多轮次折返比拼,在活动中达到训练的目的。整堂课贯穿游戏之中,环环推进,让学生真正享受体育给予的快乐与健康。</p> <p class="ql-block"> 宁石强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前滚翻》技能训练课。按照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完成技能掌握、技能熟悉、技能展现的环节。课前准备好体育器材,确保学生的安全;课上先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为学生的技能活动的做足准备。教师分节示范、学生展示。辅助完成、个别指导、分组展示,让学生掌握前滚翻的技能技巧,最后以小组竞赛活动展示教学成果,寓教于乐。</p> 课后陈老师从课堂教学环节与体育教师进行沟通:要求抓教学的细节,用《立定跳远》的案例分享游戏在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课前游戏在于热身,烘托气氛,导入新课;课中游戏在于技能教学,激发兴趣,玩中体验;课后游戏在于检测,放松心情,展示收获。陈老师同时强调技能教学分解动作的必要性,让学生通过充分感知,亲身尝试,体验获得的过程。最后,要求体育教学一定要有安全意识,时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让学生能够在安全、轻松的氛围中有序开展活动。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全体综合学科的教师确定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相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协作下,三小的课堂一定更加优质轻负,减量而提质,三小的综合学科也将会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