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伴随着金桂的芬芳,解放路小学六年级语文组三度教研活动如期开展。此次教研活动分三轮进行,由董妍彤老师、姚琴老师、单思静老师依次执教《月光曲》,语文组全体教师听课、评课和教研,积极参与此次活动。</p>  一度教研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于9月29日执教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上课之前,六年级组语文老师共同备课,一起商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框架。</p>  <p class="ql-block">  课后,结合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老师们总结教学设计中成功的部分,并对不够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提出,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要将练习融合到课堂中去,进行课内课外有机整合;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陈老师的发言为下一轮课程的设计指明了方向。</p>  二度教研  <p class="ql-block">  在一度教研的基础上,10月14日,姚老师进行第二轮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大家一致认为姚老师这节课教学重点突出。紧紧抓住第九自然段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通过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感受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爱,理解《月光曲子》的内容。紧扣文章的主题,编者的意图。加强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促进了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文本对话。</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建议无论是几度教研,教哪一课,我们都要注意新教育提出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共鸣)。针对这一课,在一度教研中,我们基本确定了有效的教学框架,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框架也不要变。</p>  三度教研  <p class="ql-block">  在语文组内教师两轮的修改下,三度教研课由单思静老师执教,将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成果呈现给全校语文教师,接受大家的宝贵意见。</p>  <p class="ql-block">  陈璇主任听课后,肯定了单老师“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认为课堂上老师用充分的朗读帮助学生感悟文章,走进贝多芬的内心。她强调,新教育的儿童课程以“晨诵、午读、暮省”最为特色,课堂上老师抓住朗读教学,学生能够出色朗读,这源于日常的积累,今后也一定要将新教育的特色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让语文老师意识到课堂变革的重要性。我们将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教育”之路,在实践中进一步扎实“双减”工作,提升教学实效。</p>