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区域“绽放”时——小溪乡中心幼儿园美工区教研系列活动

萌萌靈管陈女

统筹安排 <p class="ql-block">  《指南》指出“艺术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为了充分发挥美工区的教育价值,更好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体会创造的快乐,从解决当下区域活动与主题课程“两张皮”的问题出发,围绕主题目标和主题内容的物化,师幼共同创设与之相吻合的主题区域环境或活动情境,投放主题区域活动材料,组织并实施主题区域活动,满足幼儿个性化、差异化学习的需要。我园在王园长带领下,就聚焦“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中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与使用”开展了多次研讨交流活动。</p> 专题培训 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  活动前,王园长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主题背景下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专题学习,收集在投放美工区材料的时候老师的一些疑惑?通过关注美工区材料投放的原则,如安全性、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等,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关注材料投放的系统性、动态性、多元化。</p> <p class="ql-block">  教研组长说明了本次教研流程线索,发现问题——理论学习——讨论研讨——实施行动——观摩研讨——反思调整——总结提升"的形式</p> 聚焦问题 初步研讨 <p class="ql-block">  我园骨干教师黄老师针对目前主题背景下区域材料如何投放?如何引起幼儿兴趣?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动态性,材料的可操作性低,对部分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 就中一班现状围绕三个关键点进行研讨:中班美工区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投放是否充足以及作品呈现的方式是否多样,有层次性?以中班《秋天的消息》为主题制定美工区材料投放的方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老师分为两组进行研讨并分享。</p> <p class="ql-block">  接着,老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制作思维导图,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不同年段孩子的典型性表现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细化美工区自然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方法,并进行分享交流。</p> 现场观摩 精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让老师更直观的了解自然材料在美工区的使用情况,结合《秋天的消息》主题背景,我们开展了美工区游戏观摩活动。各班老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当前发展水平、已有经验等创设了各具特色的美工区,投放相对适合本班孩子的自然材料。</p> <p class="ql-block">  操作时老师适时进行观察,适时介入对幼儿进行指导</p> 以研促教 共同提升 <p class="ql-block">  观摩活动结束后,老师们针对“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中美工区的材料投放与使用”教研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结合现场观摩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班教师介绍了此次区域活动材料的框架、思路及幼儿的操作情况等,教师们互相探讨学习,对美工区活动材料的选择和分析上,教师如何指导等方面达成共识,为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幼教之行,其路漫漫;上下求索,互学求新。本次教科活动,教师们在观摩的基础上,聚焦问题,交流分享,深入挖掘环境创设的价值。各班将会继续结合本园及各班特色改造深化环境,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孩子向更高水平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的旅途中,愿大家一路高歌,携手同行,继续理念追求,行动探索,共建同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片:曾甜</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管陈女</p><p class="ql-block">审核:王丽娟、肖江梅</p>

美工

材料

投放

幼儿

主题

活动

研讨

观摩

区域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